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传播语境下的文学诗性

2012-08-15 00:53张恒军
关键词:诗性文学作品重构

张恒军

(大连外国语大学文化传播学院,辽宁 大连 116044)

现代传媒缓解了人们在快节奏现代社会生活中产生的精神压力的同时,其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最为明显的是对精英文学的存在价值以及存在形态的消解,对社会同一性进行强化的同时,消解了社会个体的独立性。现代传媒凭借其商业化的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以感官享乐代替了传统的审美体验,造成对文化消费的引导转向金钱支配下的消费诱导,最终导致了霸权的姿态下文化消费的日趋粗俗化。

一、现代传播对文学诗性的冲击

一般说来,印刷形式和电子形式是现代传媒的两个翅膀。电子传媒当前是现代传媒的主力军。现代传媒的高速发展,不断为现代社会创造着惊喜,也形成一个完整的文化产业链,最终形成了“文化工业”,对当今社会结构,尤其是文化结构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今天,在日益浓郁的商业情结和享乐主义语境下,文学正在违背当初的价值追求和信仰,被打上了商品和利润的标签,感官享受取代了传统的审美体验,直接享乐取代了间接审美,平面化取代立体化,文学意义的多元化被消解为单一的感官刺激,大众文学取代精英文学,甚至大众文化也逐渐沦为“伪大众文化”。[1]一切没有进入影视中的真实、原则、现象以及人事,都被划为了当代文化主流之外的边缘文化,现代媒介成为了把握了绝对的文化权利。在后现代的文化语境中,现代媒介不是社会的真实反映,相反的是,社会真实是现代媒介的反映。媒介时代的到来意味着以感官体验为主导的文学时代的到来,文学已经成为纯粹的感性直观创作。

文学作品是语言符号的一系列的排列组合,其根本价值在于通过语言符号的排列组合,营造出一种凌驾于现实之上的诗意空间,借以激发读者的想象,引起读者的感情共鸣,延伸读者的感觉,使人们在审美体验中获得精神的愉悦和满足。古今中外,但凡经典的文学作品都是凭借其卓绝的诗性智慧以及非凡的审美价值创造而造就其经典的地位。对于陷入自由与现实之苦的人类而言,文学的诗意空间创造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然而,随着现代传媒时代的到来,人类生存的本质正在被挤压,生命的灵性正在逐渐丧失。在激发人们想象力、振奋人们精神方面,虽然现代媒介的感官刺激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就其程度和效果而言,远远无法与诗性文学相比。高妙的诗意境界和智慧,是现代媒介的视觉图象所不能实现的。无论现代媒介的感官体验有多美妙,都无法彻底取代文学的审美体验。要想守护人类的本性和生命的灵性,就必须要依赖具有诗性智慧的文学。

网络文学的迅速崛起,本质上来说是写作方式以及文学传播方式的一场变革,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文学的创作规律和本质特征。随着网络媒介的发展,每一位对文学创作感兴趣的人都可以借助网络进行文学创作,但是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大部分网络文学由于缺乏应有的文学诗性和审美价值,不能算是真正的文学作品。当然,也不乏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并且随着网络作家的不断探索,网络文学的创作水平也得到了不断的提升。但是由于网络文学作品与传统的书面文学作品之间存在着本质和价值追求上的一致性,因此,网络文学所取得的成就也属于文学自身所取得的成就。归根结底,网络文学没有脱离文学的范畴,从这个角度出发,也就不存在所谓的网络文学创作冲击文学创作的说法了。

对于所谓的“超文本”文学作品,其本质只不过是,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将文学、绘画以及音乐等艺术媒介简单拼装的产物。这些“超文本”文学作品,不仅在内容上缺乏新意,在形式上也只是技术性的拼装游戏罢了,并没有形成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新的艺术形态。另外,所谓的电脑作家的作品,虽然具有一般文学作品的外在形式,但是其内容只不过是数字符号的机械组合。所以,不管电脑作家的研制者们如何自我吹嘘,读者在面对此类乏味的文学作品时,感受不到一丝的文学诗性,更谈不上获得精神上的滋润和鼓舞。由此可见,文学属于人的精神创作,无论现代化技术多么发达,都始终无法取代人的主体性。现代化技术掌握的只是文学创作中具有基本规律性的文字操作方式,但是文学创作是一种个性化的生命创作。可以说,现代媒介能够开辟出无限的虚拟空间,却无法开辟出人类无限向往的文学诗意空间。

二、现代传播语境下文学的存在

当代文学正在演化出一些新特征:就世界而言,出现了虚拟化特征。世界,作为文学创作的四大要素之一,是创作的蓝本和基础。世界是文学的描写对象,文学又在世界中得以传播。世界构成了文学的最大生产场,是文学内容的形成和消费赖以依托的环境,世界的改变将对文学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现代媒介下大众文化的兴起已经改变了人类传统的世界观。大众文化创造了一个“虚拟真实”的世界,但现代媒介不是社会的真实反映,相反,社会真实是现代媒介的反映[2]。在现代媒介时代,人们可以无需对真实世界进行亲身体验,只通过现代媒介所反映的内容去体验和了解世界。在这种世界观的引导之下,文学所描述的世界也日趋间接化和虚拟化,被深深地打上了现代媒介的烙印。

就作者而言,出现了多样化特征。现代传媒时代,作为文学创作主体的作者呈现出了一种多样化的趋势,一是作者自身的多样化,最明显的是网络文学的崛起,彻底剥下了以往作者头上闪耀的光环,作者已经变得普通化。二是作者文学创作方式的多样化。现代传播媒介在本质上是人的外延和扩充,它极大扩展了人们感知和记忆的深度和广度,它为作者开拓了生活体验的新渠道,为文学创作的素材和主题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挖掘空间;它也促进作者文学创作过程的新选择,当代作家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进行文学写作;从创作手法来讲,现代媒介时代的文学已经彻底打破了传统的“白纸黑字”局面,现代作家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和手段,可以将影响、声音进行完美融合,创造出形象生动的多媒体文学,塑造更加饱满的文学形象,表达更加充分的思想情感。

就文本而言,出现了多元化特征。一是文学文本形式的多元化,最明显的是电子文本的迅速发展,影视文学、网络文学以及手机文学等众多新兴的文学形式迅速兴起;二是文学文本创作风格的多元化。如小说创作中经常会借鉴影视中常用的色彩的渲染、蒙太奇手法等;三是文学文本中的语言风格受到了现代媒介的影响,语言也呈现了影视化发展趋势、网络流行语的风格等。四是文学文本语言呈现视觉化发展趋势,现代媒介的影像文化促进了文学文本的视觉化。

就读者而言,出现了世俗化特征。现代媒介下引导的文化已经改变了传统读者的审美心理。传统印刷媒介时代的审美心理主要是理性思维以及人文价值追求,而现代媒介时代的审美心理主要是感官体验和享受主义,当然这并不代表现代媒介一定会带来人文精神的沦丧。只是同文学相比,现代媒介引导下的大众文化更多地表现为享乐式的感官体验。

现代媒介时代的文学场与传统媒介时代的文学场形成了两个相互独立的围城,两个文学场中的作家都想冲破固有的局限进入另一个围城。这也最终导致了现代媒介时代文学标准的杂糅和模糊。目前的文学标准一直在文学的文学性和市场性两者之间徘徊不定。衡量一部文学作品的好与坏,显然不能再单纯地以是否具有文学性、审美价值和政治导向性为标准。而是综合考虑文学作品是否畅销以及是否有极高的人气。这种左右摇摆的状态,实际上暗示了未来文学标准将进行重构。现在的文学标准处于一种混杂的状态,而这种混杂状态其实就是一种无序状态,但是无序又预示着一种新标准的产生。

今天,我们对一部文学作品的评判标准仍然处于多元化状态。出发点以及考虑的因素不同,所得出的结果也就不尽相同。但是现代媒介时代的文学评论界应该本着客观、公正原则,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和标准的基础上,对文学作品作出全方位的解读和评论。当然,这只是新的文学标准重新确立之前的权宜之计。

三、现代传播语境下如何重建文学诗性

对文学现有边界、现有规范、现有对象的固守,表面上看是对文学作品“文学性”以及诗性的维护和捍卫。但我们不要忘记,时代发展的潮流是滚滚向前的,面对现代传媒时代,作家只有转变观念,积极应对。陶东风认为:“一个有生命力的学科应该具有积极而开放的胸怀,一种积极突破、扩展疆域的心态。我们可以从中外文学理论的历史中发现一个基本规律:文学理论的飞跃式发展常常发生在边界被打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积极‘侵入’的时候,这些开创性的大师恰好常常是文学研究的‘外人’。只有开放文学理论才能发展文学理论。”[3]这是理性的选择。

总结文学发展的历史和当下,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不难发现的是,文学研究的模式、出发点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传统的自主自律的文学研究模式只是一个历史时期内的文化构建罢了,我们不能一味地固守陈规,要结合时代的变化而作出及时调整。实际上,无论是文学的学科边界,还是文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甚至是文学的概念和内涵,都不是不可改变的,不是固定不变的,并非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实体,而是一个动态发展变化的过程,一种基于时代环境和社会文化的建构物。时代环境的变化、文学语境的变化都将导致我们重新定义文学,划分文学的边界。

沃尔夫冈·韦尔施的《重构美学》曾对当代的审美化现象进行了批判性的反思,并对美学、伦理学以及哲学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尤其是对当下建筑学以及艺术中的审美问题进行了重点阐释,并对美学的重新构建作出了努力探讨[4](P136)。他指出,当今的审美的泛滥成灾,片面追求时尚,必须对美学进行重构,美学要涵盖大众日常生活以及现代媒介文化。基于这种基于现代媒介时代特征的判断,沃尔夫冈·韦尔施提出建立“超越美学的美学”的主张。他主张要扩大美学原有的疆界和外延,使其能够涉及到哲学、艺术之外的其他领域,由此来对美学进行重构。另外,他指出,美学再其自身的发展进程中已经历经了重要的研究模式的转变。他的判断实际顺应了时代的大势。

文学是文化的一种动态表现。当今时代,文学的发展与传播媒介共荣共生。现代传播媒介实际上正在为文学的发展提供越来越大的平台,也为文学的诗性重构提供了内在的驱动力。

新的时代语境下,我们的确应该重构美学,一方面出于对现实的时尚化包装需求;另一方面出于对现实理解的需要。这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第一是现实的非现实化。所谓的现实的非现实化,主要是基于当下现实世界是由现代媒介进行反映的,现实世界受到了现代媒介的深远影响。现实世界的重力逐渐丧失,由传统的强制性转向游戏性,处于不断的失重状态中。因此,对于当代美学来讲,对现代媒介时代下的美学进行重新的审思也是大势所趋。第二是大众感知的重构。他指出,现代媒介主宰一切必将会引起视觉文化的崛起,尤其是到了电视时代,更是达到了巅峰。电视带来的视觉感知,应该纳入美学研究。第三,非媒介感知的再确认。虽然媒介感知已经成为当下社会最重要的感知形式,但是我们依然需要对非电子的现实以及其他的感知形式进行重新界定,对那些无法被媒介感知复制的特征进行强调和宣传。他指出,一方面传媒化趋势不断延伸,另一方面,非电子媒介感知的再确认,可以说,当下大众感知具有双重属性。既对传媒独有的魅力进行追逐,又对非传媒化的目标进行追求。这种二元论的观点并没有错,相反,很多事实告诉我们如何广为转化,不断深入到大众日常生活中的多元性。

综上所述,对传媒强制性和游戏性的关注,对电子媒介感知的关注,对视觉文化的关注,对现代媒介时代下的美学的反思,将使得重构美学显得自然而然[5],使得文学诗性的重构重要而迫切,又自然而然。

[1]韦茂斌.无纸化时代:文学的何去何从——浅论传播媒介的演变对文学与文学发展的推动与制约[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

[2]徐肖楠.在媒介化生活中寻视的文学差异——本质化文学原创与媒介化文学依附[J].文艺评论,2012(7).

[3]陶东风.移动的边界与文学理论的开放性[J].文学评论,2004(6).

[4]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5]周燕芬.批评家的文化立场与独立思想——读仵埂《文学之诗性与历史之倒影》[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猜你喜欢
诗性文学作品重构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视频压缩感知采样率自适应的帧间片匹配重构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长城叙事的重构
形与影的诗性纠结——庄晓明的诗与诗评
北方大陆 重构未来
北京的重构与再造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
诗性叙事与超现实叙事——论《尘埃落定》对于《百年孤独》的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