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宗慧,李东宏,魁学梅,杨晓娟
(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甘肃 兰州 730050)
2006年美国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全国委员会第七次报告(JNC-7)提出了高血压前期的概念。其目的在于唤起人们对高血压前期这一人群的重视,通过改变生活方式甚至药物治疗阻止其进展至高血压,进而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1~2]。高血压前期患者是血压值介于理想血压和高血压之间的一类特殊人群,其患病率在不同地区达13.3%~47.4%[3~5]。高血压前期人群不仅在人群中所占比例大,而且进展至高血压和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也大[6~7]。目前国内外对这一人群的血压转归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不多。为此我们依据2008—2009年及2010—2011年公交集团公司职工健康体检资料,研究了高血压前期人群的血压转归及其影响因素。
2008年6月至2009年7月由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对公交公司的在职及离退休职工进行健康体检,共有101510例(男81110例,女20400例)参加本次健康体检。
高血压前期采用JNC-7 高血压前期诊断标准:收缩压120~139 mmHg 和(或)舒张压80~89 mmHg。高血压采用1999年WHO/ISH 高血压治疗指南的诊断标准:收缩压≥140 mmHg 和(或)舒张压≥90 mmHg,或正在服用抗高血压药物者。
入选标准:2008—2009年体检时符合高血压前期诊断标准者。排除标准:(1)2008—2009年体检时有下述病史者:①既往已诊断为高血压病者或正在服用抗高血压药物者;②既往有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史者;③既往有心肌梗死病史者;(2)随访期间出现下述情况者:①发生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者;②发生心肌梗死者;③各种原因死亡者;④因调出、退休迁居外地者;⑤拒绝参加2010—2011年体检者。
设计流行病学调查表,制订统一的填表指南。将调查表预先交予个人填写,体检当日由经过培训的医护人员采取面对面的方式逐项核实确保准确无误。调查内容包括个人生活习惯、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脑卒中病史、心肌梗死病史、血脂异常病史、家族史、吸烟史、饮酒习惯、体育锻炼、睡眠时间及质量、受教育情况以及职业、家庭收入、工作环境等一般情况。
身高、体重采用经校正的RGZ-120 型体重秤。受试者脱鞋、脱帽,穿轻便单衣,身高精确到0.1 cm,体重精确到0.1 kg。腰围用软尺在脐上1 cm 处于吸气末时直接接触皮肤测量,精确到0.1 cm。血压测量:受试对象测量血压前30 min 内禁止吸烟或饮茶、咖啡,背靠静坐15 min。采用经校正的汞柱式血压计测量右侧肱动脉血压。收缩压(SBP)读数取柯氏音第I 时相,舒张压(DBP)读数取柯氏音第Ⅴ时相。连续测量3次,每次测量间隔1~2 min,取其均值。
受试者空腹至少8 h,于体检当日晨起抽取肘静脉血5 ml,离心后取上层血清检测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O)、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高敏C 反应蛋白(hs-CRP)水平。仪器为日立自动化分析仪(7600 Auto matic Analyzer)。试剂盒由北方生物研究所提供。操作按试剂说明书严格进行,由专业检验师进行操作。
2010年6月至2011年10月由上述医院参加第一次体检的医务人员在相同地点对同一人群按第一次体检的时间顺序进行第二次健康体检,调查内容、人体测量、生化指标检测均与2008-2009年度健康体检时相同,间隔两年。
两次健康体检数据均由各医院终端录人,通过网络上传至开滦医院计算机室服务器,形成EXCEL 数据库。由程序导出形成DBF 格式文件,用SPSS 13.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计量资料比较用t 检验或方差分析(两两比较用LSD法),组间计数资料比较用 χ2检验,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进展至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008—2009年度高血压诊断有35135例。其中582例有一项以上本研究所需参数缺失,符合排除标准的640例,有效数据为33913例,其中男性27213例,女性6700例,平均年龄(50.26 ±12.03)岁。观察队列在随访期间因各种原因死亡393例;新发生脑梗死238例,脑出血4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0例;既有脑梗死又有脑出血者1例;新发生心肌梗死152例;既有脑梗死又有心肌梗死者8例;各种原因失访6505例;1090例有一项以上本研究所需参数缺失。纳入最终统计的有效数据为25474例,其中男性20179例,女性5295例,平均年龄(51.19 ±11.66)岁。
表1 基线及随访临床资料比较(±s)
表1 基线及随访临床资料比较(±s)
项目2008—2009年(33913例)2010—2011年(25 474例) t 或χ2 值 P 值年龄(岁)男/女(例)BMI(kg/m2)腰围(cm)SBP(mmHg)DBP(mmHg)FGB(mmol/L)TC(mmol/L)TG(mmol/L)HDL-C(mmol/L)LDL-C(mmol/L)50.3±12.027231/670024.72±3.3186.45±9.47123.14±7.5879.99±4.275.38±1.544.92±1.121.63±1.431.54±0.392.33±0.8751.2±11.720179/529524.67±3.2687.21±9.25126.21±15.3582.52±9.375.55±1.454.99±1.012.07±1.651.49±0.452.59±0.8415.199.57-3.003.1449.3867.1820.7912.6448.41-27.8457.020.000.000.02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2010—2011年体检资料与2008—2009年度体检基线资料比较:SBP 增加3.10 mmHg、DBP 增加2.39 mmHg。其中男性SBP、DBP分别增加4.02 mmHg、3.10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SBP 增加0.40 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BP 增加 0.28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围、FBG、TC、TG、LDL-C 较基线增加,BMI、HDL-C 较基线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按2010-2011年血压转归情况将观察队列分为理想血压组(<120/80mm Hg)、高血压前期组、高血压组。其中理想血压组有4781例,占18.8%;高血压前期组有12332例,占48.4%;高血压组有8361例,占32.8%。3 组间年龄、性别(男/女)、BMI、腰围、SBP、DBP、FBG、TC、TG、LDL-C 均以高血压组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 虽以高血压组最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高血压前期人群不同血压转归组间基线资料比较(±s)
表2 高血压前期人群不同血压转归组间基线资料比较(±s)
项目 理想血压组(4781例)高血压前期组(12332)高血压组(8361)年龄(岁)男/女(例)BMI(kg/m2)腰围(cm)SBP(mmHg)DBP(mmHg)FGB(mmol/L)TC(mmol/L)TG(mmol/L)HDL-C(mmol/L)LDL-C(mmol/L)46.6±11.73089/169223.87±3.2583.42±9.71120.40±7.4179.27±4.255.23±1.368.48±1.101.44±1.201.53±0.392.28±0.8548.5±11.79965/2236724.70±3.2086.24±9.13122.56±7.3280.03±4.095.32±1.444.88±1.121.61±1.421.52±0.392.32±0.8651.5±11.17125/123625.42±3.3588.26±9.07125.35±7.3180.65±4.295.49±1.555.02±1.121.76±1.491.54±0.392.39±0.89 F 或χ2 值 P 值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80.00312.40821.27353.60421.94750.87168.2059.7055.5276.732.5824.53
表3 高血压前期人群不同组别血压转归情况[n(%)]
在20179例男性人群中,血压降至理想血压者有3089例,占15.30%;维持在高血压前期者有9965例,占49.4%;进展至高血压者有7125例,占35.3%。在5295例女性人群中,血压降至理想血压者有1692例,占32.0%;维持在高血压前期者有2367例,占44.7%;进展至高血压者有1236例,占23.3%。根据基线血压值将高血压前期人群分为1 组(120~129/80~84 mmHg)16801例、2 组(130~139/85~89 mmHg)8673例。1 组人群中进展至高血压者有4563例,占27.2%;2 组人群中进展至高血压者有3789例,占43.8%。根据高血压前期人群有无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分为有危险因素组和无危险因素组。22905例有危险因素人群中进展至高血压者有7849例,占34.3%;2569例无危险因素人群中进展至高血压者有512例,占19.9%。男性人群与女性人群、1 组人群与2 组人群、有危险因素人群与无危险因素人群进展至高血压的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影响高血压前期人群血压进展至高血压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应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高血压前期人群血压进展至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果显示,影响高血压前期人群进展至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依次是基线SBP、腰围、年龄、BMI、性别(男性)、DBP、TC、FBG、TG、LDL-C。男性人群较女性人群进展至高血压的风险高554.0%。上述其他因素每增加一个单位,进展至高血压的风险分别增加5.2%、0.9%、2.3%、6.3%、3.6%、6.4%、4.3%、4.1%、3.5%。
高血压前期人群是一特殊人群,这一人群不仅在人群中所占比例大,而且进展至高血压和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也大。De Marco 等[6]研究发现高血压前期人群4年后进展至高血压的比例为38.0%。孙佳艺等[8]通过对我国多省份35~64岁人群10年(1992—2002年)的跟踪调查发现,高血压前期进展至高血压的比例为52.6%。本研究显示高血压前期人群两年后进展至高血压的比例为32.8%。虽然总的比例低于上述两个研究结果,但本研究时限为两年,如果按每年进展至高血压的比例计算,本研究的比例高于上述研究。提示与1992—2002年度比较,高血压前期人群进展至高血压的速度在加快。
Tomiyama 等[9]报道了777例男性高血压前期人群中3年后进展至高血压的比例为7.5%。本研究中男性高血压前期人群两年后进展至高血压的比例为35.3%,其比例远远高于前述的研究结果。其原因可能与他们的研究对象例数较少抑或是地域及种族之间存在差异所致。本研究中女性高血压前期人群两年后进展至高血压的比例为23.3%,国内外未见相关报道。另外,本研究发现有危险因素和无危险因素的高血压前期人群进展至高血压的比例分别为34.3%、19.9%。这说明危险因素促进了血压值的升高。
血压值升高是环境与遗传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除性别、年龄和遗传因素外,控制引起血压值升高的因素是人群和个体防治高血压的关键。本研究显示除年龄和性别(男性)外,基线SBP、BMI、DBP、FBG、TG、TC、腰围、LDL-C 是进展至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并且各个危险因素基线值每增加一个单位,进展至高血压的危险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BMI、FBG、TG、TC、腰围、LDL-C 都是可控制的代谢因素,通过运动、改变饮食习惯可达到控制这些危险因素的目的,进而延缓或阻止血压值升高[1,10~11]。预防体重增加应是预防高血压前期进展至高血压的关键,因为体重一旦增加,则长期减重非常困难[12]。预防危险因素较预防疾病更重要。
本研究显示基线血压水平处于120~129/80~84 mmHg、130~139/85~89 mmHg 范围内的人群进展至高血压的比例分别为27.2%、43.8%。不难理解,基线SBP、DBP 越高,未来进展至高血压的危险性越大[13]。但对于高血压人群是否需要药物治疗尚存在争议。Julius 等[2]通过对772例高血压前期受试者给予坎地沙坦(ARB)治疗,结果证实高血压前期人群给予ARB 治疗两年可延缓高血压的发生。但药物治疗真正要走上高血压前期防治的前台仍需对以下问题做进一步研究:干预治疗的效价比、不同降压药的疗效比较、早期降压治疗能否降低心血管事件、治疗时机的选择、药物的剂量及服药时间等。
本研究的重要性在于提供了国人高血压前期人群两年内进展至高血压的比例,揭示了高血压前期人群进展至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提醒我们高血压前期人群作为高血压患者的强大“后备军”,国家卫生部门及广大医务工作者应给予足够的重视,针对高血压前期进展至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这样既可节省有限的卫生资源,又可避免和预防矛盾[14]。
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研究对象仅限于开滦集团公司职工,且以男性为主,限制了结果的外延。但本研究的样本量大,足以代表北方人群的经济收入、文化背景及生活习惯。因此本研究的结果仍具有参考价值。
[l]Elmer PJ,Obazranek E,Vollmer WM,et al.Effects of comprehensive lifestyle modification on diet,weight,physical fitness,and blood pressure control:18-month results of a randomized trial[J].Ann Intern Med,2006,144(7):485-495.
[2]Julius S,Nesbitt SD,Egan BM,et al.Feasibility of treating prehypertension with an anglotens In-receptor blocker[J].N Engl J Med,2006,354(16):1685-1691.
[3]Ramos E,Baffos H.Prevalence of hypetension In 13-year-old adolescents In Porto,Ponugal[J].Rev Pod Cardiol,2005,24(9):1075-1087.
[4]Grotto I,Grossman E,Hueda M,et al.Prevalence of prehypertension and associated cardiovascular risk profiles among young Israeli adults[J].Hypertension,2006,48(2):254-259.
[5]Ferguson TS,Younger NO,Tulloch-Reid Mk,et al.Prevalence of prehypertens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risk factors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Jamaica:analysis from a cross-sectional Survey[J].BMC Cardiovasc Disord,2008(8):20-29.
[6]Marco De Marco,Gioranni de Simone,Mary J Roman,et al.Cardiovascular andmetabolic predictors of progression of prehypertension intohypertension:the Strong Head Study[J].Hypertension,2009,54(5):974-980.
[7]Liszka HA,Mainous AC,King DE,et al.Prehypertension and cardiovascular morbidity[J].Ann Earn Med,2005(3):294-299.
[8]孙佳艺,赵冬,王薇,等.北京地区2740人的血压水平10年(1992—2002)变化情况[J].高血压杂志,2005(13):115-119.
[9]Tomiyama H,Matsumoto C,Yamada J,et al.Predictors of progression from prehypertension to hypertension In Japanese men[J].Am J Hypenens,2009(22):630-636.
[10]Sacks FM,Svetkey LP,Vollmer WM,et al.Effects on bloodpressure of reduced dietary sodium and the 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DASH)diet DASH-Sodium Collaborative Reasearch Group[J].N Engl J Med,2001,344(1):3-10.
[11]Appel LJ,Sacks FM,Carey VJ,et al.Effects of protein,monounsaturated fat and carbohydrate intake on blood pressure and serum lipids:results of the OmniHeart randomized trial[J].JAMA,2005,294(19):2455-2464.
[12]Melin I,Reynisdottir S,Berglund L,et al.Consewative treatment of obesity In an academic obesity unlt.Long-term income and drop-out[J].Eat Weight Disord,2006(11):22-30.
[13]Jimenez-Corona A,Lopez-Ridaura R,Stem MP,et al.Risk of progression to hypertension in a Low-income Mexican population with prehypertension and normal blood pressure[J].Am J Hypertens,2007,20(9):929-936.
[14]Vasan RS.A fisk Score for risk factors:rationale and roadmap for preventing hypertension[J].Hypertension,2009,54(3):454-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