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先柱
(武汉市委农办,武汉 湖北 430015)
2011年,武汉市2011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价产值)为329.49亿,优势特色农业产值已占到农业总产值的80%以上,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1210亿元,共有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78家,实现销售收入350亿元。农业的稳定发展,为农产品物流也的发展提供了商品的支撑。全市农产品物流总额为292.92亿元,是2007年181.6亿元的1.61倍。与2010年相比,同比增长24.21%,大大高于2010年的8.60%、2009年的3.81%和2008年的15.19%,总体上呈加速发展的态势。
全面实施“双百市场工程”,2011年全市经营农产品的市场2150个,其中位于城市的农产品市场个数为530个,占总数的24.7%;位于农村的有1620个,占75.3%。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为全国扶持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四季美农贸城批发市场2010年列入全国农产品现代综合试点项目。武汉及周边地区70%的农产品依托这两个大市场,辐射全国各地。中百集团建立储备型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武汉嘉事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B2C电子商务平台为核心,构建农产品的流通平台。中百集团、武商集团、山绿农产品集团、家事易公司、兰氏蔬菜等进入电子商务领域,以蔬菜直通车、电子菜柜等形式直接进入各居民区或依托互联网销售农产品。此外,积极拓展海外市场,2011年农产品出口额为1.82亿美元,占农产品商品产值的比重围.5%。目前,全市基本建立起以批发市场为中心,集贸市场为基础,连锁超市、电子商务为先导的现代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
我市发展农产品物流业主要放在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上,并重点培育流通业市场主体,吸引本地特别是外地企业在汉发展农产品物流业。“十一五”期间,安排扶持资金近1000万元,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全市已经建成各类批发市场75个,其中15个年交易额亿元以上的批发市场,其交易额占有组织农产品市场成交额的80%。培育壮大了一批本地有号召力的流通企业,也引进了一批域外知名企业。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也纷纷涉足物流运输业。农村专业营销队伍异军突起。
发展农产品物流业,必须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实行供应链管理,降低物流成本,发展平台经济。目前,一批大型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企业建设了电子商务平台,开展商品信息发布、网上批发零售和供应商管理。如四季美农贸城批发市场信息网络,中百集团、中商集团、武商集团等一大批电子商务企业和网站,武汉棉花电子商务网等行业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武汉农业信息网等在湖北乃至中部行业界中具备一定影响力。
从已建成项目看,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投入资金4.25亿元,改造粮油交易大厅,发展冷链系统,建成库容量6万吨的冷库。2011年,全年交易总量约230万吨,交易总额达130亿元。武汉舵落口大市场,占地7500亩,现已成为中南地区农资农产品配送、配载、集散的中心之一。市供销总社山绿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占地面积600亩,具备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和农产品市场信息、产品标准制定,无公害检测、电子交易平台等多项功能,园区年交易额50亿元以上。从在建项目看,四季美农贸城批发市场由6个专业一级市场、以及1个展示交易配送中心组成,按照供应链管理的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将建500万亩农产品直供种植基地,拟建设4个5000吨级专用码头,1200米铁路专用线,满足农产品运输多样化的要求。投资1.3亿元建设农副产品及食品电子交易平台,发展电子商务,减少流通环节,提高流通效率,提升外传内农产品附加值。
农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实施后,农业生产基本单位是以农户为主,生产规模小,分工不细,收入有限,农产品商品率,对物流供给不足且分散。全市2011年乡村农户75.34户,耕地总资源310万亩。而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仅有1005个。按土地流转率达到43.8%计算,仍有近42万户、175万亩的土地为家庭承包经营,分散经营的生产方式面临着小生产、大市场,物流供给分散、流通环节复杂,流通规模小,成本高的矛盾。在购销环节,农产品购销专业户已经成为农民出售农产品的主要渠道,依然延续“现货、现金、现结”的交易方式,“有利就做,无力不为”,缺乏诚信和商业信用的约束,一旦农产品陷于卖难时,又无能为力。
大宗农产品数量大,与工业品相比,农产品具有生物属性,容易腐烂变质。农产品是自然的产物,具有季节性和周期性。农产品的自然属性对其运输、包装、加工等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尤其是“菜篮子”产品,品质特性、生产布局不同,各有其不同的产销规律,因此要针对不同产品,有相应的物流、仓储和流通特性。就流通技术而言,我市通常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的形式为主,损耗率较高。
目前,以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四季美农贸城批发市场、舵落口大市场为主体的武汉市农产品一级批发基本形成。随着市场建设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各区建设农产品市场积极性较高,但缺乏具有指导性的总体规划,各自为政,无序甚至恶性竞争。一方面,盲目上马,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情况比较突出,出现有场无市;另一方面,新城区中,许多卫星镇、经济发达中心镇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不够或出现空白,市场的功能不能很好地发挥。就批发市场运营而言,公益性的支持力度不大,交易模式落后,交通不畅,营运成本高,水费增长快等制约了市场的效益和功能的发挥。就农贸市场经营状况看,不仅市场规模小,层次低,市场狭小,设计滞后,大多尚处在初级阶段的摊位式交易,有的甚至是以街为市,以路为市,导致城乡双向流通网络不畅,消费品难下乡,农产品难进城。
从事农产品物流的大户、中小企业对现代通信技术的接受程度低,对自身的信息化未来发展也缺乏规划。缺乏覆盖整个企业的全面集成的信息系统,由于信息不对称,物流信息难以处理和发挥作用,农产品“卖难买难”依然存在。农村道路状况差,损耗大,物流运费高。冷链发展滞后,没有冷藏设备,难以运输鲜活农产品。缺乏相应设备、技术和工艺,对农产品不能进行适当的包装、加工,难以实现农产品的加工增值。由于不能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按照供应链管理的要求设计物流流程,使得农产品物流运作成本居高不下。
目前,全市有农产品物流企业120家左右,其中不乏仅有几辆车、一间办公室和几部电话组成的“物流公司”。多数物流企业是由运输、仓储等行业发展而来,规模小,水平低,功能不齐备。大多数企业只能简单地提供货运配载、货运信息、仓储、货运服务,而在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服务、库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等物流增值服务方面,尤其是在物流方案设计以及全程物流服务等高层次的物流方面还没有全面展开,不能形成完整的配套物流服务。由于经济实力的制约,冷链物流业已经成为发展鲜活农产品运输,降低损耗的制约瓶颈。物流企业的从业人员学历普遍较低,在职人员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也很少,物流专业人才的结构、数量和质量与市场需要之间严重脱节,从业人员中,具有计算机网络、交通运输、仓储管理、市场营销、区域经济、城市规划和协调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少之又少。
近期,武汉市政府出台了《武汉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要依托铁、水、公、空综合交通体系,使物流业发展方向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匹配,物流空间布局与“1+6”城市空间格局相融合,物流节点选址与四大工业板块、“6+3”新型工业示范园区、九大产业集群和商贸聚集区相配套的总体要求。农产品物流作为全市现代物流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必须按规划的安排,抓好农产品物流布局的优化。一是依托白沙洲冷链物流中心,以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为主体,完善冷藏加工、物流配送、电子结算与监控系统及信息收集与处理、残留农药检测等六大系统,引进一批物流企业,重点发展冷链物流。二是依托汉口北综合物流园,以四季美农贸城为核心,形成重点物流园区交易中心、分拨中心及专业配送中心。三是依托东西湖综合物流园,以舵落口大市场、山绿公司、中百集团物流配送中心为主体,发展农产品物流配送。四是依托全市“一区五园”农产品加工园,抓好物流节点建设。五是在三大农产品物流基地的基础上,优化布局,建设一批农产品二级批发市场,同时加快传统集贸市场和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整合、改造和升级,形成合理的农产品商贸物流体系。
按照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要求,积极推进农产品基地化、专业化、规模化、商品化生产,为农产品物流业的稳步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一是加大农业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工作,整合优化农业资源和生产要素,在现有178家农业龙头企业基础上,继续培育、整合壮大和引进一批,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二是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土地流转率提高到50%以上,农村土地主要依靠种田大户、法人组织实行专业化经营。三是大力发展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通过成员共同投资,兴建一批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物流的经济实体,实现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规范化管理,使农产品能够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直供城市超市或通过合作社连锁店销售,进一步提高现代农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四是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利用手机、互联网、“三网融合”的发展基础,推进信息入户工作,把发展农产品生产与推进农村信息化结合起来,开办特色电子商务平台,促进信息对接。
重视农产品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发展,为现代物流发展提供必要的信息平台。农业部门以武汉农业信息网为基础,整合农产品专业网站,建立统一的农产品供求信息平台。要促进现代信息管理技术(如ERP、MBP、AFRID等)在物流企业和生产、销售企业内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推广物联网技术应用,推进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针对农产品的自然特性和物流标准化中存在的问题,高度重视物流标准化工作,制订农产品物流行业标准。
第三方物流是指成立专业的物流企业,受卖方或买方的委托,从事物流业务。要采取多种形式鼓励专业化、社会化“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的发展。一是引进一批大型专业农产品物流企业,支持大型优势农产品物流企业对分散的物流设施资源进行整合,鼓励中小物流企业加强联盟合作。对从事农产品运输、仓储、货运代理服务和批发配送的企业,实行冷贮冷藏设备设施补贴及其他优惠政策,积极争取将物流运输企业3%的营业税和仓储企业5%的营业税改为物流的辅助企业6%和货运运输企业11%的增值税的政策试点;落实财政专项资金扶持政策。允许农产品物流企业根据自身业务优势,根据市场需求,延伸物流服务范围和领域,逐渐成为部分或全程物流服务的供应者。二是在规范市场准入标准的基础上,鼓励多元化投资主体进入农产品物流服务市场,积极吸引个人或外商投资,增加对物流业的投入。三是重点支持大型连锁商业企业新建鲜活农产品配送中心、在现有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中增加鲜活农产品配送功能、发展第三方农产品物流配送等多种方式,建立与农产品生产规模及零售规模相适应的物流配送体系。强化鲜活农产品信息系统建设,广泛推广数字终端设备、条码技术、电子标签技术、时点销售系统和电子订货系统等,进一步推广品类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等现代管理技术,建立鲜活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
现代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归根结底是靠物流管理人才和物流技术人才的推动。因此,要依靠武汉各类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力量,培养一批具备的物流学、流通经济、国际贸易、电子商务、仓储和运输等多方面的基础和专业知识的大学生,在武汉市从事农产品物流工作。积极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建议武汉市农业学校设立农产品物流专业,培养专业的农产品物流业的产业工人。物流从业者也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在工作中不断创新,适应能力现代物流业不断发展的。同时,农产品物流企业应根据发展需求,大力引进从事物流技术和管理的优秀人才。要坚持以人为本,唯才使用,建立一整套以业绩为核心、以贡献为标尺,以体现人才价值为根本,以维护人才权益为基础的分配激励制度,把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人尽其才,为我市农产品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人力支撑。
[1]胡云涛.打破家电零售的潜规则[J].市场营销案例,2010(4).
[2]柏龑.2011国美、苏宁品牌暗战[J].销售与市场,2011(7).
[3]雷鹏.多重因素驱动我国零售业持续向好——零售行业分析报告[J].中国城市金融,2010(10).
[4]邱静.家电业之争的台前幕后[J].中国中小企业,2009(5).
[5]朱东梅.二三线城市家电零售业从竞争到竞合[J].现代家电,2008(21).
[6]王纲.政策支持下的家电零售业农村市场营销策略[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