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用水果实施课堂探究教学的探索

2012-09-06 03:25屈春芸
化学教与学 2012年11期
关键词:电流计锌片铜片

屈春芸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国际分校 江苏 常州 213161)

新课程改革十余载,科学探究作为新课改的最大亮点之一,应该说无论在理念层面还是实践层面均为广大教师所接受。但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有人来听课时才采取探究教学的竟占了47.0%,在所有的探究活动中,单纯地对已知的验证和对指定步骤的重复占了79.4%,探究教学的形式化和内容固定化现象依然明显,原因之一就是部分教师认为探究教学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普通教师难以胜任科学家的思维。其实,我们认为,在教学活动中,只要教师用心开发,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大宝库,我们可以利用常见的材料开发出适合课堂的好看又好用的实验。本文就是生活中常见的水果在常态课中应用的一些尝试。

案例一:利用常见水果探究甲烷及其他正四面体结构

设计意图:甲烷是高中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关于甲烷的正四面体空间结构,我们一般是通过多媒体动画展示的,固然形象,但忽略了思维形成的过程。高一学生还未充分接触立体几何,空间想象力不强,没有切身的直观体验,所以看过多媒体之后,很多学生对甲烷的立体结构依然印象不深,过目即忘的现象比较明显,对甲烷以及稍微复杂的有机物的空间结构(共面、共线)等问题不能理解。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设计了如下探究:

探究教学设计:提供土豆一个(代表C原子)、蚕豆4颗(代表H原子)、牙签四根(代表化学键),请学生搭建甲烷的可能模型。

学生创意:

追问:考虑空间位阻,4个H原子采取最对称,最远离的一种方式是哪种?学生可以轻松得出结论。

还可以将部分蚕豆换为小番茄,探究甲烷的一氯代物、二氯代物有几种,类似的理念可以推广到其他有机物的结构探究部分,比如在选修教材《物质结构与性质》部分,关于顺铂和反铂的结构可以形象的展示如下:

提供土豆一个、蚕豆2颗、小番茄2颗,牙签四根,请学生搭建模型,探究顺铂和反铂的结构,使学生对分子的极性有较为深刻的了解。

如果这样的实验是在实验室采用分组实验的形式,实验准备量非常大,而且很多实验室未必有这么多套模型,水果实验让学生觉得很好玩,很生活化,但也很能说明问题,所以只要我们留心,生活中的资源处处都是。

案例二:利用常见水果探究原电池工作原理

设计意图:原电池是一个教学难点,学生畏难情绪比较明显,而且传统的实验室实验(锌-铜-硫酸铜体系)虽然经典,但是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我们还是采用了生活中的水果,设计了如下环节:

探究教学设计:引用化学史:1780年意大利著名生物学家伽伐尼在解剖青蛙时,已死去的青蛙竟然发生了抽搐。伽伐尼继续做实验,后来发表了关于“生物电”的文章。设疑:我们也可以从没有生命的植物中获得“生物电”吗?

提供:酒精、稀硫酸、锌片、铜片、碳棒、水果小番茄,探究构成原电池的条件。在探究到原电池的形成条件之一:形成闭合回路这个环节中,学生们分别实施了以下实验:

(1)将锌片、铜片插入同一颗小番茄,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

(2)将锌片、铜片分别插入两颗分开的小番茄,灵敏电流计不偏转;

(3)将锌片、铜片分别插入两颗紧紧靠近的小番茄,灵敏电流计不偏转,但是将小番茄的皮剥开之后紧紧靠近,灵敏电流计偏转。

部分同学兴致勃勃,采用自己带的其他水果:苹果、桔子、黄瓜等都发现了电流计的偏转,还有一组同学还发现了一个更奇怪的现象:

探究实验4、将锌片、铜片分别插入两瓣桔子,灵敏电流计不偏转,但是插入紧紧靠近的两瓣桔子,灵敏电流计偏转。这个发现激起了同学们极大的兴趣,通过与小番茄的对比,大家都把目光集中在桔子表面的一层特殊的薄膜,为以后离子交换膜概念的学习打下了很直观的基础。

变不可见、不易见为常见,变抽象为形象,变生硬专业为熟悉可亲,把原理寓于常见的生活中的常见材料中展现,把原理寓于乐趣中展现,小小水果,不可忽略。现代生活是开放的,现代的教学也绝不是仅仅局限在教室之中,只要我们保持一颗好奇心,热爱生活,有强烈探究欲望和资源意识,善于发现问题,那我们就一定能发现生活中的资源,让生活中常见的资源在教学中放出光彩。

[1] 谷莹莹.高中化学科学探究教学现状调查及常态化思考[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1,(4)∶3-5

猜你喜欢
电流计锌片铜片
明晰原理 逻辑分析
水工建筑物止水紫铜片施工渗漏防治
“果蔬电池”求真趣
自制风力测试仪
土豆做电池
对铜锌原电池实验中锌片表面产生气泡的原因探究
物理问答
关于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