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梅
(烟台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5)
语序是指“词、短语、句子、句群、段落和篇章中语素、词和语句的排列次序”。当前的语言学倾向于用“语序”一词,因为语言单位分得细了,“语序”包括词及词以下的语素、短语、分句乃至句群和篇章等,可以分为词内语序(词序)、句子语序(句序)和篇章语序(篇序)三个层次。本文所讨论的是并列短语内部语素的排列顺序,故使用“词序”一词。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复合词,尤其是并列式复合词,这在汉语中尤为突出。并列复合词内的构成成分的排列顺序较为稳定,因此具有可比性。原先对词序的研究着重于从语言内部解释词序的差异,但忽视了语言外部的原因,尤其是汉英两个民族的认知心理因素。
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人类认知活动的产物和工具,是内嵌于人类的认知能力之中的对客观世界知识的表征,但人类的认知活动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下进行的。由于思维方式不同,对世界的体验不同,因此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也呈现出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语言结构上。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比较英汉并列复合词中内部构成成分的线性排列次序的异同及其认知规律与特点。
认知语言学以人类的认知机制来解释语言能力,认为语言是认知对世界经验进行组织的结果,人类认知能力的差异造就了语言结构的差异。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语言的使用者把他们对世界感知的方式和过程映射在语言结构上,由此产生了词序的差异。英汉民族在认知顺序上基本上是一致的,这可以从许多习惯性的表达中找到答案。如:
高低high and low 轻重light and heavy
远近far and near 上下up and down
好歹better or worse 男女male and female
但也有不同的例子,如:
大小small and large 迟早sooner or later
东西南北north,south,east and west 左右right and left
英汉并列复合词的顺序差异主要体现在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两种认知方式上。
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都体现出了时间顺序性,人类对此类顺序的经验与感知直接反应在语言描述的顺序之中。如描写自然现象的词语多采用时间上的先后顺序。“早晚”(from dawn to dusk)、“生死”(life and death)、“磨损”(wear and tear)、“始末”(from beginning to end)、“东西”(east and west),等等,此类词语都反映了事件发生的自然时间的顺序。
表示人类活动的词语往往遵循活动发生的先后次序。如(1)汉语中的“听从”、“裁缝”、“捕食”、“推陈出新”,英语中的“forgive and forget,tried and true,out and about,hit and run”等。两种动作的前后排列在构词法上得到了同顺序的映射;(2)“推倒”“打倒”、“验明”、“死板”等词语反映了一种动作及其结果;(3)“运走”、“扫除”、“推移”、“叫卖” 等体现出的不仅是动作还有其方式;(4)“迷信”、“爱戴”、“安居乐业”、“浅显”、“志同道合”和“safe and sound,alive and kicking,slow and steady”等词中,导致结果的顺序直接反映在词语的顺序之中。
英汉两个民族的空间认知顺序大致相同,基本上都从自身出发,由上而下、由前及后、从左到右,所以在顺序上我们可以找到一些相似的空间表达。如:(1)“上下”顺序包括“天地”、“高低”、“手足”、“山水”、“评头论足”和“heaven and earth,ups and downs,hand and foot,from top to toe,from head to foot”等。(2)“前后”顺序包括“前后”、“进退”、“序跋”、“瞻前顾后”和“front and back,before and after”。(3)“里外”顺序。人们存在着两种“里外”空间认知顺序。当人位于物体外部时,先看到外面,后看到里面。因此有“唇齿”、“口舌”、“由表及里”、“skin and bone,outside and inside”等。当人位于物体内部时,则遵循“由里到外”的视觉感知顺序,如“里外”、“里里外外”、“里应外合”和“in-and-out,ins and outs,imports and exports”等。(4)“整体部分”顺序。一般情形下,整体比部分显著,所以人类用视觉感知事物时,往往先感知其整体,后感知其部分。“人头”、“身手”、“首脑”、“手心”、“armpit、door-handle,bottle-neck、mountain-pass”都是整体部分顺序的体现。
但是英汉中表达空间及方位的短语中也有差异。如:“大小”(small and large)、“东南”(southeast)、“西南”(southwest)等。
通过以上比较,英汉两种语言并列复合词的内部线性成分的排列顺序有着大致相似的结构顺序,但也有个别的差异。语言结构与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人类在对世界的认知过程中所积累的对世界的知识是具有文化规约性的。我们认为,社会文化观念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沉积到人的思想和认识之中,并对语言结构造成影响,这其中当然包括对词序的影响,即文化观念制约与影响下的思维与认知顺序。这一理论可以解释描述统一事物的汉英习惯性表达为何会出现差异。
Hofstede和Bond把权势距离定义为:“社会中的弱势成员能接受权势不平等分布的程度。”权势距离的价值观维度也影响到了英汉两个民族在“主次”认知顺序上,汉英语言皆表现出明显的“先主后次”的认知顺序,如汉语中的“国家”、“领袖”、“骨肉”、“血汗”,英语中的“milk and water,bread and butter”等,但汉民族表现出较强的权势距离接受程度,汉民族尤其是古代社会中存在着明显的尊卑观念,反映在词序上是“先尊后卑”,如“师生”、“官兵”、“干群”、“将士”、“君臣”等。尊卑的观念在英语中的体现比汉语中的要弱。
当观察两个其他属性大致相似的物体时,人们更容易感知体积较大的一个,汉语中有“日月”、“长短”、“高矮”、“胖瘦”等。人这种“从大到小”的空间感知顺序投射到其他抽象认知域上,又有了“世代”、父子”、“母女”、“老少”和“明暗”、“快慢”、“远近”等。由于汉民族自古就有“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在此影响之下形成了以集体主义价值观为主线的伦理观念,并且以整体思维为特征,在观察事物时习惯从大到小,从已知到未知,而英语受到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影响,英语民族倾向于从小到大,从未知到已知。再加上英语有“尾重”的倾向以保持语言的平衡感,所以英语有些例外的表达,如“twos and threes,at sixes and sevens,one and all”。
性别歧视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这也反映在英语词序的线性排列上,这一点在英汉中都有所体现。如“父母”、“兄弟姐妹”、“男女”、“夫妻”、“龙凤”、“儿女”、man and woman、boys and girls、husband and wife、father and mother等。不过,由于英美社会属于弱男性主义社会,摆脱性别歧视,尊重女性的礼貌规约,使“ladies and gentleman”很早地使用在称谓之中,汉语也受之影响有了“女士们、先生们”。
本文通过对汉英并列复合词的线性排列顺序从跨文化认知的角度进行分析,证明了词语的内部的并列成分顺序与人对世界的感知顺序是相一致的。汉英词语的内部顺序总体而言存在相同的认知基础与认知次序,但受认知视角或思维差异的影响,两者之间亦存在个别的差异。在英语教学上,如果把比较研究的成果运用到词汇及短语的教学中,提高学习者的文化敏感度,将会减轻学习者的记忆负担,提高记忆效率。
[1]F.Ungerer,H.J.Schemid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2]David Lee Cognitive Linguistics-An Introduc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3]潘文国.汉英语对比纲要.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4]秦洪武.语言结构的顺序象似性.外语研究,2001,(1).
[5]文旭.认知语言学中的顺序拟象原则.福建外语,2001,(2).
[6]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7]赵世开.汉英对比语法论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8]刘世英,曹华.英汉词序象似性对比研究.外语教学,2006,(11).
[9]沈家煊.句法的象似性问题.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1).
[10]王寅.认知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