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示理论与大学英语C班听力教学

2012-08-15 00:51
大学英语(学术版) 2012年1期
关键词:听者图式理论图式

周 密

(海军工程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湖北武汉430033)

引 言

根据2006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大纲的改革,我们可以看出,其中对考生听力测试的比重由原来的20%提高到35%,听力与阅读并驾齐驱的态势成为了英语能力测试中的重中之重。同时,奥运会和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也表明了社会对大量的具备较高“听、说”能力的交际型人才的需求逐步增大。然而,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虽然教师充分认识到了听力的重要性,但是却没有能够得到学生的重视。听力的教学方法没有取得长足的发展,其中的大多数还处于常规的教学方法阶段,即采取听录音——做题目——对答案的三步走方式。本文试图以图示理论为框架,针对C班教学的特殊性,帮助学生构建相关图式或者借助各种手段激活学生头脑中的与听力有关的图式,使得原本各项基础、能力就比较薄弱的学员能很好的参于到课堂教学中,提高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一、图示理论概述

首先,我们不得不提的就是图示理论本身,因为只有正确的认识了理论的内容并且进行深入的理解,才能将其运用到实际中去解决问题。图式理论是英国著名心理学家F.C.Barlett上世纪30年代初在其著作《记忆》(Remembering)中正式提出的。图式在语言的处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简单的说就是对相关知识的记忆储存,信息中的图式变化很大,这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是受特定概念驱使的运作过程。我们接触到的都是事物的一些表面信息,对语言的理解通常要求我们越过表面的意义去理解他实际上隐含的内容,所以必要的推理就应运而生,这便是图式理论作为推理的基础并起重要作用的过程。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人工智能专家梅尔哈特(Rumel-hart)等将图式理论发展成为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该理论强调,人们已经具有的知识和知识结构对其认知活动起决定作用。根据图式理论的观点,人脑中所贮存的知识都是由一个个单元组成的,这种单元就是图式。每一个图示单元就相当于一组相关事件、知识或信念所构成的稳定的心理结构或网络。“这种心理结构形成主要依靠于后天习得,它是事件、客体、观念或概念在时间与空间上的接近、重复或语义联系的固定化、概括化。”所以说图示实际上是一种关于知识的认知模示。图示理论研究的就是知识是怎样表征出来的,以及关于这种对于知识的表征如何以其特有的方示有利于知识的应用的理论。

二、大学英语C班听力教学现状

这学期,自从担任C班英语教学任务后,通过教学实践分析发现C班学生普遍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不浓,基础差,而且缺乏自信心。他们怀着强烈的自豪感刚迈入大学的校门,然而,很多学生要面对英语分级的现实,进入了C班学习.这给他们带来挫败感和自卑感,从而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也大大减少。他们中的大多数认为学不学英语无所谓,并没有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而,进行英语听力教学就更难上加难。在他们当中,有些学生在高中的学习阶段就从未接触过英语听力方面的训练,有些学生即使做过听力方面比较系统的练习,但是,在面对大学和高中英语听力方面题型、内容和要求的转变,仍呈现出明显的不适应性。在听力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有很强的依赖心理。在听之前,大脑缺乏对材料的预测和推理能力,没有做好接受信息的准备。在听的过程中,也仅仅局限于对语篇中出现的单词和词组的把握和理解。在选择答案时,不能很好将听到的内容和头脑中已存在的信息和相关的背景知识结合起来。一遍听不懂,就不愿意再多听几遍,总是习惯依赖老师给出问题的正确答案,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听听力的习惯,只是被动的接受语音符号的听辨过程,而不是积极主动的信息传递过程。

三、图示理论在C班听力教学中的运用

通过查阅一些资料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论断,听力理解不仅涉及到对音素的认识、词的辩认、句法语义分析等语言加工与信息处理过程,还在于涉及诸多其它因素。所以一些研究学者们便逐渐重视图式理论对听力教学中的作用。我们学习一种语言都清楚的知道读和听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是作者所阐述的内容与读(听)者自己拥有的背景知识(background information)的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他们唯一不同的就是一个是通过眼睛,一个通过耳朵获取信息。听者的图式可以被科学的分为语言图式(language schemata),内容图式(content schemata)和形式图式(formal schemata),对后两者更确切的说法是非语言图式(non-linguistic schemata)。经过研究表明,普遍学生听力水平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在于只注重了词汇、语法等语言图式方面表面信息的把握,而忽视了与听力理解关系密切的非语言图式的积累和提高。

理解所听内容的第一步就是语言图式,他指听者所掌握的语言、词汇及语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达到理解句子、对话或短文的目的。同时,词汇的积累在这一过程中显的尤其的突出,因为有些语篇中生词和习语的出现很有可能超出听者所掌握的范围之外,因此也很有可能因为听不出来而导致听者失去信心,从而无法进行下面的理解。在语法方面,听者掌握的知识也是必备的,拿虚拟语气这一个重要的语法现象来加以阐述,学生就必须在较短的事件内去判断他是对过去还是对现在的一种虚拟。

第二步,就是对于内容图式的调动和运用。从大范围来说,他指听者对世界的认知,小的方面就是其对所听的话题即题材的了解。通过多年听力训练和测试的内容来看,不管是对话还是语篇大多来自日常生活,都是些为人们所熟悉的诸如学校、商店、办公室、机场、餐馆、医院等的典型场景。所以那些储存在我们大脑中的有关生活常识的图式便对听力理解发挥了他的作用。有些时候,有很多的话题在一开始会让听者误认为就应该是在这样的一个场景中发生的,但如果这时候我们放弃了下面的内容而只凭主观臆断匆忙的做出选择时,我们就无形中掉进了出题者为我们布置的陷阱中。

第三步,是和内容图式同样重要的形式图式,他指听者在篇章、修辞等方面所具备的知识。如果我们了解了相应的篇章结构方面的形式图式知识,就能很快的抓住话语的主要意思。如果我们提到“预约”(booking)这一主题,这时大脑中会出现预定旅馆房间、车船票、飞机票、电影票、饭店餐桌等已经积累存在的图式。经过进一步的听辨分析,听者如具备预定旅馆房间通常采取的详细步骤的图式知识,就会加速并跳跃的去吸收自己所想知道的其他未知信息,这就大大的节约出了时间来辩析新接收到的内容,这样对听力理解的容易度也就会大大的提高了。

了解了听的内容和听者之间的这种初步的互动状态后,图式理论就真正开始发挥他的作用了。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听话人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对所接受的声音符号进行分析、合成、归纳,从而实现语义的重构。“自下而上”的信息处理过程,也称为微观信息处理过程(micro-processing)这一理论便被认知心理学家提出。具体的过程就是,听者的听觉系统接受到语流后,将其输入大脑,大脑将这些原始材料切分成基本的语言单位如音素、单词等。然后,再将这些小的语言单位合并成较大的语言单位,如:短语、句子、段落等,从而完成听力理解。这一过程的目的在于切分和理解话语形式。但有时候我们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那就是我们在听力过程中有时能听清每一个字和每一句话却不明白其意;有时不必听完全部内容便明白话语的意思;还有时,明明知道有语法错误但仍然能理解,这就说明理解的过程不仅仅是“自下而上”的,它也是一个“自上而下”的,即宏观信息处理过程(macro-processing)。在这一过程中,进入听觉系统的话语 信息激活了大脑中的已存图式,听者利用它们来预测话语内容的发展,并通过分析、综合、判断和推理来验证,从而理解和吸收话语信息,经过创造性的思维和语言重组活动,重新构造与听者原有知识结构相吻合的新信息,这样也就理解了说话者的意思。通过分析,得出了听力理解是听者头脑中的背景知识和语篇信息交互作用的结果,而听者头脑中的图式是决定听者是否能理解语篇的关键。

可见图式理论在听力理解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所以,C班的学生第一步就是要扩大词汇量的积累,夯实语法基础知识,为听力训练储备大量有效的背景知识。同时,也应提高语音听辨能力,尽可能多的积累各方面的知识和身边所有事情相关的常识,通过做题,强化头脑中正确内容的提取和快速反应的综合运用能力。只有经过平时的强化训练,才能使学生在做题时,从心理上获得援助,对将要听到的内容做好积极的准备,对某事物的发展过程有一个预期,大量的节省了做题的时间。另外,这一理论在从注意力的分配上来说也是十分有益的,听者能很准确地将获取到的语篇中的内容和记忆中储存的信息快速有效的结合,能大大提高注意力的效力。只要图式一被激活,学生就有大量的时间来预测语篇语段的上下文,使自己对将要出现的可能场景做到心中有数。

四、结束语

图示理论在听力教学中的潜力应该是巨大的,对于C班的听力教学来说,如果能尝试运用这种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弄清学生在哪些图式中存在不足,适时地予以关键性图式的指导,以帮助学生通过课堂上与课外的听力练习提高听力理解能力。只有这种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以反复训练为主线,以培养学生英语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方法,才能促进学生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发展,大大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

猜你喜欢
听者图式理论图式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图式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劳工(外二首)
岭南园林声景美研究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图式理论与第二语言教学中的词义传达
基于图式理论的商务英语写作
从驱动-路径图式看“V+上/下”的对称与不对称
三人成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