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反哺
——论大学和谐师生关系

2012-08-15 00:43:59谢攀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18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师生大学

谢攀

(滨州学院,山东 滨州 256603)

教育反哺
——论大学和谐师生关系

谢攀

(滨州学院,山东 滨州 256603)

师生关系一直以来都是教育发展中的一大重要问题,如何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是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不再仅仅依附于教师,尤其是网络的盛行,使得学生获得信息的速度和容量都大大超过了教师,于是“教育反哺”现象越来越普遍,已经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新起点,师生关系也在悄悄发生着改变,我们必须看清这一新的形势,本文主要从教育反哺的角度,对当今大学师生关系进行研究和探讨.

教育反哺;大学;和谐;师生关系;发展方向

传统教育中,教师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教师是学生的主导,学生必须完全听从教师的安排,对教师所讲的内容也几乎不能进行质疑.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信息的传播更为迅速、更为广泛,大学生作为素质较高的一群人,对网络的应用十分广泛,他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大多依靠网络,由于知识量和信息量的爆炸式增长,大学教师对于许多知识和信息的获取都是通过学生来实现的,教师成为受教育者,即所谓的“教育反哺”现象.

1 教育反哺的内涵与特征

所谓教育反哺,就是说由学生向教师进行知识和信息传播的逆向教育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网络信息化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反哺教育的进程,反哺教育逐渐成为教育的重要成分,对传统教育造成了强烈的冲击,促进了传统师生关系的解体和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反哺教育发展到今天,它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特征有:内容弥散化、目标多元化、效果滞后化和方法隐蔽化.下面我们进行具体的分析:

1.1 内容弥散化

传统教育中,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教师,以点对点的形式进行,而如今受社会信息化的影响,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方式和手段无比丰富,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为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使得信息的传播大众化、广泛化和迅速化,社会渐渐向网状发展,教育的内容更是如此,不再仅仅限于传统的“点对点”式的教育和被教育的模式.此外,互联网的信息量十分丰富,所涉及的内容包含社会的方方面面,最为流行、最为时尚、最为新潮的思想和理念都是在第一时间经由网络传播,而后为人们所共识,从这个角度来说,反哺教育的内容也呈现丰富性、弥散性的特点.

1.2 目标多元化

这里所说的目标主要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范畴内的,包括人们对生活的追求、人们生活的方式、人们对知识的渴求、人们的经验和地位以及人们的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内容,而这几个方面的内容也是当今时代发展多元化的结果,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生代与老一代的人们之间的差异越来越明显,而这些差异也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上所陈述的五个方面,有人称之为“代沟”.将思维拉回到教育上,我们不难发现,在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教育也在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尤其是反哺教育目标的多元化,对人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3 效果滞后化

上文也说过,反哺教育依靠的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它不可能像“正哺教育”那样在短时间内就产生一定的效果,换句话说就是反哺教育具有效果滞后化的特点.撇开效果滞后的特点不谈,我们不难发现反哺教育在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缩小教师与学生观念上的差异、打破教师的思维定势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通过反哺教育,教师不仅从学生那里获取了许多前卫、时尚的信息,缩小了自己与时代发展之间的距离,还增加了对学生尤其是在思想观念方面的了解,为缓和师生关系,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从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供了可能,并在具体实践中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1.4 方法隐蔽化

在以往的教育模式中,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是直接的、定向的、明确的,教育的方法也是显而易见的,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学校教育,通过教师的讲解,把教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但是在反哺教育中,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并不明显,甚至没有特定的方法,换句话说,反哺教育很多时候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和完成的,学生在对教师的教育进行反哺时,并不是向教师那样,单独开一节课,学生在讲台上讲,教师在台下听,反哺教育依靠的是潜移默化的影响,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对话或是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互动,都有可能产生反哺的现象,不管学生还是教师,都是无意识的.所以说,反哺教育的方法呈现隐蔽化的特点.

总而言之,反哺教育为传统教育的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模式,学生不再一味地是被教育者,同时,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权威受到挑战,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互换增进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为师生关系的改善提供了绝佳的契机.

2 教育反哺影响下的大学师生关系

自古以来,师生关系就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关系,围绕着教师与学生谁占主导地位的问题,人们争论不休.大学阶段,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变得更加微妙,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都已经成年,如果说大学之前的师生关系是成人与孩子之间的关系,那么大学师生关系则是成人与成人之间的关系.大学教师不可能再像对待孩子那样去对待已经成为成人的大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大学教师与大学生已经处于一个平等的层面,大学生已经过了中学阶段的叛逆期,也早已脱离了小学言听必从的时期,大学生不再畏惧教师,而且很多大学教师并不比大学生大多少岁,大学生更愿意与教师成为朋友.

事实上,反哺教育在大学阶段最为明显,当大学生不再畏惧教师的时候,在课堂上或者私下里,他们与教师的交流更多、更密切,即便是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大学生也不再像中学阶段那样一板一眼、毕恭毕敬,大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经常与教师进行交流、探讨甚至争论,大学生主要是想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而非教材的内容,这与小学乃至中学阶段完全不一样.在大学生与大学教师的问题互动中,学生不仅回答了问题,而且还阐述了自己的思想和意见,在这一过程中,大学教师加深了对学生的了解,同时也获取了新的知识、新的信息和新的思想,正可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长此以往,反哺教育对大学师生的关系慢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大学和谐师生关系的发展方向

我们首先应该肯定的一点是,教育反哺实际上是对未来的一种无形投资,教育反哺要求年长的一代必须与年轻的一代(即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继而面向未来.因此,在教育反哺影响下而建立的新型的大学和谐师生关系,其发展方向是基于未来发展的,是面向未来的.自古以来,教师与学生仅仅是“教与被教”的单向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感情的羁绊,当学生升学或走上社会,教师与学生的这种关系便不复存在,教师与学生甚至从此成为陌生人.但是,在教育反哺的影响下,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更多,彼此之间的隔膜越来越淡,长此以往,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那种传统的师生关系渐渐消失,代之以新型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是双向的、延续的、和谐的.

大学师生的这种和谐发展的关系并不是天生的,它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维护,构建面向未来的大学和谐师生关系,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从根本上改变对师生关系的认识,在教育反哺影响下的所构建的大学和谐师生关系应当是立足于未来的,能够长久发展的;其次,关系的发展都是以情感为基础的,没有感情就谈不上关系,教育反哺为大学师生加强交流、增进感情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所以要把握好机会,建立良好的感情基础,从而推动大学师生和谐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2.2 大学和谐师生关系的发展前提

教育反哺影响下的大学师生关系的鲜明特点,就是学生对教师的“反向教育”,所以,以教育反哺为理念为指导,所构建大学和谐师生关系的发展前提应当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对待.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关系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教师有一种高高在上的威严,学生在教师面前总是一副怕犯错误或是犯了错误的孩子,在这种形势下,学生根本不可能敞开心扉与教师进行沟通,从而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只有在平等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构建大学师生之间和谐发展的关系,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和地位融入到学生中,才能够缩小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这样学生才会愿意与教师交朋友,师生关系才会得到改善.

如何才能保证平等对待的这一发展前提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首先,应当摒弃传统的“教师高高在上”的腐朽思想,强化教师的“平民意识”,同时,面对信息的爆炸式发展,教师也要有“危机意识”,教育反哺的出现表明教师失去了曾经的信息优势,因此,教师必须感到一种来自学生的压迫感;其次,大学和谐师生关系其实包含诸多方面的内容,例如社会关系、情感关系、伦理关系等等,因此,必须从师生各个层面的关系上努力保证平等对待的前提.

2.3 大学和谐师生关系的发展动力

教育反哺影响下的大学和谐师生关系的发展动力在于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与合作,教育反哺并不是要剥夺教师传授知识的权利,而是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这也是大学和谐师生关心的发展动力.教师与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能够互相了解、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对于维系和发展大学和谐师生关系有着积极的作用,它的关键在于重视学生对教师的反哺,推动了教育反哺的进程,为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发展提供前进的动力.

为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与合作,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师生互动需要有良好的氛围才能够开展,这就要求教师与学生都能够“换位思考”,以达到教师与学生在思想上的统一,减少师生之间的矛盾;其次,师生互动机制的关键在于学生,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教师要激发学生主人翁的意识,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互动交流中,对于学生所犯的错误,要包容和理解,尊重学生的个性,争取“以柔克刚”,而不是采取“以硬碰硬”的方式来化解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

3 总结

教育反哺是一种无意识的、潜移默化的行为,它在大学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与维系中有着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针对当前教育发展和变化的形势,大学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也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建立面向未来、平等对待、互动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

〔1〕李早霞.教育反哺:论大学和谐师生关系[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5).

〔2〕张俭民.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对重构师生交往关系的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7(01).

〔3〕李书勤.社会学视阈下的高校师生冲突成因分析[J].教育探索,2011(10).

〔4〕王春亚.当前形势下大学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

〔5〕潘杏平,季祝平,张玲,潘晓璐.浅析和谐大学师生关系的构建[J].江苏高教,2011(5).

〔6〕刘晓莉,陈纯馨,戎海武.构建大学和谐师生关系的探索[J].当代教育论坛,2010(29).

〔7〕邵晓枫,廖其发.论和谐师生关系的内涵[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8〕殷红,汪庆春,李良.高等学校和谐师生关系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9〕黄成忠.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与高校提高教育质量的关系[J].前沿,2012(4).

G 645

A

1673-260 X(2012)09-0209-02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师生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00
《大学》
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 01:13:12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海峡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 05:53:08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16
大学求学的遗憾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38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人间(2015年24期)2015-12-26 18:48:19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中国火炬(2014年8期)2014-07-24 14:3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