林啸宇
(五邑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广东 江门 529020)
自从 “系统”的观念引入社会科学,大体上经历了从强调 “整体性”到强调 “复杂性”、 “涌现性”的发展过程。索耶 (R.Keith Sawyer)对社会系统思想的演进所做的回顾和展望,认为这一演进已经历了 “三次浪潮”:第一波是以帕森斯的结构—功能社会系统理论为代表,其等级性的、可离解的社会系统概念的理论渊源主要是控制论信息论,并不适合表现系统的复杂性和涌现性;第二波则包括一般系统论和混沌理论等,而以强调自我创生的鲁曼 (N.Luhmann)的理论综合最为重要,其鲜明的理论特征也许是对动态和复杂性的强调;正在发展中的第三波主要渊源于计算机科学和社会学理论的最新进展,被认为是最适合于研究涌现性 (以及复杂性)现象的。[1]
“整体性”一般被认为是系统的最重要特征,这个回顾没有直接论及 “整体性”,因而忽视了一些整体主义思想家。系统的整体性问题并未失去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这从国内外学界对生成整体论的持续兴趣 (玻姆、金吾伦[2]、苗东升[3]、李曙华[4]等)以及张华夏等人追踪国际上关于 “整体子”(Holon)研究的事实可以略见端倪。[5]26-32高宣扬认为,系统的概念早在古希腊就已经出现,亚里士多德从局部/整体二元关系来界定 “系统”,并认为 “部分”(即局部)就是 “量”以任何方式分割出来的东西,而只有那些可度量 “整体”的,才可称为 “部分”。[6]这个系统观念实际上隐含了整体与部分在质和量上的相互关系,把握住了整体与部分相互关系的本质。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只是到了近代,整体与部分相互关系的本质才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笔者认为,社会系统论也和许多科学分支一样,经历过从哲学中分化出来进化到科学的理路,因而应该从整体性哲学大师黑格尔算起——对黑格尔和后人比如鲁曼的详细读解和比较,可以找到其中大量的理论关联;而近代社会系统思想的演进,主要经历了 “辩证否定性”、“整体均衡性”、“功能递归性”、“自我创生性”等几个阶段。从黑格尔到马克思,代表着社会系统思想发展的第一个大阶段——主要关注系统的整体性——的奠基性环节。这里提出马克思,是因为他的社会系统思想在国外没有得到应有的评价和继承,而在国内据笔者所知,对黑格尔的社会系统思想很少评述,鲁品越[7]、冷树青等对马克思社会系统思想的研究,侧重于与本文不同的主题。
恩格斯称黑格尔为 “第一个想证明历史中有一种发展、有一种内在联系的人”[8]。黑格尔的社会系统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精神哲学,特别是法哲学关于客观精神的论述中,但是由于他的体系的逻辑严密性,以及他实际上把所有存在物都理解为系统,因此可以从他的任何著作 (任何部分)找到关于系统、以及系统的整体性的论述。例如,在 《小逻辑》中,他说:真理 (作为系统)“它必定是在自身中展开其自身,而且必定是联系在一起和保持在一起的统一体”,全体 “只有通过对各环节加以区别和规定才有可能。”[5]56这就是说,系统只有通过它的组成部分和发展环节构成一个整体才能实现,而这个实现机制是 “辩证否定”。“辩证否定”作为 “自我否定”,不是发展和联系的中断,而是发展和联系的中介,按黑格尔的本体论逻辑,只要系统形成过程中要素和功能分化尚未达到完全,辩证否定机制就会突破系统的限制,带来新的分化(与整合)。辩证否定机制之所以成为整体性的实现机制,还因为 “自我否定”本身也是整体。如他说:“哲学的每一部分都是一个哲学全体,一个自身完整的圆圈。但哲学的理念在每一部分里只表达一个特殊的规定性或因素。每个单一的圆圈,因它自身也是整体,就要打破它的特殊因素所给它的限制,从而建立一个较大的圆圈。因此全体便有如许多圆圈所构成的大圆圈。这里面每一圆圈都是一个必然的环节,这些特殊因素的体系构成了整个理念,理念也同样表现在每一个别环节之中。”[9]56如果笔者没有理解错误,那么这段话是对 “只有那些可度量整体的,才可称为部分”的详细解释,而且可进一步推论:从共时态来看,系统的整体和部分是同时涌现的 (并且也是辩证同一的)。苗东升不同意李曙华认为系统 “生成元”是整体、整体先于部分的观点,而认为生成元 “既非部分,亦非整体,既蕴含部分,又蕴含整体”,“生成过程既分化出部分,也对部分进行整合”。笔者认为苗东升的说法与黑格尔的思想比较接近,因为黑格尔的整体论作为一种生成整体论,是整体从潜在到实在的过程,最初的纯概念即是辩证否定,因而既蕴含部分,又蕴含整体;实现了的概念则是个体性、特殊性和普遍性的统一,是整体,同时又是部分,并且有了升华。法拉罗 (T.J.Fararo)称部分与整体是孪生的 (twin-born),即同时生成。[10]100
黑格尔对社会系统思想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强调了社会系统的精神性、反思性,或者也可以说人文性。在他看来,社会系统的有序化或者说自组织进化,主要体现为精神性的或者由精神主导的,因为通过制度、人的行为方式等所体现的有序化,只不过是客观精神即理念的展开或者外化,这个体现必然性的外化过程,借助于黑格尔的本体论逻辑学的概念、判断和推论,就形成了家庭、市民社会、国家等社会系统,黑格尔对这些社会系统的详细剖析,其中贯穿的思维方法主要就是辩证否定的逻辑机制,在此不打算详述。在黑格尔看来,家庭、市民社会、国家作为伦理精神逐步构建其合理性的过程,因而是理念由潜在到显现的 “螺旋式上升”的运动。家庭是较为感性的、直接的、自然的伦理生活层次,市民社会则超越了家庭的有限性,借助外在的生产和交换、行业组织和司法法律系统,把众多特殊而独立的家庭和个人连接成为系统,但这也仅仅可以说是达到了知性的外在的层次。而只有在国家这个普遍的理性层次,组成系统的社会成员才实现了为结合而结合,而不是为私利而结合,因为他们的欲望、思想和行动都是以国家为出发点和归宿,这时才真正达到整体性的层次。这个从家庭到市民社会到国家的系统生成,在马克思关于价值系统生成的描述中仍然可见痕迹。
具体社会成员的伦理生活,作为伦理精神的客观内容和现实规定性,仅仅是偶然、任意的,虽然众多个体的伦理生活体现着伦理精神自在自为的必然性,但是个体成员是否存在、具有何种特殊规定性,对于客观伦理精神来说是无关紧要的,相反,后者才是制约个体成员生活的永恒力量。[11]190笔者认为这是系统论中结构与功能 (的抽象性)观点的滥觞,虽然这是黑格尔 “把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同进行统治的个人分割开来”[12]553的唯心主义的结果。几乎所有系统思想家都没有强调结构、功能与其形而下的现实内容即 “定在”的完全相关,因此不能苛求黑格尔。同时还要注意,由于黑格尔决定论的理性主义立场,使得这里所刻画的个体社会成员现实的、偶然的伦理生活,丧失了它原本应该隐含的人文关怀意蕴;而且这种偶然性、特殊性,虽然导致客观伦理生活的纷繁杂乱,但这并不能等同于今天人们所理解的系统的复杂性——黑格尔并不处于一个复杂性科学的时代,其系统思想仍然未能完全摆脱线性相互作用的嫌疑。
决定系统形成与进化的辩证否定,具有指向内部和指向外部 (或者说指向局部和整体)的两种机制,相反相成。[9]187它完成以下两种功能:区别与联系的系统连结功能 (即前面所说的 “对各环节加以区别和规定”);社会行动的目的与手段的实践连接功能 (具体见 “市民社会”)。组成社会系统的成员都是具有自我意识的独立意志的整体性个体,一种自然的内在张力驱动其追求特殊的利益 (或实存);但另一方面,成员又自我意识到,这种独立性是在一个更大的整体性之中的,因此自己对他者具有依赖性。例如市民社会成员互为目的和手段:他要消费直接生活资料,而这生活资料必须通过整体才能从自然环境中取得;他还需要消费其他社会成员,从而实现生命的价值。又比如,家庭和婚姻的法(指向内部),反对外在性,反对背离家庭的整体性;但另一方面,爱是一种主观性的情感,婚姻的破裂有时会发生,这时作为概念的法 (Right),就通过财产分割、赡养费等世俗法律体系 (legal system)外在地表现出来。[11]200这两种机制肯定有力度上的差异,可惜的是,虽然黑格尔发展出了 “质·量·度”的概念,但在他的社会系统思想中并没有直接、明显的应用。
虽然我们能够观察到社会系统越来越 (合)理性,但并不能保证社会系统一定会达到高度的有序化。由于系统的偶然性和复杂性,可以想象,不同的社会系统最终的有序度可能差异很大。然而,部分地是由于观察到社会系统越来越 (合)理性,部分地是由于黑格尔坚持否定之否定的三段论,所以他设想的社会系统中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是一种特殊性与普遍性相统一的关系,认定理念的实现过程将在从特殊性向普遍性的回归中达到神性的完满,而坚决反对社会系统主要是一种仅仅是把特殊性相连接起来的契约性关系。这种唯心主义理念论的过度乐观可能会遭到人们的怀疑,然而对当今流行的契约性社会观却很具有针对性。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12]501黑格尔未能令人信服地说明,绝对理念为什么选择某种特殊性的 “定在”来实现自身。除在国家政治制度方面,“否定之否定”的普遍性逻辑要求实行君主制之外,其他地方他只告诉我们 “一切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因而神秘唯心主义的立场使得他的社会系统思想几乎沦为无用的理论建构。相反,马克思提出应该从人的实践中发现相应的实际达成的理念,所以黑格尔的体系要颠倒过来;不仅如此,还要放弃哲学,代之以能 “改变世界”的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统一”的科学。[12]194这导致马克思的社会系统思想带有明显的经验社会科学色彩。
“社会系统”这一术语并不是马克思理论的中心概念,马克思甚至很少使用这个术语,那么,马克思为什么会是一个社会系统思想家,他又具体提出了哪些有价值的社会系统思想?对于前者,是因为:作为黑格尔的学生,马克思吸收了整体主义哲学中的系统思想;作为主张对社会进行经验科学研究者,研究对象以系统存在的客观事实使得马克思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系统”的思想。马克思早期和后期的著作中给出了后一个问题的答案。
马克思曾经这样揭示思辨哲学的基本思维方法:“…… ‘果品’并不是僵死的、无差别的、静止的本质,而是活生生的、自身有区别的、能动的本质。……作为总和、作为各种果实的 ‘总体’的统一体,这些果实构成一个 ‘被有机地划分为各个环节的系列’。在这个系列的每一个环节中 ‘果品’都给自己一个更为发展的、表现得更为鲜明的定在,直到它最后作为一切果实的 ‘概括’,同时又是活生生的统一体。”[12]278马克思并没有抛弃 “活生生的统一体”的整体观念,相反,他具体揭示了两种社会系统的整体:由对立面构成的整体和由众多成员 (因素)构成的整体。同样是在 《神圣家族》里面,马克思说:“整个对立无非是对立的两个方面的运动,整体存在的前提正是包含在这两个方面的本性中”,“无产阶级和财富是两个对立面,它们本身构成一个整体。它们是私有财产世界的两种形态。问题在于它们二者在对立中所占有的特定地位。”二者有一种功能上的互补。私有财产要保持自身的存在,因而也不得不保持无产阶级的存在,从而得到自我满足;相反,无产阶级要消灭自身,因而也不得不消灭私有财产。[12]260恩格斯认为,众多相互冲突的意志相互作用,构成推动历史发展的总的合力,形成了社会整体。他还认为,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其总和就构成所谓社会。[12]724马克思甚至说,“给资产阶级的所有权下定义不外是把资产阶级生产的全部社会关系描述一番。”[12]638所有权尽管是个核心概念,但不等于全部社会关系,然而它却是由整体来进行定义,原因就在于:系统的整体和部分是辩证同一,因而从逻辑上说是同时涌现的。
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是哲学家,更是经验社会科学家。我们不仅见到大量的经验数据,也看到许多自然科学常用的表述客观运动的方式,如 “资本家赚得的利润首先同工资成比例,其次同预付的原料成比例”[12]131、“一条规律把劳动力的价值限制在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格上,另一条规律把劳动力的平均价格照例降低到这种生活资料的最低限度上。这两条规律像自动机器一样以不可抗拒的力量对工人起着作用,用它们的轮子碾压着工人”[12]374。他们科学地表述了系统的形成乃是多种有规律的社会运动的综合结果,其中值得关注的是系统的动态平衡。马克思说:“从地租对货币利息的这种关系可以得出结论说,地租必然越来越降低,以致最后只有最富有的人才能靠地租过活。因而不出租土地的土地所有者之间的竞争便不断加剧。一部分土地所有者破产。大地产进一步集中。”“最终的结果是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之间的差别消失,以致在居民中大体上只剩下两个阶级:工人阶级和资本家阶级。”[12]149-150把私有财产,把劳动、资本、土地等要素及其租金相分离,把分工、竞争、交换价值等作为前提,可以得出:“竞争的必然结果是资本在少数人手中积累起来,……最后,资本家和地租所有者之间、农民和工人之间的区别消失了,而整个社会必然分化为两个阶级,即有产者阶级和没有财产的工人阶级。”[12]155差别消失就意味着动态平衡,因此,上面简直就是对资本主义社会体系从社会系统均衡角度所做出的最简明扼要的描述。从动态平衡来说明和理解系统是具有自然科学情结的常规做法,如社会学家法拉罗就在其著作中聚焦于动态社会系统,并探讨了其四类 “系统定理”:动态平衡在何种 (参量)条件下存在、变化,在何种 (参量)条件下失去平衡发生灾变。[10]87
系统形成的标志不仅仅在于构成系统的各种运动达到动态平衡,更重要的在于在平衡时系统质的突生 (涌现)。马克思在 《资本论》中重点描述了两种动态平衡——均势平衡和非均势平衡,前者可以用价值或平均价格的形成来说明,后者可以用反映资本家剥削程度的剩余价值率 (或工资率)的形成来说明。“价值”其实也是要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整体来说明的概念,但必须经过逐步展开的叙述和思考,又由于马克思精于质的说明多于量的说明,所以显得难以理解,特别是还由此产生了 “价值向价格转型”这一所谓的 “千古难题”。价值是在市场交换中逐步形成的,如果是在一个中央拍卖、完全出清的市场,就会得到一个类似科尔曼的“线性行动系统”那样的 (或瓦尔拉斯式的)从微观互动到宏观层面的系统突生[13],价值在交换完成时出现,但现实生活中是经由马克思所描述的 “简单的”、“总和的”、“一般的”和 “货币的”价值形式而最后形成的,这里,马克思似乎选择认为只有互动达到很频繁联系很紧密的时候才开始是 “系统”,系统形成后有几个突生的系统质:价值、货币、商品拜物教。应该注意,系统形成时整体性质的突生,有时会表现为这种整体对部分、甚至对整体构成 “异化”,如马克思所说:“对对象的占有竟如此表现为异化,以致工人生产的对象越多,他能够占有的对象就越少,而且越受自己的产品即资本的统治。”[12]157这恰是整体形成时的关键特征。而另一方面,资本家和工人组成公司实现资本和雇佣劳动的联盟,这是非均势平衡的例子,这两个群体人数比例悬殊、一方有产另一方无产,导致各自在竞争中拥有相对优势和相对劣势,工人被迫接受单方面设定的苛刻的工资率。资本家与工人在自由市场上交换契约,今天经济学家往往理解为双方得利的事情,在马克思的时代往往是单方面的强制:“在成交以后却发现,他不是 ‘自由的当事人’,他自由出卖自己劳动力的时间,是他被迫出卖劳动力的时间”,是 “通过自愿与资本缔约而把自己和后代卖出去送死和受奴役。”[14]法律字面上的平等并不等于现实上的平等。[15]根据种种条件,这里系统突生的整体质,主要是工资率及与之相联系的各种工资制度、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主仆关系。在研究价值转型问题时,莱伯门之所以把工资率当做是一个由客观的阶级力量对比所决定的已知量 (动态平衡点),由此论证根本不存在所谓的 “价值转型问题”,是因为他正确理解了马克思所追随黑格尔整体主义的系统思想。[16]
系统的分化与整合,是社会系统的两种主要运动。全体 “只有通过对各环节加以区别和规定才有可能”,黑格尔的这种睿智在后来的社会系统理论中表现为系统的自我区分和分化。马克思首先迈出了极其重要的一步,他向我们详细描述了资本主义生产体系形成过程中的自我区分:“我们已经看到,资本和劳动最初是同一个东西;其次,我们从经济学家自己的阐述中也可以看到,资本是劳动的结果,……资本和劳动的短暂分开,立刻又在两者的统一中消失了;……这种分开完成之后,资本又分为原有资本和利润,即资本在生产过程中所获得的增长额,虽然实践本身立刻又将这种利润加到资本上,并把它和资本投入周转中。甚至利润又分裂为利息和本来意义上的利润。在利息中,这种分裂的不合理性达到顶点。……所有这些微妙的分裂和划分,都产生于资本和劳动的最初的分开和这一分开的完成,即人类分裂为资本家和工人。”[12]70-71沿着另外的路径,这种分裂还有平均利润、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等,而 “如果我们撇开私有制,那么所有这些反常的分裂就不会存在”[12]70-71。
马克思和黑格尔都没有把系统作为中心概念,因而也没有明显地对系统与环境的关系进行理论建构。其实,马克思恩格斯通过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方式隐含地表达了这种关系,因为生产力是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主要体现者,当然从更扩展的含义里说,社会系统的 “环境”也包括其他社会系统。恩格斯关于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分析,包含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亦即社会系统对环境的 “适应”(帕森斯语),家庭、私有制和国家逐渐演变成当今资本主义的形式。笔者将另文讨论其对社会系统思想的贡献。
把上述整合到一起,基本上可以形成一个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系统形成的完整理论,从而可以一瞥马克思的社会系统思想的概貌,如果我们没有忽视以下事实:马克思虽然没有使用当代术语,但基本上已经提供了一个系统自组织演化——从进化到退化的实例。通过 (自我)再生产维持资本主义生产系统的动态平衡,由于内在根本矛盾无法解决,周期性的危机使再生产无法正常进行,从而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瓦解。
系统整体性的实现机制是:作为 “整体子”的辩证否定,在共时性和历时性方向的展开,导致系统的分化,建构了系统内部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复由于辩证否定,超越了系统的有限性,达到对个体性、特殊性和普遍性的整合,从而实现系统,此时,系统组成要素所代表的各种客观力量达到动态平衡,纠结在一起的各种力量都无意离开平衡点。要注意的是,虽然整体性是系统的最重要特征,但整体和系统并不是完全等同的概念,辩证否定和动态平衡也不是同一种机制。
说黑格尔和马克思代表社会系统思想奠基性的最初步骤,是因为他们提供了现代社会系统理论的许多基本元素,搭建了理论的基本框架,揭示了系统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特征——整体性。如果我们熟悉后来出现的社会系统理论就会发现,本文所述的许多概念都被继承和发展了,比如分化与整合、动态平衡;许多思想被进一步深化了,比如黑格尔不断地正反合的本体论逻辑,不但在马克思那里留有痕迹,到了帕森斯和鲁曼,则演变成AGIL功能结构的嵌套迭代,以及自我递归性的自我创生,等等,这充分凸显了其理论价值。而且,黑格尔和马克思分别代表了社会系统思想发展的哲学和实证科学两个理论路径。对其中包含的系统整体性的实现逻辑进一步思考,可望能为今天所迫切需要的社会整合提供有益的启示。
[1]SAWYER R K.Social emergence [M].Cambridge:Cambridge Univ.Press,2005:10-26.
[2]金吾伦,蔡仑.对整体论的新认识 [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 (3):2-9.
[3]苗东升.有生于微:系统生成论的基本原理 [J].系统科学学报,2007 (1):1-6.
[4]李曙华.当代科学的规范转换——从还原论到生成整体论 [J].哲学研究,2006 (11):89-94.
[5]张珍,张华夏.整体子的本体论理论和认识论功能[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 (9):26-32.
[6]高宣扬.鲁曼社会系统理论与现代性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78-80.
[7]鲁品越.《资本论》中的系统思想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中国社会科学,1984 (1):27-39.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2.
[9]黑格尔.小逻辑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10]FARARO T J.The meaning of general theoretical sociology[M].Cambridge:Cambridge Univ.Press,1989.
[11]黑格尔.法哲学原理 [M].英文版.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1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3]詹姆斯·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749-755.
[1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49.
[1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86.
[16]朱钟棣.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