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颖
(福建农林大学 东方学院,福建 福州350017)
人性假设理论在高校文化建设中的应用
陈 颖
(福建农林大学 东方学院,福建 福州350017)
优秀的校园文化是种软实力,校园文化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以其强大的功能,陶冶师生员工的道德情操,鼓励他们在本职岗位上积极进取,促进校园健康发展,提升校园社会竞争力。作为高校的管理者需了解中外相关“人性假设”理论,正确地认识人的本性。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管理者应以人为本,因时因地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推动高校在新形势下不断发展,创造出更多优秀的文化成果,为国家输送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促进社会有序发展。
人性假设;高校文化;功能;管理
优秀的组织文化能使组织的价值观得到强烈而广泛的认可,能增强组织中成员的凝聚力、忠诚感与归属感,使个体的行为与组织的立场保持高度的一致。高校作为重要的社会组织形式,是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阵地。培育优秀的校园文化,提升校园文化竞争力,要求高校管理者从人的角度出发,对人性加以合理的假设,开展文化建设工作。
校园文化是高校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优秀历史文化的积淀,为师生员工认同的对内整合对外辐射的一套系统的管理理念。历史表明,在优秀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广大师生以细致严谨、积极创新的治学态度,创造了许多优秀的文化成果。这些文化成果以各种方式引领社会文化发展趋势,并不断转化为科技成果,提高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繁荣。
校园文化在要素上包括共同的价值观、办学宗旨、培养目标、校风校训、规章制度、师生员工、组织结构七个方面。在结构上,包括表层的物质文化建设、浅层的行为文化建设、中层的制度文化建设及核心层的精神文化建设四个层次。[1](P33-34)其中人作为文化活动的主体,贯穿文化建设的始终。
各高校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已从原始的校园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等硬实力的比拼进入到现今的文化软实力的较量。高校文化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发挥强大的功能,对高校生存发展产生影响:
1.高校文化的引导功能。优秀的校园文化一旦形成,对师生员工及组织整体的价值和行为发挥导向作用。校园文化通过各种形式文化的熏陶来影响师生员工的行为心理,使师生员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校园文化的价值理念,努力向既定的目标方向前进,从而将组织中个人目标引导到学校所确定的目标。优秀的校园文化氛围中的师生员工必然朝气蓬勃,对个人、学校、未来充满信心。
2.高校文化的规范功能。文化借助共同的价值观、愿景、理念,以及与相配套的校园规章制度,开成软硬两种约束机制,引导和规范着师生员工的行为。规章制度的制定与实施是硬性的契约机制。高校管理者通过规章制度的订立,对师生员工个体行为产生外部的他律作用,来影响并规范个体的行为;价值观、愿景、理念的形成的氛围是软性的约束机制,即通过良好的学风、校风的建设,产生自律效果,引导个体自觉自愿的修正个人行为。
3.高校文化的凝聚作用。优秀的高校文化将产生强大的凝聚力。校园文化以其明确的目标,具体的行为方式及共同的价值观,使教工队伍对本职工作形成自豪感与使命感,使在校大学生对母校产生认同感与归属感。高校文化培育出的师生员工情感,将使校园产生强大的向心力与凝聚力,激发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促进学校不断发展。
4.高校文化的激励作用。高校不仅是教师们传道授业解惑场所,更应是师生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创新科教文化的舞台。多元、民主、开放、“人人受重视,个个被尊重”的校园文化氛围,能够帮助师生领悟到工作学习的真谛。以人为本思想理念为核心的校园文化,从师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尽可能满足师生正常的物质需要与精神要求,从而培养出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熟练的专业技能、高尚道德的品质、身心素质良好的合格的大学生。
5.高校文化的识别作用。组织文化是指组织成员共有的一套意义共享的体系,它使组织独具特色,区别于其他组织。[2](P490)校园文化是各高校的内涵的体现,不同的高校文化,培养出具有不同文化视野的人群,并在社会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人们可以通过师生员工理念、言语、行动来识别不同的高校文化。因此,文化将成为校园的一张名片,在未来高校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因素。
对组织中的“人”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离不开对人性本质的认识。校园文化是多层次多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人是关键因素。科学有效的管理组织中的人,需要对人性的本质有深刻的认识。中外学者们对人性展开深度的探讨与解析,形成对人性的多种假设和对应的管理方法理论。
1.经济人假设。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工厂作为新的生产方式的诞生,促进了世界资本主义飞速发展。最大限度的提高工人劳动生产效率成为当时生产者和管理者工作的重心。在此基础上,一些学者提出了经济人假设。古典管理理论认为人是“经济动物”,人的天性是懒惰不喜欢工作,缺乏理性自律性差,需要强制与惩罚的方法方可迫使他们工作。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的满足个人的私利,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3](P12-16)
2.社会人假设。20世纪30年代,企业经营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哈佛大学的梅奥主持进行了著名的霍桑实验。实验的结果表明:人不是机械会说话的工具,而是复杂的社会成员。人们不仅追求物质方面的收益,同时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及组织的认同,而后者比前者更能激励人的行为。
3.自我实现人假设。20世纪50年代末,马斯洛提出人的需求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是多层次的,可分为较低级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及较高级的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人们为了实现个人的理想与目标,会尽最大努力,开发自己的潜能,实现自我价值。管理者只要创造适当的工作条件,就能促使人们在执行目标过程中,能够自觉主动发挥主观能动性完成组织的职责。
4.复杂人假设。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沙因提出了复杂人假设。复杂人假设认为:(1)人的需要和潜在愿望是多种多样的,而且这些需要的模式随着年龄、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所处的境遇和人际关系的变化而不断的发生着变化。[4](P74-76)(2)由于个体需求的差异、能力的不同,不同的人对于不同的管理方式反应不同,因而不会存在一套普适的管理模式。
中国古代的人性假设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的始祖孔子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开创研究先河。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人一生下来就具有仁义礼智“四端”。人在后天之所以逐渐甘于向恶,主要在于未能节制欲望。孟子提倡人要自我控制,通过养心节制物欲,尽心、知性、养性、事天,从而“万物皆备于我”,达到“人人皆可为尧舜”的境界。而荀子则主张“天人之分”的观点,即把属于自然的属性与人为的教化加以区别。一方面荀子承认人性的天赋本质,另一方面他否认人性中具有先天的道德观,提出“人之性,恶”、“化性起伪”、“隆礼重法”。他认为“性”是与生俱来的,具有非善非恶的自然属性,可以过学习和践行礼义的途径加以人为的约束;利用性之“好利”“疾恶”的特性,利用法令、律条,让言行合乎礼仪之道的人获得相应的奖励,对违背礼义之道的人施以惩戒,最终使其弃恶从善。基于这两种截然相反的人性假设观,孟子与荀子分别提出了不同的治国方略。
管理者基于不同的人性假设理论,在管理过程中采取不同的行为模式,打造高效的工作团队。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管理者也应融汇中外人性假设理论成果,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与文化内在功能相辅相成,促进文化建设出成果。
经济人假设和性恶论的核心思想都是认为人的本性自私、懒惰。个体的行为动机源于经济或是其他的利己因素。在校园文化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四个层次的文化都将面临激烈碰撞与调整。高校须采取强有力的行政规章制度来维系文化,保证文化不断层。1、学校应从自身文化出发,以行政方式制定教工招聘及新生录取标准,试图确保新进的师生员工的价值观与大学价值观大体一致。2、规章制度对于在校的师生员工具有普适性。对于模范遵守校规校纪,并在各自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的师生员工,予以相应的增加薪酬、发放奖学金等物质激励,同时惩罚挑衅校园文化的师生,从而使管理对象自觉调整个人行为与组织相符,达到有效管理。
社会人假设与性善论的交集点在于认同人会自我引导与控制,从而完成组织的任务。作为组织中的个体,人除了追求物质方面的满足,而且还需要友谊、安定和归属感。因此,管理者应关注如何激发与调动人的积极性,使组织目标更快得以实现。校园文化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应做到几点:1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尽力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氛围,教师可以安心教书育人科研创新,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学有所成。2、充分利用人的自律作用。文化建设过程中,通过职位变迁、荣誉表彰、上下沟通、参与决策、自我价值实现等愿景引导师生员工产生归属感与荣誉感,在校园中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现个人目标的同时完成组织的任务。
复杂人的人性假设理论表明组织中的个体因时因地因人产生不同的需求,因此单一的决策不可能使所有人满意。1、高校文化建设是个长期系统的工程。无论从校园文化的四层次出发,还是从校园文化的要素着手进行文化建设,都要求管理者具备权变思维,摒弃一刀切的粗放式管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决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2、校园文化建设是个文化沉淀的过程,不可照搬照抄其他高校模式。一流大学的校园的物质文化、行业文化、制度文化经常被照搬照抄,但其核心的精神文化是无法复制的。因此文化建设过程中,应按照自身特点,结合社会发展需求,适当设计。3、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广开言路,听取广大师生员工的意见,吸取理性合理的建议,制定具体方案。4、校园文化在建设过程中,应注重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结合,使师生员工产生胜任感,从而激发个体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江泽民同志指出:“一流大学应该成为继承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场所和交流借鉴世界进步文化的窗口,成为新知识、新思想、新理论的重要摇篮,努力创造和传播新知识、新理论、新思想,不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4]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需管理者在建设过程中,重视人的因素,熟悉人性假设理论并将其灵活应用于实践之中,创造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校园文化,推动高校在新形势下不断发展,培养更多合乎社会发展要求的优秀人才。
[1]陈文昆.高校精神文化建设中的管理制度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9).
[2]罗宾斯.组织行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吴声怡.自在人:管理学的人性揭竿与价值革命[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1.
[4]李晖,李科峰.中外人性假设综述[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5]江泽民.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1-4-30.
陈颖(1984-),女,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助教,主要从事高校文化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