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淑杰,李淑荣
(大庆油田总医院,黑龙江大庆 163000)
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HLP)也叫高脂蛋白血症,是由脂质代谢紊乱所导致的血浆中一种或几种脂质高于正常的病症,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和心脑血管等疾病。因此,调节血脂是预防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关键之一。目前如何充分发挥中医的优势,调节血脂,预防心脑血管等疾病,避免肝肾损伤和胃肠道等不良反应及停药后反弹等,是我国心血管疾病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研究采用了祖国医学中的刺血疗法治疗痰瘀互结型高脂血症既避免了以上弊端,又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
全部病例资料均来源于大庆油田总医院针灸科2010年3月到2011年3月的门诊患者。共收集82例高脂血症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40例。详见表1。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在年龄、病程、性别情况上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病人平均年龄、病程、性别情况的比较
1.2.1 西医诊断标准 根据1997年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高脂血症防治对策专题组提出的[1]诊断标准。在正常饮食情况下,检测禁食12~14 h后的血脂水平,在判断是否存在高脂血症时必须具有1~2星期内至少进行2次血脂检测。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参考大庆油田总医院检验科标准)即确诊,即空腹血清总胆固醇(TC)>5.2 mmol/L,或甘油三醋(TG)>1.7 mmol/L,或高密度脂蛋白(HDL-C) <0.9 mmol/L,或低密度脂蛋白(LDL-C)>120 mg/dL。
1.2.2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参照《中医内科学》[2]制订中医痰瘀互阻证主症、次症的量化及症候诊断标准[3]。主症:形体肥胖,头晕头重,胸闷,心前区刺痛,肢麻沉重,舌质暗有疲斑,苔滑腻,脉滑或沉涩;次症:食少,心悸,失眠,口淡。主症具备两项或以上,次症具备1项或以上,舌脉象至少有1项符合,即辨证成立。
凡符合高脂血症诊断标准,中医属于痰瘀互结型,年龄在18~60岁,自愿加入本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均可纳入试验病例。
①年龄在18岁以下或60岁以上;②因其它疾病或药物等所致的继发性高脂血症;③正在使用影响血脂代谢药物的患者及近2星期曾采用其他降脂措施的患者;④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⑤半年内曾患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严重创伤或重大手术后患者;合并肝、肾及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和精神病患者。
中途退出,不能坚持治疗者。
取穴:肺俞、厥阴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方法:嘱患者平卧,并暴露背部,选取一组背俞穴,局部常规消毒,选用三棱针进行点刺,出血后在针眼上方拔以真空罐,放出一定量的血,留罐。再选择一组背俞穴作为辅助穴位,亦拔以真空罐。视皮肤耐受程度留罐10~15 min后启罐。每周1次,6次一疗程。
口服辛伐他汀片(宜昌长江药业有限公司,0021201012)20 mg,qn,治疗6周后统计疗效。
分别于入组时及治疗6周后7天之内检查血脂变化及中医症候评分。评分标准如下[3]:主症:形体肥胖:无(0分),体重指数>25(2分),体重指数>30(4分),体重指数>35(6分);头晕头重:无(0分),头沉(2分),头昏沉(4分),头昏沉、影响工作及生活(6分);胸闷:无(0分),轻微胸憋(2分),胸闷明显、时见太息(4分),胸闷如窒(6分);心前刺痛:无(0分),心前隐隐作痛(2分),心前刺痛时作时止(4分),心前刺痛持续且明显(6分);肢麻沉重:无(0分),上楼时觉下肢沉重(2分),步履平地时觉下肢困沉重(4分),举步抬腿时觉下肢困重明显(6分)。
次症:心悸:无(0分),偶见轻微心悸(1分),心悸阵做(2分),心悸怔忡(3分);失眠:无(0分),睡眠易醒、睡而不实、不影响工作(1分),睡眠时间小于6 h、影响工作(2分),睡眠时间小于4 h、难以正常工作(3分);口淡食少:无(0分),口中轻微无味、饮食稍有减少(1分),口淡较重、饮食减少(2分),口淡不欲饮食、饮食明显减少(3分)。
舌脉:舌象:舌淡红苔薄白(0分)、舌质暗有瘀斑(1分);脉象:脉和缓(0分)、脉滑沉涩(1分)。
参照国家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高脂血症的标准,并改良制定。总有效率=(临床控制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病例数×100%。临床控制:治疗后血脂检测恢复正常;显效:血脂检测水平达到以下任一项者:TC下降≥20%,TG下降全≥40%,HDL-C上升≥0.26 mmol/L;有效:TC下降10% ~20%,TG下降20% ~40%,HDL-C上升0.104 ~0.26 mmol/L;无效:未达到上述指标者。
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t或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用Ridit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
3.4.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详见表2。
表2 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s)
组别 时段 例数TC(mmol/L)TG(mmol/L)HDL-C(mmol/L)LDL-C(mg/dL)治疗组 疗前 42 5.87 ±1.04 3.01 ±1.43 1.36 ±0.47 115.51 ±24.41 42 4.42 ±0.75 1.90 ±1.02 1.59 ±0.50 98.25 ±20.13对照组 疗前 40 5.90 ±1.06 3.03 ±1.45 1.37 ±0.43 113.44 ±28.52疗后 40 4.79 ±0.80 2.41 ±1.22 1.58 ±0.48 101.12 ±22.63疗后
经统计学分析,两组 TC、TG、HDL-C、LDL-C 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PTC<0.01,PTG<0.01,PLDL-C<0.01;对照组PTC<0.01;其余均P<0.05),说明两组方法治疗高脂血症均有效。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TC、TG有显著性差异(P<0.05),HDL-C、LDL-C 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治疗在改善TC、TG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3.4.2 两组治疗后疗效分析 详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后疗效分析 例(%)
经统计学分析,U=0.704 2,P=0.481 3 治疗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二者均可有效治疗高脂血症。
3.4.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详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治疗组与对照组均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两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治疗高脂血症的中医症候明显优于对照组。
祖国医学文献中无高脂血症的病名记载,但与其相关的“膏”、“脂”则早在《内经》中就有明确提出。中医认为其形成具有内外两方面因素。在内主要与肝脾肾诸脏功能失调有关,外因主要是饮食不节和过逸少劳。脾主运化,为生痰之源,脾不健运,水谷精微不归正化,而生脂聚痰、阻滞壅塞脉道而成。肾为先天之本,肾阳虚衰导致气化失司,水湿上泛而为痰;肾阴亏虚,虚火炼液而为痰;肾气虚,鼓动无力,脂浊停留脉道。以上皆可导致机体对水液代谢的障碍,使水谷精微不归正化,合为膏、脂,滞留于脉道,而致高脂血症。肝主疏泄而藏血。所欲不遂,情志不畅,肝失条达,疏泄失职,致使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气血生化无源,从而影响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而致血瘀,日久导致高脂血症的发生。饮食不节亦可导致脾胃运化失职,肝胆疏泄失司,肾疏布失调。总之,不管是脾失健运,还是肝气郁结,抑或是肾虚,都会产生“痰”和“瘀”,它们既是病理产物的同时又是致病因素,可加重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可见,痰瘀互结是高脂血症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基础。所以根据此特点采用背俞穴放血疗法。首先,针刺通过对背俞穴的良性刺激,可以改善局部组织的代谢,同时通过神经系统调整内脏功能,调动起自身潜在的抗病能力,实现背俞穴对内脏和全身的良性调节作用。其次,经现代研究证实,刺血疗法能够有效地改善高血压患者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4~5]。对血液成分进行良性调节,刺激血管引起血管平滑肌细胞复杂的信号传导变化,产生细胞内、细胞间及血管中部和整体的调节反应[6]。并且引出的血液为脂质成分高的血,从而达到了降血脂、降低血液黏稠度的目的[7]。另一方面,拔罐后,罐内形成的负压可以使局部毛细血管充血,甚至破裂,表皮瘀血,出现自体溶血现象,随即产生一种类组织胺的物质,随体液周流全身,形成一种良性刺激作用,刺激各种器官,增强其功能活动[8]。
综上所述,通过对背俞穴的针刺、放血、拔罐等治疗,不但起到祛瘀血、化痰浊、调脏腑之功效,标本兼治,使气血阴阳、脏腑功能趋于平和,使脂质代谢恢复平衡,而且有效地减少甚至避免了不良反应,达到了治疗高脂血症的目的。
[1]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血脂异常防治对策专题组.血脂异常防治建议[J].中华心血管杂志,1997,25(3):169
[2] 张伯臾.中医内科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75-80
[3] 马庆宇.刺络放血治疗痰瘀互结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
[4] 田长安,郝金风.刺络放血对高血压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2002,18(7):27 -28
[5] 陈小凯,李旅萍,吴虹,等.刺络法对颈椎病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10,29(1):25 -27
[6] 马庆宇,赵慧玲.刺血疗法作用机理的现代研究概况及展望[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09,31(2):179-181
[7] 阿日嘎太,阿古拉.蒙医传统放血疗法作用机理探讨[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6,5(3):75 -77
[8] 黄延龄.无创痛针灸学[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