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德育渗透

2012-08-15 00:49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德育校园

何 静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8)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德育渗透

何 静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8)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德育的渗透为高校校园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深化了校园文化的内涵,拓展了校园文化的外延,对于把握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政治方向,完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确保广大师生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彰显校园物质文化的德育意涵,加强校园精神文化的德育引领,注重校园制度文化的道德支撑,使高校文化得以坚持正确的方向,突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主导地位,为学生良好情操与独立性格的建构奠定基础。

校园;文化;德育

在当前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的高校德育教育过程中,高校校园文化以其独特的价值共用在其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作为一门以经验性、应用性、发展性、综合性、自主性为教育价值取向的隐性课程,其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建构起身处“象牙塔”的大学生亲近他人、亲近社会、开放性平台。因此,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德育渗透有其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校园文化中渗透德育的必要性分析

(一)把握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政治方向

依据社会主义国家高校的基本特点,批判性的将德育融入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体系之中,推动高校办学实际,学生身心特点等现实情况与高校校园文化的内在结构相融合,能够更有利于突破传统高校校园文化模式束缚,彰显高校思想校园文化的德育价值,帮助广大师生进一步增进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同,消除自身对于社会主义发展现状与趋势的错误认识,促进广大师生能够从更为广阔的视角认识时代特征与高校精神,强化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对于高校文化建设的定向价值[1]。

(二)完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脱胎于中国文化环境的高校德育工作有其产生的固有背景与环境,其既是马列主义教育观与中国传统教育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广大德育工作者依据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在不断研究与实践的结晶.因此,以德育保障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就可以对于中国传统教育文化进行辨证扬弃,发挥其积极功用,又能为国外先进文明的有机整合提供良好的认知依托.同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命题下,德育通过寓教于乐、人文关怀等途径,在成员中构建起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使成员达到精神上的高度统一,引导其将组织价值与个体需要联系起来,从而弥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追求表面,忽略内涵的不足。在高校中形成一种向心力、凝聚力,为高校校园文化提供保障。

(三)调动广大师生参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出发点与归宿点都是高校师生,因此能否充分发挥其主人翁意识,调动其参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就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能够突出实效,彰显时效,保证长效的关键。德育工作直接作用于人的价值体系与行动观念中,科学有效的德育工作能够提升广大师生对于学校的认同感与责任感,强化其集体意识与大局意识,从而有利于引导其将校园文化建设内化为自身的主体要求,调动自身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发挥单凭行政手段所无法达成效果,从而切实保证广大师生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二、高校校园文化中渗透德育的可行性分析

高校德育与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成为高校校园文化中渗透德育工作的基础。高校德育指的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自身的办学性质,坚持以马列主义、党的路线方针以及高校校本德育要求为指导,对其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其形成与社会主流价值取向、学校发展规范相一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一步将其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而校园文化则是在高校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内容的集合体。两者都是以人的精神世界为作用对象,通过对于人的主观世界的改造与影响,发挥自身的效用。同时,高校校园文化和德育具有内在的互补性。一是工作内容互补。高校校园文化对于师生的行为观念、价值体系产生影响,而德育则主要在作用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二是效用发挥的互补。高校校园文化主要通过环境、制度等较为隐性的方式对学生产生影响,而德育则将自身目标诉求通过直接灌输等较为显性的方式作用于德育对象;三是作用范围的互补性,德育是直接作用于高校师生的政治情操、思想意识、精神面貌和思想觉悟,并转化为思想动力。“校园文化的则是将培训、教育、规章制度与高校日常的教育教学结合起来,并经过长时间的强化和积淀,形成全体职工内在认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2]。因此,德育的渗透可以使高校文化得以坚持正确的方向,突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主导地位,令校园文化和德育两者间具有了进行有机整合的可行性。

三、高校校园文化中渗透德育的途径分析

(一)彰显校园物质文化的德育意涵

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与表现形式,诸如校园景观设计,教学楼等具体载体都可以发挥一定的育人价值,都蕴藏着特殊的德育目的,校园文化中的物质载体透过符合学校德育精神的改造与优化,会在无形中形成学生与物质文化进行强制对话的场域,构建起人与物之间的有机联系,进而对学生的情绪与行为产生影响,引领他们通过主体无觉状态下的无数次“视界融合”[3],逐步认同其所提倡的价值观与道德观,引导其树立积极向上的道德认识。在彰显校园物质文化的德育意涵的过程中,高校的物质文化建设要注重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从自身的办学特色出发,不仅注重对形式上的线条、颜色、装修等细节设计的道德价值进行认真思考,同时要在实质上与学校的“校史”、“著名校友”“核心价值观”、“三风一训”等内容产生呼应,努力让“每一面墙壁都能生活化”,每一个走廊都成为学生接受德育的课堂,每一个雕塑都成为一本凝固的书籍,从而充分发挥物质文化警示学生、监督学生、激励学生的目的,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促进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

(二)加强校园精神文化的德育引领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价值内核,是校园文化育人效用最突出的部分。通过校园精神文化的德育引领,可以发挥校园精神文化凝聚人心、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造性的积极作用,从而帮助教育对象形成较高的人文品味和较强的人文素养,以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精神基础。

加强校园精神文化的德育引领,前提在于从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出发,从高校的办学实际出发,从当代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现状出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倡导集体主义、爱国主义观念,以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保障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加强校园精神文化的德育引领,关键在于教师的师德建设。“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是高校发展的基础资源,亦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支撑。因此,这就需要一方面广大教师努力增强自身的责任感与道德感,秉持“做经师,更要做人师”的职业理想,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潮的侵蚀,努力坚守自身的道德原则,为全体学生作出示范;另一方面学校要通过多种举措,针对教师的师德情况进行监督与引导,努力营造广大教师爱岗敬业、积极奉献的良好环境,从而进一步充实校园精神文化的德育内涵,提升校园精神文化的德育价值。

加强校园精神文化的德育引领,核心在于学校“三风一训”的建设。通过校风、学风、教风、校训的科学建设,能够明确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立足点与着眼点,引导全体学生将勤奋拼搏、勇于创新等良好的学习品质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自觉,引导广大教师将严谨认真、诲人不倦等优秀的教学品质内化为自身的职业自觉,从而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4]。

(三)注重校园制度文化的道德支撑

高校规章制度通过自身所具备的奖惩机制,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起到制约与引导作用,而建构于其上的高校校园制度文化也就具备了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提供道德支撑的基本效用。

在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提供道德支撑的过程中,一方面要保证制度的“人本科学”,即学校的规章制度必须要符合国家的大政方针,必须要充满深厚的人文关怀,必须要遵照社会主义公德加以规范化、条例化。如果制度本身都是部“恶法”,如果制度本身都与大学生的内心需要存在极大的冲突,那么不仅自己的效用难以发挥,而且令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缺乏起码的道德高度,校园文化的德育效用也就难以彰显;另一方面要保证制度的“刚性有效”[5]。制度如果得不到执行,就难以有效体现自身的制约与约束作用,那就等于没有制度,因此应该通过提高执法人才素质,加强问责机制建设,建设信息沟通等手段改进制度的执行力,从而进一步提升校园制度文化的严肃性与权威性,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奠定坚实的道德支撑。

[1]有宝华.高等德育课程发展走势分析[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8(2)

[2]李臣之.高校德育课程构建与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06(8)

[3]俞国良.人本德育实践途径分析[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9(4)

[4]李国华.探寻德育“生活化”的方式与途径[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8,(3):14-16 .

[5]颜善文.高校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0):72-73

The Moral Education Penetration in The Campus Cultural Consruction

HE Jing
(Hunan IndustryPolytechnic,Changsha 410208,Hunan)

Environment for buildinga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moral penetration has injected newvitality for the college campus culture,and deepeningthe connotation ofthe campus culture,expandingthe extension ofthe campus culture tograsp the political direction ofthe construction ofcampus culture,improving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eficiencies ofthe construction ofcampus culture,toensure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the majorityof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the construction ofcampus culture has a very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Highlightingthe implications ofthe moral education ofthe campus ofmaterial culture,tostrengthen the moral education of campus spiritual and cultural lead,focusing on the moral support of the campus institutional culture and universityculture toadhere tothe correct direction,the dominant position ofthe prominent socialist values for the students'sentiments and independent character.the construction oflayingthe foundation.

campus;culture;moral education

G41

A

1671-5004(2012) 03-0018-02

2012-5-21

何静(1982- ),女,湖南常德人,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中级政工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德育校园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