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建设在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中的作用

2012-08-15 00:43顾茗陈锦涛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23期
关键词:班风班级心理

刘 旋,顾茗,陈锦涛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随着中国“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推行素质教育已成为了社会的重要课题.高校狠抓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必然的也把班级建设推上了“首当其冲”的位置.当然这里并不是指把班级建设变成了最先攻击和作为实验的对象,恰恰相反,而是把班级建设推上了学校名片的位置,将之作为学校素质教育开展实施过程中的鲜明特色和亮丽的风景线.社会抓高等教育教学,学校抓班级建设,班级抓学生自我管理和素质教育,学生另一方面反过来影响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就是这样一个循环,将学生自我塑造管理与学校素质教育联系起来,推动教育教学的发展和创新.可见,班级建设在现代社会教育教学中已具备较有影响的普遍性,成为了高等教育教学和管理的重点.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逐步的完善,大学生招生规模的不断增加,班级建设在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1 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内涵和现状

1.1 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内涵

在哈佛图书馆有这样一句名言:谁也不能随随便便成功,它来自彻底的自我管理和毅力.自我管理是指个人为取得良好的适应能力,积极寻求发展而能动地进行管理.其实大学生自我管理实际是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的一个过程.自我管理已经不再是那种“放羊式”管理的自己管理自己,而是在遵守学校的各种准则下,通过不断的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调控,从而得以实现自我价值,成为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

1.2 大学生自我管理的现状

1.2.1 大学生学业方面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和行动不足.大学生上了大学后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不够,学习态度不够积极,其实这跟高中那种“填鸭式”管理有很大的关系,以前在学校里总是有老师督促着学习,在家里有父母催着学习,这其实也说明了学生的自主能力差,到了大学这种问题就更严重了,因为大学的课余时间更多了,而且老师再也不会围着你转的,所以他们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当然也就产生了旷课的现象,也有的缺乏学习目标和规划.1.2.2 大学生生活方面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比较混乱.比如在作息时间上大部分学生还是习惯于晚睡,把大部分时间花在了玩游戏上面;在生活自理方面,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不强,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的条件逐步得到了改善,在如此的环境下,长大的当代大学生面临着生活自理能力不强的局面.当代的大学生普遍缺乏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识,在日常生活中上当受骗的现象不在少数,更有甚者不会自己洗衣服、打扫卫生等,有报道曾报道过一名研究生到现在还不会剥鸡蛋,而他却说他从小到大他妈妈都是把鸡蛋给他剥好的.

1.2.3 大学生在心理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不能进行自我调适.大部分的学生在心理上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并且这些心理问题得不到调适.大学对人的独立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从小学到中学一直受到家长细心呵护的学生来讲,可能就会出现不知所措的感觉,而心理上的不知所措就容易导致心理障碍或疾病,主要表现为自我管理能力差,人际沟通能力弱,情绪不稳定,性格懦弱,意志薄弱,挫折承受力低等等.并且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弱,面对竞争的压力、情感的困惑等问题,难以有效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这也是为什么在校园里自杀的风气很重,前几天还有报道称新生因校门太破而哭着要退学.

2 班级建设在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中的作用

2.1 班级建设在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中的导向作用

班级是学校对学生实施教育的最基本组成单位,是学生学习知识,交流理想的重要环境.在良好的集体中,优良的班风是学生全面发展、自觉遵守各种规章制度的有力保障;班级中优秀党团员、三好学生的模范带头作用有利于学生从各个方面去完善自己;在良好班集体及成员的熏陶感染下,各种消极因素会受到无形的约束.个别同学的坏毛病和不良行为都会受到抵制和反对,从而使得学生向积极方面转化,改掉不良的习惯.与此同时,开展一些班级文化建设也有利于形成学生的健全人格,不同的文化会形成不同的人格,而班级文化是学生健全人格形成的直接的文化环境.人的发展是在对自我的不断认识中完成的.大学生正处在自我认识的重要转变时期,他们的自我发现不可能通过自身来完成,需要借助于他人的参照,只有在与他人的相处中才会最终完成这个过程,也就是相当于物理学中的有关参照物的概念,只有以他人为参照才能更好发现出自己身上的不足,让学生从自我意识的角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合理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人生培养计划,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2.2 班级建设有助于大学生自我情绪调节

其实在上面论述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现状时,最普遍的还是大学生情绪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他们有着严重的心理问题并且这些心理问题无法得到调适.班级建设为同学们开阔了生活的空间,并使他们在积极的交往中促进同学间的沟通,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客观对待别人的长处和短处有助于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还有一些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心理辅导等都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情绪的控制能力,获得情绪调节的有效方法,从而减少大学生消极情绪对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阻碍,促进积极情绪对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推动作用.就拿马加爵的事件来说的话,其实在他的内心深处已经筑起一堵围墙,由于他总有一些消极的情绪,又不能融进班级建设中,从而让他与别的同学渐行渐远,使他的心墙更加牢固,也更加禁受不住一些打击,所以说当他的室友半开玩笑地说他的人品不好时,他的情绪爆发了.由此看来,我们应该积极地融入班级建设中来,在与他人的交往或处理班级事务中时打开自己的心墙,有效地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有效地调适自己的心理问题.

2.3 班级建设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本质实际上是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一个过程.而大学班级是大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的最基本单位,大部分的教学和管理服务的功能都是直接或间接通过班级来实施和推动的.学生的参加的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和实践活动不仅使学生自身的能力得到提升,更是班级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建设在逐步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为培养学生强烈的责任心、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学习能力、良好的沟通和交往能力提供了重要的锻炼平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班级建设创造的良好班风又使得每一位班级成员得到充分全面的的发展,班级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锻炼平台.

3 班级建设的措施

在班级建设中也需要注意到一些问题,首先应不断加强班风建设,班风的内在力量非常强大,对学生会形成潜移默化的力量,可以说班风是一个班集体的标杆.其次,在班级建设中制定和落实班级的规章制度.良好的制度能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有明确的努力方向和一致的价值判断,当他们对制度的遵守成为一种习惯时,就形成了班级强大的凝聚力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在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过程中应以学校规章制度为前提和依据,并适当地根据班级同学的想法进行一些修改,形成民主的班级管理制度.然后还需要建立一支优秀的学生干部队伍,班干部是一个班集体的骨干和核心,是辅导员的得力助手,是班级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是班级建设的中坚力量.好的班级干部队伍,容易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同时,还需要构建班级文化,确保班级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然而班级活动不在多在于精,需要充分考虑活动的效果,并根据同学们的不同需求来开展不同内容的活动.最主要的一点还有关注学生心理,培养健康的集体心理,要学会以平等的态度对待自己和他人,在积极的交往中促进同学间的沟通,逐渐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集体心理.

班级建设对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有着巨大的作用,我们要不断加强班级建设的管理,从而影响着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与此同时,班级建设需要与时俱进地进行探索与实践,适应时代的要求,大学生也在自我管理的过程中不断克服自我,挑战自我,得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理想.

〔1〕范晓光.试论大学生自我管理体系的构建与优化[J].中国成人教育,2012(8):28,29.

〔2〕熊琪.浅谈新时期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08):79,80.

〔3〕安世遨.走向对话:大学生管理的必然选择[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0(4):46-51.

〔4〕杨经录,崔杰.和谐管理——当代大学生管理的必然选择[J].思想教育研究,2009(7):60-63.

〔5〕冯光,梅清华.论大学生的幸福及其实现[J].思想教育研究,2005(02):18-21.

猜你喜欢
班风班级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爱心·言行·思想·制度·班风——班主任工作“五部曲”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心理感受
班风:班级教育的场域
浅谈家风与班风的良性互动关系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