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结合出土文献对《说文·玉部》字的研究

2012-08-15 00:46邹魏地
怀化学院学报 2012年7期
关键词:传世古文字器型

邹魏地

(贵州大学人文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浅析结合出土文献对《说文·玉部》字的研究

邹魏地

(贵州大学人文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东汉许慎编著的《说文解字》是汉字学史上一部伟大的奠基性著作。书中收集的玉部字量大、排位靠前,反映了当时玉文化的繁荣。本文提出研究《说文·玉部》字,不仅要从传世文献入手,更要注重结合出土文献,主要是出土玉器和出土古文字进行综合研究,以达到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相互补充印证的作用,从而达到弥补和修正《说文·玉部》字未收、错收的字形、字义及其他不足的目的。

《说文解字》; 《说文·玉部》; 出土文献; 出土玉器; 出土古文字

Abstract:Shuowen Jiezi, (the Origin of Chinese Characters),written by Xu Shen in East-Han Dynasty,is a great foundation book.The book has a large collection of words with the radical of Yu(jade),which reflect the prosperity of jade culture of that time.The author of the paper proposes to make a study ofShuowenjiezi?YU(Chinese characters with the radical jade)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study of documents passed down and making use of unearthed jade and unearthed ancient writing materials to achieve mutual complement and reviseShuowenjiezi?YUin which some uncollected and wrong uncollected words and expressions may be perfected.

Key words:the Origin of Chinese Characters; Shuowenjiezi?YU; unearthed documents; unearthed jade; unearthed ancient writing

汉字是有几千年悠久历史、至今仍在广泛运用的表意文字体系。东汉许慎编著的《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总结先秦以来汉字的发展演进成果,是汉字学史上一部伟大的奠基性著作。

玉部字在《说文》中按前后顺序排在第六个部首,位置相当靠前,仅位于“—”、“⊥”、“”、“三”、“王”之后,可见“玉”以及从“玉”之字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从数量上来说,玉部字共收126个,排在第十位,仅次于“水”、“木”、“手”、“心”、“系”、“人”、“女”、“金”、“土”之后,一般从某一个部首的字数量越多,说明这类事物和人们的生活越是密切,从玉之字如此之多,可见当时玉器以及玉文化的发展已经有了相当的高度。研究《说文·玉部》字,我们不能不考虑到玉器及玉文化的发展对玉部字的影响。所以,出土玉器对于研究《说文·玉部》字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说文·玉部》中一些字的字形、字义或许在许慎编书之时,由于资料缺乏而错收或失收。也或许在后人传抄研究时由于资料的局限出现讹误。那么后人依据有谬误的传世文献解读这一部分玉部字时,就不能够得出最初的、正确的解释。可是出土的古文字资料,却能够弥补这一不足,能够帮助我们解决传世文献里本来无法解决的问题,帮助我们检验前人校读《说文·玉部》字的成果。可见,出土古文字资料也是研究《说文·玉部》字不可缺少的帮手。

目前,《说文·玉部》字的研究有许多不足,大多学者只是从文字的形音义以及训诂方面部分地考查玉部字,只是从传世文献入手来研究。对出土文献的利用却是少之又少。本文正是试图整理相关的出土文献,以期能够为全面地研究《说文·玉部》字尽一些绵薄之力。

依据传世文献研究《说文》及玉部字的著作自清代以来就层出不穷,这些著作不在本文研究范围以内,作者暂不赘述。

在本文中,作者试图从出土玉器和出土古文字两方面来探讨结合出土文献对《说文·玉部》字的研究。

一、结合出土玉器对《说文·玉部》字的研究

由于自古至今对玉文化的重视,使得对玉以及玉器的研究成果颇丰。随着北宋金石学的出现,玉器步入了考证的范围,吕大临的《考古图》开玉器研究之先河,随后,元代朱德润的《古玉图》、明代曹昭的《格古要论》、清代吴大的《古玉图考》以及民国时期刘大同的《古玉辨》等著作相继出现,丰富和发展了对玉以及玉文化的研究。不过,这一时期对玉以及玉器的研究多依附于经学,使其成为经学的附庸。直到近代,随着考古学的诞生,对玉及玉器的研究才逐渐摆脱经学附庸的地位,使古玉研究真正纳入了科学的轨道,许多考古报告对出土玉器作了详细的研究,出土玉器较多的比如《花厅—新石器时代墓地发掘报告》[1](P150)记录花厅遗址南北两墓共出土玉器400多件,有琮、瑗、璧、玉珠等多种器型;《凌家滩—田野考古发掘报告之一》[2](P25)中记录凌家滩遗址墓葬中出土玉器有璜、环、璧、等多种器型;有《殷墟妇好墓》[3](P114)记录妇好墓共出土玉器755件,有琮、璧、璇玑、玉龙、玉虎、环、瑗、璜、、圭、玉珠等多种器型;《洛阳中州路 (西工段)》[4](P112)记录西周及东周墓葬中出土玉器有、璧、环、璜、、流玉、玉珠、玉龙、璋、琮等多种器型;《洛阳王城广场东周墓》[5](P377)所发掘的194座东周墓中,出土玉石器1 346件,有璧、环、璜、珩、琮、、玉珠、玉龙、玉、玉剑等多种器型;《西汉南越王墓》[6](P33,117,179,240)记录南越王墓中出土玉器有璧、璜、环、、、、玺、玉龙、玉、玉珠、玉剑、等多种器型。除了以上所列举的考古报告之外,还有很多考古发掘可以利用,比如兴隆洼遗址、辽宁阜新查海遗址、左家山遗址、广汉三星堆遗址、浙江余杭反山良渚墓地、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安阳后冈殷墓遗存、上村岭虢国墓地、宝鸡茹家庄西周墓、河北平山县战国中山国墓、河北定县刘焉墓、满城刘胜墓等遗址出土的玉器。

这些出土玉器不仅可以印证《说文·玉部》字的说解,更重要的是可以纠正和补充许慎对器型的错误和模糊理解,从而使相关的字义更加准确和清晰。

二、结合出土古文字对《说文·玉部》字的研究

随着考古发掘增多,出土古文字资料日渐丰富,而且这些古文字大多已被相关学者整理成各种文字编及字典,其中包括了很多玉部古文字的字形,可以弥补、修正《说文·玉部》字字形的不足和谬误之处。这些文字编和字典主要包括《甲骨文字诂林》、《先秦货币文编》、《战国古文字典》、《金文编》、《古玺汇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1-5文字编》、《郭店楚简文字编》、《古瓦当文编》、《古币文编》、《古文字诂林》等。

以“璧”字为例:

《金文编》[7](P24)收录的字形有(洹子孟姜壶)、(召伯簋);

《古文字诂林》[8](P258)收录的字形有(禅国山碑 璧流离隹)、(诅楚文敢用吉玉宣璧)(汉简)、(字略);

《战国古文字典》[9](P775)收录的字形有(侯马三五七)、(诅楚文敢用吉玉宣璧);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1-5文字编》[10](P25)收录的字形有(二.鲁3.51)。

在利用出土文献研究《说文·玉部》字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一些可以修正传世文献的资料,也会发现一些能为传世文献的说法提供证据的资料。既能够补充修正传世文献的不足,又能够以更多详实的资料印证传世文献的说解。这样,我们就能够站在一个全方位的视角来研究《说文·玉部》字。借用裘锡圭先生用来阐释《说文》和古文字关系的一句话:研究《说文·玉部》字,要和出土玉器及出土古文字相结合,合则两美,离则两伤。[11](P64)

[1]南京博物院编著.花厅—新石器时代墓地发掘报告 [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2]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凌家滩—田野考古发掘报告之一 [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妇好墓 [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

[4]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中州路 (西工段)[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

[5]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王城广场东周墓 [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6]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西汉南越王墓 [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

[7]容庚.金文编 [M].北京:中华书局,1985.

[8]古文字诂林编纂委员会编纂.古文字诂林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9]何琳仪著.战国古文字典 [M].北京:中华书局,1998.

[10]李守奎,曲冰,孙伟龙.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1-5文字编 [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

[11]中国许慎研究会编.说文解字研究 (第一辑)[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1991.

A Review on the Study ofShuowenjiezi YU

ZOU Wei-di
(School of Humanities,Guizhou University,Guiyang,Guizhou 550025)

H161

A

1671-9743(2012)07-0090-02

2012-06-06

邹魏地 (1984-),女,河南叶县人,贵州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古代史硕士生,从事历史文献学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传世古文字器型
释古文字中的“杪”及相关字
青铜器的时代性与器型的演变
中国传世名画之《捣练图》
明刻《绿筠窝帖》及传世拓本考
古文字“刀”“匕”混同——兼説舊釋“從宜從刀”之字
传世名画
古文字“丙”與古器物“房”
传世经典——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从古文字的角度看李阳冰对《说文》的说解
景德镇早期青白瓷的器型与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