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挖掘老子“无为”思想——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2012-08-15 00:43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24期
关键词:无为老子政治

王 玮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物联网工程系,江苏 无锡 214153)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的报告中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大量的理论与实践证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通过批判地吸收和借鉴是实现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要途径.作为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教育工作者,如果能使植根于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进程中的思想、人格、道德的精髓,通过“回归性”的、“厚今薄古”的、潜移默化的教化,对中华文明的传承和文化的崛起,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1 当代高职生思想政治现状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些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猛,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对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当代高职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取向是正确的,绝大多数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较为坚定.多数学生积极向上,认为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拥护党在现阶段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前景充满信心.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在他们身上,传统文化的影子正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西方文化.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崇尚“圣诞节”、“情人节”、“感恩节”等,与此同时,传统的“中秋节”、“端午节”反而被他们所淡忘.这种现象的产生难道不值得我们去思考吗?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其核心内容是道德教育.在当前文化缺失、物欲横流的大环境下,有不少人误认为道德是限制人们行为的条条框框.其实,有道德的生活才是真正正常、幸福的生活.西方的“自由主义”正不断影响在校大学生.目前,校园里上课睡觉、聊天、玩手机,课后疯狂玩网游,利用假贫困证明骗取国家助学金,银行贷款不能按时归还等一些文明现象充分反映出了当代大学生基础文明素养缺失、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看待问题较为片面、盲目追求“标新立异”、缺乏吃苦耐劳和创新精神.从2004年震惊全中国的云南大学马加爵重大杀人案到2005年的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用硫酸泼熊,再到2008年复旦大学研究生虐猫事件,都能清晰地折射出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发生了很大改变.另外,高校辅导员的管理已逐渐向“保姆式”转变;学校开展的部分社会实践活动只是流于形式,并不能真正地满足他们的实际成长;在思政理论课的教学中仍存在着内容陈旧、方法僵化的状况.

导致当代大学生存在上述问题的因素繁多且复杂,深入思考后才发现诸多现象的背后原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逐步淡化.课题组成员通过整理收集的材料、分析以及多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经验和总结,一致认为当代高职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知之甚少,而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开设的课程对传统文化的介绍又极度匮乏,这就导致了当代高职生对于传统文化要么不了解、要么就有严重的误解.老子思想博大精深,其中有很多教人修身养心、为人处世、治国安邦的睿智,充分挖掘出老子思想中的优秀部分不失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条新途径.

2 充分挖掘老子“无为”思想,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1 老子的“为无为、事无事”思想可以提高受教育者的自我约束力

《道德经》第六十三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於其易,为大於其细.天下难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细.”根据对这句话的理解,老子所强调的无为之为就是告诫我们要遵循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和谐发展,在两者之间达到平衡.我们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引导他们实现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一种境界.其实,从学生个体的发展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是要帮助在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信仰.很多的大学生在平时的学校、生活过程中,很容易产生自满、骄傲的情绪,我们应该引导他们学会自我约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当然,外在的各种教育形式只是一种外力,能否对受教育者起到预期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赖于个体的自我认同.应该来说,个体的自我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理想境界,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最终目的.

2.2 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水平

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以“无为”为目的,而是以“有为”为目的.因为根据之前提到的“道”,“无为”会转化为“有为”.这种思想的高明之处在于,虽然主观上不以取得利益为目的,客观上却可以更好地实现利益.老子的“无为”所强调的并不是不作为,而是遵循自然规律以达到目的.

目前,大多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设置上重理论、强灌输,也就形成了课堂、教师、教材、考试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教学内容的灌输,但又与现实有些脱节.相对于这种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而言,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将教育的目的隐藏到大学生的业余生活、课后学习、特定活动中,这种教育方式有很强的渗透力,它对于大学生的思想和感情的形成,往往具有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而老子的“无为而治”体现的正是一种科学的教育方法,它追求的是润物细无声的境界.这就启示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结合起来,将明确的教育目标不知不觉地融入到学生的平常生活中,将各种各样的社会心理因素融入到受教育者的心理中,使其沉淀为更深层次的心理基础.老子的思想指导我们,光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是不够的,要优化配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文化资源的同时,还要注重内生性资源的开发.如果能达到这种程度,思政课程就不再是外生性的,而是自我自觉性的需求.

2.3 老子的“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可以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道德经》第二章提到:“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老子所谓的不言之教,指的是自然规律,那么行不言之教就是遵循这些不言而喻的自然法则,所显示的客观规律,作为行事的准则.老子提倡顺其自然,并不是不要教育,而是要体现出对规律的崇尚,对人的个性的尊重.现如今,在社会改革发展的过程中,新旧观念的冲突、法律法规的不完善所造成现实与理论的背离,也间接地增加了高校思政教育的难度,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往往是费力不讨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关系到国家政治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关系到高校稳定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研究工作.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我们应当思考,如何能找到一种更加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做好这项工作.老子的“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可以提供一种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

所谓“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其实是实践和认识的高度统一,是基于微观认识论并通过自我身心健康来检验真理的.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感召和教化对学生实行无为之治,以无为的态度来对待学生管理事务,根据学生自身发展的规律来实行教育和管理,而不能仅仅凭借主观意愿来妄为.无为而治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就是通过“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教育方式来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效果.

“不言之教”是让受教育者在自己没有意识到自己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当然,“不言之教”有很多形式,主要有:典型教育、集体教育、环境教育等.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相比,不言之教有它自身的优势,诸如时间上的随意性、过程的隐蔽性、环节的渗透性、空间上的广泛性、形式上的多样性、内容的丰富性等,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合理运用不言之教何尝不是一种新的探索.

总体来讲,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可以提倡“行不言之教”、“潜移默化”等方法,从而更加突出对学生意志、心态、形象等方面的培育,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这将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协调、有机和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体现.

〔1〕周长春.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2〕于静,刘世强.活化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资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J].中国成人教,2007(02).

〔3〕乔德阳,冷士良,阮浩.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利弊思考[J].教育探索,2008(09).

〔4〕孙松尧.论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J].职教论坛,2005(26).

猜你喜欢
无为老子政治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老子“无为”思想的价值研究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智者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