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证书”制度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2012-10-26 00:28:48陈洪群吴立明邢献昆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2年2期
关键词:双证书工学证书

陈洪群,吴立明,邢献昆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南阳 473061)

基于“双证书”制度的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陈洪群,吴立明,邢献昆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南阳 473061)

“双证书”制度和工学结合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两个重要切入点。高等职业教育实行“双证书”制度是国家有关政策和教育法规的要求,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自身特性和社会需要,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实行“双证书”制度的可靠保证。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系大胆尝试基于“双证书”制度的“2+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并构建了“双证融通”的模块化课程体系,采取“外聘内训”等多种措施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共同巩固加强“双基地”建设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双证书制度;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10.3969/j.issn.100221701.2012.02.013

一、高职教育实行“双证书”制度的依据及重要性

1.高等职业教育实行“双证书”制度是国家有关政策和教育法规的要求。2004年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指出:“2004年,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与当地劳动保障、人事部门及相关行业厅(局)共同配合,继续实施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职业资格培训工程,力争80%以上有职业资格证书领域的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都能取得‘双证书’。2006年,这一比例要达到90%以上。”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使有条件的高等职业院校都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使有职业资格证书专业的毕业生取得‘双证书’的人数达到80%以上。”以上政策、法规为实行“双证书”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政策保证。

2.高等职业教育实行“双证书”制度,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特性和社会的需要。首先,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双证书”是高技能人才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的体现和证明,尤其是技术等级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是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能够直接从事某种职业岗位的凭证[122]。其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人才市场对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更讲究“适用”、“效率”和“效益”,要求应职人员岗位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上岗快。

3.“双证书”制度有利于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毕业生就业率和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是衡量学校人才培养水平的标志。实行“双证书”教育制度,能使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更加贴近职业岗位的需求,更加注重学生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的培养,强化技能培训和考核,能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达到职业岗位技术技能要求,毕业后持证走向社会,参加人才市场竞争,缩短就业上岗后的适应期。

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实行“双证书”制度的可靠保证

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必需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技能型应用人才,并突出职业技能培养。“双证书”制度强调了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训练,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但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着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缺乏、“双师型”教师匮乏等问题,因此,单靠学校是无法保证“双证书”制度的正常运行。工学结合,是校企双方本着“优势互补、互利互惠”的原则,学校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生产车间、经营场地和设备进行生产实习,不仅可以解决实训基地不足、基本设施短缺的问题,而且还可以使学生接受到高新技术教育,同时教师也可以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参与企业技术攻关或产品研发,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从而使学校的实践教学环节得到巩固和加强,为“双证书”制度的实施提供可靠保障。

三、实践与成效

1.确立“专科毕业证书+相关岗位职业资格证书”为高职药学人才培养规格。依据国家职业资格等级体系划分和对文化水平、职业能力的要求以及我系毕业生近年来的主要就业去向,是医药行业的制药厂、药店、医药公司、医院药房等生产、质检、服务、营销等基层一线岗位,且经校、系及行业、企业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反复论证,本着“够用为度”的原则,我们将毕业生职业技能等级的主题层次定位于四级(中级)职业资格,同时也鼓励部分毕业生获取三级(高级)职业资格,确立了我系专科毕业生应获得“专科毕业证书+岗位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制度。

2.基于“双证书”制度的“2+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实现“双证书”制度的教学目标,药学系初步形成了“2+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即高职药学(中药)专业的三年教学,两年在学校组织,一年在行业企业进行。校内教学,以理论课程为主,辅之以实验、实训等实践性教学环节;行业企业的一年,学生以顶岗实习为主,兼学部分专业课程,并结合生产实际选择毕业设计题目,在学校、企业指导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毕业实践环节(包括毕业论文、实践报告等)。实践证明,“2+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实现“双证书”制度的教学目标。

3.以能力为导向,构建“双证融通”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模块化课程体系设置的前提是建立在学分制教学管理基础之上,即学校对学生有一个总的学分要求,学生通过完成必修课、选修课、项目实践或实习等教学内容来获得规定的学分,以取得学历文凭。“双证融通”,是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学历文凭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人才培养与人才使用沟通、职教与就业对接的重要举措,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药学系针对“双证书”制度的教学目标,调整和改革专业课程体系,使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既符合大专层次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又与职业资格考核认证的内容和要求相适应、相衔接,将职业技能课纳入教学计划,使专业知识结构与岗位职业能力有机结合,构建“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突出了以能力为导向的高职教育特点。如根据高职药学专业就业岗位的知识、能力要求,我们将高职药学专业课程体系分为七大模块,同时,将岗位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内容纳入专业课教学内容实施培训,学生学完所有模块课程获得学历文凭后,还应参加相应岗位的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认定,鉴定合格后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核发岗位职业资格证书(见附图)。

附图 “双证融通”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示意图

4.深化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改革。首先,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将传统的系统知识传授转变为教、学、做三位一体的职业综合技能培养,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掌握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实现教学与实际工作的接轨,从而构建属于学生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其次,多采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教学相关资讯,以利于激发学生情感,提高教学效率。再者,针对工作过程改革教学方法,推进“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和“项目训练”等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实现教学做合一;改革实验方法,减少不必要的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增加以工艺性、设计性、综合性为主的“三性”实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采取“外聘内训”等多种措施,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双师型”教师是实现高职培养目标、办出高职特色、提高人才质量的关键。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双师型”教师本身就是理论与技能结合的典范。当前实践实训教学的任务难以落实,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教师大多是理论型教师,自身就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经过实践锻炼,缺少技术基础,因此很难胜任实践实训的教学指导。为了迅速改变这种状况,药学系采取“外聘内训”等多种措施,每学期都选派一批教师到医药行业第一线进行实践,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同时注重从医药行业企业引进实用性技术人才,建立“兼职教师库”,使之成为实践实训教学的主要力量,参与对学生核心技能训练的指导,从而进一步完善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实训课教学的教学梯队,满足实施双证书制度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6.校企合作,巩固加强“双基地”建设,为实行“双证书”制度提供场地设备和社会资源支持。“双基地”是指校内和校外的实训基地,是实施“双证书”教育的基础条件。“双基地”建设,就是既要建立起设施完备、效果仿真的校内实训基地,同时也要建立一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使之互相补充,各自发挥职能作用。药学系对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中在注重把握其规模性、仿真性、系统性、超前性的同时,还与医院、制药及经营企业等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书”,建立了一批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充分利用企业的工作场景实施教学和实习,大力加强生产性实训和学生的顶岗实习,以满足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实现“零距离”上岗。

总之,基于“双证书”制度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使培养的毕业生不仅具有较宽广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更具备扎实的实践操作能力,达到了实行“双证书”制度的预期目标,满足了用人单位对相应工作岗位的需求,毕业生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1]史艳红.激发学生潜能提高就业竞争力—改革高等职业教育的几点思考[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11212.

[2]余 毅.坚持育人为本 努力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J].学习月刊,2006(8):1022103.

G642.0

A

100221701(2012)0220025202

2011204

陈洪群,男,本科,副主任药师,从事教育管理和中药应用研究工作。

●教学管理

猜你喜欢
双证书工学证书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草原与草坪(2022年1期)2022-05-11 10:44:40
盐工学人
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盐工学人
——沈 妉
盐工学人
——李 琦
适合我国国情的通航飞行员培养模式的探讨
价值工程(2017年6期)2017-03-15 17:42:11
教师落实“双证书”制度的挑战思路与实施策略
常州高职教育园区 “双证书”制度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58期)2016-08-23 07:2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