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蕾
(山东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青岛266510)
古典诗词英译中意境再现的心理空间理论研究*
——以李煜的《望江南》为例
李 蕾
(山东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青岛266510)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诗歌的意境总是被赋予了“空灵、虚化”的色彩,因此在诗歌翻译过程中就如何“再现意境”这个问题上,鲜有可参考的规律可言,对译本质量的评价也渗透着浓厚的主观色彩。以李煜《望江南》的两个英译本为例,从心理空间的认知角度分析古诗英译过程中应注重的问题,特别是意境再现过程中该如何发掘诗词的真切意境,继而抓住重点,再现诗歌的意境,可为心理空间理论的应用拓展一个新的领域。
意境;意象表征;心理空间
古典诗词英译这一专题长久以来广受学界人士的关注,近些年来更是对其方法论研究做出了颇有建设性的探讨,成果不胜枚举。诸多国内学者结合西方翻译理论框架以及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视角对如何传达“言—象—意”进行了积极的讨论,亦有学者从中国传统哲学认识论,特别是传统文论和诗论入手,分析意境美学的“情景交融、物我互为”的辩证关系。然而,由于中英诗歌之间存在的固有差异,论及翻译效果,却是众说纷纭,难以达成共识。
中国的古诗歌讲求音韵美、形式美和意境美,其关键在于意境。意境不仅包含形象,也包括诗中所写的景和物,还包含了作者的情思。由于意境本身空灵和虚化的意蕴质感,在评价诗歌好坏时,易造成过于主观的趋向。在此笔者引入Gilles Fauconnier提出的心理空间理论,拟结合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意境体验,分析诗歌翻译和评价过程应注重的方面。
心理空间理论旨在解释自然语言意义的建构,该理论在近几年来,无论从自身的理论框架(以Fauconnier,Harder,Bache 和 Brandt为代表)还是从其应用(以Turner,Grandy和Sinha为代表)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心理空间理论创始人Fauconnier认为,在话语理解过程中,大脑会激活关于人、事物和事件的各种语言和非语言的知识框架,并存储在工作记忆中。[1](P24)他把这些储存在思维中暂时的、在线的话语信息的集合称之为心理空间。20世纪90年代中期,Fauconnier在心理空间基础上,对“概念合成”(conceptual blending)进行了探讨,即跨空间的部分映射将两个输入空间加以匹配,并有选择的将各自的元素部分投射到第三个空间——合成空间,并由此形成“层创结构”(emergent structure)。合成空间含有类属空间(generic space)的成分,从而形成各元素间的连接方式。“在合成过程中,人们可通过无意识的吸收大量背景知识以及概念结构来完善组合空间的结构”。“意义构建属于一种高层次的、复杂的心理活动,既发生于空间域之内,又发生于空间域之间。”[2](P36)该理论在发展初期就已经广泛的应用于文学、艺术和文体学的研究中。其核心假设是“意义是在具有创造性和想象力的心理过程中动态地建构起来的,因此该理论特别适用于解释富有创造性的机制和过程,如文学分析、艺术分析、文体学和诗学。”[3](P10)
本文研究以李煜的《望江南》为例:“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通过对梦境中游上苑情景的描写,李煜表达了自己囚居汴哀痛心情,寥寥数字却成就了婉约诗词的千古绝唱。词中“车如流水马如龙”,用心理 空间典型的“四空间交互运作模式”可表示为
图1
然而对该词的全面把握,仅仅从字面理解是不够的,更要联系相应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来通体掌握。理解过程主要的内容可参考下面图2:
图2
图3
该词由“恨梦”延伸,描述了梦境中的所见所感。然而梦境再现的内容并不是李煜真正所恨的,这时需要通过当时的历史背景才能真正理解词人的感伤所在,此恨非彼恨,所“恨”的并非是昔日的美好时光,而是现在的凄凉处境。大多数中国读者会自动调用这段历史背景,构建出“唯美的梦境”与“凄凉的处境”这对矛盾,继而领会“恨”的真实内涵(参考图3)。由此,经过想像扩展(elaboration),空间可合成为图4:
图4
最后,该词以“花月正春风”煞然收尾,表面上映射的是梦中所见的景物,其深层含义还需调用古诗歌中常见的意象表征,即以“风花雪月”指代“浪漫、风流”。总体而言,该宋词理解的关键在于“恨”字,通过以乐写悲的对比手法来体现词人今非昔比,无限凄凉的感慨。应该注意的是,作为对比手法,词中“车水马龙”“花月春风”并没有呼应性的意象来衬托今非昔比的极大反差,甚至连“故国梦重归”,“往事已成空”等概括性的词句都没有提及。李煜却在“花月正春风”这一引起人无限遐想的意境中戛然而止。正是这“欲说还休”的怅然赋予了该词无限的悲怆,升华了该词的意境。作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须充分理解以上的意象表征和李煜填词的创作手法,争取在目的语读者间能映射出相同或相似的心理体验。
通过上文分析,对这首《望江南》的翻译须侧重如何传达:一来是“车水马龙、花月春风”的弦外之音;二来是“欲说还休、无限凄凉”的苦闷之情。在此笔者浅析了许渊冲和龚景浩的译本。
(一)How much regret
In last night’s dream!
It seemed as if we were in royal garden yet:
Dragonlike steeds and carriages run like flowing stream;
In vernal wind the moon and flowers beam.(许)
(二)So much regret and remorse
In my dream last night!
As in days of old,I went into the royal gardens:
Long lines of carriages,horses reared like dragons,
And flowers and the moon,caressed by the spring breeze.(龚)
通体来看,两位译者注重直译。许渊冲更注重“音韵美和形式美”,借用了西方古典文学中五行诗ababb的韵律,翻译过程难度很高。龚景浩的译本中则有自由体诗的味道,形神兼备。在细节上,两个译本处理的都比较谨慎,基本意象均得到有效的传递。然而两个译本在仔细推敲后,译本与原词在意境传达上出现了甚大的差距。许的译本给读者的心理体验可参考下图:
图5
从内容上,许译本的可概括为:昨夜的梦中存有多少遗憾!好像我们还在皇家花园中:(长得)像龙一样的骏马,还有很多马车,皆跑动得像流动的溪水;在和煦的春风中,月光柔和,花儿妩媚。龚的译本虽矫正了“(长得)像龙一样的骏马”这一错误。其它心理体验基本相似。在细节上尚需探讨的还有三点,一是译本中的“!”是否有必要,笔者认为婉约词历来重视语言圆润清丽,讲求柔婉之美,故而并不需要以“!”来强调“恨”意多浓。其次就是“龙”这个词是否有必要译出,笔者担心目的语读者经验中的“龙”难以跟该诗词中的“龙”匹配,难以生成对应的类属空间。再者就是“regret”或“remorse”的内容问题,实际上“恨”的是今非昔比的这种落差,而不管是原文还是译文,如果直言出来就诗意全无。如果不译,在目的语读者心理上定然会投射出错误的认知。
笔者认为对这首《望江南》的翻译若要将其深层含义表达出来,不能拘泥于原文的形式从而造成因小失大。首先,大部分英美读者并不知道这首词创作的历史背景,其次,他们对中国特色文化的意象表征也不够理解。对第一个问题,最好在作者介绍的备注中标示;而在处理“车水马龙”和“花月春风”这种意象的时候,须适当地将其所指代的“浪漫”内涵传达出来;还需要注意目的语读者的思维模式,“西方人精于精确思维,表现在语言形式上便是语言形式的完备”。[4](P49)这与汉语的模糊性以及讲求“领悟”的风格截然不同。在这几点的指导下,笔者试译如下:
O Bitter,
More than Ever,
When besieged by the Sight
In the Sweetest vision of last night.
Where art Thou the strolling days in spring?
Hustling,Bustling,
With dashing surreys parading and steeds neighing,
Where art Thou the Royal Garden?
Shimmering,Whispering,
With tender Romance blossoming and moon looming.
在处理这首诗的时候,笔者其实已经偏离了绝对意义上的“翻译”,希冀着能在目的语读者中通过相应的投射链和层创结构彼此连接起来,整合出相似的婉约意境。比如在开始就用了“苦涩的”(Bitter)这一词来传达“恨”意,译本中连用两处“你在哪儿”(Where art thou)来暗示昔日美景已枉然,空留无限哀怨的深层含义;“车水马龙”和“花月春风”的处理过程中分别嵌入“熙熙攘攘的”(Hustling,Bustling)和“浪漫”(Romance)来进一步向读者阐明这两处的意象表征。最后的“花月正春风”一处,笔者也进行了果断干预,用“微光闪闪的”(Shimmering)和“窸窸窣窣的”(Whispering)作为触发想象力的词眼,分别暗示“月光下露水灵动”和“春风拂过万物,低语声声”等意象。“正”字并没有刻意处理,而是用了个别动词的ing形式来再现梦境的生动鲜活;“春”一词也被大胆调用,放置到“春日出游”(the strolling days in spring)的位置,解决最后一句微观景物描写和时间背景介绍的矛盾,也使得最后两部分的押韵问题能得以解决。在译本中,笔者还用“art”“thou”两个古英语词暗示该词已经年代久远,期望着能引导读者去查看作者介绍等备注,更加了解这首词的深层含义,从而再现词的真实意境。然而由于笔者水平所限,诗词的造化更是浅薄,里面诸多问题尚难以解决。如“欲说还休”的幽怨意境绝非用“Where art thou”可以模糊表征的,月亮在西方的表征意义有别于汉语,故“the moon looming”是否能传递出浪漫、清幽的心理体验还需要验证。
心理空间作为分析复杂语言形式的理论工具,已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在诗歌翻译的过程中,可运用这一理论进行指导。参悟阶段要侧重诗词内容表层结构下各种语言和非语言的知识体系来加深理解,自我领会意境所在;重构阶段要侧重目的语读者的语言认知能力和心理体验,力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意境再现;核查阶段须重视译本框架结构的适应性以及微观语言形式的改进问题,力求实现“音韵美”、“形式美”和“意境美”。在古诗英译这一争执不休的课题上,笔者提议多参考些科技翻译的流程,翻译完后“核查”一番,避免“诗就是翻译之后失去的东西”这种尴尬处境。实践中不妨参照下图:
图6
[1]Bache,C.Constraining conceptual integration theory:Levels of blending and disintegration[J].Journal of Pragmatics,2005,37(10):1615 -1635.
[2]Fauconnier G.Mental Spaces[M].Cambridge:MIT Press,1985.
[3]包通法.古诗歌“意境”翻译的可证性研究[J].中国翻译,2010,(5).
[4]龚景浩.英译中国古词精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5]彭建武.认知语言学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
[6]许渊冲.宋词三百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7.
[7]张辉.心理空间与概念整合:理论发展及其应用[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1).
[8]章丽萍.中西思维模式的差异研究及其在语言表达形式中的体现[J].文教资料,2009,(8).
[9]周汝昌.唐宋诗词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
[10]朱爱萍.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中意义与意境的关系[J].浙江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
A Probe into the Poetic Imagery Re-emergence
in Classical Poetry Translationfrom the Mental Space Perspective——Taking Li Yu’s Wang Jiang Nan as an Example
LI Lei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Qingdao Shandong 66510,China)
In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aesthetic ideology,poetry imagery is always endowed with somewhat intangible and blurring shade,so with regard to“imagery re-emergence”,there is very little referable regularity in poetry translation;and the evaluation of the translated works is thus rather subjective.In this paper,the author cites two English versions of Li Yu’s Wang Jiang Nan(a style of lyrics prevailing in Song dynasty)as examples and analyze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ntal Space,what should be emphasized in the Ch-En translation of classical poems,especially the approaches to reveal inner beauty and highlights in poems,then catch the key points and reproduce imagery of the poetry,in this way it may explore a new field for the using of the theory of Mental Space.
poetic imagery;image representation;Mental Space
H 315.9
A
1673-2103(2012)03-0115-04*
2011-12-15
李蕾(1978-),山东青岛人,山东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语言学硕士。研究方向:翻译、跨文化交际。
(责任编辑:谭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