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话语在网络时代的实践与应用

2012-09-06 02:26王雪飞
人民论坛 2012年20期
关键词:传播话语网络

王雪飞

【摘要】技术、语言及媒介成为新时代大众传播的关键因素,这对于思想政治工作来说更增加了难度和不可控性,使得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德育工作面临重大的挑战。网络不仅是一个社交传播平台,也正在成为一个推动中国社会更开放、更透明的有效工具,它从根本上颠覆了中国传统的资讯传播方式与权力格局,网络时代的思政教育方式必须有所改变并积极应对。

【关键词】话语 传播 网络 思想政治

话语分析:一种新的认识视角

话语(discourse)是特定的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以及特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在特定的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包括文本(text)、沟通、语境(context)等要素。话语分析包括语言符号学和文化符号学两个向度。

首先,我们从话语分析角度来考察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个话语系统是如何构成的。从语境因素看,历代思想政治教育所处的环境,一个是客观历史环境,大至世界范围、小到本国社会;另一个是主观环境,主要是当时的政治舆论。从说话人与受话人角度看,思想政治的说话人主体上至国家领导人、政党领袖、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下至政工人员—如高校的思想政治辅导员,传播内容为整个体制下的国民精神与社会核心价值观念,思想政治工作尤其重视面向青年人(因其思想更易塑造和改造)开展。从话语传播的渠道看,思想政治工作的传播渠道由过去的口头传播、纸质传媒发展到如今的电子媒介乃至网络大行其道,革命实践、文学话语、社会思潮、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置与第二课堂活动等等不同时期的社会实践构成了其话语文本的载体,目前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基本上都是结合学生日常事务工作展开。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单向的思想控制时代已经成为历史云烟,网络如今成为当代社会的一个公共话语空间,在这里,人们重新组成一个“公民社会”,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采用的人际会话和组织传播中的话语控制已趋式微,意识形态、等级结构、等级观念在青年人心目中渐渐淡化,制度话语与政治话语曾经所采用的劝服与动员还有多大的发挥空间、产生怎样的效果,已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者驱之不散的困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民主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开放性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在“把关”和“疏导”两者之间寻找新的平衡点,网络话语所引起的巨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话语分析从20世纪60年代就已在国外多领域、多学科范围内轰轰烈烈展开,而我国的话语分析在20世纪90年代才刚刚起步。以往的研究大都是在宏观的学科层面进行理论探讨和研究,在微观实践层面尤其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域的研究尚未充分展开。而话语作为一种构建社会现实和人际关系的日常文本,作为一种新的认识视角,无疑具有很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指导意义,这正是本文的出发点。

传媒是当代社会最具有创造活力的文化形态,是改变我们生活的最直接动力。随着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如今我们已经进入到一个社会化媒体时代、视频文化传播时代。网络话语具有“用户共建”、内容自主化、交互化、融合多元化、视频化、移动化、产业化的特点,由于网络交流渠道的交互性和信息内容的共生性,它与传统的思想政治传播模式最大的区别在于,思想的灌输由之前的自上而下的单项灌输转为自我教育与自我传播。

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对象之间,作为一种强势话语工具,正在日益扩张的网络除了重新构建如师生之间基本的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之外,还可以从它所使用的政治性话语符号所蕴含的新生意义来察看上层建筑与下层民众是否更和谐、更民主、更平等,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的价值观念是否能共生并存等等。当今网络话语大行其道,一方面体现了社会民主化的改革进程,有利于创造言论自由、轻松和谐的社会氛围,但不容忽略的是,话语在构建着社会关系的同时也在进行着渐进式的瓦解。话语在不同的阶级、政党、对象那里有不同的理解乃至产生新的意义,于是,在调侃和灰色幽默的同时又容易走向政治严肃性被消解、话语本身应有含义被淡化甚至扭曲的可能。

因此,网络话语在构建一个全新的网络世界的同时,影响着网民对社会现实的重新认识和塑造。客观上,网络技术的发达改变了世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生存方式,改变了人们的认知模式和思维模式,改变了人们以往对现实的理解和认识。主观上,网络话语则有可能对网民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予以影响,在这个潜移默化的互动过程中重新塑造了一个全新的异于他人眼中的社会现实。

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83.6%的人认为现在人们的汉语应用水平下降,85.3%的人表示有必要提高人们的汉语能力。①从符号学角度看,这是汉语的应用危机。而从思政工作角度看,汉语危机的背后,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危机以及政治危机。技术、语言及媒介成为新时代大众传播的关键因素,这对于思想政治工作来说更增加了难度和可控性,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德育工作面临重大的挑战,网络时代的思政教育方式必须有所改变并积极应对。

在近些年来发生的社会事件中,从山西问题奶粉事件开始,到湖北石首事件、邓玉娇事件、厦门PX项目,再到山西问题疫苗、山西矿难事件、两会期间各类“花絮”等等事件背后,网络力量所扮演的角色是无法忽视的。梵·迪克认为,大众传媒本身就是一种公共话语。2010年被称为微博发展的元年,以井喷式发展的微博凭借其“裂变式”的信息传播方式、“碎片化”的生活方式、便捷的资讯传播方式和快速的传播能力,影响甚广。从名人发帖、明星炒作、政府公关入驻微博到普通大众的自由表达,人人都可以自己“织围脖”。微博在分散、下放信息传播权的同时,也在加剧信息传播权的集中,造成受众日益为意见领袖所掌控和引领的局面。全国各地发生的诸多社会不公平现象也由此得到更快的传播,引起官方的关注(如“中国网事,感动中国”网络人物评选活动),从而推动事件的最终解决。“草根”的力量开始展现,从根本上颠覆了中国传统的资讯传播方式与权力格局。

可以说,网络不仅仅只是一个社交类的传播平台,也正在成为一个推动中国社会更开放、更透明的有效工具。网络正在见证当前的社会变迁,它的扩大效应推动社会民主改革進程不断向前。网络平台在参与社会生活,推动社会发展,推动社会的公平、公正,伸张正义方面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公民社会、和谐社会的基础正在慢慢形成。

当前的中国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各种思潮并存、价值多元。在这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政治斗争和意识形态斗争更加隐蔽,反华势力试图通过西方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渗透,进行思想控制乃至和平演变。在新的时期,新媒体—网络的崛起已经成为思政教育工作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和重要手段。在国家交往尤其是国际教育交往中,没有政治自信心是不行的,光有政治自信心又是不够的。为使我们在国际政治的风云变幻和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充分发挥网络新平台、新载体、主阵地的积极力量和正面效用,使其真正为我所用,成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主体对象之间交流沟通的新纽带、新渠道。

目前全国各高校正在利用网络的信息聚合功能,实现学生事务管理的再造,提高服务效率;搭建“绿色”网络社区,促进先进文化的传播;借助“易班”的SNS系统的独特功能,促进师生的交流沟通,增强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如何真正的“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这个平台,通过线上线下实践活动把思想政治教育同“易班”的各项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进一步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是我们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重要目标。

围绕思政工作中如何更有效地传播制度语言及政策文件精神,如何把政治性的话语融入我们的实际工作中,话语分析从某种视角可以帮助我们重新审视和认识微观话语符号自身所包含的社会意识形态、等级结构以及由此产生的效果,以便在进行话语交流时做出更加审慎的选择,而不是用简单、随意的说教,或者囫囵吞枣的拿来主义,不能消化,不求实用,不切实际,使得“学生往往受学校教育之岁月愈深,其厌苦家庭,鄙薄社会之思想愈烈,扞格之情亦愈甚”。

结语

在这样一个由网络话语编织组成的现实世界里,虚拟与现实交互并存。面对网络话语符号强大的威力,以及网络技术发展至可实现“人肉搜索”的功能,如何真正理解把握和正确传播制度话语,如何进行传者和受者的道德、伦理塑造也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在每个思想政治工作者都能深刻理解语境以及特定的制度话语与政治话语所蕴含的意义的基础上,我们才有可能更深层次地改进和推动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之走得更远。

(作者单位:南京工程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系)

注释

①“83.6%受访者认为国人汉语应用水平下降”,《中国青年报》,2012年1月10日。

猜你喜欢
传播话语网络
画与理
亚太区域合作的话语消退与重新激活
雷人话语
雷人话语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