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义兵
(池州学院 外语系,安徽 池州 247000)
公共标识或公共标志,就是利用图形、色彩、文字、字母等或上述要素的组合,标识所在公共区域或公共设施的用途和方位,提示和指导人们行为的标志物。我国古代很早就在文献里提到了“标志”,依照《水经注·汶水》中的说法,古代的石碑就起着标志的作用。在孙绰《游天台山赋》中善注:“建标,立物以为之表识也”。标识与标志在中国古代是完全等同的,标识即标志。我国古代标识的主要功能在商业上。“标”是表识,是一种最古老的记忆方法,是记忆的一种符号或记号。“识”字首要的意义在于“知道”、“认识”,是要让人熟悉,记住。“识”字则除了“记住”的意义外,有“认得”、“识别”的进一步要求,更多的是一种沟通。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公共标识语的使用要顺应全球经济和文化发展潮流,提供完善的信息服务,让国际友人宾至如归,畅游博大精深华夏文明。因此,公共标识语不仅仅有效传达信息,承载着社会交际功能,完善的公共标识,是一个城市有效管理和现代化建设的表现,是城市走向世界,展示形象的窗口。
公共标识语无论是图形还是文字都应是直观明了,简明易懂,易记易用。一是主要便于传递信息;二是便于不同年龄,不同文化水平和语言背景的人都能易于接受和使用。有的公共标识语只有图形,加上不同的颜色,颜色在公共表示中也表达信息。如在公共交通标识中,红色圆形表示禁止和警告,三角形表示注意、提示等,方形表示安全、引导、告知等。在道路标志中,南北方向用绿色表示,东西方向用蓝色表示。无论是图形还是文字,作为在公共场所呈现的文字,都具有提供信息和服务、发布指令、警示等特殊功能。因此,公共标识语在出台制作、设计、发布过程中要受到相关标准和规定的约束。作为一种特殊的应用文体,公共标识语有其显著的特征。
公共标识语的表达空间有限,有的仅用图形、符号来表达,因此公共标识语表达要简明,干净利落,不需要关联词,能省略的成分一定省略。用最简洁的单词或简单的句子,使所要表达的日内一目了然,在极短的时间内给公众极大的、直接的、准确的信息服务。在表达只是信息时,很多就用单个词语,如“问讯处”,英语用“Information”,在特定语境下只用一个“?”;再如“停车场”,英语中则省略为“P”;“ATM Inside”,“内设自动取款机”。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公共标识语的表达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表达直接简明。
从目的论的角度出发,公共标识语具有意动和“收言后之力”的特点,尤其在表达警示、禁止等时,公共标识语中包含大量语气信息,也就是让受众明白公共标识语的传达的信息,呼唤、引导受众,并使其采取相应行动。如此类常用的标识语有“严禁……”、“禁止……”、“敬请……”、“请勿……”。英语中为表达发出命令、请求、劝告、禁止等信息也常用祈使句或用动词等形式来表达动态之意,语气较强,含有要求、限制,强制等功能,如“Keep off Grass”(请勿践踏草坪),“Slow”(减速慢行),“Pet Not Allowed”(请勿携带宠物入内),“Please Do Not Touch”(请勿触摸)。
指示性和公告性信息常用陈述句,警示性信息往往用祈使句。在一些英文公共标识语种会省略句子中的冠词、助动词或系动词等,使得句式结构简洁,主题信息突出。如“Road Closed”(道路封闭),完整的句式为“The Road Is Closed”。这种简单的句子,简捷敏快,表意明确,具有鲜明的指示性和干净利落的强调作用。往往是言简意赅,直接有力。句式短小,浅显易懂,便于受众看得清,看得懂。
汉英两种语言的公示语都具有短小精悍、言简意赅、形式简单的特点。这种特殊文体的翻译,要求不仅要熟悉汉英公示语在结构和表达上的异同,而且要熟悉公示语在英汉语言中的使用特征和社会文化规范,这样才能正确了解原文的信息意图,符合译文读者的文化与认知期待。
公共标识语的翻译要根据使用的环境,选择适合的英文表达。武汉动物园“象馆”曾出现“Like Hall”雷人翻译,无独有偶,武当山有一家“土菜馆”译为“Soil Restaurant”,很多旅游景点“游客出口”翻译成“Tourist Export”,“小心落水”被翻译成“Fall into Water Carefully”。这种公共标识语的翻译完全丧失其功能,制造语言垃圾,损害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形象。这种“死译”,绝对逐字对译,完全脱离语境的翻译,是不可能达到交际的效果的。准确性表现在对等表达上,例如:“小草微微笑,请您旁边绕”,“生命与草同行,请爱护小草”,“绿草如茵,足下留情”,“绿色生命,足下留情”等,实际上要表达相同的意思,即“请勿践踏草坪”,可以译为“Please Keep Off Grass”,这在很大程度上既保证译文的准确性,又易于接受,通俗易懂。此外还要达到语用准确,翻译要注意语用用意,如“注意安全”,很多场所翻译成“Notice Safety”,“Be Careful”等,忽略了语境和语用对等,其实这一标识语要表达的事警示存在危险因素,可以根据实情,把实际潜在的危险因素翻译出来,还要加上“Caution…”,“Warning…”,“Danger…”等以示警戒。公共标识语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把要传递的信息完全承载在标识上,因此,英文翻译要充分考虑标识的意图和接受者的需要,使用英语习惯的表达,固定的表达,选用地道的词汇,更为重要的是语用对等,力求译文准确、自然,才能交流通畅。
公共标识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传播,具有信息功能、指示和警示功能、同时也是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一道靓丽语言风景线。因此,公共标识语的翻译要规范准确,通俗易懂,更为重要的是要遵循合法性原则,尤其是对地名的翻译,必须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语言文字法》第十八条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因此,公共标识语的翻译要依照我国民政部、国家语委、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等相关的法律,标准,使公共标识语的使用遵循特殊术语的规范和标准。
这种规范性原则还表现在语言翻译本身的规范,实践中有很多公共标识语翻译的不规范,包括误译、滥译,望文生义,不符合国际惯例和语言表达习惯,不讲究文化差异“硬译”、“死译”,还有书写、标点符号,甚至排版不符合规范。语言的规范性必须遵守“源自语言实践,服务语言实践”的原则。
由于公共标识语的特殊性,任何场所不得使用有损我国和他国形象,有伤民族自尊的标识语。因此,公共标识语除了传达信息外,还有自身的美学特征,所欲公示语翻译过程还是一个审美的过程,译文不仅要注重形式美,还要讲究内涵美。如北京奥运会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One World,One Dream),上海世博会主题标语“城市,让生活更加美好!”(Better City,Better Life),译文简洁明了,短小精悍,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形式上简约生动,音韵上和谐流畅,结构上对仗统一,使得交际的效果大放光彩。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兼总编辑、国际翻译家联盟副主席黄友义先生提出 “外宣三贴近”原则,即指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尤其要考虑到中外文化差异。“做文明游客”译成“To Be Civilized Tourists”,看到“Civilized”这个词,个人感觉似乎是游客很“不文明”,“野蛮”,“没开化”,这里“文明”应该是行为举止文明(Well Mannered)。公共卫生间都有残疾人专用区,有的翻译成“Deformed Person”(畸形人),这是一种带有歧视、侮辱嫌疑的翻译,英语是一种很委婉的语言,应译为“Accessible Toilet”。公共标识语除了表达传递休息基本功能外,还要讲究言语美,讲究表达的方式,得体的表达是体现了以人为本和人性的关爱,更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标志。所以公共标识语的翻译除了形式上没,更重要是内涵美,内涵美可以创造良好的沟通语境和独特的交际感受。
公共标识语服务范围广,直接影响和服务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一种特殊的翻译文体,公共标识语大量使用名词、动名词、词组短语、简略语,句式简单,措辞简洁,文字和图形结合,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有重要意义。因此,对公识语的歧义、误解和滥用都会导致不良的后果。公共标识语的建设也是城市发展内涵的具体表现之一。目前,很多公共标识语似乎不讲究使用,只是配上一种外文,显得很时尚,因此出现了很多翻译上得错漏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仅是语言表达的问题,它将直接影响到到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因此,除了进一步加强制度规范建设外,还要建立监管和纠错的长效机制,尤其是对本土化的标识语要专题研究,规范的公共标识语及其翻译将构成一道的靓丽语言景观,增添城市的魅力。
[1]秦秀白.英语语体和问题要略[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吴伟雄.跳出标语译标语,现场见效最相宜——中文标语英译的语句特点与现场[J].上海翻译,2006(6):30-34.
[3]余义兵.池州市旅游景区双语标识调查研究[J].池州学院学报,2011(4):101-103.
[4]贺继宗.公共英文标识语翻译[J].昌吉学院学报,2007(4):87-90.
[5]马海燕.城市公示语英译问题探究[J].安徽文学,2007(11):197-198.
[6]宋红波,耿殿磊.公示语的语用翻译[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04-207.
[7]杨清平.我国公示语英译的策略与方法[J].科教论坛:人文科学,2007(1):188-189.
[8]王银泉.汉英公示语翻译及其译学理据[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版),2007(6):8-17.
[9]赵 湘.公示语翻译研究综述[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12):52-54.
[10]刘建刚,闫建华.论告示的语用等效翻译[J].上海翻译,2005(4):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