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丽红
近年来,我校一直尝试“双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下的阅读教学,这种阅读教学分为四个环节:认读、解读、赏读、用读。“认读”是感知力阶段,是阅读的基础;“解读”是理解力阶段,是阅读的核心;“赏读”是鉴赏阶段,是阅读的深化和升华;而“用读”是创造力阶段,是阅读的拓展迁移,是阅读活动的归宿,实现学以致用,进而强化写作。那么,如何让阅读教学中的“用读”环节能够落实到位,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笔者做了如下的尝试。
一、进行同类文章阅读,掌握所学文章的突出写法
如学习九年级下学期《变色龙》一文时,同学们通过认读、解读、赏读三个环节的学习,了解到《变色龙》一文运用对比、讽刺、夸张的写法塑造了媚上欺下、见风使舵、反复无常的奥楚蔑洛夫这样一个沙俄走狗形象。为了让学生对这一写法有更深入地了解,我在这一课的“用读”环节中,选取了契诃夫的又一短篇小说《胖子和瘦子》,通过分析瘦子对胖子前后两种态度的不同,学生们对文章的这一写法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把握,进而更进一步体会到契诃夫的小说创作特色。可以说,利用“用读”环节进行同类文章的阅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文章的写法。
二、多种形式片段练习,掌握所学文章的突出写法
片段练习就是意思相对完整、相对独立的语段练习,利用课堂时间进行训练,具有很好的时效性。
1. 仿写。仿写是学以致用、培养语感的既有效又有趣的读写训练形式之一。它有语段仿写和课文仿写。学生们学了课文,有所收获,这时候可让学生模仿写一下,便会达到练笔的目的。例如,七年级上学期《走一步,再走一步》一课的用读环节中,我要求学生仿照文章的写法写下类似的经历和感悟,文章做到了三真:即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
2. 续写。续写是培养学生想象力有效的读写训练形式之一。例如,在学习《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时,我在这一课“用读”环节中要求学生续写。有的学生写道:“菲利普夫妇带领儿女匆匆离开,回家后便搬了家。但为了不让我的“姐夫”看出破绽,每逢星期天他们照例去栈桥上。令人惊喜的是三年后,菲利普一家在栈桥边遇到了又发了财的于勒,于是菲利普夫妇极尽奉承之能势……”有的学生写道:菲利普夫妇经历了提心吊胆的旅行后,回家只字不提于勒叔叔。突然有一天,一家人正在吃饭,想起了敲门声,原来是于勒叔叔,可是菲利普夫婦憎恶的神情令于勒最后孤单的离开,而我的那位“姐夫”也人间蒸发了……就这样一个个合理想象的续写应运而生,学生们的想象力得到了锻炼。
此外,在用读环节中,缩写、扩写也是培养学生读写训练的有效形式。
3. 即兴训练。即兴训练就是即兴即用,既复习巩固了课文内容,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将所学的知识加以运用,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锻炼。比如,在学习胡适的《我的母亲》时,学生们学到了“运用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特点”这一写法,但他们是否会用呢?我在“用读”环节中,设计了“运用典型事例表现你熟悉的一个人的特点”这样一个练笔。再比如,学习鲁迅的《故乡》时,其中有一句“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针对这一名句,我在“用读”环节中设计了这样一个练笔:以“路”为话题,结合你学习生活中的体验谈感悟。学生们纷纷写道:虽然学习生活中会遇到种种挫折和困难,但只要勇于面对,不断努力,就会开辟一条精彩的人生之路……经过这样的即兴练习,学生的写作水平不断提高。
总之,“用读”是阅读导学中创造性很强的语言活动。如果在语文阅读课堂中,教师在引领学生读懂文本的基础上,设计出不同形式的读写训练,并将这种形式长期贯穿于整个教学实践中,学生就会开放心态,张扬个性,放飞心灵,写出富有个性的文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