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朋,高维滨,彭彩亮,王磊磊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面瘫,又名“吊线风”,西医称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可发病于各个年龄段,多发病于冬春季节,多由感受风邪或感染病毒引起,临床表现为面部一侧额纹消失、口眼歪斜、眼睑不能闭合、鼻唇沟变浅或消失、鼓腮漏气、刷牙漏水、伸舌不歪为主症。笔者运用电针对30例患者进行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本组病例60例,全部为门诊患者。其中男38例,女22例;最小16岁,最大65岁,病程最短数小时,最长3个月。随机分为常规对照组和电针实验组两组,每组3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①以一侧面部表情肌麻痹为诊断要点,患侧表现为:额纹消失,不能蹙额与皱眉;眼睑不能闭合;鼻唇沟变浅或消失,嘴角歪向健侧,不能鼓腮、吹哨。②Bell征阳性;角膜反射、瞬目反射减弱或消失。③部分患者病前耳廓后及面部轻度疼痛,或病程中可出现舌前2/3味觉减退或听觉过敏现象。
①一侧口眼歪斜,额纹消失,不能蹙额与皱眉;②眼睑不能闭合;③鼻唇沟变浅或消失,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紧或浮数。
同时停服中西药物及停止除在指定门诊针灸以外的其他治疗方法。患者意识清楚,所有患者病程均在3个月之内。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①不符上述诊断标准者;②外伤、肿瘤因素所引起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③合并严重糖尿病、精神病、严重高血压病、肝肾功能损害及心衰者;④妊娠早期和产褥期;⑤病人不能合作或正在参加其他医疗试验者。
①病人因故自行退出试验或者患者因其他原因造成病例资料无法收集者;②患者治疗过程中自行采用非本研究规定的治疗方法或服用未经本研究采纳的药物。
选取常用腧穴:攒竹、鱼腰、阳白、四白、颧髎、颊车、地仓、合谷、昆仑、太阳。操作方法:进针时浅刺,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休息3日。选太阳、阳白、颊车、地仓接通电麻仪,通电30 min,强度以患者面部肌肉微见跳动而能耐受为度。如通电后,见牙齿咬嚼者,为针刺过深、刺中咬肌所致,应调整针刺的深度。
选取上关、丝竹空、牵正、翳风、下关、巨髎、四白、颊车、夹承浆。操作方法:以上穴位常规消毒后,根据面神经及面部肌肉的分布,将针与皮肤保持<30°角缓慢斜刺捻转进针至局部出现酸胀麻重感后,浅刺留针。根据面神经在面部的分支走行,每个分支选2个穴位,接通电麻仪,正极接近耳处穴位,负极接远耳处穴位,早期采用疏波,1周后采用疏密波,以面部肌肉出现规律而轻度收缩、面部宜微微发热为度,每次30 min。电流沿面神经分支走行传导,可以产生电场,电场可以使面神经再生,从而使面神经得以恢复。
痊愈: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面部外观正常;显效:面部症状和体征大部分消失,可见轻度的功能障碍或联带运动;有效:面部症状和体征有所改善,双侧面部可见明显区别,但无严重的外形损害,可见明显的肌肉联带运动、挛缩或(和)一侧面神经的痉挛,但不严重;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或呈进行性加重,有明显可见的面肌瘫痪,外形损伤。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例(%)
由表1,经 χ2检验得0.025 <P<0.05,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故电针实验组有效率高于常规针刺对照组。
祖国医学认为,面瘫是由于风邪乘虚侵袭人体,留于面部,以致面部经脉阻滞、经筋失养、肌肉纵缓不收而发病。因此,针刺治疗面瘫以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又主宗筋,针刺能够疏通气血、温通经络,故可使面部受阻经络功能恢复正常。现代研究中对针灸治疗面瘫的作用机理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有学者认为针刺可以加快局部和全身的组织代谢,改善面部和全身微循环,有益于面神经功能的恢复[5]。
在西医理论的基础上分析,由于面神经走向与肌纤维方向多为交叉方向,故面神经形成的穴位是肌门类型的,因此在面神经肌门处及其主干上取穴,将有利于面神经的恢复,因此穴位分布所在的神经干越粗,其穴位的治疗作用越强,例如牵正、翳风、颊车穴的疗效高于其他面部穴。由于上关、丝竹空、牵正、翳风、下关、巨髎、四白、頬车、夹承浆等腧穴位置与面神经主干方向关系较大且腧穴位置符合神经分布走行,如图1,故对面瘫的治疗疗效明显。
图1 面神经分布及相应穴位
由于神经分支都是从外表进入肌肉,面神经在面部肌肉浅表,所以穴位位置浅,浅刺能使针身更接近病位,通过电针的良性刺激,能提高局部神经兴奋性,纠正神经抑制,增强肌纤维收缩,改善面神经冲动传递,加速受伤神经的修复和再生[6]。在使用电针时第1周使用疏波,给患者一个相对较小的刺激,使患者有个适应过程,所以1周后再使用疏密波,因为疏密波电刺激能兴奋神经及其支配的肌肉组织,改善面神经末梢血循环和营养,加强淋巴循环及离子运转,促使渗出物吸收,同时延缓病变肌肉萎缩和变性[7]。电针时,如出现牙关紧闭或叩齿为针刺过深,刺中咬肌或颞肌,应将针退出,浅刺。
在临床上应辨别面神经损伤的不同类型和病变程度,从而选取不同的治疗方法,若患者发病前出现耳后疼痛症状或耳周出现疱疹,须静点西药消炎抗病毒1周左右再行针刺。若无上述症状,多数临床研究表明,早期进行针刺为好[8~10]。
[1] 吴江.神经病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19
[2] 王启才.针灸治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69
[3] 杨国辉.不同间隔时间针剌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
[4] 王海风,王新宇,程俊杰,等.周围性面瘫定位诊断与针刺疗效关系的研究[J].中国针灸,2003,23(3):144
[5] 李坚强,刘辉.针灸治疗面瘫及对口唇、甲皱微循环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01,20(2):16 -18
[6] 唐献林,方起鹏.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与恢复期电针治疗对比观察[J].辽宁中医药杂志,1992(6):37
[7] 轰振姗.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202例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杂志,1994,15(1):31
[8] 方美善,冯桂梅.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针刺时机选择[J].中国针灸,2004,24(7):405 -406
[9] 林周华,李茜,赵婷婷,等.张家维教授分期治疗面瘫的临床经验[J].针灸临床杂志,2011,27(9):60 -61
[10] 瞿群威,熊涛.电针治疗不同病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中国针灸,2005,25(5):323 -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