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商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以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为例

2012-08-15 00:43丛惠媛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24期
关键词:日语商务毕业生

丛惠媛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 大连 116052)

高职毕业生作为我国劳动力资源中的一个优秀群体,其合理、及时、充分就业,对社会发展、国家稳定、经济建设都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同时高职学生的充分就业是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

1 问题提出

上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实行大学扩招政策后,2003年以来,大学毕业生数量猛增,毕业生就业压力逐年加大,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了全社会普遍关注的最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这就为高职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高职教师必须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认清形势,不断改革创新,大胆探索,努力培养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使学生能够顺利毕业,满意就业,真正体现现代高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

2 国内商务日语专业就业前景

中国良好的投资环境、巨大的市场潜力为日本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日本经济新闻社的最新调查显示,有近八成的日企表示将继续加强在中国的事业发展,扩大投资.去年日本东大地震后,日本的中小企业也纷纷向中国迁移,日企数量大幅攀升,日企人才需求旺盛.日资企业需求人才突出要求是:懂日语、具有专业操作技能,即“能说会做派”;同时要有日企特别重视的做事勤奋踏实、为人谨慎、讲究仪表、懂得礼貌等优点.据了解,日资企业薪资一般管理层高于国内企业1.5倍,技术操作工高于国内企业50%-70%.实习生薪资也有2000元-3000元.招聘人才非常有竞争力.

3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高职商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高职商务日语专业近几年来,新生报到率和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7%以上,在我院高职专业中首屈一指.该专业自2002年开始招生,至今已经有8届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近年来,我们也收到了一些用人单位的反馈,为了更全面系统地了解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态及社会反馈情况,我们对毕业生进行了综合情况跟踪调查.

3.1 调查方法及内容

我们采用了两种调研方式:

一是深入毕业生工作单位,实地座谈,了解毕业生的工作状态及用人单位的反馈情况,这种方法主要针对辽宁省内的部分毕业生.课题组成员重点走访了我校商务日语专业毕业生较集中的日资企业.在企业的支持配合下,了解了企业岗位能力需求的变化情况、用人信息,详细探讨了企业的用人标准、在招聘应届毕业生时关注的要素岗位、对应的具体职业能力及素质要求.在此基础上,了解了我院商务日语专业毕业生在工作单位的工作状态,就业稳定性、工作能力提升情况,适应社会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新与实践能力、协调管理能力等,了解了毕业生工资情况、职位变化情况,了解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满意度等.

二是通过通讯方式,将调研内容以邮件发给每个年级能够联系上的毕业生,再由他们转发给能够联系上的同学或以QQ方式互传.

调研内容如下:

(1)就业区域(地区名).

(2)就职领域(行业)、现工作单位及所在部门从事什么岗位工作,对日语能力的要求以及其他方面的综合能力要求、待遇情况.

(3)毕业后就职情况(是否换工作了,如果有,请详细列明起止时间、单位名称、岗位、待遇情况、跳槽原因(比如不满意待遇或工作环境等).

(4)专业是否对口.

(5)对目前工作的满意度.

(6)对学校的培养方式、课程设置的意见或建议.

(7)工作一段时间后自己的体会或感受,最想跟老师说的话.

(8)你今后有什么打算?边工作边提升学历?辞掉工作回校读书?近期还有跳槽的打算吗?

3.2 调查结果分析及结论

3.2.1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存在的问题

3.2.1.1 毕业生就业区域及就职领域、就业倾向

大部分集中在大连,少数在外地.在大连就业的大都集中在服务外包行业,少数在外贸等其他行业.

3.2.1.2 毕业生就业稳定性、专业对口率及其关系半数以上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能用上所学专业知识,因此没有跳槽,比较稳定.

3.2.1.3 毕业生在工作单位的工作状态、工作能力提升情况(适应社会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新与实践能力、协调管理能力等)

据用人单位反映,我院本专业毕业生业务能力较强,遵守公司制度和工作纪律,工作认真,学习能力较强,责任心强,能够发现业务中的问题并能及时沟通解决问题,与同事关系融洽,注重团队精神,能够很好地调节团队气氛.

3.2.1.4 我院本专业毕业生工资情况、职位变化情况、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满意度

平均工资3000左右,在服务外包领域工作的毕业生基本上已经做到现场即团队负责人岗位,而在其他领域工作的毕业生基本上还是一线工作人员,职位变化不大.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比较满意.但也提出,与本科毕业生比较,上升空间不大.因为高职毕业生日语口语能力普遍不高,知识结构、综合能力也比本科生差一些.

3.2.2 调查结果分析

查阅本校资料及毕业生数据统计,统计了我校商务日语专业近年的就业率,一次性就业率平均在90%以上.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商务日语专业毕业生很高的初次就业率,充分说明商务日语人才是紧缺型人才,市场需求旺盛,就业前景广阔.但对毕业生就职后的后续情况跟踪调研结果看,毕业生在就业的最初三年内是极不稳定的,跳槽可能性很大,频率很高.原因也比较复杂.有的是因为工作节奏相比于学校快,要求高,日企经常加班加点太辛苦,不适应工作环境;有的是专业不对口;有的是嫌待遇低;有的是到岗后发现自己欠缺很多,又回校读书或留学等等原因,导致有很大一部分高职商务日语专业毕业生频频跳槽.

3.2.3 分析本专业教学现状:在专业定位、课程设置、教材选择、教学方法、实训体系等人才培养方案方面存在的问题

3.2.3.1 专业定位

具有良好综合职业素质和扎实的日语基础知识和商务专业知识,较强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并能熟练地运用日语进行商务活动以及各种交际场合的交流活动,能够胜任涉外企事业的办公文员、对日业务人员、文秘、日文数据处理员(DO)和呼叫中心坐席员(CO)、对日高级BPO商务专员、日文技术支持工程师、对日财务专员、导游、日语培训教员等岗位工作,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级复合型应用性人才.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适应性强.

从上述文字描述来看,很显然这个定位相当于本科日语专业定位.从企业调研和企业招聘条件来看,适合高职商务日语毕业生的岗位是:涉外企事业的办公文员、对日业务人员、文秘、日文数据处理员、BPO即业务流程专员.相应岗位对应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商务日语阅读、商务日语听说、商务日语写作、外贸实务日语、计算机基础日语、宾馆旅游服务日语、会计日语、物流日语、各种交际场合的实用日语等知识;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日语听说读写译能力,熟练掌握并应用Word、Excel、PowerPoint、Outlook等办公软件,熟悉日文操作环境,日文输入速度快;灵活运用商务日语知识及推销技巧进行外贸洽谈、订立合同、货物运输、商务谈判等.

3.2.3.2 课程设置

为了确保基础扎实,专业基础课1-5学期均设有综合日语课、阅读、及听力、会话、写作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开设了外贸实务日语、商务日语、国际贸易实务、日语商务信函、日语口笔译、日本概况等,专业选修课中开设了物流日语、餐饮旅游服务日语、IT实用日语、会计日语、日本企业文化等课程.

从开设的课程来看,似乎能够满足培养目标的实现,但从毕业生就职后岗上表现看,却不尽人意.课题组分析各种原因也了解毕业生及企业意见,结论是专业基础课时基本够用,专业核心课程及专业选修课均为周2课时,每门课共计32课时,只是达到了入门目的,实际操练及实践不够,还是难于形成熟练的操作能力,而上岗后,企业需要快速实战能力.

3.2.3.3 教材选择

市面上有面向高职的教材,从数量上看也不少.但用起来看,适合的确少之又少.原因是:基础课教材内容仍偏向于理论,脱离岗上实际,落后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实践类教材只有空架子,核心内容不足或与基础课教材相似.

3.2.3.4 教学方法及教材把握

教师大都惯用传统语法教学、翻译法教学实施课堂教学,讲授多,以语法教学为纲领,不习惯于任务法等新教学法.因之,难得有按新教学观、教学法编写的教材,教师使用时与自己的教学观、教学法不一致,有抵触情绪、为难情绪,不知如何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因此,影响了教学目的的实现和教学效果.

3.2.3.5 实训体系

培养方案中有实训,但是是校内模拟实训,由校内双师型教师上课或带学生在教室操练.真正职场是什么样子学生还是不得而知.

3.3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高职商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思路

3.3.1 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以能力培养为重心,构建应用型专科人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培养体系;更新教育观念,遵循现代教育规律,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充分体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突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

3.3.2 人才培养模式

以突出“一条主线”——坚持以基本素质和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体现“两个面向”——面向社会、面向行业就业市场需求,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坚持“三个原则”——坚持“基础性、应用性、实践性”原则,培养和训练学生,使他们获得基本素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3.3 培养方案改革思路

本着“口径适当、基础扎实、强化能力、注重实践”的总原则,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融入“职业要素”.在制定培养方案时,不仅要请进高校专家,而且请进用人单位,要组织有关教师深入企业调查市场需求,要高校专家、企业、学校共同论证,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3.3.3.1 培养方案要体现“口径适当”的原则

坚持人才培养要适应社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广泛开展社会调查,分析和研究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了解本专业就业领域及行业发展趋势,努力使人才培养方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区域特色,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同时,妥善处理好社会需求与教学工作的关系;处理好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多变性与教学工作相对稳定的关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逐步形成社会需求——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三者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3.3.3.2 培养方案要体现“强化能力”的要求

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含实验教学)学分(时)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50%.围绕社会对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的要求,增加实践教学的学时数,整合实践教学内容,确定相应的基础实践系列、专业实践系列和综合实践系列等内容组成的分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尤其要重视综合性、设计性等创新实践.

3.3.3.3 培养方案要体现“求创新”的要求

要积极开发、建设能够培养学生探索性学习和创造能力的课程和教学环节;广泛采用课程设计、创新性实践、调研分析报告、毕业设计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品格;完善实践性、创新性学分,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科技活动,鼓励学生自主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3.3.4 要坚持“公共课适用、基础课够用、专业课实用”原则

课程体系安排要与就业岗位相协调,不断增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强化能力培养.优化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对接市场需求,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发展.科学地处理好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必修课和选修课、理论课和实践课之间的关系.

要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明确实践教学目标,加强产学研的有机结合,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在实践教学环节上,与企业共同设计详细的实践内容、方式和途径,并充分利用企业的人财物等资源,把职业能力培养落实到位.

3.3.3.5 培养方案要体现个性发展的要求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专业选修课程体系,构建能充分体现专业培养目标、能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个性化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的学分设置和教学内容,力求做到课程设置“模块化”、“可选择”,给学生较大的自主选择空间;大力推进课程的网络资源建设,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贯彻落实教学“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注意学生在基础、兴趣、特长、能力、知识构成等方面的差异及其对教学的不同要求,因材施教,分流培养,把共性与个性、统一性与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

3.3.4 师资培养

职业教育全过程的实质就是培养有就业技能、创业能力的技能型劳动者,要求以就业服务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增强面向就业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提高职业教育对社会和企业需求的快速反应能力.要实现教育和岗位的“零距离”,说一千道一万,离不开教师.教师必须改变观念,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为目标进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3.3.4.1 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能力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强化应用能力培养.

3.3.4.2 与时俱进更新教学内容

以就业服务为导向,按照市场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经济技术发展的趋势、本地区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需要特色,推进教学内容更新与市场需求相同步.

3.3.4.3 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要通过从企业界引进、选派优秀教师到社会或企业里锻炼,或者通过参加一些培训等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建设一支了解社会需求的教师队伍,满足实践教学水平和质量需要.

3.3.5 教材建设

专业教育与职业活动是密不可分的,要真正体现职业教育教材的本质特点,教材建设必须充分体现“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导向”的指导思想,教材内容要紧密地与实际职业活动的过程相统一.要细化专业知识,开发能使日语人才多样化、技能平衡、关键能力上有深度的校本教材,注重特定领域技能的开发和训练.

3.3.6 以应用能力为目标,改革测试内容和方法

根据课程性质、特定领域对知识、能力的不同要求,结合学生将来的职业定向、岗位群需要,分类灵活进行:课程理论性质偏强、专业领域知识结构及系统性要求高,倾向于研究性质的课程以考试形式考核;对于实践性课程,侧重实践技能、应用能力训练,特定领域岗位群操作能力有专门要求的,则适合采用考查形式考核,并适当考虑学生的学习态度.

3.3.7 鼓励高职学生提升学历层次,储备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从毕业生调研结果看,高职学生就业后,上升空间有限,很大因素是因为学历低.因此,对于高职生,就需要在新生入学教育之时,就向他们及其家长讲清楚将来的就业趋势及社会要求,鼓励家长支持学生在学好本专业的同时,积极报考学校组织的第二学历即应用本科,确保高职学生就业优势和未来职业发展后劲.

3.3.8 转变高职毕业生就业观念

高职商务日语专业学生毕业时基本都能够有工作,但是还是有一部分学生不愿意就业,原因在于这些学生对于就业的期望值过高.很多学生希望以后从事的工作与本专业语言绝对相关,不涉及专业语言的就不愿意做.他们没有看到的是,语言仅是工具,更重要的是拓展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由此可见,高职商务日语专业毕业生也存在转变就业观念的需要.

4 建立毕业生信息反馈系统

检验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主体是市场,我们要坚持教学质量的市场观念,根据市场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确立质量标准,评估教育教学质量.而我们所培养的人才进入社会,经过用人单位使用,接受实践检验的这个信息反馈环节目前还比较薄弱,对此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搭建校友信息平台,创建已毕业学生交流工作中的亲身经历和心得体会的网络.

(2)建立已毕业学生数据库,定期走访用人单位或委托用人单位协助做已毕业学生的跟踪调查表,听取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专业知识、技能以及综合素质等的评价和反映.

(3)举办研讨会.请用人单位的人事高管以及技术人员共同探讨与研究,逐步摸索完善高职人才的培养方式.

通过以上措施,把握教学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差距,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高职人才.

〔1〕徐雪华.以就业为导向下的高职日语教学[J].科技信息,2010(32).

〔2〕林天宝.高职院校商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以黎明职业大学为例[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10(1).

〔3〕杨月琴.高职商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1(11).

〔4〕孙洁.高职商务日语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J].时代金融,2011(27).

〔5〕汝金珠.商务日语招生就业形势及专业建设调研[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2(4).

猜你喜欢
日语商务毕业生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伤心的毕业生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完美的商务时光——诗乐全新商务风格MOMENTUM系列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国外商务英语演讲研究进展考察及启示(2004—2014)
最“叛逆”的毕业生
商务休闲
从语义模糊性看日语委婉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