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君,王志民
(1.辽宁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2.吉林省广播电视大学,吉林 长春 130022)
试论金代宗室的入仕及升迁途径
李玉君1,王志民2
(1.辽宁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2.吉林省广播电视大学,吉林 长春 130022)
在封建王朝中,宗室在政治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金朝,为了使宗室为维护王朝统治服务,为其提供了非常宽泛的入仕升迁途径。其中一些途径几乎为宗室所特有,如以军功、世袭和门荫入仕;还有其他一些途径如科举和出职等。在所有这些途径中,宗室成员或多或少都享有一些特权,可以更加容易地入仕或得到升迁。随着金王朝由盛转衰,宗室享有的入仕特权有所减少,这与金王朝内部的权力斗争紧密相关。
金代;宗室;入仕途径;升迁途径
宗室是是指君主或皇帝的同族,是皇统世袭、皇权政治体制下的产物,是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社会中的一个特权阶层。由于与统治者有一定血缘关系,宗室成员一出生便作为“龙子龙孙”、“天子之枝”被赋予种种普通百姓无法比拟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特权。金朝是由肇兴于中国东北白山黑水之间的少数民族女真族建立的政权。入主中原后,金朝典章制度也多仿效中原王朝,在处理宗室问题方面也不例外。为加强对宗室的管理,金朝仿效汉制设立了专门机构大宗正府。在宗室的任官制度方面,金朝有着有别于其他中原王朝的鲜明特点。
实际上,金朝宗室的任官与升迁制度不仅带有鲜明的少数民族政权特点,而且在金朝不同的时期也各有特征。《大金国志·除授》记载,金人入仕途径“选举之外有奏补法,有世袭法,有封赠法”[1]507;《金史》卷52《选举志二》记载:“自进士、举人、劳效、荫袭、恩例之外,入仕之途尚多,而所定之时不一”。这些途径当然也适用于宗室。但是宗室作为享有种种特权的“帝室之胄”,入仕途径自然要比普通人更多、更宽泛;即使是同样的途径,宗室也会被优先考虑。此外,考虑到与皇帝的亲疏远近的不同,以及宗室个人的能力、才华的不同,宗室之间也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差距。本文试就金朝宗室的任官与升迁制度方面做一些考证与探讨,希望能有助于理解金代政权的兴衰过程。
军功是宗室入仕或升迁的重要途径之一,当然主要是在战事频繁的金朝初年。《金史》记载:“太祖征伐四方,诸子皆总戎旅”[2]408,“兄弟子姓才皆良将”[2]991;明人杨循吉在其所撰《金小史》中也说:“旻所用将兵者,皆其宗室子弟为多”[3]263。金初宗室通过立军功而成为世袭猛安和谋克有不少,《金史》中多有记载。如,“攻宁江州,渤海兵锐甚。宗雄以所部败渤海兵,以功授世袭千户谋克”[2]1679。麻吉,银术可之母弟,“年十五,隶军中,从破高丽兵,下宁江州,平系辽女直,克黄龙府,皆身先力战,以功为谋克,继领猛安”[2]1663。昭祖曾孙什古乃“从太祖平辽,以功授上京世袭猛安,历东京留守。父阿鲁带,皇统初北伐有功,拜参知政事”[2]2085。金初以军功出任世袭猛安谋克的宗室如此多,体现了金朝对宗室的倚仗和宗室的尚武精神以及宗室作为一个特殊阶层在军功入仕上的特殊地位。金初未及全部改行汉官制,故以功所授的官是女真猛安谋克官。熙宗朝金宋签定“绍兴和议”后,战事稀少,以军功入仕的宗室逐渐减少,且以功所授之官都是汉官。如,世宗朝平章政事宗宁,系出景祖,太尉阿离合懑之孙,“性勤厚,有大志。起家为海陵征南都统,战瓜洲渡,功最。历祁州刺史”[2]676。至金朝末年,国家又进入了动荡战乱时期,但由于金朝后期对宗室任官的限制以及宗室的颓废等诸多原因,以军功入仕的宗室仍然很少。
其次,世袭也是宗室得官的重要途径,主要是指宗室在猛安谋克这种军事组织、行政组织中的承袭。《金史》记载中较典型的是宗雄子孙猛安的世袭。“初,蒲鲁虎(宗雄子)袭猛安。蒲鲁虎卒,赠金紫光禄大夫,子桓端袭之,官至金吾卫上将军。桓端卒,子袅频未袭而死。章宗命宗雄孙蒲带袭之”[2]1681。金朝初年,宗室什古乃、完颜宗雄、完颜昂、完颜阿离补等人通过军功获得的猛安谋克之职都是可以由子孙承袭的。
《金史·兵志》记载:熙宗皇统五年(1145年),“罢辽东汉人、渤海猛安谋克承袭之制,浸移兵柄于其国人,乃分猛安谋克为上中下三等,宗室为上,余次之”[2]993。《兵志》还记载:“迨夫国势浸盛,则归土地、削位号,罢辽东渤海、汉人之袭猛安谋克者,渐以兵柄归其内族”。可见熙宗以后,罢辽东渤海、汉人之袭猛安谋克者,能够世袭猛安谋克更多的是宗室、内族,使得世袭几乎成为宗室独有的入仕途径。宗干孙永元,天德初,被“授百女山世袭谋克”,宗室承晖“袭父益都尹郑家塔割剌讹没谋克”[2]2223,等等。世宗朝比较典型,6位皇子全部都被授予了世袭猛安谋克。但是宗室世袭猛安谋克有时也有一些附加条件。如大定年间,宗室“宗尹乞令子银术可袭其猛安,会太尉守道亦乞令其子神果奴袭其谋克。凡承袭人不识女直字者,勒令习学。世宗曰:‘此二子,吾识其一习汉字,未习女直字。自今女直、契丹、汉字曾学其一者,即许承袭。’遂著于令”[2]1675。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世宗为了传扬女真文化,“制猛安谋克皆先读女直字经史然后承袭”[2]192。金朝猛安谋克的承袭制度,基本上是父死子继,主要由嫡长子来继承,也有庶子、次子继承者。
宗室的另一个重要入仕途径是荫补(又称荫袭、门荫),是指子孙凭借其先辈的荫庇而进入仕途。荫补虽非宗室独有,但是宗室有特权。
荫补制度始于汉朝,完善于唐朝,辽、北宋承唐制;金制承辽宋,亦有门荫制度。金熙宗天眷时定,“一品至八品皆不限所荫之人”。海陵贞元二年(1154年),“定荫叙法,一品至七品皆限以数,而削八品用荫之制”[2]1159。世宗大定四年(1164年)五月,诏:“皇家袒免以上亲,就荫者依格引试,中选者勿令当儤使”[2]1159①儤使,录职试用,是金元特有的制度。《金史·选举志三》:“诏:皇家袒免以上亲,就荫者依格引试,中选者勿令当儤使。”《元典章·吏部二·儤使》:“近据来呈,拟到六品、七品子孙,许应当随朝儤使周年,或减半年,并不支俸。”《元史·选举志三》:“诸荫叙人员,……三品以下、七品以上、年二十五之上者,当儤使一年,并不支俸。”,也就是宗室五服以内亲就荫者,参加考试,若考试合格可直接录用,这显然是宗室近亲在门荫制度中的特权。史书记载金朝两位皇帝的初入仕之官就是通过门荫获得的。海陵王完颜亮在天眷三年(1140年),“年十八,以宗室子为奉国上将军,赴梁王宗弼军前任使,以为行军万户,迁骠骑上将军”[2]91。“海陵以宗室子在宗弼军中任使,用是相厚善”[2]2716。世宗完颜雍在皇统年间“以宗室子例授光禄大夫,封葛王,为兵部尚书”[2]121。金朝从熙宗开始,荫授宗室子弟武官品阶,以示恩宠。郑家(完颜昂子),皇统初,“以宗室子授定远大将军,除磁州刺史”[2]1553。可喜“以宗室子,累官唐括部族节度使,降忻州刺史”[2]1606。“京本名忽鲁,以宗室子累迁特进”[2]1708。当然以宗室子荫补充任这些官职也还要考虑其个人能力与特长。阿琐(宗强幼子),长身多力,天德二年(1150年),“以宗室子,授奉国上将军,累加金吾卫上将军,居于中都”[2]1608。世宗朝以后则更是特别看重个人的能力,齐(本名扫合,穆宗曾孙)大定中,“以族次充司属司将军,授同知复州军州事,累迁刑部员外郎。上谕曰:‘本朝以来,未尝有内族为六部郎官者,以卿历职廉能,故授之’”[2]1564。大定十八年(1178年)十一月,尚书省拟同知永宁军节度使事阿可为刺史,世宗曰:“阿可年幼,于事未练,授佐贰官可也”。平章政事唐括安礼奏曰:“臣等以阿可宗室,故拟是职”。世宗曰:“郡守系千里休戚,安可不择人而私其亲耶?若以亲亲之恩,赐与虽厚,无害于政。使之治郡而非其才,一境何赖焉!”[2]171可见世宗并没有以皇亲之故授阿可为刺史,而是只授了佐贰官。
在金代相关史书中荫补宗室子弟为官、宗室因亲亲之故走上仕途的记载还有很多,都是因为宗室是皇帝的血缘亲属。金初统治者多以亲近之故在国家重要机构中、重要职位上大量任用宗室。太祖即位后,“撒改自以宗室近属,且长房,继肃宗为国相”,“撒改、辞不失以宗室”[2]1614同封拜为勃极烈。特别是世宗时为弘“亲亲之道”,多次恩荫宗室为官。世宗大定十二年(1172年)十一月,曾对宰臣说过这样一句话:“宗室中有不任官事者,若不加恩泽,于亲亲之道,有所未弘。朕欲授以散官,量予廪禄,未知前代何如?”[2]157世宗是为行亲亲之道,想将宗室全部授官。右丞石琚答曰:“陶唐之亲九族,周家之内睦九族,见于《诗》、《书》,皆帝王美事也”。大定十七年(1177年),世宗谓宰臣曰:“宗室中年高者,往往未有官称。其先皆有功于国,朕欲稍加以官,使有名位可称,如何?”对曰:“亲亲报功,先王之令则”[2]166。《归潜志》就曾记载“平章政事完颜白撒,以内族位将相”[4]70。可见世宗、章宗之世不少宗室因其为皇帝的亲属而授官,故《宗室表》言:“大定、泰和之间,袒免以上亲皆有属籍,以叙授官,大功以上,薨卒辍朝,亲亲之道行焉”[2]1359。
科举可说算得上是最为普遍的入仕途径了。但是金朝前期未见有宗室子弟通过科举入仕,直到后期才有宗室参加科举考试而入仕的记载。金朝建立以后,占有原属辽、宋之地,于是沿袭其科举制度也开科取士。《金史·选举志》记载:“金承辽后,凡事欲轶辽世,故进士科目兼采唐、宋之法而增损之”[2]1129。天会元年(1123年),首次开科取士②关于金朝首次开科取士的时间学界观点不一,赵冬晖认为是在天会元年,见《金代科举年表考订》,《北方文物》1989年第2期。周腊生、薛瑞兆和都兴智都认为是在天会二年,见周腊生《金代贡举考略》,《四川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薛瑞兆《金代科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都兴智《辽金史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在世宗大定十三年(1173年)还首开女真进士科,定制3年一试。尽管科举并非宗室特有的入仕途径,金朝宗室却可以享受一定的特权。大定十六年(1176年)四月,“诏京府设学养士,及定宗室、宰相子程试等第”[2]164,“定宗室、宰相子程试等第”的具体内容虽无从考证,但此诏令肯定是为了照顾参加科举考试的宗室、宰相子而制定的。同年“命皇家两从以上亲及宰相子,直赴御试;皇家袒免以上亲及执政官之子,直赴会试”[2]1141。可见这些特别开设的考试是近支宗室才能享有的特权,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金朝是提倡宗室子弟参加科举考试的。但是据笔者所见金代却没有皇子、亲王及宗室近属是通过科举为官的,在金代相关史籍中仅有两个金朝后期的宗室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了仕途。《金文最》中记载宗室完颜从郁“章宗试一日百篇,赐第”[5]③《金史》卷126《文艺传下》记载:泰和初,“会掌书大中与贾铉漏言除授事,为言者所劾,狱辞连(刘)昂。章宗震怒。一时闻人如史肃、李著、王宇、宗室从郁皆谴逐之,铉寻亦罢政。”第2733页。。世宗孙为“从”字辈,从郁父亲名字不详,无从考证世系。《中州乐府》小传只言“父金紫公有《中庸集》”。章宗朝平章政事、始祖九世孙完颜匡,才学该通,德行淳谨,大定二十五年(1185年),完颜匡“中礼部策论进士”,大定二十八年(1188年),“匡试诗赋,漏写诗题下注字,不取,特赐及第,除中都路教授,侍读如故”[2]2166。章宗承安四年(1199年)拜右丞。《金史·石土门传》记载:“女直人试进士,夹谷衡、尼厖古鉴、徒单镒、完颜匡辈,皆由此致宰相。”[2]1626除此之外还有几个完颜姓氏的进士,他们的身份由于史书没有详细记载,是否为宗室尚需考证。
科举之外,为了鼓励宗室子弟好学向善,在宗室内部也常常举行一些考试。如“皇统元年(1141年),试宗室子作诗,永元中格”[2]1744。永元为宗干孙,其父为完颜充。这种考试并不同于科举考试,是为了在宗室中选拔优秀的可用之才而设。宗室子弟还可以通过简单的考试,考取中央相关机构的令史。大定十七年(1177年),“定制,以三品职事官之子,试补枢密院令史。遂命吏部定制,宰执之子、并在省宗室郎君,如愿就试令译史,每年一就试,令译史考试院试补外,缌麻袒免宗室郎君密院收补。”[2]1170《秋涧集》记载:“照得旧例:皇家缌麻以上亲及曾任宰执之子听试尚书省令、译史;皇家袒免亲及宰执孙并弟,若三品以上职事官之子弟及终场举人,听试台、院令、译史。”[6]金朝的科举以及这些内部考试虽然不是宗室入仕的主要途径,但确实能够选拔出宗室中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出职也是一个普遍的入仕或升迁途径。出职是指对于那些任职一定年限后的官吏,可免铨试而直接补官,授予差遣。
《金史》卷52《选举志二》记载:“自进士、举人、劳效、荫袭、恩例之外,入仕之途尚多,而所定之时不一。若牌印、护卫、令史之出职,则皇统时所定者也”,可见出职也是仕进的门户。金朝很多宗室子弟充护卫、奉御④奉御是指殿前都点检司及宣徽院所属内廷供奉各局中的官员,亦包括近侍局。及宫中的诸承应人等。天辅初,宗亨(挞不也)性忠谨,“以宗室子,充护卫”[2]1619。完颜,本名阿里剌,大定十年(1170年),“以皇家近亲,收充东宫护卫”[2]1568。承裕(本名胡沙)因为“颇读孙、吴书”,“以宗室子充符宝祗候”[2]2065。《金史·礼志六》记载金朝一些礼仪事务中的护卫也以宗室子孙充,“护卫二十人以宗室猛安谋克子孙充”[2]788。担任这些职位的宗室在任满一定的年限之后,就可以授予品官,或随朝补阙,或出任地方,这就算进入了仕途。金朝对出职也有较明确的规定,如“护卫,正隆二年格,每三十月迁一重,初考,女直迁敦武(从八品),余迁保义(正九品上)。百五十月出职,与从五品亦下、从六品以上除”[2]1183。宗室子弟往往不遵循这些规定而蒙恩超迁,往往先封为王,及至成年,有的不及成年便委以高官。大定二十八年(1188年),“制以宗室第二从亲并宰相之子,出职与六品外,宗室第三从亲并执政之子,出职与正七品。其出职皆以百五十月,若见已转省之余人,则至两考止与正七品。二十九年,四从亲亦许试补”[2]1171。出职是升迁的重要门路,宗室的出职不遵循定制,不仅出职时间短,往往不满一定的年数就出职了,且出职得到的职位较高。
以上所述军功、世袭和门荫都是宗室入仕或升迁的重要途径。虽然并非为宗室所独有,但是却都优先照顾宗室成员,几乎成为宗室的特权。即使是在科举和出职这样的普遍途径中,宗室成员仍然能够得到照顾。通过这些入仕升迁途径,大批宗室成员参与到政权中,保障了宗室的统治地位并使他们为维护王朝的有效统治倾力服务;另一方面,世袭和门荫等途径也使大批没有真才实学的宗室子弟轻松进入官僚队伍,其弊端非常明显。
由于金代政权受宗室势力的影响很大,在此我们有必要对其变化加以考察。采用定量统计数据的方法可以明确宗室各种入仕途径人数在总人数中所占的比例,但这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有幸的是台湾学者陶晋生先生有女真人仕进途径表[7],按照年代分别统计了1115—1144(前期),1145—1174和1175—1204(中期),1205—1234(后期)年间的数据。虽然是以女真人为统计对象,大体上也能够反映出宗室入仕途径的基本情况。
通过陶晋生所列《女真人仕进途径表》,再结合上文的论述可以看出,金朝前期没有以科举入仕的宗室,熙宗皇统年间以后开始有女真人科举入仕(占同时期的6%),章宗泰和以后通过科举入仕的女真人增多(37%)。但是根据前文所述,笔者所了解的宗室通过科举入仕的只有完颜从郁和完颜匡二人,科举入仕在宗室入仕途径中所占的比重最小。以军功入仕的女真人在金初占有的比重最大(38%),这也与前文金初以军功入仕的宗室最多相吻合。随着国家的安定,战事的减少,以军功入仕的人数减少(共24%);金朝末年因战事又有所增加,但是能够查找到的以军功入仕的宗室人数仍然不多(仅有9%),这应当与金朝末年“防近族而用疏属”有一定的关系。由宗室身份入仕的人数在金初(1115—1144年)最多,占整个女真人入仕人数的47%;熙宗末年至世宗初年(1145—1174年)由于熙宗、海陵疏忌宗室,剪灭宗支致使这个时期以宗室身份入仕的人数明显减少;世宗、章宗朝虽有所回升,到了金朝末年又大幅下降。以宗室子授将军的情况只在熙宗至章宗朝有(5%),这与熙宗开始增授宗室子弟武官品阶以示恩宠有关。以护卫、奉御、祗侯之职入仕的女真人金初较少,熙宗以后人数大体相当,这也与宗室入仕的情况相类似。
在历代封建王朝中,宗室的政治影响都举足轻重,他们既是维护王朝统治的重要基石和中坚力量,也是最可能觊觎皇权的政治势力。有鉴于此,统治者往往对宗室存在着既信任依靠又防范压制的矛盾心理,对宗室问题的处理关系到到王朝的兴衰与政权的存亡。金朝内部的权力斗争时有发生,在其相对较短的120年的历史中,仅成功的皇族成员篡位谋权的事件就曾经发生过3次,分别是海陵弑君自立、世宗辽阳称帝和宣宗代卫绍王称帝。而在几乎同时期的汉族赵宋政权长达320年的统治中,类似的宗室谋反事件却从未发生过,足见金朝宗室的政治影响力之大,而政治影响又是与其入仕升迁时所掌握的权力紧密联系的。通过本文考证可以发现,金朝为维护其统治,初期对宗室十分依赖,提供了极为宽泛的入仕升迁途径;到中后期,由于许多宗室握有实权,内斗事件频发,统治者转而对宗室疏忌防范甚至打压,使得宗室享有的政治特权减少,转而通过科举等普通途径来入仕或获得升迁。宗室参与维护统治的人数的减少,也伴随着金王朝由盛转衰的过程。
[1][宋]宇文懋昭撰,崔文印校证.大金国志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元]脱脱等撰.金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明]杨循吉撰.金小史[M].四库禁毁书丛刊.明万历十三年(1585)徐景凤刻本.
[4][金]刘祁撰,崔文印点校.归潜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5][清]张金吾编纂.金文最[M].北京:中华书局,1990.
[6][元]王恽撰.秋涧先生大全文集[M].四部丛刊初编本.
[7]陶晋生.金代的政治结构[J].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69(41).
A Study on Imperial Clan’s Nomination and Promotion Privileges in Jin Dynasty
LI Yu-jun1,WANG Zhi-min2
(1.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Dalian 116029,China;2.Jilin Radio TV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2,China)
In feudal dynasties,the imperial clan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politics.In Jin Dynasty,the imperial clan was provided with various privileges for nomination and promotion in order to maintain its reign as the dominant.The imperial clan enjoyed military glory,hereditary rights and the system of emperors’favors to civil&military officials as well as others like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and the system of people without official rank entering into bureaucracy.With these privileges,the imperial clan was nominated or promoted more easily than other classes.With Jin Dynasty developing from rise to fall,the imperial clan failed to enjoy as many political privileges as before,which was closely related to its internal power struggle in the dynasty.
Jin dynasty;imperial clan;privileges for nomination;privileges for promotion
K246.4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
A
1008-2395(2012)02-0037-05
2012-03-02
基金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CFX011)“辽金元时期民族习惯法与中原汉法的冲突与融合”成果;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W2011052)“金代宗室群体与东北区域社会变迁研究”成果;大连市社科项目(2011DLSK335)“辽金时期辽东半岛各民族法律文化研究—以大连地区为中心”成果
李玉君(1980-),女,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讲师,吉林大学法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主要从事辽金史研究。王志民(1977-),男,吉林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吉林广播电视大学讲师,主要从事中国法制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