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镜单人操作460例体会

2012-08-15 00:50吴学勇
淮海医药 2012年2期
关键词:进镜单人双人

吴学勇,吴 伟

结肠镜检查是诊断大肠乃至回肠末端疾病的可靠方法,并且结肠镜下息肉摘除等治疗,临床已广泛应用。结肠镜单人操作目前在日本和欧美已经是主流,特别是日本,普及率几乎达到100%[1],但在国内尚未普及。结肠镜单人操作法较双人操作有优势,其将逐渐取代传统的双人结肠镜操作。笔者于2008年6月开始尝试结肠镜单人操作检查和治疗,至今完成460例,现将有关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6月~2010年12月采用结肠镜单人操作法行全结肠检查与治疗的患者共有460例,其中男252例,女208例,年龄5~89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脓血便、便秘及腹部包块,也有无症状接受体检的,其中4例是直肠癌miles术后,儿童2例。

1.2 肠道准备 术前1 d低渣饮食,检查当日早晨7~8时,予以20%甘露醇500 ml,5%葡萄糖氯化钠1 000 ml(或者20%甘露醇250 ml,5%葡萄糖氯化钠1 500 ml)口服,多数在下午2:30后接受检查,行息肉治疗的采用番泻叶30 g泡茶服,少数是口服和爽(复方聚乙二醇)配2 000 ml水,大多数肠道准备满意,少数肠道清洁不佳的给予清洁灌肠。

1.3 操作方法 内镜采用Olmpus cv70肠镜操作。患者取左侧卧位,术者左手持结肠镜角度操作部,右手握住镜身前端进镜。基本操作要领:根据肠腔走行协调内镜旋转度与角度操作,少注气,多抽气抽液,循腔进镜,不断短缩肠管,必要时变换体位和助手按压腹部。受检者检查前一般不用解痉剂及镇痛药物。

2 结果

本组460例接受检查者中,以回盲部到达率或者虽然没有到达回盲部而获得了检查目标,获得成功的为448例,插至回盲部的为425例,其中插入末端回肠58例,直肠癌mils术后经造瘘口4例。未完成肠镜插入回盲部的,肿瘤狭窄不能通过内镜者16例,行息肉摘除治疗未插至回盲部者7例。未完成肠镜检查目标的为12例,其中肠镜检查后经X线检查发现结肠冗长1例,术后腹腔粘连2例,有8例接受检查者出现腹痛剧烈未能完成全结肠检查,有1例检查中恐惧感强烈而放弃检查。1例儿童为5岁,行Olmpus cv70胃镜代肠镜检查及幼年性息肉治疗,检查及治疗顺利。除去肠腔狭窄和治疗息肉原因,本组完成单人肠镜操作成功率为97.39%。肠镜到达回盲部60~80 cm,少数为100 cm以上。到达回盲部的时间为3~30 min,平均约为12 min,所有接受检查者,未出现肠腔内出血、肠系膜撕裂出血、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但少数有腹痛、腹胀等不适,检查后短时间能缓解。

受检者接受普通结肠镜检查,检查中的痛苦有腹痛、腹胀不适、排便感、恶心等,而最主要的是腹痛,根据受检查的主观感受,笔者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TO)关于疼痛程度划分的级别,予以将结肠镜检查中凭借被检查者的主观感受,将疼痛分级为5级:(1)始终无疼痛;(2)偶出现轻微疼痛,能耐受检查;(3)中度疼痛,间断不能耐受;(4)很疼痛,依靠耐力坚持检查;(5)疼痛剧烈,放弃检查。460例接受检查者中1、2级:382例,占83%;3级:52例,占11.3%;4级:18例,占3.91%;5级:8例,占1.74%。从统计分析结果看,超过80%接受肠镜检查的疼痛较轻,只有3.91%的感到疼痛较大,1.74%的疼痛剧烈而不能完成检查。

3 体会

结肠镜操作,关键是短缩肠管,而单人肠镜操作在短缩肠管方面较双人操作有优势,操作者可随时感知插镜的阻力,控制进退镜,更易使动作协调。较双人操作比较,尚有旋转镜身配合进退镜操作的方法,此方法双人操作配合起来较难协调。受检者接受肠镜检查的主要痛苦为腹痛,短缩肠管后进镜会大大减轻受检者的痛苦。单人结肠镜操作技术性强,受检者不同,肠腔的走行也不同,其操作细节是非常复杂的。对于操作者来说,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的操作动作,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达到回盲部,减轻受检者的痛苦,是需要不断努力的。

我们在操作应用过程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循腔取直镜身进镜为单人肠镜检查的基本操作。取直镜身进镜,边进边退[2],不要见腔就进镜,掌握好旋钮,辅以必要的旋转镜身和旋转镜身的退镜,基本的操作多能顺利完成肠镜操作,而不需要特殊手法。

解襻和防襻是最大的操作难点。肠镜检查操作中防襻更显重要,其基本操作仍是取直镜身进镜,边进边退,以退求进。在具体位置上,主要表现在乙状结肠处理上,过去曾提出α和ρ成襻,实际在无X线透视下的肠镜操作,在解襻前我们没法明了、也不必先考究其究竟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成襻,只要拉镜过程中不断尝试左旋或右旋以寻找内镜与肠壁间的阻力,使镜外拉而镜端不退,甚至反而前进,便能达到解襻、短缩肠管的目的[3]。在单人肠镜操作中,也避免不了出现带襻进镜情况,肠镜进镜在尝试多种方法不能奏效后,退镜操作会出现视野跟着退出,而进镜又会有些阻力,或者是形成人为的肠襻,在有一定阻力的带襻进镜后,一定要及时勾拉退镜,待镜身越过一段肠段后,会使得勾拉短缩肠管很有效,切不能强行一直带襻进镜,增加受检者痛苦,也增加风险的发生。

理解拉镜不等同于钩镜。工藤[2]提出的肠镜操作水平分级,操作中始终“轴保持短缩法”为最高级别,其主要体现在短缩肠管的水平上,而退镜拉镜为基本动作。初始操作单人肠镜,会将拉镜误解为钩镜,希望拉镜时镜头的弯曲部能钩住肠壁,使得肠腔短缩,光钩住肠壁,可能会有短缩肠管作用,但其着重钩住的是近镜头端肠管,松开旋钮后,往往会出现肠管滑脱退出,且容易损伤肠壁。其实拉镜不等同于钩镜,钩镜操作在实际操作中要尽量避免,镜头过于贴近肠壁,视野消失,收效也有限。当镜身处于弯曲状态通过较大幅度退镜取直镜身过程,笔者理解为拉镜,退镜时感觉阻力,并且视野不退出,往往提示拉镜有效,即使镜头端未调整弯度,退镜时,肠管也会向镜身短缩的。李初俊老师提出,要在明视下拉镜[3],值得我们借鉴,钩镜就不能在退镜中窥见清楚的肠腔。

利用体位改变及助手按压腹部来进镜。肠镜受检查者取左侧卧位,多能完成检查,这体位便于操作者单人操作。寻腔出现困难或自由镜身后插入有困难时,可先尝试平卧位,平卧位便于助手按压腹部。肠镜操作很难说有固定模式,在某一体位下,尝试过多种操作手法后,不要再重复已经使用过的手法,而要随机应变,避免过多的无效操作,如左旋转退镜不成功,可考虑右旋退镜等。助手按压腹部的选择,在镜身自由度好,肠腔视野清楚,进镜视野不前进甚或反退后,提示力量传导出现异常,助手予以按压腹部,往往会达到很好的效果,但要注意按压前要将内镜拉直。见到肠腔而进镜视野不前进或反退,继续进镜势必要人为形成襻。笔者在操作中利用助手按压腹部,感觉在横结肠肝曲进升结肠时使用偏多,其次是越过结肠脾曲。而在乙状结肠到降结肠时少用。按压腹部部位不固定,可先由左下腹尝试,无效后改中上腹部,每次按压无效后,再进镜时要将镜身取直。

此外,笔者通过操作,还体会到要完成单人肠镜操作,肠镜的性能也很重要,笔者尝试使用富士能88A肠镜单人操作,完成情况不理想,镜身重,旋钮不灵活可能是其原因,当然,笔者使用的Olmpus cv70肠镜,其性能也待改善,镜身偏软。另外,肠道的准备也是完成操作的基本条件,视野过于模糊,往往会充气过度,并且在操作中吸引器容易堵塞,不能充分吸引,这将给肠镜操作带来难度。

总之,单人操作肠镜,在比较双人操作上,主要是操作者的自主判断上有更大的自由性,有旋转内镜镜身的操作,其操作有取代双人操作的趋势。在尝试单人操作时,如有双人操作经验,遇操作困难时,也可改换为双人操作。单人操作中因有旋转内镜动作,有时使得肠内息肉等病变也随镜身旋转而发生方位改变,这样,在操作中,还是遵循见到病灶后,及时给予活检等处理,以免会给退镜再寻找病灶出现困难。单人肠镜操作一定例数后,条件允许,循序渐进,可开展静脉麻醉下肠镜操作,适于对部分耐受性差而使检查失败者[4]。

[1]岩男泰,寺井毅.图解大肠镜单人操作法——基础与应用[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3.

[2]工藤进英.大肠内视镜插入法[M].东京:日本医学书院,1997:26.

[3]李初俊.结肠镜单人操作法相关问题探讨[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7,24(2):155-157.

[4]萧树东,许国铭.中华胃肠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4-67.

猜你喜欢
进镜单人双人
结肠镜不同进镜次数对结直肠息肉检出率的影响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结肠镜进镜难度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三步法”输尿管镜技术在输尿管镜入镜中的应用
双人面具
——为小提琴与钢琴而作
中国第一个双人滑冰世界冠军
———申雪、赵宏博
与外隔绝
经鼻胃镜检查86例临床分析
第三十八周:每个人的舱位都是单人舱
“双人运球”乐翻天
郭川:单人不间断帆船环球航行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