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脂及载脂蛋白的关系

2012-09-21 06:13王明贤陈嘉熠
当代医学 2012年8期
关键词:脂类载脂蛋白脂蛋白

王明贤 陈嘉熠

2型糖尿病过去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是由于胰岛素相对分泌不足和机体对胰岛素反应下降所致,此类病多在40岁之后发病,在所有的糖尿病患者中大约有90%属于此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是一种常见病,与动脉粥样硬化(AS)、冠心病(CHD)、脑卒中关系密切,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导致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是并发心血管疾病,调查结果显示,约有58%的2型糖尿病患者死于动脉粥样硬化[1]。血液中的脂类成分很复杂,其中高密度脂蛋白,也叫做HDL,主要功能是清除血液中的胆固醇,因此HDL升高对人体有好处;另外一种脂类成分,低密度脂蛋白,也叫LDL,它的浓度如果升高,可能会造成动脉硬化。据报道,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发生,通常伴随着明显的载脂蛋白和脂类的异常代谢,据此,本研究通过探讨、分析2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液中脂类及载脂蛋白的变化规律,希望为今后的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糖尿病组来自我院糖尿病门诊2010年9月~2011年11月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96例,男96例,女100例,平均年龄(55.7±6.6)岁,所有患者均无嗜烟史,无高血压病或经服药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无严重的肝肾疾病,无酮症、精神病史所有患者,取血前未进行降脂治疗;正常对照组90例,男40例,女50例,平均年龄(54.8±7.5)岁,均为在本院健康体检的中、老年人,且均无高血压、高血脂、心血管病、内分泌及肝肾疾病。无嗜烟史。以1999年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作为本次的诊断依据,采用美国GE Sys team Five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的程度。

1.2 方法

受检者禁食均超过12小时,早晨空腹静脉采血4小时内分离血清,测空腹血糖(G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空腹血糖(Glu)用己糖激酶法,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均用酶试剂法,以上试剂均购买自上海科华东菱诊断用品有限公司,使用OLYMPUS 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记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清血脂及载脂蛋白的检测结果(见表1)。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广泛性和严重性比非糖尿病患者严重:其大血管发病率较非2型糖尿病患者高3~4倍;心脏病死亡率比非2型糖尿病患者高2~4倍,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TM)是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指标[2]。

APOLB是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的主要载脂蛋白成分之一,具有刺激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并进入内膜下层的作用,在调节脂类转运和代谢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4]。本研究的检测结果显示,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液中APOLB的增高最为显著,这就很好的解释了糖尿病心脑血管发病率高、预后差的原因。有文献指出,APOLB可以代表LDL小颗粒数,而LDL-C代表LDL胆固醇含量[5],APOLB基因作为动脉粥样硬化乃至心脑血管病的“候选基因”,在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6]。关于LDL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要更加重视LDL的亚组分的类型,已经有很多的纵向和横向研究证明以小而密颗粒为主的LDL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

检测结果显示,糖尿病组患者的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这是因为HDL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是冠心病的保护成分,HDL能够及时的清除沉积在血管壁上的脂质,并将其传送到肝脏最终随胆汁排出,所以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势必会造成血管壁内脂质沉积。APOLA1和APOLB分别为HDL和LDL的主要结构蛋白,APOLA1下降和APOLB增高者常易患冠心病和未控制的糖尿病。目前,临床医生正逐渐的把APOLA1/APOLB作为诊断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指标。本研究的检测结果表明,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发现,血液中TC、LDL、APOLB较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增高,提示糖尿病患者血液中TC、LDL-C、APOLB含量的升高是导致糖尿病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致病因素。

表1 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清血脂及载脂蛋白的检测结果

脂肪代谢紊乱为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中的主要物质基础,进一步的流行病学研究证实,血脂异常是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7]。因此,糖尿病患者在监测血糖的同时,应定期监测血脂及载脂蛋白的变化,及时使用降低血脂药物,降低TC、LDL-C、APOLB等致病因子在血中的含量,以便及早防治其并发症,防止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1]黄从新.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病的现代认识[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9,24(5):265-268.

[2]姜一农,路岩.高血压血管结构和功能的早期评价[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9,29(1):23.

[3]张代民,张莹,许会彬,等.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血尿酸与血脂变化的意义[J].实用医药杂志,2011,21(4):298-300.

[4]Navab M,Anantharamaiah GM,Reddy ST,et al.Mechanisms of disease:proatherogenic HDL-an evolving field [J].Nat Clin Pract Endocrinol Metab,2006,2:504-511.

[5]Eli Snider man AD,Pedersen T,and Kjekshus J.Putting low density lipoproteins at center 0stage in atherogennesis [J].Am J Cardiol,2010,79:64-67.

[6]王勃,白小涓.载脂蛋白B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2(6):852-853.

[7]沈红霞.血脂康治疗糖尿病血脂异常患者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6):66-67.

猜你喜欢
脂类载脂蛋白脂蛋白
绿茶粉对清远麻鸡血液脂类代谢的影响研究
血清载脂蛋白水平用于临床判断HBV慢性肝病肝损伤程度的价值
非配套脂蛋白试剂的使用性能验证
两城镇陶器的脂类残留物分析
妊娠后期营养限饲对蒙古绵羊胎儿肝脏脂类代谢的影响
糖尿病患者载脂蛋白A1与载脂蛋白B比值与冠状动脉病变关系研究
高密度脂蛋白与2型糖尿病发生的研究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比值的研究进展
成军:从HCV入手,探索脂类代谢分子生物学新机制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对泡沫细胞形成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