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转平
(中北大学体育与艺术学院,山西太原030051)
中国在奥运会上的金牌越拿越多,但国内社会思潮倒是越来越清醒,金牌大国不等于体育强国,体育同样需要和谐发展。如果我们在奥运会上是金牌第一,而国民体质、健身设施在世界上却居一百多位,学生连踢街头足球的地方都没有,农民只能在坑坑洼洼的土场上玩篮球,“长木板”可以齐天, “短木板”不及手指,那么“中国体育”这只木桶永远盛不了多少水,只能委身于 “劣质品”之列。在中国竞技体育取得辉煌成绩之后,现在该是腾出手来补补农村体育这块“短木板”了,至少可以给学生、农民多修一些健身设施,虽然其政绩效应远不及奥运会乃至全运会金牌那样彰显,但这些政绩却是刻在老百姓心里的,其重要性和意义大得多。
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农村是重点,也是难点”的论断后,“三农”问题进一步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十六届五中全会党中央又提出了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也明确提出“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这些重大举措对于促进农村体育事业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村落是农村地域上一个实际存在的最稳定的空间聚落,村落作为中国基层社会最基本的组成单位,是农村社会传承文化和发挥功能的社会有机体,因此发展农村体育的重点在于村落体育。
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1]提出要 “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可以认为,这是建设新农村中发展农村体育事业的新举措。农村体育是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手段和重要载体,对改善农村的精神面貌、抵制愚昧落后的文化、丰富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提升农民的素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水平、繁荣农村经济、建设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积极创建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积极促进农村体育的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逐渐增多,农业税减免、义务教育费用减免、网络进村、养老保险、合作医疗制度等为农民体育发展带来了机遇,这无疑为农民参加体育休闲活动提供了可能。
村落是人类社会生活生产最主要和最基本的自然聚落之一,也是人类社会形成最早的社区形式,是农村的主体部分。因此,要发展新农村,发展新农村体育首先必须发展村落体育。
如今是发展农村经济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并重的新时期,迈向 “新农村”,不仅表现为农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还应包括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以提高农民素质为重点。体育是现代社会人们健康文明的一种生活方式。农村体育的开展不仅能够增强农民的体质,提高身体素质,更重要的是,它能向人们展示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为新农村建设和新农民的成长给予一定的文化滋养,[2]可以使广大农民潜移默化地受到体育自身蕴涵的竞争意识和拼博精神的熏陶,塑造一种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从而抵制农村 “贫困文化”现象对农民的影响,比如:赌博,打彩等。因此,农村体育的发展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基本任务和发展目标,而且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整体建设具有无可替代的促进作用。
村落是农村的基本组成单位,农村作为一个整体概念,是由无数散落的村落组成的。[3]在对农村体育的把握上,如果着眼村落的这些共性,立足于农民真实的生存状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来认识农村,更能抓住农村体育问题的实质。以农民为本,着眼于村落,也应是发展新农村体育的着眼点和归宿。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农业人口大国来说,村落是农村最基本的社区,农村体育如果脱离了村落场景和农民的参与,便会变得名不符实。可以说,没有村落体育,也就没有农村体育。要深入研究农村体育,就必须深入到农村地区最基层的村落当中,这样才能更深入、更清晰地认识农村体育的真实面貌。因此村落体育的研究对于农村体育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 “村落体育”进行研究,是我们正确解决农村体育问题、实施可行措施的起点和突破口。
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我国农村体育发展取得的成就毋庸置疑。县、乡、镇特别是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小城镇,体育基础设施条件、群众体育组织、人们的体育意识等方面,都较过去有了较大的提高,小城镇体育已经蓬勃兴起。可是我国农村的主体——村落的体育状况如何呢?带着这样的疑问,笔者对村落体育研究的现状进行梳理。由于我国村落体育研究刚刚起步,尚缺少大范围的、全国性的实地调查,因此只能从个案研究中去分析和探讨,以便管窥一二。
体育人口是社会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人口和体育现象,它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体育指标,中国群众体育调查显示,中国农村体育人口与城镇体育人口相比在数量上有很大差距,广大村落村民的体育参与人数更少。2005年,刘贺[4]对我国群众体育开展较好的辽宁省农村村落体育人口状况进行了凋查,结果发现辽宁省村落体育人口仅占3.92%,不仅与辽宁体育人口44.50%的比例相差甚远,也明显低于我国农村体育人口7.13%的比例。[4]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农村村落体育发展相当滞后。我国群众体育开展较好的辽宁省尚且如此,其他省市的村落体育也可见一斑。
通过实际走访发现,村落有相当多的一部分村民认为 “劳动能代替体育”,“身体好不需要锻炼”,还有一部分人觉得 “专门抽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有点多此一举,体育锻炼是吃饱了没事干才进行的”,“扭扭腰,跳跳舞,伸伸胳膊觉得不好意思,怕别人讥笑”。显然,村落村民思想观念较落后,体育锻炼意识不强,对体育缺乏正确的认识。另一方面说明村落农民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束缚着他们的行为。
村落体育活动的内容基本上是传统沿袭下来的民俗体育文化活动,现代体育项目在村落很难开展。由于场地的限制以及村落体育文化的闭塞,使一些新兴的健身项目在村落很少开展。沈泉庄[5]的调查发现,村里的篮球场,几乎不见村民打球的身影,篮球场长期处于闲置状态;而城镇较为流行的网球、健身操、健美等新兴体育项目在村落几乎没有开展。村落体育活动内容单一,缺乏多样性。
纵观村落体育的发展,体育设施的缺乏仍然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从体育场地设施来看,我国现有60余万个各类体育场馆,而占中国人数80%以上的农村地区,却只有20.12%的体育场馆资源,部分乡村缺乏甚至没有体育活动场所和设施。[6]截止到2003年底,我国拥有符合普查要求的各类体育场地850 080 个,但乡(镇)村有66 446个,仅占总数的8.18%。[7]体育基础设施的不足将导致村落体育活动的开展失去应有的平台,村落体育活动只能在路边、河畔、林间、田野、自家庭院及山地湖泊等自然条件下进行也就不足为怪了。村民的体育活动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谭延敏[8]等人对村落体育组织的调查表明:村委会对村落体育组织的支持程度一般。村落体育组织以个别人发起而组建的比较多,村委会发起的体育组织仅占15.4%,[8]农民体协发展的体育组织只有3.6%,根本没有发挥出体协的作用。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农民体协没有相应的人力物力的支持,体育组织不容易开展起来;另一方面,由于农民对体协的具体职责并不了解,人们的参与行为较低,加大农民体协自身的宣传势在必行。从农民参与体育组织的情况来看,[9]他们更倾向于个人发起的形式,这些组织形式比较灵活,在其中也会获得归属感和约束感,会不自觉地接受该组织的领导,参加该组织的各项活动。如果自发性体育组织的 “领导者”能力较强,开展体育活动的次数就较多,维持的时间就会较长。
“劳动代替体育”的观念在农村村落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且这种观念根深蒂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很难改变。鉴于此,不如把体育活动与劳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相关农业技能与体育活动结合起来,充分利用黄金周或农闲季节开展具有劳动技能色彩的体育比赛,如搬运、除草、收割等,极大地鼓舞、调动农民群众参与体育的热情。也可以在农忙时节村委会组织村民进行实用性的体育比赛,因为竞争是体育的精髓,是人们参加体育运动的动力源泉,因此可以进行收割比赛,搬运比赛,除草比赛等,采用计分制的方式进行,效率高者获胜,优胜者颁奖,并颁发纪念品,这样使体育和劳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农民在忙碌和劳累的过程中享受体育带来的乐趣。在劳动的过程中享受到了快乐,就能转变农民对体育的看法,能正确地认识体育,更容易接受体育,使体育能真正融入到农民的生活中去。
民俗体育能够拓宽社会交往,增进相互情感交流,提高农民素质,促进社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也能增强人民的凝聚力。民俗体育文化的价值主要是推进全民健身的价值和文化价值,民俗体育的文化价值,还对未来社会有启迪意义。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来说,随着历史的变迁,有不少民间体育已经发生严重变异,大量民间传统体育已无人通晓,许多民间体育样式传承已经断裂。民俗体育是中国古老文化的标志之一,具有较大的无形资产价值,失去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将失去节日时和人们生活中一份独特的风貌。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必须提高人们对保护民俗体育文化的认识。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现代的体育运动项目已悄然进入具有地域特色的农村村落。以山西省为例,2003年10月,纵贯山西南北,依次穿越大同、朔州、忻州、太原、吕梁、晋中、临汾、运城8市31县 (市、区)、116镇(乡、街办)、568 个行政村 (自然村1000 多个),总长666公里的大运高速公路通车。[10]山西省委、省政府提出构建 “新大运、新山西”,把大运高速公路沿线建设成为山西的绿色走廊、经济走廊、旅游走廊、城镇走廊,以期改善沿线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为山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奠定坚实基础的战略构想。省体育局与发改委经调研达成共识,提出建设以篮球项目为主带动农村体育开展的体育走廊。2005年6月底在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发改委的大力支持和大运高速公路沿线8市的共同努力下,建成百镇千村大运体育走廊。新增650块篮球场、25条全民健身路径、6所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新增体育场地面积24.25 万平方米,新添体育器材1980件,惠及沿线200万农民群众。[10]一时间,篮球运动风靡全省农村。时隔7年再观之,篮球场地大部分坐落在乡镇上,最基层的村落可望而不可及,只有在春节时期少数人去参加篮球比赛,多数村落享受不到体育的乐趣。然而具有村落特征的民俗体育在村落更受欢迎。以山西为例,晋南的秧歌、舞龙舞狮、踩高跷,晋中的背棍、铁棍、火流星、武术、抬杠箱、响马传、大竹马、耍铁叉、刀舞,晋北的故事、捞毛等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体育项目更受大多数村民的喜爱,参与性更强。因此,将传统的民俗体育和现代体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是适合村落体育发展的模式之一,这样更能调动所有村民的健身积极性。
居住相对分散是农村村落的特征之一,这给村落体育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一般来讲,农村学校是为了便于农村青少年儿童上学而设立的,中学大多位于乡镇或村落相对集中的地域。而小学大多位于村落的附近,呈网状分布于乡镇的各个村落,这样就形成了以农村中学为中心,村落小学为分布点的网状体系。因此,充分利用农村学校有利的地理位置,以农村学校为中心的这个网状体系来开展村落体育。一方面可以完善农村与学校的资源共享,另一方面可以节省国家对农村体育资源配置的资金,以学校体育带动村落体育的发展。
文化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思想观念。目前大部分村民文化素质不高,因而村落农民的体育健身意识不强。通过学校教育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改变农民对待体育的错误思想观念,要从学校教育做起,从儿童做起,期望通过多年的努力之后,最终提高村民的健身意识,培养终身锻炼的习惯,提高我国农民的体质水平。
村落学校体育师资的匮乏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坚持走高校与农村结合的道路也是发展村落体育的重要手段,通过高校的体育专业人才到村落学校去义务支教,一方面可以解决村落学校体育师资匮乏的情况,另一方面可以锻炼大学生的执教能力。把一些现代体育项目带入村落,使村民不会为锻炼项目而犯愁,更好地带动当地村落体育的发展。比如:排舞,不受场地设施的影响,简单易学,又有很好的健身效果,在村落中开展是不错的选择。
近几年,农家乐体育旅游成为一种时尚。村落山间林间,更适合开展体育旅游,充分利用当地的特色资源,促进村落体育的发展。利用旅游黄金周时间,在景区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如举办采摘、插秧、耕作收割、施肥等具有农民特色的体育比赛,能极大地鼓舞村民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以旅游资源为优势,以名胜乡镇为特色,积极创建体育休闲活动中心,开发特色乡村、景区。例如山西的 “晋商社火节”成为人民群众节日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首先,师生带动村民。把村落学校的师生作为村落体育发展的一部分,以村落学校教师作为农村体育健康意识的宣传者、组织者,积极培养农村青少年的体育健康意识,进而去影响家人和带动村民体育活动的开展,建立起以村落学校为依托的网状村落体育格局。
其次,学生带动家长。[11]以学校为出发点组织学生带动家长进行亲子游戏,借此机会体育教师可以对家长进行体育健身指导。通过对农村学生体育健身意识的培养,学生在家庭里的宣传和引导,可以促使农民对体育的重新认识。特别是当今农民更加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发展。积极地开展学生和家长都能够参与的体育娱乐项目,不仅能调动学校的积极性,也能推动村落体育的发展。以村落学校为突破口,积极组织青少年参与到体育中来,利用他们的力量带动 “家长”、 “亲朋”、 “邻里”,从而促进村落农民的“全民健身”活动。
最后,在校农村大学生带动村民。在校农村大学生多数接受了多年的体育教育,并且掌握了一定的体育健身技术和方法。充分利用在校农村大学生放假返乡的时间,村委会组织大学生带领当地村民进行体育锻炼,教会村民体育锻炼的技术和方法,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鼓励和培育更多的农民体育骨干,以促进村落体育的开展。
在我国竞技体育取得辉煌成就之后,再看国民体质、全民健身、农村体育这块 “短木板”短得让人窘迫和愧疚。当今该是腾出手来补补 “短木板”——村落体育的时候了,至少可以给学生、村民多修一些健身设施,虽然其政绩效应远不及奥运会乃至全运会金牌那样彰显,但这些政绩却是刻在老百姓的心里,重要和有意义得多。村落体育的发展模式应不拘一格,多种发展模式相结合,走出发展村落体育的特色之路。
1.村官带动体育参与。在当今社会,鼓励大学生下乡成为一种新的就业形式,村官就成了村落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接受过高等教育,在高校学习了体育课程,大多数掌握了一到两门体育锻炼项目。因此,应充分利用村官的这个有利资源带动整个村落的体育发展。
2.利用体育长廊改变村民体育意识。正确引导、加强宣传以改变村民的体育意识。国家在进行农村体育设施投入的同时,要加强村民体育健身意识的培养。
3.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的民俗体育项目,开展村民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调动村民参与体育的积极性。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N].新华日报,2006-02-22 (1).
[2]罗湘林.对一个村落体育的考察与分析 [J].体育科学,2006,26 (4):86-95.
[3]虞重干,郭修金.农村体育的根基:村落 [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 (7):1-5.
[4]刘贺.辽宁省农村村落体育人口现状调查 [J].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报,2007,22 (4):5-7.
[5]虞重干,郭修金,奚凤兰.小康村沈泉庄体育调查报告 [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 (4):1-5.
[6]谢光辉,黎晓勇.关于农村体育的现实困境与发展出路的思考 [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34 (5):31-34.
[7]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 [N].今日信息报,2004-07-10 (1).
[8]谭延敏,张铁明,董启林,等.农村村落体育组织生存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J].邯郸学院学报,2009 (3):99-106.
[9]郭琴.我国农村体育研究综述及其思考 [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 (4):34-38.
[10]山西省体育局群体处.以建设大运体育走廊为突破口推动百万农民健身活动[EB/OL]. (2005-12) [2012-07-25].http://www.sxsport.gov.cn/show_hdr.php?xname=6QR8D11&dname=MBPB421&xpos=4.
[11]宋杰.家庭体育:发展我国现代农村体育的着力点 [J].体育学刊,2010 (3):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