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沛生:“塑料再生”打造绿色产业模式升级

2012-09-14 07:05
资源再生 2012年9期
关键词:餐盒包装材料餐具

□记者/李 平/

李沛生:“塑料再生”打造绿色产业模式升级

□记者/李 平/

李沛生,六十年代毕业于北京工学院机械系,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后担任工厂技术员、工程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客座教授,并先后在5个企业担任厂长、总经理、董事长。1984年后,先后担任中国包装总公司企业局局长,中国包装技术学会运输包装委员会主任,原国务院全国包装改进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和绿色包装分会原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循环经济分会会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绿色包装专业委员会名誉会长、北京现代循环经济研究院副院长、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投资与技术促进处绿色产业专业委员会委员、原国务院全国包装改进办公室常务副主任 ,这是一个仪表不凡、思路清晰而又健谈的包装行业老专家。

李沛生感慨地说,21世纪将是一个塑料的世纪,塑料作为一种新材料广泛运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符合发展循环经济理念,从长远来看,必将引领我国第二产业的发展潮流。

记者:早在原国家经贸委的“6号令”以及之后的2001年有关部委就下发《关于立即停止生产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紧急通知》、《关于餐饮企业停止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通知》等文件里,曾多次发布全面禁止生产和销售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规定。针对此事,学界和产业界一直都在争论不休,记得当初您是主张不应全面禁止一次性发泡餐盒的,请问时至今日,您还坚持当时的观点么?

李沛生:针对一次性聚苯乙烯发泡塑料餐具(以下简称一次性发泡餐盒),我的观点是一致的。一次性发泡餐盒被禁的由来是这样的:在上世纪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秩序的推进,我国流动人口迅速增加。在各铁路沿线,在长江客船,旅游船经过的地方,到处都是人们随意丢弃的一次性发泡餐盒,造成了大量的“白色视觉污染”。随后我国开始在铁路车站、列车、沿线以及水运周边禁止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发展到后来才有你所提到的1999年经贸委6号令,2001年、2005年相关部委的几个文件,全面禁止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生产、销售和使用。事实上,这十余年间,仍有部分企业在生产和销售一次性餐盒。

应该说,当时政府主导将一次性发泡餐盒列入淘汰类目录,是有一定的历史根源的。但是否就应一“禁”了之,就很值得商榷。为此,由我组织参与的专家学者团队来到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等30多个城市,深入到企业、餐厅、超市、家政公司、与城市包装行业主管部门、环保局、环卫局、上海市人民政府废弃物管理处官员进行了座谈,交换意见,得到的结论是:一次性发泡餐盒具有无毒无害、性能优异、价格低廉的优点,是典型的绿色包装产品;其产生白色视觉污染的原因是因为消费者用后随意丢弃的不良习惯和管理不善造成的;该产品被禁止多年,仍禁而不止,而所谓“环保餐盒”步履艰难,按照科学发展的观点分析是因为一次性发泡餐盒具有性能优异,价格低廉,符合市场需求,通过强制回收,可再利用作为新的原料;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在大量使用,并无任何证据显示,会造成食品安全隐患;一次性快餐具(含一次性发泡餐盒)的发展,节约石油资源,完全符合实施循环经济理念,应该走回收利用再资源化的路子,而不能一禁了之。

去年六月,国家发改委在京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发布的《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11年本)解读——轻工业》一文中明确指出:一次性发泡餐盒无毒无害,合理使用情况下没有安全问题,应择机将其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目录》中的“淘汰类”调整为“允许类”。

这里要说的是,目前社会上的确存在一些所谓的专家,以“食品安全卫士”自居,完全不顾科学与道德精神,招摇撞骗,随风起舞,有关媒体应予以揭露。

记者:塑料一直是包装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您作为包装行业的资深专家,对塑料行业也研究颇深,请谈谈国际国内包装市场对塑料需求新的趋势和动向?

李沛生:塑料,其实它是合成树脂中的一种,形状和松树脂相似。20世纪初,经过化学手段进行人工合成,故称之为塑料。塑料真正进行工业化生产主要还是近几十年的事情,它的用途还没有被完全挖掘,属于典型的“朝阳”产业。无论在与政府官员还是学者专家,或者是企业单位,新闻媒体等各界的交流会上,我不只一次的说过:21世纪将是塑料的世纪,塑料包装行业潜力巨大。为什么呢?首先,由于塑料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高阻隔性,耐腐蚀性,且易于加工,因而被广泛运用于食品包装及其它产品包装上,也由于塑料价格以及运输方便等原因,使得传统包装材料越来越多的被塑料包装所替代;另外,包装行业的繁荣也带动了市场对塑料的巨大需求。

从塑料包装行业来看,软塑复合包装膜(袋)技术发展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热点,复合高阻隔性包装,无菌包装发展也很快,防伪包装防静电包装的需求也迅速增加。塑料包装容器(瓶、杯、盘)不断开发出新的产品。中空容器从单一小型的包装桶、包装瓶向多品种、多样化,大型化,功能化方面发展,大型化工液体包装容器(双L杯桶和IBC桶)成为新的发展两点,药品和输液塑料包装容器达到一个新的技术水平,塑料托盘在仓储、运输中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的包装理念也发生着改变,在发展包装业、美化生活的同时,我们还树立了越来越强的环保意识,节约降耗的观念,为此,我认为我们应该着重发展以下塑料制品的包装材料:一、发展低碳型塑料制品的包装产品,二、发展高性能、优质量、低成本、易回收、能降解的与环境友好型绿色包装材料。目前国内主导研发的产品包括:高阻隔性塑料包装材料,茂金属聚烯,功能性包装材料、无菌包装材料、纳米复合包装材料、环保塑料包装材料,降解塑料等。

这里我要特别说明的是,现阶段,降解只能是回收处理的一个补充,主流还是回收再利用。原因有二:一是技术尚不成熟,二是降解成本较高,市场推广难度大。

记者:我们知道,再生塑料行业本身的技术和市场壁垒都比较低,这也就造成了近年来企业的重复建设问题非常严重,遍地开花之势带来了诸多问题,比如污染,比如低档次的再生利用,不仅浪费了原料,而且给后续循环利用带来了障碍,对此,我国应该建立一个怎样的机制来保障再生塑料的回收利用?您的建议和看法有哪些?

李沛生: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再生塑料行业的重复性建设在各地现象比较普遍,对环境的威胁仍然是我国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依靠企业单方面的力量当然是无法实现的,更多的需要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以及社会各界的通力合作。

我们首先要认清形势:我国是塑料生产和消费的大国,但人均使用塑料量为46千克,只占比利时、美国等塑料使用大国人均用量的1/4。从回收率上来看,美国塑料的整体回收率是37%,预期到2015年能达到40%;欧洲塑料的回收率为43%,预期到2015年达到55%;日本的回收率为53%,2015年可望达到73%;当前我国的塑料回收率不到10%。我国不论是从塑料人均使用量,还是从回收利用率来看,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差距太大,任重而道远。

其次要加强监管:加快国家和地方立法,规范企业的环境行为,强制建立环境体系;制定再生塑料实施循环利用的细则,并针对高污染的产品市场准入机制;设计研发一些无毒、无害、在生产过程中能耗较低的塑料品种;引导公众实施绿色消费;把建设节能环保的塑料生态工业园当成实施循环经济的重要举措来抓;建立考核废塑料企业及地方、基层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实施相关政策、标准体系以及统计核算制度。这其中就涉及到国家对废旧塑料处理的基本思路问题和企业间的整合以及产业升级的问题。国家应该科学的制定我国废旧塑料处理的基本思路,是填埋是焚烧,还是根据各地实际制定出不同的回收利用+填埋+焚烧等综合性处理方式,国家应该有个基本的指导思路。如日本,刚开始采取回收利用+填埋的方式,后来填埋场地基本饱和,所以才采取回收利用+焚烧的方式。国家还应该主导推进再生塑料企业准入制度,加强监管,推动企业间的整合以及产业升级。

第三点,也是现实中最迫切的问题是完善再生塑料的分类、收集、处理系统,建立一支强大的,组织化与网络化并进的再生资源回收大军,处置大军(产业队伍)、交易场所,加工聚集区。这是一个极为宏大的工程,关乎成败。以一次性餐盒回收为例,上海的“三分钱工程”经验值得推广。2000年6月上海市政府颁布了《上海市一次性塑料饭盒管理暂行办法》,依据此办法,上海市财政局、市容卫生管理局、物价局先后联合发文:对每只重量为5克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盒按每只0.03元向生产餐盒企业征收回收处置费;用以支付餐盒的回收处置费用。

book=17,ebook=296

猜你喜欢
餐盒包装材料餐具
中国造纸学会纸基绿色包装材料及制品专业委员会
山东碧海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消毒供应中心包装材料的合理应用
餐具叮咚
基于绿色包装材料应用和发展研究
关于我国外卖餐盒的处理现状及未来发展模式
有趣的西式餐具
13号餐盒柜
13号餐盒柜
不用自带餐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