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妮
广西玉林市第三人民医院内一科,广西 玉林 537000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necrotizing enterocolids,NEC)是新生儿最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尤其多见于早产儿,其病情重,病死率高,有文献报道[1]死亡率达10% ~30%。近年来新生儿监护和营养支持技术已有显著提高,但NEC的发病率并无显著降低,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口服益生菌预防NEC患儿资料,探讨口服益生菌在预防NEC的作用。
搜集2006年3月至2011年5月我院儿科收治的NEC患儿125例,随机把患儿分为两组,预防组75例,其中男45例,女30例;对照组50例,男27例,女23例。NEC的诊断标准按《实用新生儿学》[2]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及分度。两组患儿出生体重、胎龄、出生1分钟Apgar评分、入院日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基本情况 (±s)
表1 两组患儿基本情况 (±s)
入院日龄预防组组别 例数 出生体重(kg)胎龄(w)1分钟Apgar评分75 1.858 ±0.069 34.8 ±2.9 8.5 ±1.8 2.2 ±3.0对照组50 1.927 ±0.054 33.7 ±3.1 9.0 ±1.6 2.5 ±2.9
预防组在常规治疗原发病基础上经胃管喂入益生菌片(杭州龙达新科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双歧杆菌、乳杆菌、肠球菌、蜡样芽胞杆菌四联活菌片),每次0.25g,3次/d,连用7d;对照组只治疗原发病,不服用益生菌片。观察两组NEC的发生情况,观察项目包括腹胀、呕吐、腹泻、血便的情况,若有1项或1项以上异常即作X线腹部平片检查。
有效: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无效:症状及体征加重,转为Ⅲ期。记录有效的病例数,有效病例的腹胀消失时间、治愈时间。
对照组NEC的发生率为14%(7/50),预防组NEC的发生率为4%(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口服益生菌NEC发生率明显降低。在使用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见表2。
表2 两组NEC的发病情况比较
NEC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肠道内细菌定植有关,研究表明[3],与足月儿相比,发生NEC的高危儿存在异常定植细菌,缺乏正常肠道菌群定植或定植的发生时间较晚,而肠道菌群定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营养因素、免疫因素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及处于重症监护的新生儿由于肠道内菌群定植延迟、肠道内细菌种类缺乏,尤其是乳酸杆菌和双歧乳杆菌缺乏,因此更易患NEC。
目前临床对NEC的预防主要集中在喂养策略和建立正常肠道菌群两个方面,主要的措施包括母乳喂养、添加特定氨基酸如谷氮酞胺、微量喂养、口服免疫球蛋自、补充生长因子如上皮生长因子、口服益生菌等[4]。其中益生菌包含婴儿双歧杆菌、嗜乳酸杆菌、粪肠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四种有益菌群,通过阻止病原菌易位定植,竞争性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增强宿主免疫反应等途径降低NEC发生与死亡危险。周景等[4]通过Meta分析认为口服益生菌可以降低极低出生体重儿NEC和死亡危险,且并不增加败血症和喂养不耐受的风险。本组资料显示,对照组NEC的发生率为14%(7/50),预防组NEC的发生率为4%(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益生菌NEC发生率明显降低,结果与文献报道相符。对于益生菌安全性,程国强等[5]的Meta分析研究结果支持对出生体重>1 000g的早产儿给予预防性口服益生菌,对于超低出生体重儿 (ELBW)预防性口服益生菌的安全性缺乏充分的资料,不能按照极低出生体重儿 (VLBW)的处理方式给予口服益生菌。
总之,口服益生菌可以促进新生儿肠道正常菌群的定植和优势化,可以明显降低婴儿NEC的发病率,但对于超低出生体重儿口服剂量、应用时间以及其远期的安全性仍然需要大量的实验研究进一步证实。
[1] Hintz SR,Kendrick DE,Stoll BJ,et al.Neurodevelopmental and growth outcomes of 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after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Pediatrics,2005,115(3):696-703.
[2]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杜,2002:508-512.
[3] Lin PW,Stoll BJ.Necrotising enterocolitis.Lancet,2006,368(9543):1271-83.
[4]冯宗太,查伟峰,等.预防性应用益生菌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影响的Meta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02(34):64-67.
[5]程国强,王来栓,周文浩,等.口服益生菌预防早产儿严重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09,4(6):485-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