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顺,张凤霞
(辽宁师范大学 文学院,辽宁 大连 116081)
多元视角:新世纪文学批评价值体系建构回顾与展望
于永顺,张凤霞
(辽宁师范大学 文学院,辽宁 大连 116081)
在梳理并分析新世纪文学批评价值体系建构状态的基础上,对当下文学批评价值体系建构中存在的分歧与不足做了盘点,重点论述新世纪文学批评价值体系建构在继续坚持多元取向的同时,应该重视综合性建构、学科性建构、民族性建构和对大众传媒批评的发展与利用。
新世纪;文学批评;价值体系;建构
文学批评总是承担着社会历史批评和审美批评两个方面的责任,而且二者相互交融不可割裂。当文学批评以文学作品的美感论析来引起读者的审美关注时,它便承担着指导文学接受、提高读者审美素养的审美批评责任;当文学批评关注作品的社会意义时,它就承担着干预生活、影响社会意识形态的社会历史批评责任。因此,文学批评的价值立场和价值观念直接影响着它的批评质量与价值取向。
21世纪的中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稳定繁荣的发展时期和社会文化意识形态不断变革的时期。文化转型与繁荣不仅为文学批评注入新的活力,而且为文学理论建构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与平台。随着现代传播媒介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人们对精神文化的审美接受更加偏向于影视、广告、畅销书、快餐杂志、英特网等大众传播载体,对传统文学的依赖却在不断弱化。在文学审美精神被解构和审美载体被泛化的同时,文学批评也被日益边缘化和多元化,在文学批评中渗透了多种批评要素,批评的文本对象往往也呈现出非文学性的状态[1]。因此,文学批评价值体系的重建必然成为21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首要问题。新世纪以来,在文坛上引发的大量讨论与争鸣,充分反映出学者们对文学批评价值体系重建的持续关注与重视,本文谨就此作以回顾与展望。
一
新世纪以来文学批评百家争鸣此起彼伏,在继承与发展中不断建构着自己的价值体系。学界关于文学批评现状的争论,更是将其推向风口浪尖。其“多元化”的取向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为其重新繁荣带来了契机。
第一,关于中国古典文学批评的现代转型。学者们一致认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必须立足于中国古典文学批评的核心价值基础之上,这既是历史逻辑一脉相承的内在要求,也是历史变迁和时代发展的要求。“从全球地域化视野来看,古典文学批评的现代转换问题具有实现本土文化建设和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2]古典文论现代转化的探讨早在20世纪初就已经开始,所以批评界对其“现代转化”是没有疑议的,但是对“如何转化”却存在极大分歧。有的学者认为,“转化”就是挖掘传统诗文评里蕴藉的普遍性意义并给予合理的阐发,使其与现代人的文学活动、审美经验以及生存智慧相联接,让传统面向现代而开放;有的学者认为,现代转化不仅不必绝对忠实古人,相反还可以通过“误读”、“曲解”来为其注入新意,因此,所谓“转化”其实就是一种现代性的阐释;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所谓“转化”就是把古代意识转化为现代意识,或者将古代诗文评转译成现代学术思想文化。笔者比较认同党圣元教授的看法,“现代转化”应当“以‘视界融合’为前提,通过创造性的阐释,发掘传统文论的内涵,厘清其思维特征、基本范畴、形态乃至体系,同时通过必要的评估来彰显传统文论中所蕴含的理论价值”[3]。概而言之,古典文论的现代转型必须以对传统诗文评理论体系的认知和解构为基础,在运用传统批评理念和范畴进行思维与批评的实践中,达到激活古典文论因子和活化传统诗文评的目的,使其真正融入当代文学批评价值体系建构之中。也有学者把研究视野集中在寻求贯通古今文学批评的基本原理或思维特征上。在阐述现代转化必然性的基础上,论析现代转化的可行性。著名文艺学家赖力行认为“体验”是贯通古今人文关怀的桥梁:“‘体验’作为传统批评的基本特征,内在地制约着现代文学批评家的实践,并使汉语文化批评中的文学批评,具有了超越时代而贯通古今的一致性”[4]。
第二,回顾总结20世纪的文学批评史,反思文学批评的真正价值。20世纪的文学批评是批评家研究当时的文学思潮、文学流派和作家作品的成果,具有很强的现场感。当进入新世纪以后,我们用当今的理论批评视野和思维,去研究之前理论批评视野和思维,就具有文学史和学术史研究的双重品格。因为跨入21世纪的当代学者的社会阅历、知识结构和文化视野,与上个世纪的批评家们的社会阅历、知识结构和文化视野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别,因此这样的回顾既可以对20世纪文学批评做出更加客观的评价,又可以取长补短地为新世纪的文学批评发展奠定基础。所以,站在新世纪文学批评的前沿,我们不能只注视着前方,科学的回眸也是必要的。对此,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两个支流:其一是客观地指出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发展的弊端,即80年代之前的泛政治化现象与80年代以来的全盘西化倾向。改革开放以后文学批评实践所彰显的那种“拿来主义”的态度,既冲破了当时文学批评实践单一化、政治化的积弊,也滋生了“全盘西化”的虚无主义倾向,因而学界认为20世纪80年代后的中国文学批评基本处于“失语”状态。笔者认为,这种评价是切中要害的。其二是充分肯定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贡献。认为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无论从批评理论和方法而言,还是从批评模式和批评思潮而言,都体现出多元化趋向并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批评形态。使中国文学批评开始迈入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并逐步形成与世界进行交流和对话的潜能。因此,20世纪已经奠定了中国文学批评的多元化发展方向、基础和条件。
第三,梳理当下文学批评发展现状,揭示存在问题。学界认为,当下的文学批评在多元发展的同时,也存某种削弱纯文学研究的倾向。尤其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新传媒载体的崛起,使得文学批评的精英性受到解构,批评不再单纯是文学界的事情,也不再仅仅是批评家的事情,它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化活动。任何人都可以借助媒介发表自己的批评话语。文学批评在呈现审美性和社会性的两极形态的同时,也呈现为市场性形态。个别“文学批评家”成了被市场雇佣的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得商业份额和声望资源的文学神话的吹捧者。有的批评家甚至睁着眼睛说瞎话,硬是把无论精神品质还是艺术形式都庸俗不堪的作品说成《红楼梦》,把那些虽然写了许多作品但文学成就并不高的作家捧为大师[5]。那些以“吸引眼球”和纯商业炒作为目的的最流行的“酷评”,就是这种浮华状态的写真。这种文学批评哗众取宠、搬弄是非,亵渎一切神圣的与有价值的东西。说大话、狠话、脏话,甚至“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捧谁恨不得捧上天,批谁恨不得打入十八层地狱,是其惯用伎俩。可以说这样的批判与揭示时下弊端真是切中要害,鞭辟入里。
探讨如何重建当代文学批评的价值体系。在对当下文学批评弊端给予一针见血批判的同时,许多学者也在积极努力地思考新世纪文学批评价值体系的建构。他们认为,导致文学批评发展混乱、迷惘、粗鄙的主要原因,就是我们的文学批评没有明确的价值立场和价值观念。学者们认为,文学批评价值体系建构应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要重视建构文学批评活动的自身价值功能,即文学批评应当何为?二是要关注文学批评自身的价值取向与价值评判,即文学批评如何才能有效和有为?这两者密切相关[6]。简而言之,就是文学批评要切实担负起引领文学活动的责任,建构堪当重任的价值评判体系。学者们认为,应当从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两个方面来建构新世纪的文学批评价值体系。“文学批评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理论价值应是其价值的基本层面,构建起一个科学、先进且富有本土特色的理论体系是文学批评理论价值构建目的。”[7]否则,就会拾人牙慧,跟在西方文学批评的屁股后面跑,甚至丧失自我。理论价值是文学批评价值建构的基础,实践价值才是文学批评的终极价值。也有学者在为文学批评价值体系建构寻找学理依据、观念依据、制度依据,等等。
二
10余年在时间段上还算不上史的长度,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的我国无论在经济、政治、社会方面,还是在文学上都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在总结文学批评价值体系建构所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应面对其中存在的分歧与缺憾。
第一,在如何面对文学批评多元价值建构维度上存在分歧。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文化机制的转换,文学批评体制与机制也在逐步转型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但是,面对多元发展的文学批评态势,也有人始终在痛斥文学批评的懦弱和失语;在探讨价值体系建构的时候,总是试图寻找一个类似于标准的价值中心,这显然不利于文学批评价值体系的构建。文学批评不仅是对于文学的评判,更应该是对文学价值的守护、培植和激发。文学批评不应高高在上地审判文学,而应成为文学创作的同路,要以宽容、守护的态度面对文学,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批评视野的开放。当文学发展呈现多元走向的时候,我们不能也不应该以一种多而化一的文学批评价值来与文学对话,这样只能是对文学极不公平地审判。文学批评家应该秉持多元的价值尺度来与当下文学沟通,只有如此,我们才能给文学艺术的自由发展保留空间。所以我们不能一味的斥责多元化,而应该以一种包容的态度来审视它。
“多元化”是时代的产物。只有肯定“多元化”的存在,文学批评才能实现与世界的真正对话和交流,才能真正在古今中外融通的多维视域中全方位考虑问题和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繁荣,正是打破单一的主流经济,初步形成多元经济的很好例证。那么作为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的文学批评也应该打破单一价值,建构一个多元化的价值体系。如果我们一味地坚持从全局出发的集体本位批评,新世纪的文学批评就会跟以前政治模式化的批评没有什么差别。假如真是那样,就是真正的“批评失语”。
第二,在对古典文学批评的现代转化上存在分歧。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应该将传统诗文评里蕴藉着的普遍性意义发掘出来,给予合理的阐发并与现代人的文学活动、审美经验乃至生存智慧相融合作为古代文学批评现代转化的中心目标。但对如何转化却缺少可操作性的建议。因此,虽然这个命题持续了很久,但是它却依然是我们当代文学批评价值建构中一个不能绕道而行的重要问题。一方面这是当代中国文艺理论学科建设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在面对异族文学批评时保持民族特色的必然要求。“中国古典诗文评”与“中国文学批评”的关系就像“中医植根于传统的中国医术是不言而喻的,但中医不称为‘古医’,因为它不单纯活于古代,在当前的医疗系统里也仍处于做诊疗、开处方的活跃状态;它是现代医学中与西医并列的一个派别,而非已经过去了的历史陈迹”[8]。所以,对待中国古典文学批评,我们既不能对其只做历史遗产式的盘点,也不能对它不做加任何处理的直接采纳,因为毕竟“古医”不是“中医”。
第三,对文学批评家的道德意识建设重视不够。批评家是文学的守护者也是文学发展的导引者,当下文学批评状态的错综复杂,虽然有文学发展和批评方面的诸多原因,但是跟批评家道德意识素养不高也不无关系。面对文学出现的虚化繁荣景象,批评家以何种标准针砭时弊是对当下批评家职业责任的考察,也是对文学批评价值的确证。批评家的职业操守主要体现在道德上的严格自律。对于一个真正的批评家来说,“重要的是要保持道德上的一贯,而不是思想上的一贯。”[9]那种要么只唱颂歌,要么全盘否定的文学批评,是丧失客观性与学术性的批评,也是道德意识缺失的文学批评。为“商业炒作”鸣锣开道,将批评判断的标准直接与商业利益挂钩,甚至成了粗俗批评或曰非文学批评的骂街者,是批评家和文学的悲哀。因此,青年批评家李建军等呼吁在新世纪要重视加强批评家的道德意识培养和社会责任感、艺术良知与职业道德建设。他认为应该把道德关怀和同情当作评价一部作品优劣高下的重要条件。正是内在的道德激情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激发了李建军的批评热情,才有了他那种让人肃然起敬的批评态度,尽管偶尔也让人觉得有点过分较真,但是他的呼吁确实引起了人们对批评家的道德意识的关注。
三
文学批评是对文学现象和文学作品的批评,但并不等于它是后于文学存在而存在的。文学批评不仅应与文学存在同步,而且应该具有先导性和预见性。它以文艺理论和自身发展规律为基础,既要对文学发展状态进行评价,也要对文学发展方向进行预测和引领,即使对文学批评自身发展也具有前瞻性,它可以预测批评的发展趋向。文学批评与文学发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学界认为,新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发展大致有以下几种趋向:
第一,新世纪中国文学批评依然需要坚持多元发展。20世纪的文学批评因为多元发展而功不可没。因此,新世纪中国文学批评依然需要多元化发展。这既有其必然性又有与20世纪本质性的不同。从必然性角度而言,我国正处在稳定、和谐、开放、多元化发展的格局里,不仅人们的物质需求越来越高涨,而且人们的精神需求也日新月异,那种重大而单一的时代主题已经不能拢住整个时代的精神走向,价值多元、共生共存的需求趋向必将成为时代的必然,我们的文学批评也不例外。从本质区别角度而言,20世纪文学批评的多元化是一种无序甚至无规则性状态的多元,它过于受制于西方文论的影响并且脱离中国实际,而新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多元发展的走向,则应是适合中国现实的能够解决中国文学发展问题的,有利于对世界文学发展作出中国贡献,并能与整个世界范围内文学批评的发展趋势相互吻合的多元化。
第二,新世纪的文学批评应该重视综合性发展。纵观20世纪的西方文学批评有两个特点:一是片面而极端地发展,其理论体系存在着明显的独立性、排他性和对立性;一是孤立研究,将作为批评对象的文学作品分割肢解使其丧失了整体性。如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只侧重对作品形式的评价,而将文学的其他要素置之度外。读者反应批评也只将“读者反应”视为批评对象,同样忽略了文学的其他要素。这既不利于文学批评自身发展,也不利于对文学活动的认识和引领,不仅将文学作品变成了碎片,而且也把批评自身变为碎片。因此,新世纪的文学批评必须走综合批评、整体批评发展之路。一方面,必须打破孤立、单一发展状态,让各种文学批评模式互相取长补短;另一方面,各种文学批评模式的发展也应朝着整合、综合的方向发展,在批评实践中要将文学当作社会整体构成来对待。在借鉴各种批评模式的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形成科学发展的理论体系。
第三,新世纪的文学批评应该重视学科性建构。由于受批评传统影响和批评现实需要以及大众接受的局限,中国文学批评往往过于专注于对文学作品的评论和解读,过于注重对作品的审美感悟和发挥阅读的审美经验作用,呈现一种经验性批评与鉴赏性批评的倾向,缺乏严谨的学科性建构。因此,新世纪的文学批评必须作为学科来建设,而不是简单地将文学批评封闭在学院的象牙塔内,也不能将文学批评简单视为科学来研究,而应千方百计使其学科化,即首先准确为批评定位。既要体现出学理上的独立性,又要兼顾实践上的可行性。其次就是建立完整严密的学科理论体系。其三应该注重学科实践体系的建构,因为文学批评既非纯理论型学科,也非纯应用型学科。文学批评学科应是理论与应用结合型学科。因此必须兼顾理论批评和应用批评,力求理论与实践统一。
第四,新世纪文学批评应该重视民族性建构与发展。在文学批评发展中,民族性是需要认真对待的一个问题。中华民族有自己独特的审美心理模式和深厚的文学传统,也有悠久的文学批评传统。一是我国历来的文学批评理论都注重主体性作用,包括文学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的作用。二是我国文学批评历来重视以文学接受为前提,重视从敏锐的感性体悟中提炼出理性判断,强调味外之旨。三是中国古人重视文学批评文本的文采,很多文学批评著作本身就是广受欢迎的美文著作。四是中国文学批评早已形成自己的术语体系,这些术语往往能传达汉语言文学的独特神韵和中国人审美心理的特点。以上这些都是极有价值的宝贵资源,都应成为新世纪文学批评价值体系建构的滥觞。所以新世纪文学批评价值体系建构与发展,应该在以开放的心态汲取西方文学批评最新发展成果的同时,更要注重挖掘自己的文学批评传统。从而使我们既能融入世界文学批评的大潮之中,又能不随波逐流,保持自己的独特性。
第五,新世纪文学批评应该重视对大众传媒批评的发展与利用。在当代,大众传媒已经成为左右社会生活与发展趋向的舆论中心。它依靠传播速度快、内容丰盈的优越性而不断扩大受众群。因此,新世纪的文学批评必须充分发展与利用大众传媒批评这一特殊载体。同时尽量规避其所存在的消费性、商业性、庞杂性、调侃性等弊端,让“它穿越理性的屏障,迎合受众的文化消费心理,唤醒受众内心深处的‘酒神意识’,以‘感性狂欢’的形式释放着摇曳多姿的魅力。”[10]使读者在沉浸于媒体批评载体中获得感官享受与视觉冲击的同时,积极融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建构之中。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去完善媒体批评,克服媒体批评文字的过于肤浅与随意,不断提高精英意识与审美品位,进而提升其对人文精神的关注。将专业批评与媒体批评相互融汇,在文学批评实践中充分发挥其巨大的潜在能量。
文学批评价值体系的建构所涉猎的话题与范围,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远远不是本文阐述的这几个方面所能涵盖的。不管多元视角带给我们多大的思想和视觉冲击,对于文学批评价值体系建构而言,遵循文学发展规律与坚守批评家自身的责任意识,都是必不可少的构成因素。在多元文化视角下建构新世纪文学批评的价值体系,也是批评家必须面对的主要问题之一。对于文学批评家而言,树立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是其最应该坚守的基本原则。
[1]黎风.批评的多元化与“文化诗学”[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3(3).
[2]笔谈:在中国发现文论[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
[3]党圣元.文艺学的走向与阐释·中国古代文论现代转化命题的学术价值之再认识[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125.
[4]赖力行.体验:中国文学批评古今贯通的民族特点[J].中国文学研究,2006(3).
[5]李建军.时代及其文学的敌人[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 2004:317.
[6]赖大仁.当代文艺批评的价值重建[N].文艺报,2008-4-26.
[7]蔡梅娟.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批评价值重建[J].东岳丛论, 2008(4).
[8]陈伯海.从古代文论到中国文论——21世纪古文论研究的断想[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
[9]李建军.真正的批评及我们需要的批评家[J].南方论坛, 2002(2).
[10]张邦卫,李文广.“后批评时代”与传媒符码[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5(3).
Multi-perspective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Value System for Literary Criticism in New Century
YU Yong-shun,ZHANG Feng-xia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Dalian 116081,China)
By combing and analyzing its current status,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differences and the inadequacy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value system for current literary criticism in the new century,and emphasizes that the system establishment should,while focusing on its diversity,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its integration,disciplinary and nationality as well as to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he mass media criticism.
new century;literary criticism;value system;construction
I206
A
1008-2395(2012)02-0023-05
2012-03-05
基金课题: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L11BZW003)“中国古代女性诗歌忧时济世主题研究”成果
于永顺(1955—),男,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文艺理论教学与研究;张凤霞(1987—),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文艺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