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出镜记者的非语言符号传播

2012-04-13 13:01
关键词:现场报道电视新闻符号

王 楠

(西华师范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9)

一、非语言符号传播

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出镜记者的形象开始出现于我国电视新闻栏目中,主播们的机智应对、特邀评论员的精辟分析逐渐被精彩的现场画面和出镜记者的身影所取代。学者黄匡宇将符号学理论引入电视新闻研究,把电视新闻语言的符号组成分为语言符号(又称抽象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又称具象语言符号),其中语言符号包含抽象语言和文字语言,非语言符号则较为复杂,囊括形体、表情、着装、首饰、空间、图表等造型语言和音乐音响等音像语言。[1]这一分类基本概括了当代电视新闻所运用的各种语言符号。电视新闻出镜记者现场报道是电视新闻的一种报道方式,出镜记者同样通过语言传播和非语言传播两种行为传播信息。

美国学者L·伯德惠斯特尔估计,在两个人传播的场合中,有65%的社会含义是通过非语言符号传递的。非语言传播随时伴随着我们的生活,在电视新闻出镜记者的报道中,非语言符号传播的出现频率也不亚于语言符号,但却往往被业内人士忽视。在镜头前,出镜记者不仅用有声语言报道,而且用出现在镜头中的整个身体与观众和采访者交流,非语言符号在出镜记者的报道中以无声的形式扮演着重要角色。

二、出镜记者现场报道非语言符号传播的特征

(一)传播过程的连续性

与语言传播相比,非语言符号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具有连续性的特点。在报道中,出镜记者不一定连续不断地在进行有声语言报道或采访,允许有停顿和现场同期声的代替,但是无论有声语言进行与否,出镜记者的举止、神态、服饰、距离等都在无声地或有意识地向观众发出信息。一个人说完话或者不说话,并不是中止了信息的交流和传播,沉默也是一种表达,所以非语言传播具有非常重要的持续沟通作用。

(二)传播渠道的多样性

语言符号一般只通过声音和文字两种通道传播,运用听觉和视觉两种感官系统来交流信息,渠道平面化,方位单一化。而非语言符号则可以同时调动传、受双方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多种感官系统参与传播,让出镜记者在新闻现场代替观众去听、去看、去闻、去感受,更为立体地、多方位地获取信息。

(三)非语言符号的真实性

一个兴高采烈的人心情应该不错,一个愁眉苦脸的人很可能遇到不顺心的事。相对于有声语言的表达,这种表情语、体态语等非语言符号传递来得更为真实。在传播过程中,非语言符号基本上是真实自然地流露,因为这些通过机体内部变化体现出的外部表征,不容易受人们意志的控制。这些外化的表情动作能真实地表露其内心秘密。在现场报道中,出镜记者通过非语言符号传递出来的态度和情绪是最真实的。

三、出镜记者现场报道中非语言符号的传播功能

在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中,非语言传播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以与有声语言配合作用来传播信息。与语言符号相比,非语言符号有着更为丰富的传播功能。重视非语言符号的传播功能,加强这种无声语言的表达,并使两种语言符号相互交织、相互融合以共同完成传播,使出镜记者能够将现场的事实信息更加人性化、具象化、体验化地进行处理,从而实现新闻事件信息的有效传播。

美国传播学者特里·K·甘布尔和迈克尔·甘布尔在合著的《有效传播》一书中,将非语言传播的作用总结为:补充或完成信息、否定信息、替代信息、强调信息和调节信息。据此可以归纳出在出镜记者现场报道中非语言符号的传播功能。

(一)辅助语言表达,全方位立体式传播新闻信息

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回佛罗里达州地面控制中心时,由于隔热板脱落导致航天飞机在空中分解。日本朝日电视台晚间新闻节目《news station》对该新闻做了详细报道,报道中最珍贵的一段视频资料是1978年朝日电视台出镜记者增田信二在“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制造车间里,手拿一块隔热板所做的现场报道:“我现在手里拿到的就是隔热板,很轻,真是太轻了(轻微上下摆动实物),这是我第一次触摸到这个神奇的东西,(接下来,他用拿着话筒的手敲打隔热板),听到了吗?声音很清脆,这个隔热板真是太轻了,重量超不过几十克这个样子……”[2]

这段30多年前的现场报道,对于现在的出镜记者仍有借鉴价值。如果出镜记者仅仅用有声语言传达“这个隔热板很轻,重量只有几十克”这些信息,其效果远不如亲自将实物拿到手中上下摆动并展示给观众的真实感受。该出镜记者的这一动作丰富了有声语言的表达,让观众更直观、更真实地接受现场报道要传播的信息。事实上,非语言符号传播的渠道繁多,如手势、表情、着装、环境等,这一系列元素产生的非语言传播都能辅助有声语言传播新闻信息,使得新闻以更大的信息容量和力度传播出去,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更加立体生动,强化了新闻信息的传播效果。

(二)强调语言信息,引起对重点问题和细节的关注

1997年6月30日晚8点,中央电视台记者白岩松在落马洲大桥上对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先头部队入港这一事件进行出镜报道。选择这个报道地点,是因为在这座桥上有一条界定香港和深圳两个区域的管理线,随着150年前英国人对香港的入侵,这条仅仅具有区域划分作用的管理线具有了特殊的意义,而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先头部队车辆从这条线上越过的这一时刻,也就变得尤为重要了。白岩松用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方式记录下了车辆越过管理线的一瞬:摄像机用固定镜头拍摄到越过管理线的一辆辆汽车的车轮,白岩松用气满声高的语气数着“越过管理线,越过管理线第二辆,越过管理线第三辆……”摄像机的近景拍摄方式以及白岩松运用的有声语言表达,都以非语言符号的形式对这一细节信息加以强调,增强了传播的力度,使观众注意到记者播报的重点内容。

在采访提问中,出镜记者还可以利用手势等动作加强提问的语气;在现场播报评述中,记者也可以利用动作加强评述的力度,引起被采访者或观众对重点问题或信息的关注。

(三)调节交流信息流,把握采访节奏

出镜记者在进行人物采访时,可以通过眼神的交流、姿势、手势、体态以及声音等非语言传播方式,调节人际交流时产生的信息流,掌控采访节奏。2005年6月2日,中央电视台播出《新闻调查——双城的创伤》这期节目。这期节目报道了甘肃省双城县发生的少年连续服毒事件,6天时间里死亡2名、获救4名,获救后孩子一直没有开口向大人解释原因,小县城的举动引来了外界各种各样的说法,《新闻调查》节目的报道组就这一事件前往双城进行调查。在采访中,孩子们压抑的情绪和不信任的心理本能地拒绝媒体采访,出镜记者柴静采用保护孩子隐私的方式和他们进行交流:摄像机运用逆光的拍摄手法,只显示出孩子的身体轮廓;记者柴静和被采访的孩子同坐在小板凳上,同样的高度以及身体的近距离拉近了记者和孩子的心理;柴静压低音量,像和知心朋友谈话一样与被采访者交流。这些拍摄和采访的行为最终得到孩子的信任,采访得以顺利进行,并了解到事件的真相。

(四)树立出镜形象,展示媒体风采

镜头前,记者的非语言符号不仅可以辅助语言表达,还能够帮助记者树立形象、展示风采。因为电视记者在镜头前自然流露出的举止动作、仪表风度和语气表达等,传达了大量的个人信息,如气质、修养、风格以及对新闻事实的态度等,这些个人信息成为构成出镜记者屏幕形象的重要元素,如白岩松的睿智、敬一丹的亲和、王小节的大气等。出镜记者可以巧妙地运用和设计镜头前的非语言符号,塑造更加贴合报道的屏幕形象,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1] 黄匡宇. 电视新闻学[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142.

[2] 宋晓阳. 出镜记者现场报道指南.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 117.

猜你喜欢
现场报道电视新闻符号
学符号,比多少
“+”“-”符号的由来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广播新闻现场报道的优势和发展趋势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变符号
电视民生新闻现场报道初探
记者在突发事件中如何做好现场报道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电视新闻后期制作技术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