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玲
(汕头大学医学院,广东汕头515031)
作为合作学习组织形式之一的小组活动是组织英语课堂教学时经常使用的方法。有关小组活动的课堂教学效果的研究表明,小组活动有助于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提供学生大量交互性的操练语言、实践语言的机会,发展学生的个性,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Michael&Patricia 1985:207-208)。然而在实践中,小组活动开展得并不成功(Case 2001)。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及课堂观摩发现小组活动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也还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仍存在一些低效现象。为此,本文试就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小组活动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就如何改善小组活动提出几点对策。
小组活动即group work,也被称为小组合作学习,是将班级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成若干学习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小组成员通过合作性活动完成特定学习目标和任务的一种学习活动。小组活动的主要特点是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每个学生既是教学的主体,又以每个小组作为一个整体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这就打破了原有的班级格局。教师的主导作用则表现为指导学生如何运用已掌握的语言知识进行语言交际,协调好学生之间、小组之间的关系,并且观察、记录学生运用语言时所暴露的弱点,以便作为以后改进教学的依据。其次,小组合作学习使课堂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它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互学。另外,小组合作学习使课堂评价体制发生了变化,它以小组的整体表现作为评价的依据,而不再把个人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评价和奖励学生,在活动中大家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分工协作,这样就形成了一种互助、合作、愉悦的课堂教学气氛。
笔者通过观察发现学生参与小组活动的积极性存在明显差异。在活动过程中各小组成员本应通过各自的独立思考,并在组内进行交流,经过归纳总结后由小组的汇报员向全班汇报。但事实上部分学生特别是优等生参与自由发言和小组汇报的次数明显较多,他们由于语言基础较扎实,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往往容易成为小组的代言人。而部分学生特别是学习困难的学生,由于基础薄弱,担心在同学面前出错遭到嘲笑,为了掩盖自卑的心理,干脆置身事外,渐渐地对一切语言活动都漠不关心。部分性格内向的学生,他们有能力说,但由于不善于争取机会发表意见,即使听到与自己不同的见解也不加辩驳,多数时候在合作中缄默不语。还有一些学生对自己的想法和观念不够自信,不愿当众坦露自己的真实思想和心理,因而保持沉默。除此之外,小组之间的融洽程度、成员之间的凝聚力、话题和学生生活的相关性等也会影响学生的参与程度。
笔者课堂观摩时发现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时,通常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思考和讨论的时间。往往是学生才开始合作讨论或对话几分钟,刚进入状态,或是个别小组先完成了,教师就急于让各小组汇报成果,然后匆匆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使合作学习形式化,变成了走过场。究其原因是大学英语通常大班教学,教学内容较多而课时有限,因此教师大多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匆忙组织合作学习,由于担心完成不了教学任务,不敢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讨论。由于没有充足的时间思考、协商,倾听和交流,学生无法进行充分地进行小组活动,这样的合作学习的效果自然不佳。
从录音、观察和访谈中还可以看出,学生们在小组活动中的交互修正比较少。不少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只是在说话,而不是进行交互。交互是双向的,而小组活动中同学之间的协同很少。有些同学明显存在着没听懂其他同学的情况,而他们多数又不会提出疑问。还有些同学各说各的,不专心听组内别的同学在说什么,他所关注的是匆忙准备轮到自己时该讲什么。结果造成发言者没有听众,也就不可能充分发挥,进而严重影响小组活动的正常开展。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中国学生都习惯于被动接受,听课过程中有问题从来不问,主动探求和参与的意识较为淡薄。另外有的学生表示提出自己不懂就等于告诉别人你的水平差,认为这样很丢面子,宁可不懂装懂。
笔者通过课堂观摩还发现有时小组活动场面热闹,收效却甚微,学生的兴趣常停留在较低的表层上面,对于活动目的的深层挖掘不够,往往只重结果,而忽视语言交流的过程,对于语言知识的准确性、流畅性更是不以为然。部分学生甚至不能或很少用英语表达,遇到书本上没有的观点时就用母语来表达,没有真正达到用目的语来交流的目的。
Nunan(1991:279-195)曾指出:学生选择学什么、怎样学和何时学的能力需要在不断的活动中得到教师的帮助和引导。因此教师的精心设计和组织是小组活动成败的关键。据笔者观察,教师在小组活动中一般会出现以下问题:
1.组织不当:教师设置的任务或话题没有探讨价值、过难或过易;教师没有给予清晰明确的指示,使得学生不明确任务的要求;教师在分组时采取放羊式方式,任由学生自己执行分组任务;教师没能根据学生个性特点有意识地对学生的分组进行干预;教师没有参与到小组活动中了解学生的活动现状,捕捉学生的创新闪光点或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点拨、引导;教师对小组活动中持消极态度的学生没能及时加以鼓励指导;教师认为对课堂活动的开展不会造成太大影响,对小组活动持消极态度的学生不闻不问等,这些现象都会影响小组活动的顺利开展和有效进行。
2.评价不科学:一些教师在对小组活动进行评价时往往只注重小组整体的评价,忽视个体评价;只重视对合作成果的评价,忽视对小组活动中成员的参与性、合作程度、合作技巧、态度的肯定。这种片面的、不科学的评价体现不了小组成员的个人努力,逐渐会使一些学生失去参与合作的兴趣,降低合作的积极性。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教师缺乏对小组活动的科学认识,缺乏对小组活动设计和组织的研究,对小组活动中自身角色的认识和把握不到位。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教师要扮演好“组织者”、“参与者”、“监督者”、“指导者”、“评价者”等的角色。
H.D.Brown(1994)说过:活动如果不经仔细安排、有序执行、自始至终地调控,就容易偏离方向。针对上文提到的问题,要想切实有效地开展小组活动,笔者认为应该采取以下对策:1.准备阶段对策
1)精心设计小组活动内容:话题的选择及任务的设置要难易适度,要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语言能力,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兴趣,具有一定的探究和讨论的价值。
2)合理分组,明确分工:小组人数一般以2~6人为宜。教师应根据小组活动的任务类型灵活采用不同的分组方法,如按座位就近组合、学生自由组合、以宿舍为单位进行分组或根据学生的性别、成绩、活跃程度和性格特点进行分组等。另外,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如组长、记录员、汇报员等,并轮流担任。这样可以避免少数学生由于基础差或性格内向等原因推脱责任或没有机会锻炼的情况。
3)学生培训:小组活动前教师要明确布置任务,包括任务要求、汇报方式和完成时限等。另外,教师要给学生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提供一些与讨论话题相关的词汇和讨论问题的要点、及传授资料搜集的方法和分析、讨论问题的技能等。这样做可以让学生知道他们要做些什么,该怎么做,提高小组活动的效率。
4)引入公平竞争的机制:“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格局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成就动机和学习兴趣,提高小组活动效率和培养团结协作精神。2.实施阶段对策
1)教师参与活动,给予引导提示,激发学生思维:在小组活动过程中,教师不应坐在讲桌旁批改作业或离开教室休息片刻,而是要参与到各小组之中观察和了解每个小组的讨论情况。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受阅历、思维方式或生活经验及性格等的限制会出现很大的差别,教师应指导学生把话题引向深入及全面思考问题;学生有困难时要给予必要帮助;关注各小组中每个学生的表现,尤其关注困难学生的表现,让他们有多一些的发言机会;学生做与小组活动无关的事,要及时制止并提出要求。
2)正确处理语言的流利和准确之间的关系:交际教学法强调意思的相互传递、语言的自由选择和交际目的的实现。它要求学生用目标语进行交流,促进其语言的流利度。但学生在进行交际活动的过程中完全有可能会需要使用已经学过但尚未掌握的语法或词汇,因此犯错是必然的。对于学生的错误教师要正确处理。在谈论话题、交流信息时,教师一般不纠错,只记下学生常犯的错误,以便活动后进行总结。活动后,教师对学生在活动中出现的语音错误进行纠正,对典型错误进行讲解,提高学生使用英语的准备性。当然,在纠错时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而应用鼓励、宽容的语言帮助他们解决出现的问题。
3.总结、评价阶段对策
1)采用公平竞争和奖励机制相结合的方式挑选两三组学生进行结果展示,必要时可请其他组学生进行提问。这样可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提高学生参与活动和展示自我的积极性。
2)建立合理健全的评价机制:首先让学生了解评价要素,如语音标准、语言流畅、表情到位、思维创新、内容意义、完成情况等。其次要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结合起来,既关注活动中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合作情况等,又要对完成情况和效果进行评定。另外,要将小组集体评价与小组成员评价结合起来,既要关注小组整体在合作中所运用的方法、得出的结论、合作的态度等,也要关注每个小组成员在合作中所表现出的独特见解、参与程度、情感态度等。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开展组间互评和学生互评。这样多种评价方式灵活使用,使学生更关注小组活动过程,认识到小组活动的价值与意义。
小组活动是外语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活动形式。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不断反思和提高,促使课堂小组活动更加有效地开展,更好地发挥其对英语教学的促进作用。
Brown,H.D.(1994).Teaching by Principles[M].New Jersey:Prentice Hall Regents.
Case,E.et al.(2001).Making It Work:Peer Response Group in the Chinese Context[J].Teaching English in China(3).
Michael,H.Long&Patricia,A.Porter(1985).Group Work,Interlanguage Talk,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J].TESOL Quarterly(2).
Nunan,D.(1991).Communicative Tasks and the Language Curriculum[J].TESOL Quarterly(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