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边境民族地区大学生信仰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2-10-23 09:00艾兵有钟蔚梁范益民
怀化学院学报 2012年7期
关键词:边境信仰云南

艾兵有, 钟蔚梁, 范益民

(1.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临沧677000; 2.安阳师范学院,河南安阳455002)

云南边境民族地区大学生信仰现状及对策研究

艾兵有1, 钟蔚梁1, 范益民2

(1.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临沧677000; 2.安阳师范学院,河南安阳455002)

当前云南边境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信仰总体良好,是健康向上的。但由于当前边境民族地区大学生信仰教育环境日趋复杂,境外意识形态强势渗透、民族传统宗教惯性力的影响、信仰教育的部分内容“滞后现实”等,导致了大学生信仰宗教的人数占一定比例,并呈现多元化、民族性化的特点、部分学生理想信念模糊乃至缺失以及部分大学生信仰呈功利化明显。因此,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理论的研究,坚持科学地坚持灌输论和加大制度执行力才能有效提升信仰教育的实效性。

云南边境; 民族地区; 大学生; 信仰

Abstract:Currently,college students'belief in minority areasof Yunan border isoverall healthy and progressive.However,due to the environment of belief education becoming complex,foreign ideology strongly penetrating,the inertia force of national,traditional religion influencing,part of contents of faith education“lagging reality”,college students bearing religious faith have occupied a certain proportion, and with the features of diversification,nationality,regional distribution,utilitarian obviously and some students'ideals and beliefs are vague.Therefore,we must strengthen the studies of belief education theories of Marxism,adhere to instilled theory scientifically,and increase execution of related system,to improve effectiveness of belief education.

Key words:Yunnan border; nationality areas; college students; belief

2005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强调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这充分体现党对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高度重视。

一、云南边境民族地区大学生信仰现状调查概况

本课题研究以问卷调查为主,以半结构化访谈为辅开展资料搜集工作。课题组由2011年9月到2012年2月,历时5个多月开展调查并进行数据分析,调查对象的选定以随机原则确定,涵盖保山、德宏、红河、丽江、临沧、思茅、文山、西双版纳、普洱等9个地市、自治州的11所高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930份,回收有效问卷1915份,有效回收率99.22%,半结构化访谈对象共87人。接受调查的大学生除4位没有选填自己性别外,男生517人,女生1394人;分布于不同年级;从民族构成上看,汉族大学生869人,占45.4%;佤族、傣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大学生1046人,占54.6%。

二、云南边境民族地区大学生信仰的态势良好

(一)民族国家的信仰度高

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推行民族平等,共同繁荣进步的民族政策,云南边境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和教育水平不断提高,民族国家的观念深入各族人心,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祖国各族人民对自己民族和国家的一种深厚情感,是“不能视为一时的情感冲动,而是有其重要的政治理念或人生哲学支撑着的。”[1]本课题调查显示 (如表1):明确“我是个中国人”的占64.1%,“我是某个民族的人”占2.94%,“我是某个民族的中国人”占5.16%,“我是中国某个民族人”的24.8%。这表明边境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的对民族国家的认同度很高,有着深厚的爱国情感。

表1 在你的自我认知中,你更多的感觉是

(二)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强烈认同和拥护

对执政党及其执政措施的认同是衡量大学生政治信仰状况的核心指标。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云南边境民族地区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及其执政措施的认同正是政治信仰的集中体现。目前,云南边境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对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措施的认同程度比较高。课题组调查所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很有信心”以及“较有信心”的大学生占94.9%,表示“没有信心”的占5.1%。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的执政党,其制定和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及措施致力于国家的繁荣与富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导力量。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持的信念既是对执政党一系列政策措施认同的体现,也是其政治信仰在特定时期的具体体现。

此外,本研究还针对学生对党和政府推进民族地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具体政策措施的态度进行了调查研究,学生的总体态度良好,题项为“‘兴边富民行动实施以来,边境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防稳固,为‘富民、兴边、强国、睦邻’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此,你的态度是?”,如表2所示,对此表示“完全同意,感同身受”的大学生占37.2%,表示“大部分同意”的学生占49%,两项的综合为86.2%。这表明云南边境民族地区大学生对中国共产的执政政策的强烈认同。

表2 大学生对我国“兴边富民”政策积极作用的态度

(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烈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兴国之魂。目前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云南边境地区各种信仰的主体,在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际,谈谈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运用的看法中认为“必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达64.5%;认为已经过时了,坚持它只会束缚人们的思想的只有4%。对科学发展观内容的认同中,云南边境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理论认同、价值认同的达91.54%,认同“八荣八耻”的为56%。这展示着:云南边境民族地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较高认同度。

三、云南边境民族地区大学生信仰现状中的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大学生信仰宗教的人数占一定比例,并呈现多元化、民族性特征

本课题调查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云南边境民族地区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呈现出多元化和民族性特征,在分布上呈现出地域性特点。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云南边境民族地区大学生信仰的宗教亦呈多元化特征。课题调查显示 (如表3):云南边境民族地区大学生的信仰呈多元化特征明显,有马克思主义、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其他思想体系等。在有信仰的大学生中,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占39.3%,信仰佛教的占35%,信仰基督教的占6.5%,信仰伊斯兰教的占4%,信仰其他思想体系的占15.2%。信仰马克思主义和佛教的人数较多,所占比例较大,信仰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人数相对较少,所占比例较小,信仰其他思想体系的学生占据一定比例。

表3 云南边境民族地区大学生信仰情况统计表

从半结构化访谈了解到的情况看,信仰基督教的学生主要来自中缅直接接壤的边境民族地区。目前,缅甸北部各基督教会在中缅一线设立了10余所基督神学院校,以资助我国大学生出国留学、提供多种“资助经费”、解决大学生就业等为诱饵,吸引我国边境青年大学生出境学习或就业。这给边境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带来不利影响,值得我们党和政府高度重视。

云南边境民族地区大学生的宗教信仰存在一定的民族性特征,这也反映了民族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所具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本课题组对云南边境民族地区高校1915名大学生的信仰调查显示,回族、傣族、佤族、纳西族和景颇族等几个民族的大学生在宗教信仰上民族性特征较为突出。

(二)部分学生理想、信念模糊乃至缺失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云南边境民族地区部分学生存在理想信念模糊,乃至缺失。就“你有信仰吗”进行调查,分析显示 (如表4),有41%大学生明确回答“没有信仰”, 14.01%的大学生“说不清”自己有没有信仰,只有41.41%的同学肯定自己有信仰。部分学生信仰的缺失是他们在大学期间学习缺乏动力的重要原因。

表4 边境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有无信仰”的统计状况

(三)部分学生的信仰功利化明显

在“这个物质的世界,钱就是一切”的回答的学生占有4.11%,“个人之上”的占4%,“金钱是激励你奋斗的主要原因”的占32.67%。就“思想政治理论课逃课的原因”, 38.5%学生回答“该课程与专业关系不大,与就业没多大关系”。就“您对周围同学入党动机是怎样评价的”的问卷回答中,认为入党是为了“信仰共产主义”的占总人数20.15%,“追求崇高人格”的占总人数17.70%,“为今后发展谋求政治资本”的占总人数31.40%“方便以后找工作”的占总人数28.95%,“不予以评论”的占总人数17.60%。这种功利化倾向使部分学生在专业选择与择业意愿上,更多考虑个人因素,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忽视国家社会的需要。

四、云南边境民族地区大学生信仰现状归因透视

(一)大学生信仰教育环境日趋复杂,境外意识形态强势渗透

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意识形态领域历来是敌对势力同我们激烈争夺的重要阵地,如果这个阵地出了问题,就可能导致社会动乱甚至丧失政权。敌对势力要搞乱一个社会、颠覆一个政权,往往总是从意识形态领域打开突破口,先从搞乱人们的思想下手。”随着中国的崛起以及东南亚在国际地缘战略中的地位日趋重要,美国、日本、印度等大国对云南边境一些国家事务的干预力度越来越大,他们对我边境民族地区大学生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渗透,消解我国边境民族地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弱化他们的民族国家观念。本课题组调查显示,云南边境民族地区大学生宗教信仰的人数占较大比例,诸如傣族学生信仰宗教率达82.7%、景颇族大学生的信仰基督教占受访大学生的56.5%。这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民族、宗教无小事。”[2](P100)

(二)民族传统宗教惯性力的影响

宗教在探寻和解决灵魂的“最后拯救”和“终极关怀”这两个生命永恒的终极问题过程中,形成了人们的宗教情感,成为许多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黑格尔说过:“传统并不仅仅是管家婆,只是把它所接受过来的忠实地保存着,然后毫不改变地保持着并传给后代;它也不像自然的过程那样,在它的形态和形式的无限变化与活动里,永远保持其原始的规律,没有进步。”[3](P8)在云南独特的地缘政治和社会经济、科学文化及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宗教的民族性和民族的宗教性特征明显,并对现实产生了深刻影响。这是导致部分青年大学生信仰多元化的重要因素。本课题组就“你的信仰状态受影响渠道是什么”的调查显示,有信仰的学生认为52.4%的学生认为“从小至今都信仰”, 33.1%受访大学生认为,他们的信仰状源自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17.3%的源自家庭教育的直接影响。

(三)信仰教育的部分内容“滞后现实”

当前,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标准化”、教材内容更新明显“滞后现实”。当前思想政治理论通用教材的许多内容未能及时展现边境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容,未能展现民族信仰中合理的成分,加上部分教师素质不高、教法呆板等因素导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给大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甚至有厌恶抵触情绪,其结果使高校信仰教育实效性受到一定影响。本课题组调查显示,只有15.8%学生认为自己的信仰来源的渠道来自“课堂教学”,43.7%大学生认为自己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逃课的主要原因是“课时安排不合理,教材内容脱离实际,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不感兴趣”。这种教材的不完善是导致大学生信仰教育缺失的重要因素。

五、解决云南边境民族地区大学生信仰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理论的研究:高校信仰教育有效性的前提

在解决大学生信仰问题的各要素中,理论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而言,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当代大学生的精神世界较之当年选择马克思主义时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云南边境民族地区也不例外。新的社会环境,新的社会面貌,需要我们不断创新信仰教育的理论研究,创新教育模式,推动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理论的民族化、大众化,建构能“武装人”的“科学理论”,牢牢掌握高校信仰教育的主动权,确保高校思想阵地的巩固,使大学生由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真知、真懂、真爱和真用到内化为大学生心中的核心价值,进而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促进云南边境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诚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加强重点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二)科学地坚持灌输论:提升高校信仰教育的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信仰教育“灌输”的基本特征就是“灌”,体现在灌输的内容强调突出社会主旋律,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当然,我们在向学生“强制”灌输信仰过程中,需要特别注重灌输内容的科学性,要求教育内容弘扬传统美德与体现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灵活多样的科学方法向学生“灌输”。列宁曾精辟地指出:“在传达这种思想时,要善于用通俗的语言,并借助于日常生活中他们所知道的事实。”在高校信仰教育中只有将“灌输的强制性”与发挥受教育者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唤起受教育者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有效实现高校信仰教育的目的。

(三)加大制度执行力:高校信仰教育有效性的生命

良好的制度安排乃是信仰教育有效的重要保障。当前,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的实施方案》等有关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师生比、生均投入等均有明确具体的规定。历史与现实证明:良法美策贵遮执行。但是,这些制度在云南边境民族地区的执行力有些疲软。据课题组调查,国家相关规定学校单列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资金,不得低于“生均15元”的标准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专项资金,专款专用,专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教研和科研项目资助、资料室建设、教学和办公设备改善等方面,但在一些高校执行乏力。这无疑是影响高校思想政治课实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总之,大学信仰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优化社会和校园环境,并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和力量,形成有效“合力”,才能有效提升边境民族地区大学信仰教育的实效性。

[1]何爱国.“千年变局”与百年忧患——中国社会转型与爱国主义的现代演进 [J].历史教学问题,2004,(1):55.

[2]新时期宗教工作文献选编 [C].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

[3]黑格尔著.贺麟译.哲学史讲演录 (第1卷)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Research on Pres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Beliefs in N ationality Border Areas in Yunnan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AI Bing-you1, ZHONGWei-liang1, FAN Y i-min2
(1.Lincang College Lincang,Yuinnan 677000; 2.Anyang Normal College,Anyang,Henan 455002)

G641

A

1671-9743(2012)07-0039-04

2012-05-20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云南边境民族地区大学生信仰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1JD710061;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西南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利益表达问题研究——以云南省为例”,项目编号:12JDSZ3087; 2009年度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佤族哲学思想史研究”,项目编号:QN2009003;2010年云南省教育厅基金项目“佤族伦理道德研究”,项目编号:2010C120;2010年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级科研项目“学生工作视域下民族地区大学生公民教育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艾兵有 (1972-),男,江西永丰人,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思政部副教授,硕士生,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研究。

钟蔚梁 (1968-),男,江西瑞金人,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管理与经济系讲师,硕士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研究。

范益民 (1981-),男,山东烟台人,安阳师范学院讲师,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边境信仰云南
边境扬威
边境小城马斯特里赫特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守卫边境的“帕米尔雄鹰”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论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