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拌种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

2012-09-10 09:05董民堂王学雄李凌雨闫彩清
山西农业科学 2012年7期
关键词:药剂拌种株率晋阳

董民堂,王学雄,李凌雨,闫彩清,孙 迪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32)

玉米丝黑穗病俗称乌米,是世界性玉米重要病害,20世纪70年代后期,我国玉米丝黑穗病为害上升,已成为春玉米产区的主要病害[1]。山西省地处世界3大玉米黄金生产带,玉米生长发育的气候条件适宜,日照充足,雨热同步,昼夜温差大,种植玉米省工省时,比较效益不断提高,全省玉米种植面积大幅增加,2011年达164.7万hm2,连续11 a稳定增长,实现了翻番。玉米丝黑穗病也是山西省玉米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系统侵染,其病原菌为丝轴黑粉菌,以土壤传播和种子带菌传播为主,其冬孢子在土壤中生活力为3~5 a,至第3年仍可致病[2-3],侵染水平与土壤中冬孢子数量有关。随着玉米播种面积越来越大和全球气候变暖,冬孢子在土壤中易于积累,发病加重。对其防治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是种植抗病品种。但丝黑穗病基因属分子性状遗传,其优势性状在品种选育过程中很难与丝黑穗病基因分离,同时由于玉米抗病种质材料遗传基础狭窄,生产上长期种植遗传背景相同的抗源,除了导致品种本身的抗性降低外,病原菌生理小种也随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适应环境,造成对寄主的适应性增强,因此,目前通过育种方式较难解决玉米对丝黑穗病的抗性。由于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系统性病害,由土壤和种子带菌传播,因此,采用药剂拌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4]。目前,用杀菌剂对玉米种子进行包衣可有效防止该病的侵染。鉴于目前市场上种衣剂种类繁多,且有的名不副实。

本研究为了筛选对丝黑穗病防效好的拌种药剂,于2010年对山西省市售的8种药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旨在为玉米生产中选择有效防治丝黑穗病的拌种药剂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

1.1.1 试验药剂 供试药剂为乌米毙、30%福克悬浮种衣剂、黑虫双全、20%吡·福·戊唑、戊唑醇、立克秀、吡·福·戊、虫黑消8种。

1.1.2 供试品种 其为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玉米育种课题组选育的特早熟玉米品种晋阳1号。

1.1.3 供试病菌及菌土制备 丝黑穗病菌菌种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植物保护研究室提供。将田土过筛,按1∶1 000的质量比制成含菌量0.1%的菌土备用。

1.2 试验地点

试验设在大同市国家农作物品种试验站。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9个处理(含对照),播种前分别用8种药剂按药种质量比1∶50均匀对晋阳1号进行包衣,晾干后备用。具体方法:称取320 g种子备用,按种子质量的2%即6.4 g水与定量的药剂配成药液,然后将药液慢慢沿烧杯壁加入大烧杯内,并将种子加入烧杯,随后用手握住烧杯顺时针方向甩转,直到药液与种子充分混匀,使药液均匀附着在种子表面[5]。空白对照不拌药。每处理4行区,行长22 m,行距0.5 m,小区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试验区周围设有保护行。

于5月17日播种。采用人工锨挖穴播,每穴播3粒种子,上面覆盖100 g菌土,然后再覆田土耙平。小区4行,每行播25穴,每小区100穴。定苗时每穴随机留苗1株,田间管理同常规。

1.4 试验调查

玉米出苗后调查各处理药害发生情况。9月13日调查丝黑穗病发病情况,计算发病率、防效[6]。

2 结果与分析

2.1 8种药剂拌种对晋阳1号玉米出苗的影响

调查各小区的出苗期,1周后调查各小区出苗株数,统计出苗率,结果(表1)表明,药剂拌种不影响晋阳1号的出苗,出苗率均在90%以上。

表1 8种药剂拌种对晋阳1号玉米出苗的影响

2.2 8种药剂拌种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

在玉米乳熟期进行丝黑穗病病株调查,统计病株率,计算防治效果,结果(表2)表明,8种药剂拌种对玉米丝黑穗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相对防效达到50.6%~86.9%。对玉米丝黑穗病发病率进行方差分析,区组间F=0.86<1,说明组间环境条件无显著差异;对药剂间作方差分析,得 F=10.54>F0.05=3.37>F0.01=5.53,说明不同药剂拌种的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病率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同时都与对照不拌种之间差异达到显著和极显著,玉米播前使用8种药剂拌种均比不拌种防效好,都能够有效降低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病率。但以20%吡·福·戊唑的防病效果最好,丝黑穗病株率最低,为3.1%,相对防治效果为86.9%;其次为戊唑醇,丝黑穗病株率为3.7%,相对防治效果为84.4%;黑虫双全处理的丝黑穗病株率为4.5%,相对防治效果为81.0%。

表2 8种药剂处理对晋阳1号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

3 结论与讨论

在人工接种条件下,参试的8种药剂拌种对玉米丝黑穗病均有防效,并对玉米种子的发芽和出苗安全。其中,以20%吡·福·戊唑拌种的防治效果最好,丝黑穗病株率最低,为3.1%,相对防治效果为86.9%;其次为戊唑醇,丝黑穗病株率为3.7%,相对防治效果为84.4%;黑虫双全拌种的丝黑穗病株率为4.5%,相对防治效果为81.0%。建议在生产上推广使用20%吡·福·戊唑、戊唑醇、黑虫双全这3种药剂进行拌种来防治丝黑穗病。

[1]孙海潮,万金红,卢道文,等.玉米丝黑穗病和黑粉病的区别与防治[J].河南农业科学,2004(10):44-45.

[2]吴新兰,庞志超,田立民,等.玉米丝黑穗病侵染条件与栽培防病措施的研究[J].植物保护学报,1981,8(1):41-46.

[3]刘纪麟.玉米育种学 [M].2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315-317.

[4]任金平.多功能种衣剂防治玉米、高粱病害研究初报[J].吉林农业科学,1994(2):37-41.

[5]石秀清,王富荣,赵晓军,等.2%戊唑醇湿拌种剂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效果[J].山西农业科学,2007,35(6):94-95.

[6]高欣梅,钱洪慧,郝淑洁,等.不同药剂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药效试验[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3):37-38.

猜你喜欢
药剂拌种株率晋阳
晋阳胜景
“蝶”变晋阳里振翅而来
非遗“三展”走进晋阳里
古晋阳之歌
澳洲坚果杂交子代开花调查分析
三化螟田间为害丛率与为害株率相关性研究及应用
2018年泰山东麓和南麓甜樱桃主产区冻害情况调查
洛南县马铃薯药剂拌种试验初探
药剂拌种防治小麦病虫害技术
不同砧穗组合甜樱桃抗抽条特性调查及防抽条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