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存,王后雄
(华中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湖北武汉 430079)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必要性、导向及问题思考
——基于对浙江、湖北两个试点省份首次考试情况的统计分析
王世存,王后雄
(华中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湖北武汉 430079)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的实施是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使然之需,教师资格制度发展的应然之求。首次试点考试区分度良好,信度ɑ≥0.7的科目占83.3%,取得了圆满成功。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的导向功能体现在四个方面:多元化导向、专业化导向、能力导向和实践导向。实施过程中应处理好三个问题:入门与选拔的关系、能力与知识的关系以及笔试与面试的关系。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教师专业化;教师教育;导向功能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是由教育部建立统一考试标准,各个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实施的标准参照性考试。截止目前,该考试已经在试点省份成功举办两次。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的实施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中对教师培养的具体要求,是《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 (国办发 [2010]48号)和《关于开展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试点的指导意见》(教师函 [2011]6号)的具体落实。该制度的实施有利于我国教师管理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对于提升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导向。
教育质量提高的前提是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而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就需要必要的制度保障。健全完善教师管理制度,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建立牢固的教师质量保障体系,建立新型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成为保证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1]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1年2月中宣部等部门举办的报告会上指出:要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升教师整体素质,激励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到艰苦贫困地区从教。要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实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和定期注册试点,建立“国标、省考、县聘、校用”的中小学教师职业准入和管理制度。[2]
实施“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对于完善我国教师资格制度的各项内容,建立开放式的教师教育培养体系,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3]。
第一,完善我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需要。一个完善的教师资格制度包含三方面的内容:入职学历要求、教师资格考试和教师试用规定。当前,我国实施的教师资格准入制度重点放在了学历达标层面,而对国际上非常重视的“教师资格考试”和“教师试用规定”则缺少必要的关注,我国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尚处于不完善的状态。实施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有利于全面考查申请入职者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我国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该制度的实施使我国的教师资格准入制度逐步得到完善。
第二,建立开放式教师教育体系的需要。当前我国很多师范院校中,非师范专业的学生人数呈增加的趋势。与此同时,部分非师范类院校也在积极建立师范类专业,使得师范生和非师范生的差异逐步缩小。与此相适应,我国当前的教师教育体系也在发生转变,逐步由过去的定向性教师教育的师范生培养体系转变为开放式的教师教育的教师培养体系。这种培养方式的转变迎合了国际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成为当前我国教师教育发展之所需。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的实施,有利于多元化地选拔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有利于我国开放式的教师教育体系的形成和完善,有利于我国教师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三,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需要。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实施后,考试大纲由教育部统一制定、实施,考试的科目和内容都有所增加,申请入职者要想通过考试就必须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考前准备,必然会提升从业者的专业素质水平。同时,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的实施为我国教师教育培养体系的完善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有利于储备高素质的后备军,也为社会上非教育类优秀人才进入教育队伍开辟了通道。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的实施,取消了师范生在申请教师资格方面的特权,有利于用人学校对从业教师的择优聘任,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我国教师资格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初步确立 (1986年-1995年);过渡和试点 (1995年-1998年);全面实施 (2001年起至今)[4]。
第一,初步确立时期。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统一的教师资格考核制度,对合格教师颁发资格证书”[5]。首次以法律的形式把教师资格证书制度作为我国教师职业许可制度。同年9月,国家教委颁布《中小学教师考核合格证书试行办法》,1993年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确立了我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1995年,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再次以法律形式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同年12月颁布的《教师资格条例》标志着我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初步确立。
第二,过渡和试点时期。随着我国教师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实行开放的教师教育制度和严格的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成为提高教师质量的必要措施。1996年,国家教委颁发了《教师资格认定过渡办法》,自1998年4月至年底,教育部开始在上海、江苏、湖北、四川、广西和云南六省部分地、市进行教师资格认定的试点工作,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实施正式进入试点阶段。
第三,全面实施时期。1999年国务院开始在全国实施“跨世纪园丁工程”,2000年国家颁布了《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至此构成了我国教师资格制度的完整法规体系。《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教师资格制度的法制规范得以确立[6]。自2001年起,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在全国全面铺开。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明确指出:国家制定教师资格标准,提高教师任职学历标准和品行要求[7]。至此,各项法规和政策的制订实施为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的实施提供了各方面的有利条件,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的实施亦成为应然之求。
浙江、湖北两省首次试点考试于2011年11月举行,26日进行了笔试阶段的考试,12月24-25日进行了面试阶段的考核。
本次考试,两省共有45000余人报名。28909人参加了笔试科目的考试,10910人通过了笔试的考核,笔试通过率浙江省为40%,湖北省为35%。共有9800人参加了面试阶段的考核,其中,有7118人通过面试,通过率为72.6%。
由于不同学段、不同科目的考生人数不同,本研究中,试卷分析对象主要选取考生人数≥300的科目,对于参加人数太少的学科分析意义不大,故没有全部分析。
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试卷的难度、区分度及信度ɑ。
(1)区分度计算:每一小题与试卷总分 (total)的相关值。区分度的取值范围在-1-1之间,在0.4以上表明区分度很好;0.3-0.39表明区分度较好;0.2-0.29表明区分度不太好,需要修改;0.20以下表明区分度不好,应淘汰。
(2)难度计算:小题平均分/满分。
(3)信度计算:采用内部一致性系数 (ɑ)。ɑ的取值范围在0-1之间,越接近1,信度就越高。一般来说:ɑ≥0.7认为内部一致性较好;0.35-0.7之间,认为内部一致性普通;小于0.35则内部一致性较低。
本次考试共启用了32套试卷,其中保健知识与能力1套、幼儿园综合素质1套;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1套、综合素质1套;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1套、综合素质1套;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13套;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高中)13套。其中,考生人数≥300的科目有18个:幼儿园保健知识与能力、综合素质;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综合素质;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综合素质、学科知识与能力 (初中:语文、数学、英语和美术;高中:语文、数学、英语、生物、思品、美术、音乐和体育与健康)。由于篇幅限制,这里只呈现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的难度、区分度作为代表(见表1、表2)。
表1 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 (初中)难度、区分度分析
表2 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 (高中)难度、区分度分析
为了比较直观地分析试题的考查效果,课题组对试卷的区分度用矩形图的形式进行了分析,如图1、图2所示。
由图1可以看出,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 (初中)的考查题目中区分度很好的 (≥0.4)16题,占76%,较好的 (0.3-0.39)5题,占24%,区分度不太好和不好的均为0。整套试卷具有很好的区分度,有效地地考查了申请入职者在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方面的掌握情况。
由图2可知,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 (高中)的考查题目中区分度很好的 (≥0.4)18题,占86%,较好的 (0.3-0.39)3题,占14%,区分度不太好和不好的均为0。整套试卷具有很好的区分度,很好地考查了申请入职者对该科目的掌握情况。
其它16套试卷的试题区分度都与语文学科类似,由此可以看出,两省的国家教师资格试点考试具有很高的信度,对其进行教师教育导向功能的分析是可靠的,结论是科学可信的。
为了整体分析试卷的信度,课题组对考生人数≥300的18个科目的信度进行了横向比较和分析,见表3。
为了直观的比较18套试题的信度变化趋势。课题组对试题信度进行了图表处理分析,如图3所示。
由图3可以看出,18套试题的整体信度都趋向1,有较高的信度。其中ɑ≥0.7,内部一致性较好的有15个学科,占83.3%,0.35-0.7之间,内部一致性普通的只有3个学科,占16.7%,内部一致性较低的为0,由此可以看出,本次考试具有很高的信度。
表3 18套试题的信度分析
图3 18套试题的信度走向图
通过以上对考试情况分析可以看出,改革后的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突破了传统“两学” (教育学、心理学)的束缚,主要考核了申请入职者应具备的教育理念、职业道德和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科学文化素养和理解、表达、推理和信息处理能力;教育教学、班主任的基本知识;所教学科领域的基本知识,教学设计、实施、评价以及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的实施对引导我国教师教育体制改革,严把职业入口关、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素质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传统的教师资格考试考查内容侧重于非师范专业考生所欠缺的教育学、心理学课程知识的考查,属于对教师必备的专业知识的补偿性考试。这种对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的考核,只是部分地反映了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要求,并不全面、完整[8]。此外,以往的考查中,教育学与心理学测试内容过于简单,没有起到选拔与提高教师从业能力的要求。西方发达国家在检测教师从业能力时一般包含课程本位、知识本位和能力本位三个阶段。我国传统的教师资格考试只做到了第一阶段的检测,因此,还要加强对申请者进行知识技能考试与教学能力考核,以确保吸收合格的人员任教[9]。
本次国家教师资格试点考试,打破了传统资格考试的局限,在《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 (试行)》中明确指出: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主要考查申请入职人员从事教师职业所必需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基本能力。笔试和面试是有机的统一体。按照四个学段不同的考核要求,分学段、分学科地设置考试科目 (见表4)。
考查内容的多元化导向,有利于申请入职者从多方面、多角度学习和领会教师职业所应具备的综合素质,有利于他们教育教学技能的提高和我国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
当今,教师职业专业化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也是当前我国在教育发展改革实践中提出的一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的课题。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发展是社会分工的必然产物,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入,使得教师成为一门独立的职业。与此相适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活动也需要从根本上回归“为人”之目的。因此,教师职业专业化必须由“传递知识”的专业化向“培养人”的专业化转型,使教师成为“转识成慧”的专业工作者[10]。
本次国家教师资格试点考试中,各学段的《综合素质》试卷中很好地体现了对申请入职者教师职业化能力的考查。其具体分值分配和题型统计如表5所示。
由表5可知,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对教师职业专业化的考查,主要集中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职业理念、文化素养和教育法律法规等方面的考查。这种考试导向,有利于申请入职者加强对教师职业的认识,有利于社会各界对教师职业的重视,让人们知道,教师职业是专业的、神圣的,不是任何人都能胜任的,有利于促进我国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发展进程。
当前,人们对基础教育的要求已经从往昔的“能上学”过渡到今天的“上好学”的阶段。与此相适应,就迫切需要教师教育的培养也要由培养“能教学”的教师转变为孕育“教好学”的教师。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原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史宁中指出,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在命题形式上要有所突破,不仅考知识,更重要的是考查申请入职者的综合能力,给社会培养输送能“教好学”的教师。
本次考试中,能力导向得以充分体现。笔试试卷通过具体教学案例设计的考查,让申请入职者对日常教学中出现的现象,有针对性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笔试重点考查考生知识运用的综合能力。在面试考查重点放在考生课堂设计、突发事件处理、随机应变等方面的能力表现。其具体分值如表6所示。
由表6可知,国家教师资格考试能力导向特别明显,申请入职者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在平时加强对教师素质相关方面的能力训练,死记知识是行不通的。这种能力导向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使得他们一踏上教师岗位就能轻松入门,不仅“能教学”,还能“教好学”。
教师属于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把习得的知识付诸实践。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我国以往的实践课程的内容主要安排在师范教育的第七学期,具体内容是开展为期8-10周的教育实习活动。在此之前,师范生很少有机会参与中学一线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对非师范生来说,这个环节是空白。这种培养模式很容易引起申请入职者理论学习与实践内容的脱节,最终导致他们实践能力不强,入职后很难迅速适应教学工作,难于完满履行岗位职责。
考试目标中明确提出:从业者要掌握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能在教学实践中正确运用。本次考试中,各学科按照目标要求,结合自身的特点对实践环节进行了考查,以考生人数较多的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为参照,对实践能力的考查统计如表7所示。
由表7可知,本次考试对考生的实践能力,设计了不同的考查方式,目的是把那些没有经过实践锻炼的考生淘汰出局。考试的这种能力导向有利于引导师范院校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环节的重视,有利于学生把教育教学实习活动落到实处,使实践活动更有实效。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尚处于试点阶段,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是标准参照性考试,是选拔合格教师的入门达标考试,但也要兼顾到对优秀人才的选拔工作。作为入门考试,试题重点考查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题目不能偏、难、怪。同时,试题也要兼顾到对优秀人才的选拔工作。为此,命题要依据公布的考试标准和大纲,有效考查考生必备基本知识、能力和素养。同时,试题要有一定的区分度,让那些优秀的考生能够凸显出来。不能仅仅为入门把关,同时要发现优秀人才,以有利于后期的重点培养,为培养“教育家”型教师打基础。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既要兼顾能力导向,但是也不能放松对必备知识的考查。有关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学科专业基本知识是师范生的根基所在,如果这些知识欠缺,那么发展能力就会成为无水之源,无木之本,是不可取的。为此,命题过程中要坚持效度优先的原则,做到既对教师必备知识的考查,同时又在能力方面给予正确的引导。
本次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共包含两个部分:笔试和面试。二者应该是有机统一的整体,互为补充,共同实现其入门和选拔的功能,要避免出现过去笔试、面试“两张皮”的现象。为此,要加强对命题人员、笔试人员的统一培训,真正使两个阶段的考试成为一个整体,统筹考虑,互为协调,笔试重点放在必备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方面,面试要侧重对教学基本功、基本外在有形素质的考查。
本次试点考试的成功举行,为其全面实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12年,广西、上海、河北、海南四省也开始实施试点考试,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利国利民,任重道远。成功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意识到,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的实施尚处于试点阶段,还处于发展中,面临着社会的普遍认可、各地教师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制度的差异等诸多现实问题,有待于在今后的推行过程中不断修正和完善,以确保我国教师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1]袁贵仁.中外专家研讨教师资格制度[N].中国教育报,2005-04-09(2).
[2]袁贵仁.袁贵仁在中宣部等六部门举办的热点问题形势报告会上报告摘要 [N].中国教育报,2011-02-25(7).
[3]杨建华.实行教师资格国家考试的必要性及具体设想[J].集美大学学报,2007,(12):21-22.
[4]阮莉洪.我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改革研究 [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7.
[5]瞿保奎.教育学文集·中国教育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820.
[6]刘颂华.我国教师资格制度的历史、问题与对策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6,(2):47.
[7]新华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EB/OL].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8]余仁胜等.完善我国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的构想 [J].中国考试,2005,(7):22.
[9]李广平.从国际教师资格制度的发展趋势看我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完善 [J].外国教育研究,2004,(3):39 -43.
[10]张学敏,张翔.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异化与转型——基于社会分工演进的考察 [J].教育研究,2011,(12):68.
(本文责任编辑:刘东敏)
National Teachers’Qualification Examinations:Necessity、Guide and Thinking——Statistical Analysis Based on Two Pilot Provinces’First Examination
WANG Shi-cun,WANG Hou-xiong
(Research Center of Teacher Education,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Wuhan,Hubei,430079,China)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ational teachers’qualification examinations of teacher education need dictates,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 qualification system ought to seek.The first pilot examination to distinguish between good reliability ɑ ≥0.7 subjects(83.3%)achieved a complete success.Oriented features of the national teachers’qualification examinations in four areas:diversification-oriented,professional-oriented,capability-oriented and practice-oriented.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should deal with three issue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ntry and selection,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bility and knowledge,as well as the written test and interview.
national teacher examination;teacher professionalization;teacher education;oriented features
G659.21
A
1672-5905(2012)04-0032-06
2012-04-28
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平台理论创新研究项目 (985ZB0406)阶段性成果
王世存 (1973-),河南泌阳人,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信阳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