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伍尔夫《到灯塔去》中的和谐思想

2012-08-15 00:51张国耀
大学英语(学术版) 2012年1期
关键词:到灯塔去拉姆齐弗吉尼亚

张国耀

(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桂林541006)

1.引 言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著名的英国女小说家,被誉为20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意识流小说代表人物之一。她在文学上的成就和创新性至今影响犹在。伍尔夫作品甚丰,其中《到灯塔去》是伍尔夫最出色的一部中篇小说,其艺术形式完美绝伦、主题深邃多样、语言充满诗情画意。从而成为英国文学史上一个取之不竭的宝藏,每一次阅读都会有新的、更为深刻的体会,令人回味无穷。正因为如此,所以几十年来,不同的学者和评论家从不同的角度对之进行不同的解读和评介。笔者无意对其他的观点说长道短,评头论足,而是依据自己的理解,分别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这三个方面谈谈这篇作品当中透露出来的和谐思想,以便给这篇小说提供一种新的解读。但是,为便于理解,先对作家本人的生平及这部小说的梗概做一个简要的回顾。

2.作家生平与作品《到灯塔去》简介

2 ·1 作家生平简介

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年1月出生于伦敦。早年曾遭受同母异父的哥哥乔治和杰瑞德·杜克沃斯的性侵犯。1904年她父亲去世之后,她和姐姐瓦内萨迁居到了布卢姆斯伯里。后来以她们和几位朋友为中心创立了布卢姆斯伯里派文人团体。她在1905年开始写作生涯。1912年和雷纳德·伍尔夫结婚,但她早年心理症结落下的性恐惧和性冷淡,使婚姻生活从一开始就布满荆棘。雷纳德毕业于剑桥大学,饶有文才,深具眼力。起初,雷纳德心有不甘,抱有幻想,认为自己能够唤醒弗吉尼亚体内的性意识。几经努力失败之后,他创作小说《智慧的童贞女》,借用男主人公之口谴责了冷血的女人,这无疑对弗吉尼亚的自尊构成了伤害。弗吉尼亚婚后的“精神雪崩”给雷纳德适时地敲响了警钟,他决定从此认命,转而追求精神之爱这一更高远的境界。弗吉尼亚的感激之情也溢于言表,她明确地宣布伦纳德是自己生命中隐藏的核心,是她创造力的源泉。

伍尔夫患有严重的抑郁症,写作于一九四一年的《幕间》,是弗吉尼亚·伍尔夫辞世之前的最后一部作品。1941年3月28日,弗吉尼亚·伍尔夫投河自尽。

2 ·2 《到灯塔去》简介

小说描写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拉姆齐先生一家及一群知识分子在海边别墅的相距十年的两次聚会,以及去看灯塔的故事。小说共分三大部分。在第一部分——窗——的一开始,拉姆齐夫人坐在窗前,正在为灯塔看守人的儿子织袜子。她的小儿子詹姆斯想去看灯塔,但她的丈夫却说天气不好去不了。于是父子之间产生矛盾,但这种矛盾总能在拉姆齐夫人面前得到缓和,因为她能使家庭充满温暖和秩序。 夫人就像灯塔一般把温暖与祥和的光芒播撒四方。第二部分——岁月流逝——记述了拉姆齐夫人、女儿(普鲁)和儿子(安德鲁)的死亡。小说跨越了包括一战在内的十年岁月,诉说了时光的飞逝和人世的沧桑,揭示了灯塔之光和夫人之爱的永存。第三部分描述了观看灯塔之旅的最后实现,描述了詹姆斯观塔的愿望的实现以及女画家莉莉绘画的完成。

3.人与自然之和谐走向

毋庸讳言,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乃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头等的大问题,对它的关注就是对人类本身生死存亡的关注,不客气地说,现代生态危机的根源就在于“人类中心主义”。书中把人们对大自然的争服力按照字母顺序排列,越往后表示争服力越强,拉姆齐先生认为凭着智慧,“勇气、真实、毅力”(伍尔夫 1997:206),就可以凌驾于自然之上,自己已达到 Q,并且认为能够达到R,并为此得意洋洋,自命不凡。然而,在作者看来,大自然从来就不受人类愿望和理性的左右,它拥有自己的节奏、法则和生命。因此,所有凌驾于大自然之上的人类努力都注定会显得苍白无力。 拉姆齐先生总是把本质的永恒的方面如思维、文化等与非本质的必死的方面如情感、自然对立起来,将理性与感性对立起来,因此常常对自己的能力感到不自信。女画家莉莉也有类似情况,她经历了远离本性、远离自然的精神挫折。莉莉(Lily)的名字本是一种花(百合花),原本就是自然的产物。但是这位女画家为了摆脱女性卑微的地位,寻求与男性的平等地位,却衷情属于男性特权的绘画艺术,对女性关心的家庭婚姻话题不感兴趣,由于在创作中过分追求男性化使她误入歧途。“莉莉全神贯注地从事自己的绘画艺术正如拉姆齐先生一心一意投入对哲学问题的思考一样”(Selden 1985:136),在创作中尊重色彩犹如拉姆齐先生尊重事实,这样就限制了她的艺术想象力。而“女性的想象力的作用,如同伊甸园的作用,是有条理而又清晰地表达爱所带来的和谐”(狄巴蒂斯塔1988:440)。 她既压抑了女性的想象力,又缺乏男性的自信,到了44岁既没有创作出有价值的作品,也没有组建幸福的家庭,于是她不得不辛酸地嘲讽自己不是个女人,而是一个暴躁易怒、干瘪皱缩的老处女。换句话说,她没有遵从自然,而是违背了绘画艺术的创作规律从而将科学与艺术、感性与理性、人文与自然割裂开来,不善于发掘自己感兴趣的和关心的话题,因此在创作中难免误入歧途,毫无成就。然而还是莉莉克服了这些不足,终于把画画成;还有拉姆齐夫人,她自信、能干,有爱心,能包容,但是也比较狂妄,小说中这样描写到:“生活是某种真是、私密的东西,他既不和儿女也不和丈夫分享。在他们之间进行着一种交易,其中她是一方,生活是另一方,她总是想占上风,生活也想占她的上风;有时候他们谈判……(伍尔夫 2001:226)”。正因为她经常(但不总是)不去自觉地有意识地热爱生活、享受生活、融入生活,而是视之为异己的力量并与之为敌,所以,她时常会流露出一种忧郁的神情。但是另一方面,《到灯塔去》中拉姆齐夫人是“一棵枝叶茂盛、硕果累累、缀满红花的果树”(伍尔夫1997:242)。拉姆齐夫人比丈夫更易认同自然、欣赏自然。大自然自有她自己的规律,她默默地给遵守她的规律的人以恩惠,她又默默地给违背她的规律的人以惩罚,这种人与自然的分离注定是要失败的。这表明,人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有所作为。

4.人与人之间之和谐走向

《到灯塔去》这部作品,花了大量的篇幅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极为细腻而深刻的描述。首先是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关系,而夫妻关系是男女之间的更为微妙和复杂的关系,也是男女关系的缩影。在本篇小说中,主要有两种类型的夫妻关系,一个是拉姆齐夫妇;另一个是雷勒夫妇。对于拉姆齐夫妇,他们之间经常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矛盾,但最终都会通过两人的彼此让步而走向和谐,比如小说中有这样一些内容,颇能说明问题:拉姆齐先生在早上喝牛奶时发现有一只土蚣,于是怒不可遏,连杯子和牛奶一起甩出窗外,这给拉姆齐夫人的心情造成了强烈而复杂的影响,她厌倦、害怕、哀怨和愤恨,于是他们之间出现了长时间的僵持的沉默。然而在恼怒过后,拉姆齐先生就会主动与妻子和好,并重新达到和谐状态,另一方面,拉姆齐夫人也很尊重丈夫,同时,她也很敬佩丈夫,认为丈夫非同常人,对不平常的事物敏锐无比。至于雷勒夫妇情况也比较类似,刚开始的时候他们的婚姻经受了危机的考验,雷勒甚至找了情妇,但后来他们的婚姻得以拯救。至于男女关系在总体上而言,小说的前半部分是以对立的角度描述的,表现得最为明显的是坦斯利先生,他说“女人不会画画,女人不会写作,”这激起了莉莉的极大反感和强烈不满。其实,坦斯利代表了那时男人对女人的态度:只适合呆在家里做家务,她们头脑糊涂,不可救药,不具备创作能力。莉莉最终把画画成不啻是坦斯利观点的一个有力的反击。但是到了后来,他与莉莉的关系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甚至他们在海边一起用扁平的石块儿打水漂。随着情节的发展,到了小说中的第三部分,男人与女人已不再对立,文中有这么一句:“有时候一种巨大的需要促使他去接近任何一个女人,他也并没有意识到究竟是什么需要······(同上:305)”这恰好印证了伍尔夫的“双性同体”的思想:“在我们之中每个人都有两个力量支配一切,一个男性的力量,一个女性的力量。……最正常,最适宜的情况就是在这两个力量一起和谐的生活、精诚合作的时候。(伍尔夫1989:120)”小说中展现的第二种关系是子女与父母尤其是与父亲的关系,在拉姆齐夫妇的8个孩子中,起初与父亲关系最为恶化的是小儿子詹姆斯,在小说的开始,拉姆齐夫人答应儿子说只要天气好,第二天就出去远游。这使儿子欢欣鼓舞、充满希望。可是,他的父亲却唱起了反调,说天气不会好的。这顿时激起儿子的无比愤怒,恨不能立即将父亲置于死地而后快。在小说的最后一部分,随着儿子的渐渐长大,他意识到自己痛恨的不是父亲的身体,而是父亲的思想。 文中的莉莉也有类似的感触,她认为正是孩子在精神上受到的压抑才是悲剧之所在。拉姆齐先生专横、易怒、过于理性、过于追求真理、过于强调信心和勇气而不去考虑孩子们的感情的言行激起了孩子们的公愤,迫使他们结成同盟,反抗暴行。最后由于拉姆齐先生改变了自己的做法,终于赢得了子女们的爱戴。小说中,还涉及到女人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莉莉与拉姆齐夫人之间,开始时,莉莉感到拉姆齐夫人一是固执己见、咄咄逼人,二是认为拉姆齐夫人总是可怜男人,从来不可怜女人,对拉姆齐夫人颇为失望或不满,到了最后,她在拉姆齐夫人的影响下或者说是在拉姆齐夫人的启发下终于完成了自己的画,从而对拉姆齐夫人充满感激之情。

5.对人与社会和谐之期盼

在《到灯塔去》这部作品中,我们看到,作品反映的主题比较多而且深刻,就人与社会的关系来说,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通过拉姆齐夫人的内心活动委婉而又含蓄地表达了对社会上的贫富差别的颇为矛盾的态度,她对出身高贵的人既怀有几分敬意,又带有一些儿怨恨,她想通过社会调查的途径去弄清这个问题。 可见,伍尔夫并不想使社会贫富差距过于悬殊,这样有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另外,伍尔夫在作品中对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了一定的揭露和控诉:在《到灯塔去》里,战争夺去了拉姆齐一家优秀的成员——慈祥、和蔼的拉姆齐夫人、公正的、有数学天赋的安德鲁、美丽的普鲁。很显然,伍尔夫对这种杀人的怪物——战争表现出强烈的不满,因为战争是和平与社会和谐的最大的破坏者。

6.结束语

总之,伍尔夫的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宽广、蕴含深刻。每进行一次细心地阅读都会有新的体会、新的收获。无怪乎不同的人从不同的侧面运用不同的文艺理论对之进行不同的解读。伍尔夫的一生,经历坎坷,精神备受折磨,又饱受战争之苦,对平等与和谐有着强烈的期盼与渴望,只要认真阅读,读者就会领会到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的这种真挚的感情。

Raman Selden,Peter Widdowson&Peter Brooker(1985).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M].Lexington:University of Kentucky Press.

翟世镜(1988).玛丽亚·狄巴蒂斯塔.到灯塔去——弗·伍尔夫的“冬天的故事”[A].伍尔夫研究[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猜你喜欢
到灯塔去拉姆齐弗吉尼亚
论弗吉尼亚·伍尔夫《伦敦风景》中的情景交融
《到灯塔去》中拉姆齐夫人形象分析
美国“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
论伍尔夫小说《到灯塔去》中的精神隐喻
英语翻译作品在我国传播与接受的成功原因探析
《到灯塔去》来洞见回忆的再现
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到灯塔去》中的莉丽·布里斯科
浅析伍尔芙小说中的两性关系
弗吉尼亚·伍尔芙《到灯塔去》的成长主题解读
大厨戈登·拉姆齐教你做牛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