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英语情态动词的多义性

2012-11-09 05:38曾锦程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多义性多义情态

曾锦程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外语系 湖南娄底 417000)

关于英语情态动词的多义性

曾锦程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外语系 湖南娄底 417000)

情态动词具有多义性。本文首先对情态动词多义性的部分现有的研究观点进行了说明并提出疑问,然后提出了共时和历时研究相结合的设想,以期为这一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情态动词;多义;历时和共时研究

引言

情态是用来表达可能性和必然性之间逻辑关系的术语。英语中,一般用情态动词来表示情态,包括can,could,may,might,shall,should,must,need,dare,ought to,used to等。它们通常可以表达多个意义,例如:can可以表示能力、许可和动态可能性:You can drive this car。既可以理解为:You have my permission to drive this car。又可以理解为:It is possible for you to drive this car。正因为如此,传统语法把情态动词定为多义词,认为他们具有两个以上的意义,并且用表意更为明确的同义词和例句来对其进行解释。鉴于情态动词的多义性及其使用的复杂性,Palmer等语言学家依据逻辑学中的情态范畴对情态动词的意义进行了分类。20世纪 80年代,随着认知科学的迅猛发展,以 Talmy为代表的一些学者从认知的角度运用力的图式对情态动词意义的本质进行了阐释。下面我们将就 Palmer的分类方法和认知学家对于情态动词意义本质的阐释进行探讨,并提出我们对于情态动词意义研究的一些设想。

1.Palmer等对情态动词的分类

Palmer(1979)认为英语情态可以根据情态逻辑分为认知情态(epistemic modality)和义务情态(deontic modality)。认知情态是关于说话者“知道”或“相信”某事,表现为说话者对情景描述的看法而不是对情景本身的看法。而义务情态则说的是情景中施事者的行为受道德伦理的约束,表说话者对诸如责任、义务、许可等社会因素的态度,是对情景本身的看法。两者在形式上主要有如下区别:

1.1 表示义务形态的 must只能用can的否定式来表示相关的否定意义,因为它没有相关的否定形式;而表认知情态的must则可以用mustn’t来表示相关的否定形式。

1.2 表示义务情态的may和表示认知情态的may在否定式中,否定的对象各不相同,因而意义也不一样,前者否定的是情态动词,表示“不允许”,后者否定的是主要动词,可理解为“不可能不是这样”。

1.3 只有在认知情态must和may之后主要动词可以以完成体出现。也就是说只有认知情态可以表示结果性的语义特征。

可能和必定是传统情态逻辑的中心概念,Palmer的这种分类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传统语法对于情态动词的定义,如传统上认为的must的主要词义是:必定(necessity)和义务(obligation);may的主要词义是可能(possibility)和允许(permission);can则被认为是may在文体上更加非正式一些的同义词。然而传统语法认定的can的另外一个主要词义“能力(ability)”却无法归入这两种情态类型。于是,Palmer(1979:3)提出还存在另一个动力情态(dynamic modality),表示能力和倾向(disposition),是说话者对不受禁止或允许等条件限制的情景本身的看法。他把某些 must的用法也归入其中(Palmer,1979:91)。

(1)Imustask for your help.(动力情态必定)

Palmer认为动力情态必定只是某种断言(assertion),几乎不涉及说话者的意愿,不是认知情态必定的it’s certain that…,也不是义务情态必定的you are obliged to …,而是以外界权威为中心,是一种完全中性的必定,相当于 it’s necessary that…。这种意思在句子主语是第一人称时表现得更为明显,因为我们一般不命令自己做某事。

Palmer对于情态动词的这种基于情态逻辑的分类,较之传统语法基于意义标准,凭借语法家的语感和词语所处语境对于情态动词的解释,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但是从以上的分类,我们也不难看出多数情态动词不只属于其中一类,如can就可以表示上述三种意义。比如:

(2)Icanrun fast.

既可以指我相信我自己能够跑得快,也可以表述外部条件允许我跑得快,同时还可以表示我有能力跑快。而在对情态动词的意义进行全面描述,在考虑情态动词处于不同句法和时态范畴的情况时,我们面临的情况可能更为复杂,而不是简单的三个类别可以将其囊括。例如:

(3)Whatcanthey be doing?

上例中的 can表达的是说话者的疑惑或惊讶,并不属于Palmer的分类中的任何一类。

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 Palmer对于情态动词的分类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种分类对于我们领会情态动词的意义,区别其用法以及辨析由情态动词多义性导致的句子歧义意义并不大。

2.情态动词多义性的认知本质

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认知语言学家开始从认知的角度探究语言的本质。他们认为语言依赖于人的认知和经验处理机制(processing mechanism),这种经验机制会将有关联的经验组织成意象图式。意象图式来自空间概念,反映我们与自然界相互作用及不断反复出现的类似的动态的形式,赋予我们经验一致性的结构(赵艳芳,2000:49)。意象图式的经验结构和向抽象域引申和投射的能力构成对意义和理性进行描写的基础。人的经验中具有多种意象图式,如容纳图式、路径图式、作用力和障碍图式等。其中力量图式通常被用来解析情态动词的多义现象,下面我们将详细讨论。

2.1 力量图式的常见结构

根据 Mark Johnson的观点,力量图式包括七种经常出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结构,即:力的强制作用、力的阻碍、股力量相当的相对的力、力的偏转、阻力的消除、人体等所有的潜在的能力以及吸引力。这些图式结构能够把我们的概念系统、意义网络以及语言连接到一起,从而成为我们理解世间事物的重要认知手段。

2.2 情态动词多义性的认知解析

Talmy借用Johnson的力量图式理论对认知情态和义务情态的意义进行了解释,该理论由三部分组成:力的强制作用(compulsion,图一),其基本图式为某一外力作用于物体时,该物体会沿着作用力的方向继续前进。另外两个相关部分为:力的阻碍(blockage)和阻力的消除(removal of restraint)。前者指当外力遇到阻碍时,该力会发生转向或造成障碍物沿着力的方向继续前进(图二),后者指当障碍物消除时,该作用力会沿着既定的方向继续前进(图三)(Saeed,2000:315-316)

图一:Compulsion

(方框为物体,虚线表示物体沿力的方向前行)

图二:Blockage

(方框为物体,虚线表示作用力发生偏移)

图三:Removal of restraint

Talmy认为上面的作用力和障碍图式可以用来解释情态动词的义务意义。如:may的“允许”之义就可以是人们头脑中相对于作用力的障碍或者是一种潜在而又未出现的障碍的消除。比如:

(4)Youmayenter the studio when the light goes out.

上例中may的允许之义就与“进入工作室的潜在阻碍的否定”相对应(Saeed,2000:317)。

Sweester沿用了Talmy的研究视角,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她认为认识情态是义务情态的语义延伸,因为语言中的情态是真实世界领域对理性世界领域和言语行为领域的投射。她指出这种投射的原因可能是我们经常将外部世界的语言运用到内部心理世界,而且这种应用经常呈现出一种与外部世界并行的隐喻性结构,同时这种投射又是建立在以上作用力图式的基础上的(粱晓波:2001)。以must和may为例,作认知义时,must可以表达一个合理的结果,如:

(5)a. It’s dead. The batterymusthave run down.

b. you’ve traveled all day. Youmustbe tired.

may作认知义时可以表达可能,如:

(6)a. You may feel a bit sick when we take off.

b. He may not last out the whole game.

认知语言学为我们看待世界和认知世界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利用认知语言学的意象图式来解释情态动词的意义有着独到之处,即它把我们对于抽象事物的理解同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了,这有利于我们的理解。但是这种对于共时现象,通过语言学家内省的解释,并不能为我们探索语言的发展,了解其由来提供满意的答案。

3.共时和历时研究相结合模式的设想

3.1 共时和历时研究相结合的必要性

从传统语法的规范性描写到认知研究的经验解释,我们对于情态动词多义性的解析是在不断深化的。然而随着情态动词多义性研究的深入,这种共时研究模式带来的局限性也日渐显露。词的共时多义现象是在语言漫长的发展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就意义的扩展来说,从一个意义到另一个意义的派生是有其动因的。然而由于词义扩展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仅从共时层面看许多意项之间的联系已无法预测。因此无论从理论还是从方法上来说,多义词的研究都需要共时与历时相结合,这样才能加深我们对于词语多义现象的认知(白解红,2001)。目前,认知语言学的多义研究完全是共时模式,其结果是造成对同一个词的研究各行其道,缺乏统一的原则。二是使大多数研究在如何解释义项之间联系的问题上远远偏离了联系发生的本源――词义的历时扩展,因而找不到合理的解释角度(白解红,2006)。所以,我们认为,研究情态动词的意义,有必要从情态动词的历时发展着手,通过考察其出现的动因以及随后的发展来对其进行系统研究,再结合情态动词在共时层面上的表现,在对它进行分类、解释和说明。

3.2 情态动词的历时演变初探

追本溯源,我们发现,情态动词是在中世纪英语中才开始出现,到了早期现代英语中其使用达到了高潮。莎士比亚用过十个不同的情态词。在他的作品里,用得最频繁的是will,稍逊一筹而居第二位的是share和dare,而can和may却用得很少,更不常用的是must(加兰·坎农,1987:191)。而且情态动词并非一开始就是情态动词,而是由非情态动词经过发展而来的。下面我们以can为例进行简单说明。can最初表示的是作为话语主体的人拥有做某事的知识和智力。如:

(7)Your aun bok yee can nought spell.(Bybee 1994:192)

十四世纪左右,开始出现用can表示体能的例子。如:

(8)So yung that she no couthe Gon on fote.(ibid)

can在语义上的这一转变可以理解为大部分对智能有要求的活动同时对体能也有一定的要求,因而其语义范围有所扩大。随着时间的推移,表示普通能力的can又衍生出表示可能性的意义。如:

(9)I couldn’t go to the party yesterday,because I had an important meeting.

继而,can衍生出许可义,如:

(10)Anyone who has a ticket can go to the meeting.

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can经历了由“身体/心理→实义动词→情态动词”这样一个语法化的过程。我们认为,在这个过程当中,隐喻、推理和泛化等语法化机制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上只是我们对于情态动词多义性解释的一些初步设想,至于语法化机制在情态动词的演变过程中究竟是如何作用的,英语当中的各个情态动词又经历了怎样的历时发展,我们将另撰文进行探讨。

[1]Bybee,Joan. L.,R. Perkins and W. Pagulicua.The Evolution of Grammar:Tense,Aspect and Modality in the Languages of the World[M].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94.

[2]John I. Saeed.Semantics[M].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3]Langacker.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er II[M].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4.

[4]Palmer, F. R.Modality and English Modals[M].London:Longman,1979.

[5]William Croft,D. Alan Cruse. Cognitive Linguistics[M].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6.

[6]白解红.多义聚合现象的认知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2).

[7]白解红.英语介词多义研究之我见——over例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11)

[8]加兰.坎农著,尹敬勋译.英语史[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7.

[9]李基安.情态意义研究[J].外国语,1998(3).

[10]粱晓波.情态的认知阐释[J].山东外语教学,2001(4).

[11]卢植.认知与语言――认知语言学引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12]秦裕祥.英语语法专题研究[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13]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曾锦程(1984-),女,硕士,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外语系助教,研究方向:语言学。

2011-07-24

猜你喜欢
多义性多义情态
情态副词“说不定”的情态化研究
表示“推测”的情态动词
表示“推测”的情态动词
新疆高速公路多义性路径识别系统解决方案探析
路径识别要“精确”——高速公路多义性路径识别技术及应用探讨
基于5.8GHz自由流的高速公路多义性路径识别系统探讨
谈如何诠释新闻价值的多义性
维吾尔语动词“t∫iqmap”多义范畴的语义延伸机制
一个所谓多义句式的本来面目
多车道自由流技术在多义路径识别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