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英语名词复数习得的横向调查

2012-10-13 09:49:08杨洪娟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复数母语英语专业

杨洪娟

大学生英语名词复数习得的横向调查

杨洪娟

本研究通过问卷对大学英语一、二年级及英语专业一、三年级的学生进行了有关英语名词复数习得的横向调查。其目的在于探索大学生对英语名词复数的习得状况及其发展特征。本文进一步探讨了产生这些结果的原因在于中国学习者在习得英语名词复数的过程中受到了母语的影响,产生了负迁移;同时,英语名词复数的标记性也是使学习者在习得英语名词复数的过程中产生失误的重要原因。

大学英语;名词复数;定量分析;母语迁移;标记理论

传统观念认为,英语名词复数是一种简单的语言现象,而这种语言现象的掌握应该在中学阶段,所以高等院校的英语教师很少在课堂上涉及这方面的内容。就研究课题而言,国内外学者对英语名词复数的研究也是寥寥无几。Pakos M.于2000年对一个母语为日语的受试者作了一个有关名词复数的个案研究,目的在于探索日语在该受试者的英语习得中的负迁移作用。在国内还没有学者深入地探讨这个课题,但是有几位学者在其研究中曾涉及类似方面的内容(沈家煊1997;朱宁,1997;朱中都,1999;李艳惠、石毓智,2000;李瑾,2007)。

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大学生英语学习者的英语名词复数习得进行了实证调查,力图从横向比较和定性与定量分析的角度,对大学生英语名词复数习得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作一个客观的描述,并在此基础上就有关数据和现象做出分析。

一、研究目的及理论假设

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通过对名词复数习得的问卷调查,了解二语水平与名词复数习得有无内在联系;二是通过对数据的搜集、分析和讨论,了解并预测影响名词复数习得的内、外部因素。

本研究属探索性的横向研究,得益于国外的理论框架,主要基于以下理论假设,首先,在二语习得过程中会发生母语迁移(L1 Transfer)现象。行为主义语言学家认为,母语知识对目标语习得的影响称为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母语迁移现象。迁移分为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和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正迁移指的是有利于语言学习的迁移,在母语与目标语有相同或相似的形式或规则时会出现;相反,负迁移(也称“干扰”)指的是由于套用母语模式或规则而产生的错误或不合适的目标语形式。由于英语与汉语的名词复数在构成、语法、语义和文化习惯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所以,笔者认为我国的英语学习者在习得英语名词复数时会出现负迁移。其次,语言的标记理论(MarkednessTheory)可以解释英语学习者在习得英语名词复数中出现失误的原因。标记理论是由布拉格学派首创于上个世纪30年代。所谓语言的标记性指的是一个范畴内部存在的某种不对称现象,例如就英语名词的“数”这一语法范畴而言,复数形式是有标记的(marked),一般要加-s这一标记,如boys,而单数形式则是无标记的(unmarked),不加-s。(沈家煊,1997) 相比较而言,汉语中的单数名词和复数名词一般都不加标记,是无标记的。标记性理论认为,无标记性结构较早也较容易掌握,而有标记性结构则难以掌握。沈家煊(1997)指出,有标记和无标记是个程度问题,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因此标记模式可以用一个等级来表示。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研究对四种不同英语水平的本科院校大学生进行了跨年级调查和横向比较。他们分别为山东科技大学非英语专业一、二年级和英语专业一、三年级的学生(下文分别用非一、非二、专一和专三表示),采取随机抽样的形式,其中非一33人,非二69人,专一55人,专三32人,共计189人。

(二)调查方法

为了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大学生英语名词复数习得的情况,我们采用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种研究方法。定量研究采用自编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问卷围绕英语名词复数变形、发音规则、记忆策略及简单的汉译英等五个方面展开。问卷主要采用的是开放式问答的形式,要求受试者自己写出相应的答案,这样可以尽量避免猜答案对调查结果的影响。当然由于问卷针对性较强,受试者很容易推测出调查的目的,难免对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把这种负面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笔者在调查的过程中采用了闭卷的形式,并对时间作了一定的限制。

定性研究采用观察和访谈的方式。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特别留意课堂上出现的名词复数问题,并作了笔录。根据问卷调查所反映的情况,从受试者中任意选取10名学生作为访谈对象。访谈的内容也是围绕所调查的问题展开的。

(三)数据分析

在数据分析之前,我们对所有问卷题项进行了量化,即把所有考察相同知识点的题项以数量的形式进行统一,最后所有的结果用百分比表示,这样就达到了统计单位的统一。在进行数据分析时,我们将问卷调查的分析结果与访谈的结果进行比较,以便更准确地描述大学生英语名词复数习得的情况,提高研究结果的信度。

三、结果与分析

(一) 关于名词复数变形的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英语名词复数变形的测试,我们发现针对以下六种变形规则,四类学习者所产生的失误具有不同的趋势。这六种变形规则分别为:1) 规则的普通名词后加-s或-es(如,book—bookshouse—houses);2) 以字母o结尾的词后加-s或-es(很多语法学家把这一类与第一类作为同一种变形规则对待) (如,piano—pianoshero—heroes等);3) 由词干元音变化产生的复数形式(如,tooth—teeth mouse—mice);4) 单复数同形的,即普通语言学称之为加零词缀的现象(如,deer—deer,series—series);5)外来语的复数变形(如某些源于拉丁语和希腊语的名词phenomenon—phenomena,analysis—analyses);6)以加后缀-en构成的复数(如,child—children,ox—oxen)。学习者的失误的趋势可以由图1说明。该图的横轴为六种变形,竖轴为每一种变形的失误率。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对名词复数的掌握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好。其中1)和2)两种变形的失误率在专业与非专业学生中都是高年级的学生失误率高,特别是第二种以o结尾的名词的失误率要远远高于第一种,这也是笔者把它单独作为一种变形的原因。在这两种变形中英语专业学生并没有体现他们的优势,专三的失误率是最高的。这一结论在《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这种现象被称为“逆常”现象。(桂诗春、杨惠中,2003) 而3)、4) 和5) 三种变形的失误率则呈现出大体一致的趋势,即英语专业的学生的失误率低于非英语专业学生,高年级学生的失误率低于低年级的学生。在第六种变形中,所有学生的失误率几乎是完全一样的,他们的差别要小于百分之一。

出现以上结果的原因主要有,首先,英语水平较高的学习者在继续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再重视英语名词复数的简单变形,因而他们对前两种名词复数变形的习得较差。其次,英语水平较高的学习者在英语知识的积累上要多于英语水平较低者,所以对于变形较复杂的名词复数3)、4)、5) 的掌握明显好于水平较低者。再次,标记的等级特征是英语学习者在六种复数变形中的失误率差别很大的原因。根据标记理论,标记性是产生失误的主要原因,标记等级越强就越容易使学习者产生失误。这进一步解释了第一种名词复数变形的失误率较低的原因:加-s或-es的复数变形是最常见、用得最多的,标记等级相对较弱。与之相比的是第五种变形,这些词都是外来语,在日常用语中很少出现,所以标记等级最强,也就最容易出现失误。其他四种变形的标记等级处于前两种之间,故失误率也介于两者之间。我们针对以上六种英语名词复数变形做出了尝试性的标记等级归纳:1)<4)<3) <2) <6) <5)。

(二) 读音与翻译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调查问卷中考察了19个名词复数后缀-s或-es的读音规则的习得情况,这些名词的单数词尾的音位各不相同,决定了其后的-s或-es的发音不同,主要有四种情况:1)在咝音后发[iz];2) 在清辅音后发[s];3) 在浊辅音和元音后发[z];4) 不太规则的名词复数的发音,如house的复数houses的发音改变了原来的词尾音位,使其由清辅音变为浊辅音。调查的结果如图2所示。总体上英语专业的学生的失误率较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失误率低,但是高年级学生的失误率却高于低年级学生。这说明,一方面经过专业而又系统的学习,学习者可以更好地习得名词复数的发音规则;另一方面二语习得水平较高的学习者并不一定对名词复数的读音掌握得更好,这种现象可以看作是回滑(backsliding)的体现。回滑现象指的是“学习者似乎已经掌握了某一方面的语法或语音,但有时在气氛紧张的情况下,或出现某些交际困难的情形下,他对某些语言特征就不能运用自如,这样,语误就有可能临时性地再次出现”。 (Richardset al,2000∶39)

翻译(汉译英)部分的失误率与发音规则的失误率趋势基本一致,只是百分比更高了一些。本项调查的目的在于检验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迁移作用,根据标记理论与母语迁移的关系可以推论出,当母语是无标记的,目标语是有标记的,就会出现明显的迁移。所以在选取题项时我们有意地选了5个在日常生活中既常用又简单的但有可能会产生母语迁移的句子,如,你的太阳镜很漂亮。很多受试者直接把它译成了:Your sunglass is very beautiful.很显然,出现这种失误的原因在于“眼镜”、“鞋”、“剪刀”、“面条”和“裤子”等词在汉语中没有单复数之分,是无标记的,而与之相对应的英语单词“sunglasses”,“shoes”,“scissors”,“noodles”和“trousers”总是以复数的形式出现,是有标记的,因此对于母语为汉语的中国学习者而言,习得这些复数形式就比较困难且容易出现失误。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失误就是母语的负迁移。可见,母语迁移是学习者在习得英语名词复数时遇到困难的重要原因。

表1 语言的标记性与母语迁移

(三) 影响大学生名词复数习得的内因和外因

影响中国大学生英语名词复数习得的内因主要有两点。第一,中国的学习者受母语的影响对名词的数的感知力较差。石毓智(2004:29) 在《认知语言学的“功”与“过”》中提到,“我在美国学习了7年,经观察,英语为母语的人在单复数的使用上完全不犯错误。”而我们的调查结果已经显示,中国学习者很难全部掌握英语的名词复数形式,所以不管是在口语还是写作中都会经常犯错误。但这并不能说明中国人分不清“一”和“二”,而是汉语(L1)的语法中没有这个范畴,所以在认识世界的时候,如果没有表达的需要,就不会去关注数量的多少。然而母语为英语者,语法中有单、复数的范畴,他们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的时候,必须关注事物的数量特征,而这纯粹是为了满足合乎语法的要求。久而久之,这种对事物数量特征的认知就成了一种内化的感知活动,在认识世界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关注事物的数量特征,因此几乎不会在单、复数的使用上犯错误。(石毓智,2004:29)中国的英语学习者缺乏的正是这种认知能力,所以不可避免的会在使用英语名词复数时出现失误。第二,大学生本身的主观因素。在访谈过程中,我们发现在大学阶段的学习期间,大学生不太重视名词复数这一知识点,其原因在于绝大多数受试者认为没有必要再学习这么简单的语言现象;还有一些受试者认为名词复数太简单了,他们在初、高中阶段已经完全掌握了,所以没有必要进一步学习;也有个别受试者承认因为考试不会考到,所以才导致他们对名词复数的掌握不如从前了。

除了母语的负迁移和英语名词复数的标记性这两个外部因素对中国大学生习得英语名词复数的影响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外因就是高校教师在教学中不强调这一知识点。在访谈中,所有的受试者都表示教师没有强调名词复数的作用,而且教师也极少纠正他们在口语和写作中所犯的单、复数错误。当然,教师不强调这个知识点也是有其客观原因的。在2002年出版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区分名词的可数性和不可数性、可数名词的单、复数形式”是对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入学要求”。(2002:6)既然是入学要求,那么大学英语教师自然也就不会过多地注意它了。然而,在《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语法结构表列出的大学英语教学阶段需要进一步巩固和掌握的语法项目中却包含名词复数,而且是要加强和掌握的重点,其中对复数的要求包括以下5点:1)英语名词复数的构成;2)源于希腊语和拉丁语的词的复数形式;3)词形相同、意义不同其复数形式也不同的词,如arms,minutes等;4) 单、复数同形的词;5)复合名词的复数形式。(2002:143)可见,英语名词复数形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仍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四、结语

从上文的结果分析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大学生对英语名词复数的习得还远没有达到目标语的高度,在某些简单的问题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而且受母语(汉语)的影响严重,发生了负迁移现象;在英语名词复数习得中,大致遵循了二语水平越高习得名词复数越好的规律,但是我们更应该清醒地看到发生的回滑现象和逆常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客观上《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把它视为大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导致教师不再重视和强调它,从而间接导致大学生从主观上认为没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和掌握它。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而言,尽管大纲中强调了名词复数是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但是由于教师在课堂中不强调以及在考试中不考相关知识点,大学生也在主观上产生了它不重要、没有必要继续学习的观念。因此,我们建议在新的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应该把该内容列出,而且教师也应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灌输不论知识点的大与小都应该很好地掌握的思想。

对于大学生而言,尽管他们认为已经很好地掌握了英语名词复数,但是调查结果已经很明确地显示了他们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需要继续提高和掌握。我们建议大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运用下列学习策略:1)根据变形规则把英语的名词复数形式归纳为几类,重点记忆这些规则;2)经常作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或测试;3)把日常学习中遇到的不规则变形形式记下来,定期复习或把这些词编成小故事或对话等;4)通过上下文记忆一些不太常用的复数形式;5)联想记忆法,如在学到thesis-theses时,会联想到analysis-analyses;6) 运用词块来记忆一些与汉语区别较大的英语名词复数形式。濮建忠(2003:444)认为,能否掌握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关键在于能否掌握能够体现常用意义和用法的常用词块。笔者认为,大学生可以把诸如“a pair of shoes”、“one’s sunglasses”作为词块来记忆,这样就很容易避免中国学习者总是用单数表达“一双鞋”和“……的太阳镜”的失误了。以上学习策略是笔者结合访谈的结果与教学经验总结出来的,仅供英语学习者参考。

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具有三点局限性。首先,本研究是基于大学生英语名词复数习得的研究,其结果不能适合所有的学习者,特别是不能反映出初学者的习得状况。其次,由于本研究的语料主要来源于问卷调查,所以对口语中的失误也不能做出确切的反映。从我们所作的课堂笔录来看,口语中名词复数的失误率比笔语中的还要高。最后,本研究所涉及到的迁移现象指的是语际迁移,但是语内迁移现象也有可能会发生而且有可能影响到大学生对英语名词复数的习得。以上这些局限可以成为我们今后深入研究的课题。

本研究受山东科技大学 “春蕾”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9AZZ134

[1]桂诗春,杨惠中.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2]李瑾.大学英语教学中界性在对名词数的解释力[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23-25.

[3]李艳惠,石毓智.汉语量词系统的建立与复数标记“们”的发展[J].当代语言学,2000,(1):27-36.

[4]李先银.物体量表达的认知语义基础[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6):17-23.

[5]寮菲.第二语言习得中母语迁移现象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2):58-64.

[6]濮建忠.英语词汇教学中的类连接、搭配及词块[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6):439-445.

[7]沈家煊.类型学中的标记模式[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1):1-10.

[8]石毓智.认知语言学的“功”与“过”[J].外国语,2004,(2):21-33.

[9]温宾利,陈宗利.汉语名词的可数性特征及句法实现[J].现代外语,2002,(2):195-203.

[10]张黎.汉语名词数范畴的表现方式[J].汉语学习,2003,(5):28-32.

[11]朱宁.漫谈现代英语名词所有格及名词的各类复数形式之成因[J].外语教学,1997,(4):56-60.

[12]朱中都.英语写作中的汉语负迁移[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2):28-30.

[13]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工作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高等学校本科用)[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4]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15]Ellis,Rod.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85.

[16]Pakos,Matthew.I Really Like ThisShoes∶Singular/Plural Performance Issuesin One Japanese/English Bilingual R.http∶//www.tccolwnbia.edu/academic/teso/Han/mattewpakos.htm/7/12/2003.

[17]Richards,Jack et al(ed).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 and Applied Linguistics Z.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18]Thomson,J.et al(ed).A Practical English Grammar[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5.

责任编辑:何 岩

G642

B

1671-6531(2012)01-0093-03

杨洪娟/山东科技大学外语学院讲师,硕士(山东青岛 266590)。

猜你喜欢
复数母语英语专业
评析复数创新题
求解复数模及最值的多种方法
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引入
母语
草原歌声(2020年3期)2021-01-18 06:52:02
复数
母语
草原歌声(2017年3期)2017-04-23 05:13:47
“产出导向法”在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新时代下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改革之探索
我有祖国,我有母语
母语写作的宿命——《圣天门口》未完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