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2012-08-15 00:44吴培贞
关键词:儿童农村学校

吴培贞

(山西省太谷中学,山西太谷030800)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推进,经济的繁荣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因经济利益的诱惑而选择外出打工、经商,于是把子女交给家里老人或他人照顾,这些孩子就成了留守儿童。[1]留守儿童就是父母双方外出打工,孩子被迫离开父母,厮守在当地读书的儿童。留守儿童更缺少来自家庭的亲情和温暖,他们的身心要经受更为严厉的磨练。当前,留守儿童大多不是营养不良,就是性格孤僻,根本达不到德智体全面发展。在这样的形势下,研究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当之无愧成了教育界的热点话题。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直接关系到未来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培育,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和全面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状况及存在问题

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差异,农村的大量劳动力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而向城市转移,但同时又不能将孩子带在身边,故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留守儿童。因为留守儿童大多在农村,由老人抚养,父母对孩子的监护不到位,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不良影响。[2]

第一,从生活方面上看,因为在农村,生活条件不好,又加之缺少父母良好的生活照料,有许多留守儿童出现了营养严重不足的现象。例如,农忙时节留守儿童的监护人由于生产活动,常常不能照顾到儿童的饮食。很多留守儿童不能按时吃饭,饮食质量也在下降。也有一部分儿童由祖辈照料,老人与儿童在饮食习惯上有差异,有些老人对儿童发育所需营养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也不够。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儿童的正常发育,造成身高发育迟缓和低体重的问题。

第二,从教育方面来看,因为留守儿童大多是由年迈且文化素质较低的老人隔代监护和他人的临时监护,这样的监护人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是“管不了”、“不会管”,在教育上对孩子缺乏行之有效的督促。[3]另外,农村学校因办学条件的不足和教学理念的落后往往满足不了留守儿童的特殊有效的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很容易产生厌学、逃学、辍学的现象。据笔者在抽样调查的外出打工家庭子女中,有46%的留守儿童学习成绩较差,42%的学习成绩中等偏下,10%的学习成绩较好,仅有2%的学习成绩优秀。

第三,从经济投入方面来看,有些农村家长过分重视眼前的、短暂的经济利益,错误地认为只需要给孩子提供富裕的生活条件,于是孩子要多少钱就给多少钱,根本不重视孩子的教育,所以常常发生农村留守儿童经不起诱惑,出入娱乐场所,甚至在经济拮据的情况下会踏上犯罪的道路等情况。近年来,我国各级法院判决生效的未成年人犯罪平均每年上升13%左右,其中留守儿童犯罪率约占未成年人犯罪的70%,而且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第四,从留守儿童心理方面来看,由于父母长期外出打工,留守儿童缺少亲情和心理关怀,没有倾诉对象,出现了自闭、冷漠、不合群的现象,因此一大部分留守儿童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疾病。[4,5]“隔代教育”重视孩子是否吃饱穿暖,却大多忽略沟通交流,孩子的心理问题长期得不到疏导,这对其成长是很不利的。

第五,从留守儿童道德行为方面来看,由于缺少亲情,监护人疏于管教,道德教育不足,留守儿童出现了行为偏差。2011 年全国妇联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约为6100万人,其中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处于不确定或无人监护状态。那么,留守儿童就很容易暴露在不良社会环境中,存在着较普遍的心理和性格方面的障碍,行为也更容易越轨。

第六,从留守儿童安全方面来看,留守儿童的自我保护能力较弱,父母不在身边,监护人的防范意识又较差,经常遭到同学、邻居的欺负,受到伤害,有的还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首选对象。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数据显示,部分留守儿童因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经常受到同学、邻居的欺负。32.1%的农村留守少年儿童表示曾 “遭人欺负”,主要表现在 “被人恶语中伤”占29.9%和 “被人踢打”占16.5%。少部分的农村留守儿童曾 “被人恐吓索取金钱”和 “被人殴打索取金钱”,分别占2.2%、0.3%。

二、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原因

第一,从社会的发展角度来看,早在2003年,我国农村流动人口已达到了1.14 亿,比2002年增加了8.8个百分比,此时,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流动,家庭化流动的趋势越来越突出。[6]同时,城乡体制的不同,户籍制度的不同,农村子女在城市受教育权利得不到保障等等诸多壁垒的城乡差异使得广大进城务工的农民子女无法得到妥善的安置。于是,农村劳动力在转移的同时无法承担子女教育的高昂费用,便选择了将子女留在农村。由此便有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

第二,从家庭认识角度来看,我国存在城乡差异,且差异越来越大,广大农村农民看到了城市经济收入的丰厚,为了使自己的生活水平提高,也希望给后代提供更充裕的经济支持,便离开了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土地,选择到城市去闯荡,但是在自己外出务工的同时,他们发现了子女教育和成长遇到问题时,他们也是往往选择将自己的子女变成留守儿童。孩子的实际监护责任往往落到了隔辈老人或亲友身上,而他们又常常因为农活多、精力不够或者溺爱、文化太低等原因,难以担当起全部的监护责任,从而导致大部分留守儿童处于重 “养”轻 “教”状态。另一方面也是由于部分家庭教育意识淡薄,或新 “读书无用论”思想作怪,如相当一部分贫困地区的家庭认为,即使孩子上了大学也未必能找到好工作,不如早一点挣钱更实惠,于是在这些家庭中,孩子的学习也便成了无所谓的事情。

第三,从学校教育角度来看,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是中小学生,由于缺乏家庭的关爱,学校老师对其成才成长尤为重要。学校担负着教书育人、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为儿童将来的工作和生活奠定基础的重任。然而由于农村学校管理方式简单,对留守儿童缺乏有效的帮扶,极大程度上制约着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另外,当前许多农村学校对教师和儿童的评价机制存在一定的偏差,无论是对教师的考核还是对儿童的评价,均还停留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的理念上。一些老师在这种评价机制的影响下,认为“教好几个差生不如带好一个优生”,从而放松了对学习成绩差和品行差儿童的管理和教育,这其中就包括大量的留守儿童。再者,即便一视同仁,但由于留守学生中难免发生种种问题,老师却很难在第一时间很快与家长取得联系,所以也就常常不了了之。多次管教无效后,干脆放任不管,听之任之,甚至推向社会。

三、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对策

在现阶段,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依然是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存在的难题,也将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存在且不可不重视的问题。因此,我们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在于引导他们建立健康、乐观的心态,锻炼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从而促进他们自然、顺利成长。

第一,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大投入力度,特别是财政部门要舍得在教育上投资,在广大农村建修专门的留守儿童学校,配备有经验的教师队伍;另外要严禁城市学校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不合理收费,要使农村留守儿童和城市儿童在教育上享受同等待遇,为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提供保障。

第二,农村学校要针对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完善师资队伍,如成立心理辅导中心,对留守儿童要多关注;各地村委会要加强村风建设,树立典型,加强宣传引导,要使留守儿童感受到社会的关怀;另外,家庭、村委会和学校之间要加强协作,各司其职,三方要加强沟通、了解,遇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他们的健康成长。学校和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教育观念,结合农村留守儿童的特殊性,要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怀和爱心,要让他们有归属感,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多和家长联系沟通,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第三,父母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多给子女亲情,在孩子身上要多花时间;要处理好经济收入与子女教育的矛盾,切不可以牺牲孩子的教育为代价来换小利益;要与学校和老师多沟通。临时监护人要认真对待孩子的教育,承担责任和义务,为留守儿童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第四,社会各界要充分重视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各级党委政府应引起高度重视,要在加大经济投入的情况下,出台相关政策,切实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的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权利。其次,要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舆论导向作用,各地村级组织要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营造教育氛围,倡导崇尚文明社会风气,优化社会育人环境,为留守儿童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结束语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伴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并将长时期存在的社会问题,能否解决好这个问题,将直接关系到未来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培育,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必须立足于城乡统筹的原则,以人为本,切实建立有利于城乡一体建设的教育体制。

[1]庄华峰.社会政策导论 [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34-54.

[2]徐愫.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65-69.

[3]朱力.社会问题概论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303-468.

[4]王思斌.社会学教程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09-124.

[5]徐经泽.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19-34.

[6]毛晓光.人的成长与发展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45-46.

猜你喜欢
儿童农村学校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留守儿童
学校推介
六一儿童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赞农村“五老”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