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互动英语课堂
——教师话语模式的分析和改进

2012-08-15 00:45:05王珍平钟地红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英语课堂话语交际

王珍平,钟地红

营造互动英语课堂
——教师话语模式的分析和改进

王珍平,钟地红

互动分析是对语言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作用分析。教师话语对学生的语言接受、表达、进而形成互动教学产生重要影响。教师话语模式分析,一方面,能总结教师话语结构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能促进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提升教学效果,帮助学生获得最大收益。

教师话语模式;互动分析;语言教学

一、引言

教师话语指的是交际话语,教师话语分析涉及教师话语间的意义连贯问题,是教师话语在交际过程中意义传递的动态分析。教师话语分析是对教师在语言教学课堂内所使用的语言类型进行的分析,旨在研究教师的话语是如何影响学生的语言接受效果的[1]。

典型的课堂教学活动通常包含:教师用一部分时间讲授一些新的语言知识点,语言技巧等;剩余的时间则让学生参与大量的会话活动。在学生参与大量的会话活动过程中,教师话语主要表现为教师向学生的提问。教师提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最常用的策略之一,也是最富影响力的教学艺术。[2]回答作为英语课堂中最普遍的一种对话形式,对于英语语言习得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问题的类别、等待的时间长短、提问过程的控制、问题的反馈等均对学习过程可产生积极的影响,也可产生负面的效益。因此,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提问的策略性。

本文试图从会话分析的视角,描述教师话语结构,讨论教师话语的表现形式,研究师生交互调整以及教师对学生表现的反馈形式等。

二、教师英语课堂的话语结构及特点

(一)IRF模式 (Initiation-response-feedback)

即引发——反应——反馈。教师向学生发问,学生做出应答反应,教师再给予信息反馈,如:

T:How to spell‘u-t-t-e-r’?

Ss:U-t-t-e-r

T:Yes.

教师既是课堂教学内容的传授者,又是课堂教学形式上的安排者。课堂教学过程就是信息从教师转移到学生的过程,这种转移发生在一定的模式中,其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只是配合教师的行为,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其交际能力锻炼机会较少[3]。教师在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也加强了自己在课堂中的权威地位[4]。教师对课堂内容和形式控制得越紧,IRF结构出现的频率也就越高。

(二)IRFR模式 (Initiation-response-feedback-response)

即引发——反应——反馈——反应(模仿或重复)。学生在教师给予信息反馈后,特别是教师纠正了学生回答中的错误,并且提供了正确的答案;或当教师强调新的知识点时,学生一般总是要对教师刚才说的话语进行模仿或重复,如[5]:

T:What do you do every morning?

S:I clean my teeth.

T:You clean your teeth every morning.

S:I clean my teeth every morning.

在IRFR互动方式中,最后一部分反应基本上是模仿、重复。模仿、重复在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被认为是一种学习策略,它的应用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并能使学生尽快进入交际过程中。

(三)IR[I1R1(I2R2)]F模式及IR1F1/R2F2模式

学生对教师的提问做出反应后,教师对学生的不正确或不确切的回答,可能不紧接着给出反馈,而是进一步提问,让学生再做出应答,如此几次,教师再做出信息反馈,如:

T:Everybody prepared?Have you got prepared?

S:Have a little.

T:Oh?

S:Have a little.

T:A little isenough.

教师提问后,一位或几位学生做出反应,教师对此给予信息反馈,如果这时教师没有迅速转入下一个话题,可能再有其他学生对教师起初的提问做出反应,然后教师再一次给予信息反馈,如:

T:Uhm,如果你表示不同意呢?

S1:I disagree with you.

T:Yeah,uh,I disagree with you.

S2:I’m not sure.

S2:I don’t think so.

T:I’m not sure,right.I don’t know.I don’t think so.

IR[I1R1(I2R2)]F模式及IR1F1/R2F2模式都是IRF模式的变体。如果教师放松对课堂教学的控制,学生有更多的参与机会,IR[I1R1(I2R2)]F模式及IR1F1/R2F2模式出现得也会越多。教师注重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抓住每一个可能的机会进行参与,课堂教学话语结构就不会是单一的。

三、教师话语结构对课堂互动的作用及相关因素

(一)教师话语结构与课堂互动的关系

教师话语中的提问是英语课堂交互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话语结构的选择对于英语语言习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话语中的提问可以保证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参与,通过提问的调节,语言会更加清楚易懂,更加适合学生,对于交互活动的展开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教师话语中的提问经常可以作为监控学生的一种手段。

(二)影响提问的因素

不同的课堂类型,课堂教学的不同阶段,教师课堂话语提问的目的也各不相同。有时,提问是为了引出话题;有时,教师提问是为了检查;更多的时候,教师提问是为了使学生融于课堂学习活动之中,通过问答的交互练习,提高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以下因素影响提问。

1.学生水平和喜好。不同问题对回答问题者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要求不同。展示性问题一般为信息的再现,比较简单;分析和评价性问题则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认知能力。

通常,学生比较喜欢分析性问题或与自己的切身经历相关的问题,不大喜欢猜测性问题或与自己毫不相关的问题[6]。

2.问题的梯度。提问最好是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层到深层,由聚合到发散,由是非问题到what问题再到why问题。

3.等待时间。当等待时间只有一秒钟时,学生将无考虑的余地,回答的质量则难以保证;而将时间提至三到五秒时,学生的回答相对延长,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回答的准确率提高,学生自信心增强了[7]。

4.教师反馈。合理的赞扬可以给学生以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课堂回答活动。对于不能正确回答问题的同学应尽可能地鼓励,帮助他们做出正确回答。

(三)教师问题设计原则

教师提问方式、问题的类别制约着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际。问题设计应注意几个原则。

1.简化。问题的语言应该简单、清楚,运用学生熟悉的词汇。

2.调节。提问与学生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相符的问题。

3.启发思维。信息性问题不可过多,要尽可能地提出启发思维的问题。

4.提问继续性问题。当学生的回答不得当,教师应继续提问,通过暗示等手段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答复;当学生的回答正确时,教师也应该在其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问,使问题步步深入下去,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度。

四、结论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IRF模式,教师决定谁来说、对谁说、什么话题、什么谈话时间等,而学生仅仅负责回答。学习者几乎始终处于被动的状态。学生始终处于接收教师提问和反馈的被动状态。因此,对课堂中的IRF模式的改进势在必行。

IRFR模式、IR[I1R1(I2R2)]F模式及IR1F1/R2F2模式是教师课堂话语的新发展。交际是课堂教学的根本形式,是活生生的人与人交流的过程。教学目标已由过去的“使他们互相谈话”发展到“使他们进行交际”,要求英语学习者运用语言知识和交际策略去解决交际中产生的问题。师生交流是提高学生交际能力的必由之路。如果课堂没有交流,可以说教学就没有真正发生,更无交际能力可言。所以,应改进课堂话语模式的方向,展开交际,给学习者提供各种机会,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教师话语需要进一步提高和完善提问的相关策略和技巧。教师在提问过程中需要做到问题按照由易到难;先提问,停顿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然后提问;提问不主动的学生;当被提问的学生不能回答问题,教师可以对问题进行适当的调整,给予提示,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的答案,或者教师可将问题转向另一个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反馈不可单一。教师对学生的反馈不能单一的“Good”、“Excellent”,在陈述答案或总结时,教师如能引用学生的语言,如“Just as..said just now…”会使学生品尝到成功感、认可感,唤起学生足够的自信。教师对问题进行具体、详细的点评,也是教师认同学生回答的体现。

[1]李悦娥,范宏雅.话语分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Taba,H.1984.“Teaching strategies and thought Processes”TeachersCollege Record(Fall,1984)327-361.

[3]Button,G.(ed.),1991,Ethnomethodology and the Human Sciences,Cambridge:CPU.

[4]Barnes,D.&F.Todd,1977.Communication and Learning in Small Groups.London:Routledge Kogan Paul.

[5]McTear,M,1975,Structures and categories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sequences:R.Allwright(ed.)Working Papers:language Teaching Classroom Research.University of Essex.Department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6]Yin Jing.2000.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in questioning:A study in ESP Course.MA paper,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7]Orstein,A.1995.StrategiesforEffective Teaching.Wm.Brown Communication Inc.

责任编辑:何 岩

G642

B

1671-6531(2012)01-0117-02

王珍平/江西理工大学讲师,硕士(江西赣州341000);钟地红/江西理工大学助教(江西赣州341000)。

猜你喜欢
英语课堂话语交际
情景交际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河北画报(2021年2期)2021-05-25 02:07:18
交际羊
文苑(2020年10期)2020-11-07 03:15:22
用爱浇灌英语课堂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52
让快乐回归英语课堂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7:34
高效英语课堂的打造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16
让初中英语课堂充满活力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48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人生十六七(2014年7期)2014-07-31 12:19:38
话语新闻
浙江人大(2014年6期)2014-03-20 16:20:34
话语新闻
浙江人大(2014年5期)2014-03-20 16: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