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文化视野下智慧型中职教师的培养策略

2012-09-20 02:13覃隶莲
卫生职业教育 2012年24期
关键词:智慧型智慧中职

覃隶莲

(玉林市卫生学校,广西 玉林 537000)

当今社会知识进化的主流方向是智慧知识的进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掀起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浪潮。随着中职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中职教育人才培养规格及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关注人的个性培养和智慧开发,从知识文化走向智慧文化,由知识型教师转向智慧型教师,这是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目前,中等职业教育的战略重点已从“扩大规模”向“提高质量”转移。要切实提高中职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关注教育智慧,重视智慧型教师的培养,这是学校实现内涵式发展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1 教育智慧与智慧型教师

教育智慧是一种内在品质,表现为尊重生命、关注个性、崇尚智慧、追求幸福。教育智慧是教师整体素质的核心,决定着其教学工作的状态、质量和水平,进而深刻地影响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智慧型教师就是能够综合运用多种要素,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灵活机智地应对各种新问题、新情况,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其教育智慧[1]。智慧型教师的教育智慧是教师在探求教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上长期实践、感悟、反思的结果,也是教师教育理念、知识学养、情感与价值观、教育机智、教学风格等方面素质高度个性化的综合体现[2]。智慧型教师应具备怎样的整体素质与综合能力?南京师范大学刁培萼、吴也显等教授提出了“智慧文化综合力”是智慧型教师整体素质与综合能力的母本范式,指出智慧型教师应当具备的智慧文化力包括心理健康适应力、文化自觉综合力、情感思维渗透力、伦理道德自律力、审美自由创造力、师生互动创新力、人生价值感悟力、主动应答挑战力(见图1)等能力。这一母本范式从心理、文化、人生3个层面呈现了各智慧文化力之间构成的动态智慧链,也表明了智慧型教师的培养重点在于促成常态型、进取型、理想型3个阶段的动态递进,有梯度地逐步形成智慧文化综合力。

图1 智慧型教师的综合能力[3]

2 中职教师教育智慧的现状分析

中职教育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尽管已将各种职业教育理论、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引入、移植到课堂,但教师厌教、学生厌学、教学质量低等现象仍普遍存在。教师在面对各种新的挑战和复杂多变的教学情境时通常表现为无所适从、茫然无助,使课堂教学难以呈现应有的生机和活力,其重要原因就是教师教育智慧的缺失。

2.1 人文精神的缺失

2.1.1 课程设计不合理,轻视人文知识体系 在中职课程设置中,普遍存在专业课程门类及其所占学时数越来越多,而人文学科门类及其所占学时数越来越少的现象,甚至有些中职学校几乎不开设人文学科课程,而专业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不重视对人文知识的渗透。

2.1.2 教学目标不全面,忽视价值观培养 在中职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更多地关注的是“知识”,而非有着生命意义的“人”;把主要精力放在“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落实上,而轻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从而忽视了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1.3 校园文化建设不力,缺少人文关怀 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制度文化的建设中,不能很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仍存在着使用行政命令、死板说教等方式改变学生的价值观念、思想行为及心理情绪等现象,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心理需求、个性特点,因此难以发挥校园文化应有的作用。

2.2 创造能力的缺失

2.2.1 固守传统,创造意识薄弱 部分教师沿袭传统教学所形成的工作习惯,按部就班地进行机械重复的教学,缺乏发现、解决教育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的能力,缺乏获取新知识、新方法的能力。

2.2.2 安于现状,创造精神不足 部分教师安于现状,对教师职业内在价值的认识仍以传统的教育价值观为主,被动执行外界所规定的标准,限制了其自身内在价值的实现,阻碍了其创造精神的发挥。

2.2.3 急功近利,创造动机异化 部分教师把教学改革当成追求名誉、地位、利益的手段,热衷于快速引进、移植、模仿新方法、新模式,忽视了学生的文化基础、思维能力以及个性特点,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3 教育机智的缺失

2.3.1 课前预设过度,课堂生成不足 部分教师过于计较教学的计划性、预设性,机械地执行课前教学设计,使课堂教学成了教案的精致翻版,而对动态的教学过程未能灵活地把握。当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困难和干扰时,不能对不确定和不可预测的教学情境做出判断,从而不能实施与真实课堂情境匹配的教学措施。

2.3.2 忽视偶发事件,错失教育良机 部分教师未能发掘偶发事件中所蕴含的教育价值,把偶发事件当作“干扰”或“噪音”,认为其只会扰乱教学秩序,阻碍教学进程,因而总是想方设法避免这种偶发事件的出现,从而错过了把偶然因素转化成为有利的教学时机。

2.3.3 回避自身错误,舍弃生成性资源 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非常严厉、不许其犯错,但教师自己犯错后却不敢正视错误,要么将错就错,要么避而不谈,不敢直面错误,缺乏集体查错、思错、纠错能力,没有充分挖掘错误中蕴含的教育价值。

3 智慧型中职教师的培养策略

3.1 转变教育理念,重构课堂教学体系

3.1.1 加强理论学习,树立全新职教理念 目前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大多没有经过师范院校的系统职前培养,而入职后参加教育理论集中培训的机会也不多,因而导致其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匮乏,以致其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凭着个人经验行事。这既影响了教师教学及科研水平的提高,同时也阻碍了智慧型教师的成长。因此,教师应树立终身教育理念,加强对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树立新型的教育观、教师观和学生观。

3.1.2 冲破传统束缚,重构课堂教学体系 传统教学体系过度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化、程序化和规范化,使教师未能深刻理解教学活动的意义、内涵与价值,既忽视了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又忽视了对教师自身成长的关注,限制了教师创造性能力的发挥以及教学智慧的生成。智慧型教师必须走出传统教学体系的束缚,深入了解教学过程的多样性、复杂性、灵活性、开放性、生成性,重新认识教学的意义、内涵与价值,从而在教学实践中发挥创造性。

3.2 加强教学反思,提升教育智慧

3.2.1 教育实践是智慧型教师成长的沃土 实践是发挥教育智慧的重要方式,只有在教育实践中不断进行尝试与反思,将知识技能不断生成教学实践智慧,使教学实践智慧不断积淀,才能成就智慧型教师。培养智慧型教师的关键在于帮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实现从教学知识技能向教学实践智慧的飞跃。智慧型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学实践,探索多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将教育理论运用于教育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充实教育智慧的内涵。

3.2.2 教学反思是智慧型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 成长为智慧型教师最为重要的途径就是教师自身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就是教师主动、自觉对教育教学实践进行持续不断地实验和批判性反思。教学反思就是教师从自己的经历、学生的反馈、同事的评价和理论文献的解读中对自己的信念、知识、教学实践进行审视,使教师的成长始终保持一种动态、开放、持续发展的状态。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反思的过程就是教师能力和教育智慧不断提升和发展的过程。

3.2.3 教育科研是智慧型教师成长的“助推器”“教师作为研究者”已成为国际教师教育领域非常重要的内容。教师若没有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就难以发现和创新,只能做“教书匠”。因此,中职教师要善于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进行研究,更要善于将实践经验上升为有价值的教育科研成果。教师只有走“教、学、研”之路,边教学、边研究、边总结,才能将自己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从而逐渐成长为智慧型教师。

3.3 提升教学艺术,形成教学风格

3.3.1 重视教师个体经验 智慧在本质上是高度个性化的,教育智慧主要来源于教师富有个性特征的经验或体验。要提高教师的教育智慧水平,必须要关注教师的个体经验。教师的个体经验是教师个体在教育生活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认识与行动的经验,是教师日常教学及生活实践中通过学习、交流与实践,不断反思、感悟的生成过程,包含教育改革意蕴、丰富价值体验以及有效实践机智。要成为智慧型教师,必须遵循教师个体经验本身的价值取向,在整合自我个性特征的实践性知识基础上借鉴他人经验,以实现从教学知识技能向教学实践智慧的飞跃。

3.3.2 提升教学机智水平 教学机智是教育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机智是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境时,对现场敏锐捕捉、快速反应和合理应对的能力。教学机智主要体现在教师能把课堂偶发事件转化成教学时机上。教师对教育情境的整体感知、对教育问题的敏锐观察、对教育时机的机智处理不仅是教师实践性知识的体现,更是教师教育机智的体现。

3.3.3 塑造独特鲜明的教学风格 教学风格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教学特色和创作个性。教学风格作为教学艺术高度成熟的标志,是教学艺术个性化相对稳定的状态。教学风格的形成是在教学文化自觉的引导下,从教学文化理想开始,经过教学文化批判,达到教学文化创造继而形成教学风格的过程[4]。中职教育尤其倡导个性化教学,智慧型教师理应具有独特而鲜明的教学风格。因此,要成长为智慧型教师,应在长期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扬长避短,最终形成个人独特而鲜明的教学风格。

3.4 关注人文关怀,培养文化自觉

3.4.1 关注学生的生命意义 教育是一个关注生命的过程,教育的真谛就是关注学生的成长,注重学生生命质量的提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关爱和尊重每名学生的生命本性是教育以人为本的起点和基石,培养学生丰富的社会属性与鲜活的个性是教育以人为本的核心内涵,观照学生的全面持续发展是教育以人为本的终极目的[5]。要进一步推进中职教育教学改革,教师必须树立“三维课程目标”意识,从生命的视角来思考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问题,从关注知识的传授转向关注学生生命的意义,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3.4.2 关注教师的职业情感状态 教师的职业情感状态对教师教育智慧的提升具有重要影响。提升教师的智慧水平,不仅要提升其理性认识,还要关注其职业情感状态。教师对于职业的认同、情感的接受,直接影响教师的智慧水平。“师爱”是教师情感智慧中的核心组成部分,而对教育的责任感、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是构成教师教育智慧的核心内容。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与教师的效能感、情感满足、职业幸福感密切相关。教师获得内在情感的满足后,将进一步促进其知识技能向教学实践智慧飞跃。

3.4.3 培养教师的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是在多元文化融合与冲突中所形成的一种价值判断力,是一种具有高度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的文化理念。教师的文化自觉在于教师能否自觉地把社会赋予的外部目标转变为内在需要,自觉地参与教育、研究教育,自觉地把教育活动看作实现自我价值、体现人生意义的过程。在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中,虽然“同伴互助”与“专业引领”是不可缺少的,但真正持久、有效的动力则来自教师本身的觉醒及其对文化的感悟。文化自觉可以唤醒教师的生命意识,明确教师的文化使命与教育职责,调整其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

3.5 营造校园文化,重构评价体系

3.5.1 构建智慧型教师群体文化 智慧型教师成长尤其强调群体智慧,团队合作有助于增强教师的教育智慧与创新能力。因此,建立教师合作共同体,构建学习型教师组织,通过导师制、教师沙龙、课堂观察、访谈对话、实践反思等方式,实现“专业引领”与“同伴互助”的最佳效果,从而促进智慧型教师的快速成长。

3.5.2 营造和谐互动课堂文化 教学需要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共同分享,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通过对话、交流、合作、分享的方式,能唤起教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能不断提升教师的反思能力和创新能力。

3.5.3 构建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 教师评价是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环节之一。当前中职教师评价体系普遍存在评价标准单一、评价主体片面、评价目标功利、评价反馈无效等问题,这无疑阻碍了智慧型教师的培养。随着中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应创设适宜智慧型教师成长的评价环境,构建“以发展性评价为主、奖惩性评价为辅,差异性评价为主、统一性评价为辅,定性评价为主、定量评价为辅,自我评价为主、他人评价为辅”的教师评价机制,使教师专业发展从自在走向自为、从自为走向自觉,从而进一步促进智慧型教师成长。

教师的成长是自主完善的过程,只有充分调动教师积极的进行自我反思与实践,才能不断生成教学实践智慧,才能成就智慧型教师。所以应高度重视和深刻认识教育智慧的意义与价值,切实提高教师教育智慧水平,让智慧回归教育,让智慧唤醒课堂,让智慧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是新时期中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使命。

[1]郑灿平.智慧型教师在教育过程公平中的作用及培养[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158-159.

[2]田慧生.时代呼唤教育智慧及智慧型教师 [J].教育研究,2005(2):50-57.

[3]刁培萼,吴也显.智慧型教师素质探新[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4]晋银峰.论教学文化自觉[J].课程与教学,2010(7):22-25.

[5]姚姿如,杨兆山.“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意蕴[J].教育研究,2011(3):17-20.■

猜你喜欢
智慧型智慧中职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高速公路智慧型收费亭浅谈
智慧型高中英语教学探究
智慧型高速公路营运分析平台研究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有智慧的羊
中职高考与教学研究
智慧派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