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娇
(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青岛266000)
词汇空缺及其翻译策略*
韩 娇
(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青岛266000)
由于文化的差异,不同语言在交流过程中经常存在着无法一一对应转译的现象,即词汇空缺现象。运用适当的翻译方式处理词汇空缺对我们深层次的解读异域文化,全方位地进行跨语言、跨文化交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词汇空缺;文化差异;翻译策略
翻译是指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由于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之间存在诸多的差异,一种语言中的某些词句在另一种语言中也许无法找到完全吻合的对应词,这种现象叫做词汇空缺。在翻译的过程中,如何看待和应对词汇空缺现象对忠实通顺地遣词达意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巧妙处理词汇空缺现象已日益成为翻译界广泛研究的课题。
关于词汇空缺的定义,人们有多种诠释,其核心内容不外乎如下几种:
1.“词汇空缺指由于各民族之间文化差异,一种语言中表示特有事物或概念的词语或语义在另一种语言中找不到对等成分,从而形成异族文化的空缺。”[1]
2.“原语中存在某种为异族文化接受者所不明白的,莫名其妙的,易于误解的东西,造成异族文化的空白。”[2]
3.“某个民族所具有的语言文化现象,在另一民族中并不存在。”[3]
根据上述几种定义,词汇空缺可以定义为:
由于各民族在历史背景、社会习俗、宗教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差异,一种语言具有的概念、事物或现象只为该民族语言所特有,具有独特的文化信息内涵,在另一种语言中找不到对应或相近的表达方式,形成了词汇空缺。
对于词汇空缺现象,若译者没有去伪存真、恰当分析、审慎应对的功力,其翻译质量势必会大打折扣,也达不到交流和交际的预期效果。比如说,如果不了解荷马史诗《奥德赛》中关于主人公妻子珀涅罗珀的典故,我们就不会知道"A Penelope's Web"(珀涅罗珀的织物)的意思是指故意拖延的策略以及永远完不成的工作。这是英语中所特有的,在汉语中存在空缺。
由此可见,要成功应对翻译过程中出现的种种词汇空缺现象,必须对这种现象产生的背景、成因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把握,恰当和巧妙的处理翻译过程中的词汇空缺现象,从而完整地传达原文原意,以达到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语言的成功交流。[4]
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之所以产生词汇空缺现象,正是因为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语言心理、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不尽相同,语言的体系与建构方式也差别很大。不同语言之间的语义和文化完全对应或趋同的部分少之又少。
一个国家或民族在长久的生活中,逐渐积淀成了和异域迥然的文化风俗和生活习惯,从而引起了词汇空缺现象。比如,中国在不同历史时期诞生的词汇,像太极、阴阳、豆腐、道、功夫等,在其他国家文化语言中找不到相对等的词汇。再如,“红学”一词是指专攻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研究。凡是有关《红楼梦》的学问,都可纳入红学的范畴,包括对《红楼梦》主题的研究、人物的研究,对《红楼梦》版本的研究等等。然而,对于不了解《红楼梦》的外国人来讲,“红学”这个词就是空缺词。
同样,在欧美文化生活中,也积淀了许许多多体现他们固有文化个性的词汇,如Gordian knot(戈尔迪结)一词,原本是源于希腊传说:据传戈尔迪在木桩上系了一个任何人都无法解开的绳结——Gordian knot(戈尔迪结),后由亚历山大一刀斩开。至此Gordian knot(戈尔迪结)一词便用于形容一时难以解决的事情。再如,"a feather in your cap"汉译为“值得骄傲的事,荣誉。”这源于广泛流行于美洲印第安人当中的一种风俗:每杀死一个敌人就在头饰或帽子上加插一根羽毛。若不熟悉西方文化的人遇到这个词定会感到不知所云。
语言是现实的反映,人们生活在何种环境中,便会产生何种语言。[5]那些充斥着鲜明民族地域特色的习语几乎不可能在其他语种中拥有完全对等含义的词汇。中国是一个内陆多山的国家,因此在汉语中以“山”字所组合成的词句不在少数。常见的有:“开门见山”、“开山鼻祖”等,不过这些出现在不同词组中的“山”所表达的含义不尽相同,并不是每个“山”字都跟英语的"mountain"对等。再如,我国作为一个长期以农业为主的大国,人们在这样一个固有的生存环境中创造出了不计其数的与农业、农作物、农地有关的词语,像瓜熟蒂落、拔苗助长、顺藤摸瓜等等。这类词语在英语中很难找到与之相对等的词语。同样的,作为大多由岛屿组成的英国,其水产和航海业在其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因而产生了许多与水产、航船有关的词语,如“all at sea”(不知所措),“big fish”(大亨),“take the sea”(择业)等,而在汉语中类似词语却不多见。
另外,词汇空缺现象也是由于生活习惯的迥异而产生的。作为中国饮食文化中一个富有代表性的观念,“民以食为天”已成为中国百姓普遍认同的观念。因此,汉语中派生出诸多与饮食密切相关的词语和词组,如“吃闲饭”(lead an idle life),“吃香”(be very popular),“吃不消”(more than one can stand,too much)等,如果一一对应翻译成英文,显然就很难传情达意了。同样,英国人见面常会说“Lovely day,isn’t it?”之类涉及到天气的话语。这是因为英国天气变幻无常,时常有阴雨天,这导致人们对天气特别敏感,所以这里的人们相见常常谈论天气便不足为怪了。
宗教是人类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宗教是不同文化的表现形式,反映出不同的文化特色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体现了不同的文化传统。[6]大多数宗教词语都带有强烈的原语特色,因此在异族语中更是难觅与之相对等的词语。
我国可称得上一个多宗教的国度,佛教、儒教、道教对中华文化的影响很深,所以在汉语中存在许多跟宗教密切相关的词语,如“临时抱佛脚”“借花献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等等。同样,基督教的经典——《圣经》是在西方不同阶层的人们皆要读的书。大量的英语典故源于《圣经》,这些典故在西方已家喻户晓,但对于不了解这些典故所蕴含的意义的人来说,则往往不知所云。例如,“The writing on the wall”指的是 a sign or warning of impending disaster(迫在眉睫的凶兆、不祥之兆)。《旧约》中记载:古巴比伦国王伯沙撒在宫殿里设宴纵饮时,忽然看到一个神秘的手指在王宫墙上写看不懂的文字,后来,国王叫到虏囚犹太预言家但以理才搞明白,墙上的字表示“大难临头”。如预言所示,伯沙撒当夜被杀。正由于这个典故,the writing on the wall(墙上的文字)用来形容“不祥之兆”。《圣经》中的典故在中国宗教中都没有对等表达,形成了词汇空缺,翻译时往往采用意译或直译加注的方法。
(四)对客观世界认识不同
词汇空缺现象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对待完全相同的客观事物,由于在不同的文化里包含迥然不同的价值,呈现出来的语言在形式、含义上也不尽相同。比如,在汉语中,蝙蝠 (bat)象征着吉祥如意。因为“蝠”与“福”同音,蝙蝠被认为预示着幸福吉祥。而在西方文化当中,人们却认为bat(蝙蝠)是一种邪恶的动物,总是与罪恶和黑暗势力联系在一起。英语中有as blind as bat(有眼无珠),a bit batty(有点反常),have bats in the belfry(发痴,异想天开)等负面的联想和比喻。类似的例子还有“peacock”(孔雀)。孔雀在中国文化中是吉祥的象征,人们认为孔雀开屏是大吉大利的事。但是,“peacock”在英语中的意义基本上是否定的,表示 one making a proud or arrogant display of himself(一个洋洋得意、炫耀自己的人)。它不强调孔雀美丽的一面,而强调它骄傲的一面。英语中有“the young peacock”(年轻狂妄的家伙),“as proud as a peacock”(如孔雀般骄傲)等用法。
必须指出的是,语言之间存在词汇、语义、概念上的空缺,完全属于一种自然现象,我们应当客观对待,妥善处理,巧妙化解,同时更要不断地去探索、研究词汇空缺翻译的最佳途径。
在翻译中,针对词汇空缺现象,我们可以通过借用、引用外来语的方式来弥补译文中出现的这类现象。通常可采取以下四种形式:音译、直译、意译和替代。
采用音译法主要是针对“完全词汇空缺现象”的。所谓“完全词汇空缺现象”是指汉语中的某些文化内涵词在英语中无法找到对应词,而英语中的某些文化内涵词在汉语中也找不到对应词的现象。对于所译原文中的人名、地名以及一些表示新概念的词语均可采用音译法介绍到译文语言中去。采用这种方法翻译的词汇很多已经被人们所接受,成为了外来词。在这方面,“由于英语对汉语的影响远比汉语对英语的影响要大,因此,由英语音译为汉语的例子远比汉语音译为英语的例子要多。”[7]
音译可细分为三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直接音译,如“tank”(坦克),“coffee”(咖啡),“hamburger”(汉堡包),“London”(伦敦),“New York”(纽约),“clone”(克隆) ,“荔枝”(litchi),“饺子”(jiaozi)等等。第二种形式是在音译基础上加范畴词,可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某些词的确切含义,如“motor”(摩托车),“golf”(高尔夫球),“The Times”(泰晤士报),“bar”(酒吧)等。第三种形式是在音译基础上加注释,这适合翻译那些有着特殊文化内涵的词汇。如“武则天”(Empress Wu Zetian:the only female monarch of China in Tang Dynasty),“鲁迅”(Lu Xun:Chinese modern great writer,thinker and revolutionist),"Poseidon"(波赛冬,希腊神话中的海神),"The heel of Achilles"(阿基里斯的脚后跟——致命弱点)。
一些生动的、含有浓厚文化特色的词汇和表达法,音译成译文语言会有失其生动,并且过多的音译会影响阅读理解,因此可采用直译的方法。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直译有两种,一种没有注释,另一种有注释。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然而实践证明,直译的方式是可行的,读者最终接受了这种方式,甚至还认为别有一番趣味。如“黄河”(Yellow River),“紫禁城”(the Forbidden City),“Cape of Good Hope”(好望角),“black horse”(黑马),“software”(软件),等等。读者并不是一开始就能理解这些表达的含义,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了解并最终接受了。
加注的译文能让读者在阅读的时候理解所读的内容,不会因为词汇空缺而茫然。这种方法既能保持该词汇原来的形式,又能较好的为译入语读者所接受,因而是一种处理词汇空缺现象的有效方法。如,“克山病”(Keshan disease,an endemic disease first discovered in Keshan county,Heilongjiang province of China),“气功”(Qi gong,a system of deep breathing exercise),“窝窝头”(Wowotou,steamed bread of corn or sorghum)。
所谓意译,是指根据原语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8]为了填补语言中的词汇、语义空缺,采用意译法是一种常见的有效方法。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从而使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易懂。
例如,“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如译为“Storms gather without warning in nature and bad luck befalls men overnight”就无法表达人的命运不确定的意思,而意译为“The weather and human life are both unpredictable”,就能把原文所隐含的意义表达出来。再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若直译为“When the old man on the frontier lost his mare,who could have guessed it was a blessing in disguise”,就无法体现成语要表达的因祸得福的意思,而意译为“A loss may turn out to be a gain”,就能把原文所隐含的意义表达出来。
另外,如果某一语言现象,在译文语言中只能用意义相同的不同语言形式来翻译时,就等于说译文语言的形式中存在着一个空缺。比如,有许多词以及由这些词代表的思想概念,最先只存在于某种语言中,当把这些词或概念介绍到另一种语言中去时,意译的译文在语音、语法、语义等方面都更合乎译文语言的规范,因此最易为读者接受。如“communism”,“democracy”,“proletariat”等外来词变成“共产主义”“民主”“无产者”时,可以说最先是意译的结果。同时,由于“共产主义”、“无产者”等词汇完全是按汉语的构词规则,用汉语的构词材料构成的,因此,这种意译只不过是属于一种概念的借鉴而已。
当在目标语中找不到对等语时,可用目标语中己有的概念或表达法取而代之,这就是替代翻译法。[9]它的好处是用来替代的目标语言中的习语是读者非常熟悉的,这样有助于读者对原文习语的理解和接受,这是填补词汇空缺的一种很好的办法。成语、典故的翻译常常使用替代法。
例如,“Practice makes perfect”可译为“熟能生巧”;“as cool as a cucumber”可以译为“泰然自若”。同样,汉语中的一些词有的恰好能在译语中找到对应词或意义相近的词来代替。如“百闻不如一见”可译为“Seeing is believing”,“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和英语中的习语“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所隐含的意义是一样的。“一丘之貉”原指同一山里的貉,比喻都是同类,没有差别,现在也用于贬义,比喻都是一样的坏人。英语的谚语“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也表达了与“一丘之貉”类似的意思,二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需要注意的是应在目标语言中实在无法找到更为精确的对应词汇时才采用这种译法,一般比较少用。“只有原语与目标语在词汇功能和意义上基本相当时才能应用这种方法,否则会引起严重的曲解。”[10]
词汇空缺现象普遍存在于语言之间的交际和翻译中。因此,我们在翻译时要运用恰当的翻译方法,并进行必要的注释和补充说明,从而使翻译尽可能在原文与译文之间实现功能的对等,以便顺利实现跨文化交流。随着各个国家间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文化融合将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研究词汇空缺现象对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丰富本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1]陈定安.英汉比较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32-35.
[2]郭爱先.词汇空缺及其可译性[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8,(5) .
[3]华维芬.外语学习者策略训练色议[J].外语界,2002,(3).
[4]连淑能.论中西思维方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2).
[5]潘惠霞,李慧.汉译英过程中文化空缺现象探索[J].外语教学,2000,(4).
[6]王秉钦.文化翻译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282-303.
[7]王振亚.语言与文化[M].北京:商务教育出版社,1996:307-346.
[8]叶胜年.西方文化史鉴[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452 -477.
[9]曾城.实用汉英翻译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136-165.
[10]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53 -69.
Lexical Gap and Its Translation Strategies
HAN Jiao
(Foreign Language College,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Qingdao Shandong 266000,China)
Due to the cultural specialty of different nations,it is hard to identify the exact corresponding words of various languages in the communication process.This phenomenon is called lexical gap.To enhance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different cultures and improve the 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cope with this phenomenon in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lexical gap;cultural differences;translation strategies
H315.9
A
1673-2103(2012)03-0119-04*
2011-12-15
韩娇(1987-),女,山东青岛人,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责任编辑:谭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