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德福
在农耕时代,城市河流曾是生命线,支撑着城市的健康运作。在我国丰富的建城史上,依托各种河流而建的城池数不胜数。《管子·乘马》篇就提出:“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河道改则城池迁,河道亡则城池灭。不同于郊野的自然河流,城市河流除了自然属性外,还具有重要的社会属性。除了水资源供给之外,在交通漕运、城池防卫、市民娱乐、政治统治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河流在我国早期的城市发展阶段,对城市的选址和布局起着决定性作用。
自工业革命后,随着现代交通输运体系和市政管网体系的进步,传统依河而行、傍水而居的生活模式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公路、铁路等陆域交通的兴起和高效健康的市政管网建设,让城市和市民迅速摆脱了几千年来对城市河流的空间依赖。而工业技术进步对城市发展带来积极动力的同时,也瞬间膨胀了城市拓展的野心,城市的空间规模和人口数量急剧增长,城市规划所关注的重点逐渐离开了城市河流,而转向新的基点。城市河流显要的地位逐渐黯淡下来,曾经的水岸人家如今已变成了封闭的防护绿地或者工业码头,城市河流只剩下防汛排涝和内河散货运输这些简单的功能。
川杨河是浦东新区的母亲河。其横贯浦东东西腰线,由西向东连接浦东几大特色片区和7个街镇,全长28.7公里(图1)。1977年,规划开浚川杨河,到1980年1月竣工,川杨河已经历30年风雨。
自1984年开通了钦公塘的坝基,沟通了黄浦江和长江之水后,川杨河同随塘河、浦东运河、曹家沟、三八河等33条相接河道一起,对浦东新区的引水航运、汛期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而川杨河也成为一条主要运输的黄金水道。在浦东新区开发中,许多重大工程的建材都是通过川杨河运送,如卢浦大桥、南浦大桥、以及世博园区建设,都沉淀着川杨河的积极贡献。
这条母亲河除了以其运河的角色见证了浦东的开发建设之外,也是一条空间位置最中心、沿岸城市风貌最多样、生态与生活意义最重要的河流。从繁华的黄浦江岸开始,途经世博会展、体育中心、大型公园、商务办公、城市居住、楔形绿地、产业园区、科研区域、新市镇区、农田区域、郊外村落、旅游区域、滨江区域,是浦东新区流域最多元化的河流,也是浦东新区重要的发展脉络和空间廊道。虽然地位显要,而现状川杨河也依旧难逃衰弱而被边缘化的厄运。从岸线、两侧绿带、群落和生态环境、两侧现状用地、公共场所梳理、道路交通和市民活动等方面进行了现状分析,得出川杨河现状几乎是一条“封闭、破碎、无趣、消极”的廊道空间。
川杨河两侧岸线非常破碎,两侧的工业厂房码头、宅基地犬牙交错对其侵占,两侧绿带也只能在局部找到完整的防护段;而两侧的岸线中,被纳入景观绿化的并不多,总量不到四分之一,主要集中在六里现代居住区沿线。而其他区域的岸线的开放度和景观性都非常差,局部甚至被完全侵占至河口(图2)。
在河道驳岸上,现状川杨河也基本上形成了全线硬化处理,并在黄浦江和长江的出入口修建了水闸等工程设施。这种具有强烈运河特征的岸线模式,使川杨河偏向于生产的贡献,而忽视了对城市生活的服务。川杨河沿线的生态物种也并不丰富,河流沿线植物主要以岸线的陆生植物为主,其中有以水杉为代表的乔木,以及部分乡土灌木、农作物(如玉米)等。而水生植物并没有在现状川杨河两岸繁殖生长。驳岸硬化的结果阻碍了川杨河两岸从水生环境往陆生环境的过度,从而削弱了物种繁殖的生境多样性,导致川杨河两岸的植物仅局限于岸上生长。此外,岸线的封闭、割裂和占据以及大量绿带空间的侵占,都进一步降低了现状川杨河两岸植物物种的多样性;而川杨河两侧的动物,则较之更少。鱼类、两栖类受水质的影响,鲜有见到。而两侧绿带内的野生动植物更是凤毛麟角。
1 川杨河城市区位图
河流两侧的用地现状也呈现出西好东差的特征,东段大量的工业用地和宅基地紧邻河岸,却不见有效连续的防护绿地,使川杨河廊道不但狭窄破碎,而且缺乏良好的外部环境。现状两岸的公共场所非常少,沿线可以进入的公共场所仅5处,而且性质几乎相同,即滨河硬地场所。公共场所的稀少,缺乏市民的参与,加剧了川杨河的边缘化。
现状沿川杨河岸线平行的道路,主要包括两段,一段为云台路至东明路段,另一段为东川公路至三甲港的川杨河路,而川杨河沿线的非机动交通,则几乎没有。通向川杨河生态绿廊的公共通道非常少,不利于川杨河生态绿廊的对外辐射和服务。除了公共通道的影响外,许多城市道路跨越川杨河的等级并不高,从而导致跨河桥梁下方空间较低,并被桥墩或构筑物占据,割裂和阻碍了生态绿廊间的连贯性,阻抑了廊道内部的生物及能量的传递,给生态绿廊造成严重的阻断后果。
2 川杨河局部现状图及照片
从表层问题分析,川杨河边缘化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于七方面:岸线封闭度高、驳岸工程化强、生态物种单一、区域关联度差、廊道可达性低、公众认知度低、功能需求性弱(图3)。而上述七方面的症结,归根到底,是城市在快速开发中对河流“公共纽带”的忽视。
在本次研究之前,川杨河从未作为一个完整的主体进入规划研究或者设计。虽然具有重要的空间区位和生态作用,然而却一直处于隐性的低认知状态。中心城内(内环内)各类规划、张江高科技园区的规划、唐镇新市镇、川沙新市镇及合庆镇的规划,也都没有对川杨河的区域性功能和衔接进行充分考虑和提出规划要求。同时,河流本身与驳岸的关系,与交汇河流的防护绿带及周边生态绿地的联系以及两岸街坊的开发等方面更缺乏统筹的考虑。
在浦东新区的控规编制单元的划分中,川杨河也作为一条主要的编制单元边界,几乎涉及了沿线从西向东所有的编制单元。而这种边缘界线的定位,是过于看重其自然河流的地理分割而忽略其河流本身的宜人、休闲、生态的功能。于是,河流沿线许多编制单元在进一步的控规编制过程中,考虑到一些公共设施的服务半径和交通便捷性,更不会向处于边缘位置的河流靠近。而被边缘化的河流,就如同城市快速路般,被视为消极的非活力的界线空间。
而川杨河沿线十几个编制单元的控规编制中,都以单元自身作为研究范围来进行功能布局。因此,也更加割裂了川杨河作为一条完整性的河流廊道的可能性,不仅被纵向的道路桥梁切割成数段,还被编制单元的边界——河道中心线对半分割,在单元规划中更加难以对河流进行合理的功能定位和两岸空间规划控制。
功能的单调化是川杨河边缘化内在主要症结。与苏州河两岸或多或少的艺术仓库、文化设施不同,川杨河自开挖至今,基本上作为一条运河的角色被认定,而两岸断断续续的宅基地、厂房、码头也显示其未曾作为生态廊道进入控制,而最多承担部分排涝防汛和灌溉功能。枯燥无味且夹杂着驳船噪音的运河又如何能吸引市民的关注和参与呢?
川杨河功能凝滞在早期的运输阶段,一方面受城市发展的焦点影响。浦东在近20年来的改革开放中,从陆家嘴金融中心到张江、金桥、外高桥几大国家级开发区,再到2010年的世博会;从早期的黄浦江沿江的综合发展到沿海三港联动综合部署,浦东一直不乏国际性的发展焦点,而这些焦点所带来的经济发展动力又是空前巨大的,因此,在规划关注的焦点上容易忽略川杨河及其流域的功能提升。另一方面,也受自身的运河定位限制,沿岸一直缺乏活力性的公共场所和优美的生态公园来促进沿河功能的多样化。
然而,随着浦东新区逐渐从黄浦江、沿海等外部发展转型为内涵式提升,川杨河两岸的城市化地区逐渐完善,以及浦东新区北片建成区的优化和生态、宜居的城市环境的追求,川杨河功能的多元化势在必行。
3 现状问题总结示意图
造成川杨河边缘化的另一个原因是其重防护而轻体验,无论是从动植物的生态角度考虑,还是市民的景观游憩需求考虑,都是非常薄弱的。工程化的驳岸、单一的杉树林和封闭的围墙等,都显示了其强烈的防护意识;而这种低成本的防护空间适宜早期周边依然是农田和郊野的低开发密度区域;而随着周边城市化的发展,周边的生态空间越发稀缺,而市民的景观需求则益愈加强烈,若依旧是简单而封闭的防护,不仅不利于动植物的迁徙、生存和繁殖,也无益于市民的关注和参与。缺乏景观吸引和健康的生态,使川杨河更加陷于封闭而无人问津、无鸟啼鸣的边缘境地。
4 发展思路示意图
川杨河因其近60米宽的河口宽度,加上其两侧的防护绿带,约达到100多米的开阔空间,使得两岸的城市建设用地开发,尤其是河岸南侧的住宅用地,都采取大量的板式高层住宅,以利用河流廊道作为其日照间距来获取利益,无形中,大量地侵占了川杨河廊道的日照资源;而且连续的板式高层在带来外在的阴影之外,在心理上也形成一堵消极的障碍。此外,许多工业厂房通过围墙方式,将河流廊道划进了自身的厂区范围内,有些甚至直接侵占驳岸成为码头;而沿线的码头又缺乏统一的布局,沿线到处散布,对河流廊道也形成了大量的侵占破坏。因此,无论是新建设的建筑阴影侵占,还是历史遗留的厂房和码头侵占,巨大的既得利益使得川杨河更加被刻意隔离。
5 规划研究技术路线
6 川杨河分段功能引导图
由于河流廊道涉及多个专项管理部门、街道和镇,涉及社会其他利益主体则更多,从而导致川杨河一直处于缺乏明确管理主体和控制依据的处境。各个管理主体及利益方都从自身的利益角度和工作视角来考虑河流的用途和建设,从而缺乏对川杨河全面、合理的发展部署;而存在冲突性的管理区域,也使得川杨河不受各个管理主体的重视,无论工作重点还是投资建设,都不愿倾斜到这个存在各种矛盾的地方。
基于对上述边缘化原因的深层的考虑,川杨河生态绿廊建设规划研究从“公共纽带”的角色定位,来探索如何将其从“边缘界线“的尴尬境地转变为具有多元功能、丰富景观、活力氛围的城市特色化公共空间。并从时间维度、空间尺度和建设深度三方面提出持续推进、区域联动、功能综合的发展思路(图4),规划从如下几方面来进行考虑:
首先,规划从川杨河的区域性关系来分析和研究其所面临的问题,寻找其作为浦东新区由西向东约30公里宽度的地域中,其所能承载的“公共纽带”的角色类型。通过宏观上的研究,规划从“整体结构和功能定位、构建滨水生态系统、创建连续的绿化体系、打造多样的休闲景观、提高河流廊道可达性”五方面来进行全域性的研究(图5)。从而通过塑造河流性格、注入多元功能、强化运河生态、联动区域绿化、提高公共可达等方面,使其在区域上成为一条连贯、联动的廊道,进而塑造川杨河这条“公共纽带”的内涵价值。
其次,在中观上,研究提出分段性的控制引导,即在宏观的功能定位指导下,细化和丰富每段河流廊道的特色,根据河段的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提出“依岸分段、功能多元、一脉绿廊、五色风光”的思路(图6),通过环境特征分析、规划构思、生态分区控制、特色项目配置、植被引导、设施小品照明引导、岸线利用等七方面的图则说明,来进一步强化川杨河在本区域内的公共性和核心性,使其成为沿岸由西向东五个片区内名副其实的核心公共场所。
最后,规划通过微观上的设计,来完善和提升川杨河作为公共场所的细节实施,具体包括对现状驳岸类型进行分析,归纳出10种典型的驳岸类型,提出详细的图则整治(图7),包括河岸位置、现状整治、效果示意、断面整治等内容;同时,对近期实施的沿岸公园提出18类可选择的主题和实施导则,并对河流绿廊的建设和管理提出行政管理建议和资金运作建议。
7 川杨河典型驳岸整治图则
8 生态因子导向示意图
川杨河虽然以运河名义诞生,但其沿线贯通33条河流,并连接滨江、北蔡楔形绿地和外环绿带等重要的生态区域,其自身的生态使命不言而喻。而从“公共纽带”的视角考虑,研究认为其公共性不仅仅存在于人与人之间,还应进一步扩展到自然群落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兼顾河流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打造人与自然共享的场所。
无论是市民对健康、优良的滨河绿化环境的追求,还是河流廊道自身的生态修复的需求,规划都要保障川杨河基础性的生态功能。规划提出因子导向的生态控制(图8),即以河流廊道的关键生态因子为导向,包括本底、宽度、连接度、构成和关键区等因素,提出川杨河生态控制的关键因素,包括廊道宽度、空间结构、生态含量、连接度和详细的分区控制。
表1 国外学者对河流绿廊宽度与生态功能的研究
在廊道宽度上,规划根据国内外研究数据(表1)、现状存量空间、水务及城市规划要求,确定川杨河廊道两侧防护绿地的最低门槛宽度为30米。
9 川杨河生态体系规划图
表2 功能主题定位示意表
在结构上,根据川杨河廊道内的物种、生境及绿化空间的现状分析,提出“以点为源、以带展开、五点五带、点带交错”的滨水生态结构(图9)。其中生态关键节点作为滨水生态系统的涵养基地和基础,是培育生物多样性、进行生态空间过滤、维护、辐射的重要生态源。五带——不同生态区位段上形成五个不同生态建设策略的河段,包括滨水生态展示带、滨水生态共享带、滨水生态提升带、滨水生态修复带、滨水生态保育带,连接各个生态节点,形成因地制宜的滨水生态格局。
在生态含量上,注重空间容量的拓展和要素含量的提升(图10);在连接度上,通过设置向内廊道哺育生态绿廊、向外廊道辐射生态效应,并设置贯通节点保障生态绿廊的连贯性;在详细分区上,规划提出生态保育区、景观游憩区和重点建设区三类控制分区,并提出相应的建设引导、开发时序和绿化建议,建设成动植物独享的、人与自然共享的以及以人为主的多样性生态空间,实现人与自然的纽带联系。
川杨河功能多元化和场所的公共化,是其摆脱“边缘边界”,以“公共纽带”角色回归城市生活的核心途径。规划以其多元的城市区位和母亲河的定位,在沿川杨河公共景观休闲带上提出五类休闲空间:城市特色休闲空间、文化娱乐休闲空间、住区游憩休闲空间、产业园区景观空间和生态旅游景观空间;并结合功能分段提出不同的河段功能主题(表2),包括首善之河、宜居之河、科技之河、活力之河、生态之河,并提出主导功能和辅助功能定位,包括文化娱乐、滨江旅游、活动发布、体育锻炼、主题公园、市民休闲、商务交流、生态旅游、科普教育、生态涵养等各种功能定位,塑造鲜明的河流性格,提高其公众场所感和认知性。
10 生态含量提升示意图
在功能主题指导下,规划在每个河段内根据具体的空间环境和用地条件,落实具体的功能项目,提出规划项目的设置内容和风格,并植入更细化的功能设施和设置导则(图11)。
此外,规划非常注重河流廊道的可达性,以保障功能注入之后能有效的运作,发挥川杨河的公共性。规划通过河流交汇的城市道路、交汇桥梁辅道互通节点、多功能路(如自行车道、散步道、跑步道、设施小品道等)、滨河道路、滨河街坊内部通道、跨河桥梁(步行桥和生物通道)等,增加周边城市居民进入河流廊道内的各处功能场所,以及保障动植物的有效迁徙流动。
川杨河的“公共纽带”的塑造,除了在全线的生态构建、分段的功能注入外,还进一步跨出廊道的范围,寻求外部区域性的绿化联动,通过区域性的绿化体系建设,放大其公共纽带的作用。
在规划范围的确定上,由大而小分为影响范围、辐射范围和核心范围三个不同深度的研究层次,核心范围以河流两侧的30-50米的生态绿廊为界;辐射范围扩大至沿线交汇河流的防护绿地及接壤或附近的生态绿地和公园;研究范围进一步拓展到两岸的建设用地街坊。规划依托川杨河打造核心绿脊,向区域辐射鱼骨型绿肋,整合区域内外绿化为联动的体系,塑造一条区域性的绿色纽带。
研究根据周边楔形绿地、生态公园及其他街头绿地等与川杨河的空间关系,如接壤、飞地、沿岸平行等,提出针对性的绿地整合方式。同时,提出多元化的绿地联系路径设计,包括林荫路、滨河散步道、立交绿化、自行车道等,提高绿化体系的有效联动,强化川杨河绿廊对周边绿化空间的连接。
城市河流不仅是城市重要的地貌特征,也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社会要素。从自身的物质属性到它所承载的社会作用,河流在城市发展的历程中演绎着丰富多彩的角色。纵观国内外各个城市河流的发展变化,都经历着或正在经历着从“资源性依赖——经济性索取——城市化叛离——人性化回归”这么一个重心演变的过程。
而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及早认识到城市对河流的依赖已从单纯的生存和经济利用转变为多元化的需求,注重对河流公共纽带回归的认识,注重滨水环境的开发、廊道生态绿化的建设,改善人与河流的互动关系,不仅能减少开发建设的误区和遗憾,也为城市塑造丰富的都市文化、市民精神、生态景观创造良好的载体空间。
[1] 赵鹏军. 美国旧金山滨水区公共空间设计的成功与失败[J]. 建筑学报,2005(2):29-31.
[2] EDAW. 苏州河沿岸总体开发规划[R].2005.
[3] 张庭伟,冯晖,彭治权. 城市滨水区设计与开发[M].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4] Mia Lehree, Associates.Los Angeles River Revitalization Master Plan [R]. 2007.
[5] 沈陆澄. 滨水地区开发的综合规划模式 ——以汕头市南滨—葛洲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J]. 规划师,2000(1):32-35.
[6] 童宗煌,郑正. 城市滨水环境规划设计若干问题初探[J]. 现代城市研究,2001(5):14-18.
[7] 张春华. 城市滨水区开发功能与规划设计研究[J]. 城市建设,2010(1):86.
[8] 董哲仁,孙东亚,赵进勇. 河流生态修复的规划与设计方法研究[R].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