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型教学与教学模式的变革——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中的运用

2012-08-15 00:43蒋乐蓉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24期
关键词:基本原理研究型现实生活

蒋乐蓉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湖南 娄底 417000)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就是教师一言堂、满堂灌,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的机会,单一的学校课堂教学无法做到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不能及时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中的基本原理运用到实践中去,体现不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革命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所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模式的改革就成了当务之急.

1 研究型教学及特点

研究型教学是我国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发、支持、指导下,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找出问题、运用基本原理解决问题,更好的完成学科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研究型教学正是顺应了现代教育发展的这种趋势,它将教学与科研两者有机结合,为革新传统教学方法提供了途径.

研究型教学作为一种模式是优化多种教学模式的结果.具体来说,研究型教学模式是坚持知识教育、能力教育和价值教育三者相统一,实现以知识教育为依托,以能力教育为主要内容,落实价值观教育,把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的内容或目标.充分发挥该课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功能,提高教学实效性.

与“灌输式教学”、“复制式教学”等传统教学模式不同,研究性教学模式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中具有三个主要的不同特征:

第一,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具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即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研究性学习目的就在于通过实践,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探讨意识、创新意识等,就是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利用原理做指导解决各种现实问题.

第二,探究性,指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结合相关专题,找资料,读经典,共同探讨、研究、回答和解决时代、社会、人生所提出的难点、热点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索精神.

第三,自主性和反思性,主要是指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老师发挥着指导的作用,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以学为主,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解决问题,强调学生主动参与,而不是被动接受.反思性就是强调该课程的特点,它不象别的课程,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都是从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现象和问题中抽取出来的的一种普遍性的认识和结论.所以要求学习该课程时,又要回到现实生活中去思考问题,指导实践,解决问题,这才是学习该课程最大的不同点.

当然除了上面的特点之外,还有其他的特点,比如说开放性,教与学已不再局限于课堂里,在网上、在图书馆、在现实生活中等多种环境下进行.

2 教学模式变革——运用研究型教学的必要性

当代大学生既有大学生应该具有的共性,更多的是时代所赋予他们的个性所在,不在局限于课堂里,老师的满堂灌,和复制式的教与学.一方面,学生面临的现实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单纯的依靠老师在课堂里讲的原理已经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甚至没办法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实践结合起来,当在现实生活中面临问题时,学生们感到很吃力,手足无措,老师所讲的内容在现实生活中使不上劲,帮不上忙.另一方面,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发生了许多变化.因为社会环境在变化,社会各种压力越来越大,家长,老师不可能解决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就不的不使现在的孩子慢慢得养成一种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就要求在课堂上进行教学的模式不得不随之加以变革.学生希望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自己去思考,自己去面对,更加希望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平等、自由言论和表达自己观点和思想的途径.更加关注自身个性的发展并希望有这么个平台.张扬个性,是现在大学生的普遍性的特征,所以希望在课堂里,特别是通过主题讨论来展示学生们自己独到的观点、演说和辩论的才能等等.

3 教学模式变革——运用研究型教学的重要性

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实践和运用,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讨意识、自主学习意识、创新和能力意识.具体看来有:

第一,可以调动学生学习一门抽象的,理论性很强的学科的积极性,增加学科的趣味性

第二,可以培养学生树立问题意识,一方面在现实生活中找出已经出现的问题,并找出问题的区别和联系.现在的大学生希望能做点事情,希望通过帮助个人、家庭和社会,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是绝大多数的同学有心而无力,因为他不知道在现实生活中去找问题,而当他自己面临难题的时候,又不知道该如何解决.另一方面就是通过学习和探讨,培养一种反思的习惯,去估计问题出现的可能.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也就说我们要培养学生学会反思.不管是别人的经验还是自己经历的教训,我们不能犯同样的错误,也就要求学生要有一种问题估计意识,问题还没出现,就能预测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问题出现的可能性和科学性.

第三,可以树立学生的探讨意识,养成探讨的习惯.其一,独立并不是孤立,需要与人探讨.虽然现在的大学生有很强的独立意识,追求个性发展,但是他依旧需要借鉴他人的观点,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二,养成找资料,读经典的习惯.研究型教学不仅教了学生知识和方法,更给学生提供了解决现实生活中问题的机会,发挥他们独立意识,个性的发展.

第四,可以树立学生的能力意识,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生日益形成了把全面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尤其是能力发展作为自我发展的核心内容的思想观念,没有相应的能力为基础所形成的价值观是无根基的,不巩固的,带有盲目性的价值观.而只有把能力教育与价值观教育相结合,以能力培养促进价值观教育,才能促使青年形成巩固的、经得起社会生活考验的正确的价值观.

4 教学模式变革——运用研究型教学要实现五个转型

目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基本采用课堂中一言堂,满堂灌的形式.在课时的分配方面,由于新编教材涉及范围广内容多,由原来的一部分36节课时变成了现在三部分36课时要完成,老师为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不断的讲授,几乎没有多余的时间供学生去思考,甚至都还来不及细讲、讲透,以至于学生不能及时消化,无法完全吸收,更不用说把基本原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指导实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有它自身的特点,它不同与一般的动手能力很强的实验课,上机课,也不同与一般的具有丰富而有感染力的故事情节的中文鉴赏和法律案例课.它是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理论性很强的,非常抽象的理论课.老师采取单一的讲授模式,一方面学生听起来枯燥乏味,没有趣味性,学生无法集中精力参与老师的讲授过程中来,出现上课打瞌睡、看其他课外书,甚至讲小话等不良行为.另一方面,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无法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没有提问,没有讨论,更没有课后的反思,找资料、读经典.考试的时候就机械式的记忆和背诵,典型的本本主义,来应付考试.

结合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成长的特点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特点,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思想道德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新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工作,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5大转型.

第一,从教学内容上来看,由“复制式教学”,向研究问题、探索科学结论的“研究型教学”转型.不再局限于书本上知识点的记忆和背诵,基本趋向是把学习与研究相统一,教师应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内容多、设计范围广的特点,创造性地对授课内容进行教学设计,设置相关章节的专题授课,但并不一一讲到.通过专题讲授,内容多少由老师自己把握,不再局限于书本上的章节,在专题授课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从学生共同探讨或者独自的研究中得出正确结论,实现学习与研究相结合、学习与生活相结合.达到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正确的价值观形成的目的.教学内容的转型重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运用,然后指导实践,解决问题.

第二,从教学方法上来看,由“灌输式教学”,向师生的双向互动、共同探讨难点、热点问题的教学方法转型.研究性教学是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采取师生互动的多种形式,共同探讨、研究、回答和解决时代、社会,特别是人生中所面临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打破常规的教学模式.这是我们进行研究性教学的前提和保证.通过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趣味性.消除学生在灌输式的教学中产生的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逆反心理.

第三,从教学形式上来看,由单一的教学模式,向多样化教学模式的转型.恰当地运用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资源,寻求适当的教学方式、方法来组织实施研究性课堂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老师为中心,讲授为中心,满堂灌,学生不能积极的参与,发挥不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不用说能力的培养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所以创造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有目的的引导和组织学生读经典,组织讨论,攥写论文、社会调查和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反思问题.

第四,从教学的实践场所来看,由单一的小课堂教学,向小课堂教学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转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的.单一的小课堂教学无法做到内容与现实的紧密联系,学生在脱离现实,空谈理论的条件下,一方面学生不能理解,更谈不上去运用,另一方面,学生也就产生了抵触情绪,就会质疑课程设置的有用程度.而小课堂教学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既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和老师有限的知识结构,学生可以利用不同场所独立、自主的完成学习.也弥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盲目性,通过小课堂教学,发挥老师的引导作用.

第五,从教学考核方式来看,由传统的“千人一卷,千人一面”的考核方式,向提升能力培养为主要目的的考试方式转型.教学内容要变革,随之教学的考核方式的变革也就势在必行了.传统的“千人一卷,千人一面”的考核方式,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不能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研究型的教学模式的考核方式主要是知识掌握程度+知识运用能力.主要体现学生在研究过程中,掌握相关原理,运用相关原理解决现实生活中各种问题的能力考核.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块内容)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是从现实生活中抽取出来的最一般最普遍的概念和原理.很多的学生不能理解,更不用说记住,就在于脱离现实谈理论,把原理建立在脱离现实生活的死的抽象的东西.所以,要求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力图引导学生把抽象的理论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也是符合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辨证运动和规律.

〔1〕赵喜儒,马凤鸣.关于高校本科教学中加强研究性教学的思考[J].阴山学刊,2009(10):117-121.

〔2〕杨晓静,尹忠东,等.研究型大学在本科教育中开展研究性教学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09(30):214.

〔3〕全球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讨会内部资料.湖南人文科技学院,16-29.

〔4〕王国猛,文亮.网络环境下研究性教学与高校组织行为学教学方法改革[J].中国电力教育,2009(9 上):50-52.

猜你喜欢
基本原理研究型现实生活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函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发展经济学基本原理
人脸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时军:定锚现代化研究型医院
定锚研究型人文医院
UPS电源的基本原理与维护
做“研究型”语文教师,从教育笔记开始
假期归来
必须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