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护理课程中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成效1)

2012-11-06 07:08蔡小红
护理研究 2012年2期
关键词:研究性高职评价

蔡小红

·护理教育研究·

高职护理课程中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成效1)

蔡小红

[目的]通过对高职护生的问卷调查了解高职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试行多元评价机制,分析成效。[方法]以“高职护生学习方法调查问卷”“英语学习调查问卷”对我院2005级~2007级1 168名护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成立教师团队,开设网络学习平台,在多门课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试行多元评价机制,建设自主学习资源,对教学效果与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结果]高职护生中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方法不当、主动学习意识差、自主学习能力差、主体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等问题。研究性学习促进了护生能力素质的提高,促进了教师团队建设。[结论]在高职护理课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可行、有效的,师生应加强对研究性学习方法的认识,根据课程特点合理选用,学校对开展研究性学习应给予更多支持,以利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深入开展。

高职护理;研究性学习;团体心理辅导;学生标准化病人

美国心理学家赫伯特·格乔伊说:“未来的文盲已不是不能阅读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有效学习,受到越来越多师生的认可,尤其受到高职院校的重视[1,2]。多数学者认为,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3-6]。近年来,为了了解高职护理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多元评价机制的可行性,我们尝试在部分高职护理课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并建设了一批适合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资源,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我院2005级~2007级高职护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8个班级为研究对象。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自行设计“高职护生学习方法调查问卷”“英语 学习调查问卷”,分别为16个问题及12个问题。发放问卷1 371份,收回有效卷1 168份,有效回收率85.19%。

1.2.2 研究性教学与学习方法 ①成立教师团队,邀请有关专家对教师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在校园网开设研究性学习论坛及相关课程的网络学习平台。②以研究性学习理念为指导建设精品课程、精品教材及创新教材。③在公共、专业基础及专业课程如《英语》《语文》《有机化学》《药物学》《护理应用生理学》《护理应用解剖学》《护理基本理论与技术》《健康评估》《成人护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教学与学习,并在课外竞赛、社团活动、校园阅读节中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④试行多元学习评价机制。

2 结果

2.1 学生认为目前高职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1 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内在动机 部分护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主要原因是对所学课程不感兴趣。大部分护生学习英语时没有明确目标,部分护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是“出国、找好工作”,功利性色彩浓厚。

2.1.2 学习方法不当 如部分护生上课不记笔记,课后不整理笔记,课后不复习,不做作业,考前复习时间过短,依赖教师划重点,学习无计划,不善于总结与反思,不懂得利用看英语节目、阅读书刊、上网等途径进行学习。

2.1.3 主动学习意识差,自主学习能力差 部分护生学习自信心不足。半数护生学习主动性不够,大多数护生缺乏探索和吃苦精神,未认识到课前预习的重要性,未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部分老师虽布置预习,但没有预习目标和要求。

2.1.4 教学中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认为多数教师讲课方法单一,大多采用传统灌注式教学,学生被动地听和记笔记;大班课效果较小班课差;护理实训课中多为机械性模仿,对操作技能和职业素质训练不够。

2.2 护理课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成效

2.2.1 研究性学习促进了学生能力素质提高 如笔者在2006级护理10班《健康评估》教学中,将护生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授课,对实验组开展“团体心理辅导-临时学习家庭式小组合作学习”,各小组开展检索资料、撰写综述、制作PPT课件、开展课堂讨论等研究性学习。经过半学期实验,实验组理论考试与操作考试成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护生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组学生对自身“自学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演讲能力、心理适应能力、团队精神、学习兴趣、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能力”等评价较对照组高。在2006级护生的《健康评估》实践教学中,笔者培训了26名学生标准化病人(student as standardized patient,SSP),为护生进行课后操作辅导及考核评价,考核后问卷调查显示,大多数考生及SSP认为,应用SSP进行考前训练和考核能较好地测试体格检查技能、有效沟通的技巧及职业态度(见表1),并提高了操作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心理素质、人文关怀、团队精神、自信心及随机应变能力[7]。可见研究性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提高了护生的职业素质与能力。SSP真正体现了“做中学”,使学生从纯粹的学习者角色转向“学习者与工作者同一”的角色,创立了一种“情境化护理课程教学模式”。

表1 284名2006级三年制高职护生对SSP用于健康评估操作考核的评价 人(%)

2.2.2 多元学习评价机制提高了护生能力 我们在2005级~2007级护理专业《健康评估》实践考核中引入了“教师评价(70%)+ SSP 评 价 (20%)+ 学 生 自 评 (10%)”“平 时 成 绩(30%)+操作考试成绩(70%)”的多元评价机制,深受学生欢迎。表1显示,对“教师、SSP及考生一起评分的方法是否合理”,回答“肯定”的占77.8%。学生认为,多元评价较为客观、公正、公平,不仅评价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考核了综合素质和情感态度;不仅检测了学习效果,更关注了学习过程,促进了学习。

2.2.3 竞赛、社团等活动使学生体验成功的感受,锻炼了多种能力 通过组织“护理知识竞赛”“解剖知识竞赛”“护理基本技术操作比赛”及各种科技创新社团活动,既提高了护生的学习兴趣,又在活动中促进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增强了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2.2.4 研究性学习促进了教学质量工程建设 为了配合研究性学习活动,课题组教师以研究性学习理念为先导建设了护理专业《健康评估》《护理基本理论与技术》《护理应用生理学》《有机化学》《药物学》等7门院级精品课程,其中前2门被评为省高校精品课程。主编了适合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高职护理教材《护理应用生理学》《成人护理》等4部省高校评优精品教材及2部立项建设精品教材、7部高职护理专业创新教材和系列护理实训教材。在校园网上建立了师生互动平台,如“研究性学习论坛、人体生理学网络互动平台、染色体之家、解剖学论坛”等,使教学活动由课堂延伸到课外,促进了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

2.2.5 研究性学习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课题组在多门主干专业课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近几年来我院毕业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成绩优异,应届生执业考试通过率达99.6%。近4年对用人单位跟踪调查,行业评价中我院高职护生“敬业精神与工作态度、专业技术能力、团队精神与人际关系、职业道德与文化素质”优良率在99.3%~100.0%,工作称职率达99.0%。

2.2.6 研究性教学促进了教师团队建设 团体心理辅导、头脑风暴研讨活动、教学观摩、网络教学互动平台等促进了研究性教学团队教师间交流,更新了观念,增进了团队凝聚力。教学实验及教材、课程建设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在学生评教中多获优秀,多人获省市及院级教学质量工程和教学成果奖,发表相关论文10多篇,所在教师团队被评为2008年省高校优秀教学团队,多位教师被评为省高校“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或骨干教师。

2.3 存在困难 在对教学效果的调查、座谈中师生反映开展研究性学习存在以下困难。

2.3.1 部分师生对研究性学习认识不足 一方面,护生深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认为“开展研究性学习自己要花更多的业余时间预习,开展几次活动活跃气氛可以,经常搞太累太麻烦”,并担心“教师没有全面讲解会影响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受评价机制影响,部分教师担心开展研究性学习影响学生考试成绩,因此只在部分课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未能全面开展。

2.3.2 公共课程、专业课程中较适宜开展,基础课程中开展较难 纯粹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对于高职教育不合适,但是融研究性学习的理念于教学过程中有助于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公共课程如《语文》《英语》及专业课如《健康评估》《成人护理》中较适合开展研究性学习;而基础课程如《护理应用解剖学》《护理应用生理学》等全面开展研究性学习确有一定难度。

2.3.3 需要学校更多的支持 如多元评价机制必须得到教务部门支持;教师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应有配套激励机制。

3 体会

我院高职护理专业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结果证明,在高职护理课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是切实可行和有效的,它不仅促进了学生能力素质提高,也促进了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了教师团队建设。建议师生加强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根据课程特点合理选用研究性学习方法,学校对开展研究性学习应给予更多支持。

[1] 魏杰.关于在五年制高职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探讨[J].辽宁高职学报,2002(8):23-27.

[2] 蔡小红,董美蓉.医学相关类高职教育中开展研究性教学的优越性与措施[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2):30-32.

[3] 吕新云.研究性学习理论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探索,2010(1):80-81.

[4] 刘丽华,简晓红,王卫红,等.信息技术背景下护理本科生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探索[J].护理研究,2011,25(7C):1960-1961.

[5] 刘霖,叶旭春,姜安丽,等.学生对采用研究性学习方法学习的体验[J].护理研究,2010,24(7A):1771-1774.

[6] 林朝芹,黄荔萍,魏碧蓉,等.研究性学习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尝试及效果分析[J].护理研究,2008,22(4A):926-928.

[7] 蔡小红,闻彩芬,濮丽萍,等.应用学生标准化病人提高护生健康评估能力的有效性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9):3108-3111.

Practice and effect of research learning in nursing curricula for vocational training schools

Cai Xiaohong
(Suzhou Health Occup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Jiangsu 215009 China)

G643

C

10.3969/j.issn.1009-6493.2012.02.046

1009-6493(2012)1B-0173-02

1)为江苏省教育厅2005年立项课题,编号:2005-224;2007年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基金资助。

蔡小红(1965—),女,教授,硕士,从事高等护理教育工作,单位:215009,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2011-03-09;

2011-12-30)

(本文编辑 范秋霞)

猜你喜欢
研究性高职评价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