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2012-10-16 01:15王燕芬邬晓岚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2年10期
关键词:甘精胰岛低血糖

王燕芬,邬晓岚,赵 燕

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病理改变[1],随着胰岛细胞功能的进行性减退和内源性胰岛素的分泌不足,单纯口服药治疗无法达到理想效果[2]。研究表明,及早使用胰岛素除能更好地控制血糖外,同时还可以保护内源性胰岛素的分泌功能。本组研究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9年2月-2011年2月本院诊治的12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糖尿病诊断符合1999年WHO诊断标准。患者均经2种及以上口服降糖药治疗半年血糖控制不理想,空腹血糖>8.0 mmol/L,HbA1c>7.5%。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及妊娠、哺乳期妇女。126例患者中,男64例,女62例,年龄38~70岁,中位数年龄56.9岁。将12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60例,观察组6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血糖水平等临床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饮食及运动控制,给予二甲双胍(格华止)0.5 g,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睡前皮下注射诺和灵N,从8 U开始。观察组睡前注射甘精胰岛素(来得时),初始剂量为0.2 U/kg,治疗12周。初始每日检测血糖7次,根据血糖情况调整胰岛素用量,以后每3d左右检测血糖,直至血糖达标为止。

1.3 评估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血糖、血糖达标时间、糖化血红蛋白、胰岛功能及低血糖发生率的差别。血糖达标标准:餐前4.4~6.1 mmol/L,餐后2 h 4.4~8.0 mmol/L。低血糖标准:患者出现心慌、出汗等低血糖症状或者检测血糖≤3.5 mmol/L均视为低血糖。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比较。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糖控制情况比较 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72±1.17)d vs.(9.89±2.18)d,P <0.05];治疗前两组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血糖情况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胰岛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C肽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餐后2 h C肽值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胰岛功能比较

2.3 两组低血糖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严重低血糖事件及夜间低血糖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低血糖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研究表明,部分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B细胞功能已丧失约50%,随着病情进展,胰岛功能持续下降,导致口服磺脲类药物效果不理想。持续的高血糖不仅使B细胞对葡萄糖刺激的分泌反应减弱,同时也影响胰岛素基因的表达,引起B细胞功能出现不可逆损害[3]。因此,当2型糖尿病患者单纯使用口服降糖药物效果不理想时,应早期行胰岛素治疗,目前主张首先给予基础胰岛素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餐后2 h C肽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因此,甘精胰岛素控制血糖更为理想,可有效改善胰岛功能,且低血糖反应少。甘精胰岛素是采用重组DNA技术生产的新型胰岛素类似物,皮下注射后形成微颗粒,最后分解成单聚体吸收,注射24 h无峰值,可显著减少低血糖的发生[4-11]。研究表明,与诺和灵N相比,甘精胰岛素可减少基础胰岛素的用量,控制患者体重增加,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且不会使视网膜病变加重。而诺和灵N的吸收和作用有峰值,作用时间较短,血糖波动大。患者于夜间经皮下注射诺和灵N后,往往在2~18 h之内就已达到最大血药浓度,而在次日清晨,由于体内药物浓度逐渐下降,患者极易发生“黎明现象”。本组研究结果表明:甘精胰岛素的使用可使餐后2 h C肽值显著增高,改善胰岛功能。胰岛功能的减退是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减少的主要因素,胰岛功能的恢复有利于胰岛素介导葡萄糖摄取机制的改善[12]。

二甲双胍药理机制是抑制肝脏葡萄糖的产生和输出[13-14],通过肝细胞膜G蛋白恢复胰岛素对腺苷酸环化酶的抑制作用[15]。促进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增加肌细胞葡萄糖的无氧酵解,减轻胰岛素抵抗[16-17]。

综上所述,与诺和灵N相比,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降血糖效果更为理想,可改善胰岛功能,且安全性好。

[1]Nathan DM,Buse JB,Davidson MB,et al.Medical management of hyperglycaemia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a consensus algorithm for the initiation and adjustment of therapy:a consensus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and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Diabetes[J].Diabetologia,2009,52(1):17-30.

[2]王宾,胡桂荣,何丽,等.加用甘精胰岛素对老年肥胖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患者的疗效[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2,20(6):438-440.

[3]全会标,高勇义.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或/和吡格列酮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6):1586-1590.

[4]戴庆,戴荣峰,邵敏洁,等.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J].中国临床医学,2010,17(4):533-534.

[5]刘巧玲,孟云霞,任利群.不同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疗效及生存质量影响的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1):1835-1837.

[6]杨颖,田源,高凌.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加用地特胰岛素或甘精胰岛素的疗效比较[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2,15(3):140-142.

[7]张颖,李冬梅,李倩,等.甘精胰岛素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丙二醛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1,24(1):49-54.

[8]毕明慧.甘精胰岛素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β细胞功能的影响[J].中国临床医学,2011,18(3):367-368.

[9]郑凤鸣,俞娉,吴佳丽.甘精胰岛素联用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28例[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4):626-627.

[10]孙涛,齐林.甘精胰岛素与预混胰岛素的疗效对比研究[J].实用糖尿病杂志,2009,5(6):17-18.

[11]陈莉,韩萍.甘精胰岛素和门冬胰岛素30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比较[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1,14(4):344-345.

[12]齐艳红,张晓丹,张曼力.甘精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33 例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08,5(14):63-63.

[13]周伟荣,常文阁.二甲双胍和格列吡嗪早期联合强化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2011,6(5):547-548.

[14]曲建昌,祝开思,王彤,等.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J].中国医药,2011,6(3):286-287.

[15]丽文琴,殷洪二,薛庆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短期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胰岛B细胞功能的影响[J].临床荟萃,2006,21(5):325-327.

[16]陈劲松,栾晓军,胡利东.甘精胰岛素、二甲双胍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磺脲类继发失效[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20):3479-3480.

[17]唐平,李红辉,覃国珍.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糖尿病的疗效[J].中国药师,2008,11(11):1349-1351.

猜你喜欢
甘精胰岛低血糖
临床胰岛移植发展与现状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胰岛β细胞中钠通道对胰岛素分泌的作用
格列美脲与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
糖尿病反复低血糖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甘精胰岛素联合赖脯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
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效果观察
家兔胰岛分离纯化方法的改进
二甲双胍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