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HCY、CRP水平及颈部IMT水平与脑梗死相关性研究

2012-10-22 05:37天津市西青医院300380解艳欢闫丽娜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2年12期
关键词:斑块缺血性血栓

天津市西青医院(300380)解艳欢 闫丽娜

随着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脑血管病在全部死因顺位中呈现明显前移趋势。本文主要探讨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和纤维蛋白原(FIB)及血管壁内膜-中层厚度(IMT)与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发生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0年6月~2011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诊断为脑梗死的患者62例,符合OCSP分型中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8例、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41例,后循环梗死(POCI)13例。入选标准:①年龄50~75岁,男女不限;②住院诊疗患者,符合脑梗死急性期,经头颅CT或MRI确诊,且发病48~72小时以内;③入选对象均无急性感染性疾病、急性心肌梗塞、脑出血、肝肾疾病、恶性肿瘤、血液病、自身免疫系统性疾病、营养不良等疾病;④同意且能够按照方案的要求及时复诊。患者62例,男30例,女性32例,年龄50~75例,健康对照组选自我院体检科体检者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50~75岁。

1.2 血清HCY、CRP、FIB检测方法 患者入院后一周内于清晨空腹、静息状态下平卧位无菌周围静脉取血10ml,分别送检化验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以及纤维蛋白原(FIB),并查颈部血管彩超。血清HCY检测采用激光法(OLMPUS 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正常参考值为0~15μmol/L。CRP的测定采用比浊法(U2津标斑点定量读数仪),正常参考值为0~10 mg/L。FIB检测在 PT正常时采用演算法,PT异常时采用Clauss法(BE全自动血凝仪),正常参考值为2~4g/L。颈部血管彩超检测采用飞利浦HDI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进行检测,探头频率为(5~11)MHz,患者平卧位,头偏向对侧,充分暴露颈部,二维超声观察血管内径、血管壁内膜-中层厚度(IMT)、有无斑块及血管狭窄程度等,IMT>1.0cm为增厚,IMT>1.2cm为斑块。

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判断:狭窄率(%)=(B-A/B)×100%,B为远端正常管腔内直径,A为狭窄程度最窄处的直径,计算左右两侧颈内动脉的狭窄率,取其平均值,轻度狭窄<50%,中度狭窄50%~70%,重度狭窄>70%。健康对照组同样于清晨空腹、静息状态下,平卧位无菌周围静脉取血10ml检测,同时进行二维超声观察血管内径、血管壁内膜-中层厚度(IMT)检测。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首先进行方差齐性分析,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颈动脉平均IMT及血清HCY、CRP比较,脑梗死患者中,IMT及血清HCY、CRP三项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见附表)。

3 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梗死的基础病变,是一个低水平的慢性炎性过程[1]。而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也是重要的炎性反应敏感的标志物之一,与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2]。炎性反应时引起CRP的含量增加[3],通过促进活性因子释放、激活补体系统和促凝等多种途径共同参与炎性反应和组织损伤,损伤脑血管内膜,导致动脉硬化,促进血栓形成[4]。

HCY是蛋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通过各种机制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及脑梗塞,HCY水平增高可直接或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使血管平滑肌细胞DNA的合成,使血管平滑肌细胞迅速增殖[5]。还可使TXB2合成增加,促进血管收缩和血小板聚集,破坏机体凝血和纤溶之间的平衡,最终导致血栓形成[6]。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血清HCY水平每增加5μmol/L,可使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增加50%,是缺血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7]。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是引起缺血性脑梗死的主要原因[8]。血管内膜-中层增厚是动脉硬化的早期征象,当斑块形成并突入管腔时,由于富含脂质,动脉壁应力增大并且受高速血流冲击,不稳定斑块可发生破裂,暴露的脂质原胶可激活血小板,启动凝血反应,形成动脉内血栓或发生出血、溃疡、斑块脱落等,最终导致脑梗死的发生。

附表 血清HCY、CRP、FIB、颈动脉平均IMT

此外,缺血性脑梗死的发生与管腔狭窄的程度有关。管腔狭窄时血流的速度及压力作用会使血小板直接受到损害,能加速斑块形成及形成附壁血栓,严重时可造成血管完全阻塞[9]。

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进行定期检查动态监测,有助于临床早期了解动脉壁的结构及斑块等情况,对预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及防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FIB是由肝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在凝血酶等因子的作用下形成不可溶解的纤维蛋白多聚体,具有沉积于血管壁中促进动脉硬化及刺激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的作用,还可与血小板膜上受体结合导致血小板聚集,在凝血系统的激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0]。同时,FIB又是常见的炎症反应标志物,其增加往往是机体的一种非特异质反应,炎症、感染、外伤均可使其水平升高。其水平上升已被证实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11][12]。高纤维蛋白原血症促进动脉硬化发生、发展,是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浆纤维蛋白原增加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前状态[13],进而促进缺血性脑梗死的发生,并通过加重梗死后血栓形成等多种途径影响患者预后。

在本次实验研究中,两组患者的颈动脉平均IMT及血清HCY、CRP比较,脑梗死患者中,IMT及血清HCY、CRP三项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既往研究结论一致。

综上所述,对缺血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进行血清HCY、CRP、FIB检测可能是通过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反应,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稳定斑块,从而减轻缺血半影区损害,降低梗死风险,改善预后。颈部血管彩超监测可方便、准确地反应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猜你喜欢
斑块缺血性血栓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microRNA-146a与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有颈动脉斑块未必要吃降脂药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