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芳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 湖南 长沙 410100)
高职教育中学习评价是高职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当前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改革的难点问题。传统的高职教学模式在评价上缺少独立的评价体系,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单一,不符合高职教育考核实际能力的要求。以多元智能理论和布鲁姆的掌握学习教学理论为基础,构建“多元化”的学习评价模式,是改变现有评价模式的必然趋势。“多元化”学习评价为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方式多元的“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评价模式,课程学习评价对象面向全体学生,评价主体由学生、教师、企业、社会组成,评价内容概括学生知识、能力、素质、情感各个方面。评价不仅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更重视学生的过程学习,从课程开始直到课程结束,进行全过程的监控和评价。笔者结合我院课程学习评价改革实际,对“多元化”学习评价模式的构建进行探讨和实践。
(一)有利于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原则。《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指出:“改革教育教学评价。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2011年度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以及综合职业素养,不仅教会学生一技之长,而且培养其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端技能人才。”因此,在高职课程中构建“多元化”学习评价模式,公正客观地检测学生的学习、能力、综合素质等情况,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进行矫正、导向、激励,有利于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二)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的原则。“多元化”学习评价模式,注重学生主动参与评价的全过程,关注学生个别差异,注重形成性评价,以促进学生发展为评价的根本目的。评价内容和过程是以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以提高职业能力为核心,学习范围不再局限于教材,而是走进企业,走访业界人员、主动查阅大量课外资料,有利于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习评价变成学生实现自我、完善提高、体现价值的活动,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的原则。“多元化”学习评价模式主要评价的内容是从事岗位所必备的职业能力和素养,通过量化的多元评价,可以全面分析学生知识、能力、技能、素质等情况,并找出在教学实施中职业能力、职业素质等培养的不足之处,从而分析在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课程改革的方案和措施,使课程教学更加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发挥考试评价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导向作用,带动教学改革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四)有利于提升教师职业实践能力的原则。教师通过参与“多元化”学习评价模式改革,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教育教学观和评价观。在改革和实践中,教师会更清楚地认识到,怎样才能更好地教育和管理学生、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才能培养高技能人才,同时,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实践,他们会到企业中去挂职锻炼,也能及时得到企业专家的帮助和指导,从而提升自身高职教育的理论水平,及职业实践能力。
“多元化”学习评价模式是对学生知识、能力、技能和素质综合评价的多元系统,反映在评价的内容、方式、方法、过程、手段及其管理等环节的多维度。构建“多元化”学习评价模式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我院对现有课程进行了学习评价改革,基本形成了以形成性考核为主,考试方式、考试内容、考试主体多元化的考试评价模式。
(一)形成性考核为主
课程形成性考核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定期或不定期对学生课程学习过程的状况进行考核和评价,并将考察和评价的结果作为评定学生课程学业成绩依据的过程。我院95%的课程都加大了形成性考核力度,根据课程性质,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平时成绩、技能实训在总成绩中的比重。分别采用了“4:6”、“5:5”、“6:4”、“7:3”、“8:2”、“9:1”、“10:0” 过程性考核和期终考核成绩权重。
(二)评价方式多元化
打破传统的期末考试一卷定成绩的评价方式,克服传统考试只注重考核学生知识,转变为“以能力测试为中心”,检测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综合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我院改革后,课程评价方式有开卷、口试、成果试(如设计成果、论文、调查报告、策划方案、汇报演出等)、操作试、计算机及网上考试和观察考核等多种方法。重视学生自主学习和学习过程考核,有利于培养学生技能,符合高职教育目标。例如:主持播音系课程在“声音工厂+拟制片人制”的教学模式下,采取“节目审听+作品作业绩效考核+模拟工资制”的评价方式;动漫与艺术设计系课程采取“平时+单元实训+综合实训+最终作品”的方式;电广传媒系节目制作、新闻、电视编导、摄影摄像技术专业的课程基本都采取“过程考核+期末作品”的方式;传媒管理系的大多数课程也都采取过程考核方式,部分课程采取“平时+技能训练+策划方案(调查报告)”考核方式;网络系的部分课程采取“平时考核+技能考核+期末机试”的方式;影视艺术系的部分课程采取了期末在小剧场考试评价的方式,更好地提高了学生舞台表现力,适应舞台的空间感;国际传播系和影视艺术系根据影视艺术系学生特点,对表演专业、音乐和舞蹈专业的英语教学和考试进行了大胆改革,采取英语基础知识教学与情景英语教学相结合,以英语短剧、音乐剧为教学项目,专业老师和英语老师共同参与指导和教学,形成性考核占85%(包括基础知识:情景英语排练=3:7),终结性考核占15%,终结性考核为期末成果汇报(演出)的形式接受师生的考核评价。
(三)评价内容多元化
我院改变了原来只局限于“教材所述”和“课堂所授”的状况,而是基于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与之相应的课程目标,选择能够充分体现课程目标要求的具体知识、技能与能力,尤其是课程最基础、最关键、最核心和有特色的内容,恰当确定考核内容的广度与深度以及技能与能力层次的要求,考核内容涉及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多个维度,并侧重于技能、能力和素质,而非单纯的知识方面。例如《播音艺术》课程主要从学生出勤、作业(节目)、学风、学生技能竞赛作品、学期学习情况述职几个方面进行评价,实行了节目考核,即参照媒体节目播出要求,各模块考核以一档完整的广播电视节目为载体,以播音核心能力为考核重点,以策划、采访、编辑、制作相关技能为辅助考核点,同时还进行了学习纪律、学习态度、行为规范的考核;我院软件技术专业采用“三加强”、“一分离”的考试评价,加强动手能力考核,加强平时考核,加强创新能力的考核,施行“考教分离”;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以“做一套帐”的方式代替了原来的期末试卷考试评价,实现了评价内容的开放性;《动画运动技法》课程建立了学生自主学习模式,通过布置课外镜头绘制动作作业,要求学生利用视频播放,利用网络学习国内外优秀动画作品制作,提高学生自觉参与学习和教学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评价内容借鉴了职业技能大赛的比赛方式,先写网站设计方案,再通过教师提供的主题和素材制作一个网站。《书店经营管理》课程采取拟“经营责任制”评价方式,阶段业务总结与期末经营业绩汇报相结合,以项目绩效为主要考核内容,主要考核项目完成质量、项目执行力、项目综合管理能力。
(四)评价主体多元化
传统的考试评价是单一主体的评价,即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评价的结果乃至奖罚,导致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有时也会造成师生关系紧张。而改革后的课程考试评价中,评价主体是多元化的,可能有教师、评价对象、同学,企业行业的指导人员。评价机制有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企业评价和社会评价等,提高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例如《期刊编辑实务》课程引入真实项目进行教学,与湖南省《科学启蒙》和《爱你》期刊社深度合作,期刊社编辑和出版管理人员参与课程项目开发、课程考核评价,评价采取学生互评,如每个模拟编辑部主任都给其他编辑部所完成的项目评分,教师同时对每个项目评分,期刊社编辑和出版管理专家对一些重点项目进行评价;影视动画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的许多课程,导入校内动漫企业正在或已经生产和开发的商业项目,按照工作过程循序渐进地组织教学与实践,课程评价采用了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和行业专家评价;影视表演系部分专业课程期末在小剧场表演展示时,请用人单位、行业专家、学生家长等参与考核评价。
(五)推行“双证书制度”
为提升学生职业能力,构建“多元化”学习评价模式,我院推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行的双证教育,将国家职业资格考核标准和学生的职业技能要求融入到日常教学过程中。学院明确规定:凡我院全日制大专生均须参加相应职业(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或职业资格考试),并取得相应级别的证书。在课程学习评价中实行“课证融合”、“以证代考”等形式。例如我院会计专业的《会计原理》课程的考核,只要学生取得对应的会计从业资格证就能免考。学生在报考并通过全国信息化应用能力考试,其成绩可以代替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成绩;学生报考并通过了全国大学英语三、四级(英语专业)考试,其成绩可以代替大学英语成绩”。
(六)建立院、系两级考试评价管理体系
教育教学是一个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和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过程,教师的作用是加强学习过程的指导、激励、考核、分析和不断完善。因此,必须加强对教师教学过程的管理和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和激励,强化学习评价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督导功能和各环节各阶段教育质量的检测、评价、控制、鉴定功能,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确保课程教育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1]
学院建立了院、系两级考试评价管理组织体系,设立院长授权的独立的学院考试管理机构,设立由系主任授权的系级考试管理机构,组织和指导考试评价实施,监控和管理评价过程。加强考试评价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推进考风建设,严明考试纪律,严密考试程序和成绩管理,严格考试要求,严肃处理考试违纪和舞弊行为,维护考试工作的良好秩序和各项考试的公平公正,保证考试的高效度、高信度和高质量。强化考试结果的分析评价和考试总结工作,最大限度地实现考试评价的功能,实现教学工作、教学质量与考试质量的持续改进。
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强化教育教学质量管理,达到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围绕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评价主题,通过理论和实践研究,学院构建了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特点的学习评价模式,即: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突出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试,建立与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试接轨的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评价为主线,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全程考核的课程考试评价体系,在知识技能能力评价方面,采用平时形成性考核评价为主,评价主体多元,由多种评价方式构成,时间与空间按需设定的多次评价综合评定成绩的“多元化”课程学习评价模式;同时建立了与该模式并行的旨在强化考试评价过程质量控制并成为学院教育全面质量管理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考试评价质量管理体系。该体系的结构框架和运行程序如下图所示。
图 高职课程“多元化”学习评价模式框架示意图
[1] 王厚荣等. 高等职业教育能力本位考核模式探讨[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