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专业校企深度合作模式实施的有效性分析——以“1.5+1.5”人才培养模式为例

2012-08-15 00:51丁永玲周耀进
武汉商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校企深度高职

丁永玲 贾 翔 周耀进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湖北 武汉 430056)

在2010年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指出: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致命弱点是弱在校企合作,这是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是我们应当下大工夫、也是必须下大工夫去探索和解决的难点。职业教育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但一个根本点在于校企合作。校企合作作为一种体现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行业企业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鲜明特色的教育模式,成为高职院校改革创新的重要途径。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行业、企业为达到一定明确目的通过协调作用而形成的一种互动关系。它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仅有毕业生供求关系的初级阶段;二是共建专业、“订单培养”的深化阶段;三是共生发展的全面合作阶段。我校于2010年分别与温州王朝大酒店、武汉荷田会所签署了“1.5+1.5”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通过“冠名班”的方式,为企业建设与发展输送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这种合作新模式对教学运行与管理等方面都带来了新的挑战,由于学校和企业分属不同的社会领域,要想校企双方持续合作并不断深化,必须要有良好的运行机制和体制作为保障。本文以“1.5+1.5”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为例探究酒店管理专业校企深度合作模式实施的有效性、可行性

一、“1.5+1.5”培养模式协议的实施

校企合作“1.5+1.5”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第一个“1.5”即学生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在校学习基本文化理论、专业基本技能理论等课程,这段时间以校方为主进行知识传授和技能的训练,酒店参与酒店文化、职业素质、岗位基本技能的训练等课程的教学,由于学生是在学校教室和实训室接受专业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的专业知识教育,一般谓之“校中店”学习阶段;第二个“1.5”表示后一年半时间到企业培养职业专长,进行实际岗位的训练,这段时间主要为在企业进行顶岗实训和管理知识培训,并由酒店给予实习生活补贴及奖学金。毕业后即到酒店现岗工作。学生在酒店顶岗实习期间,院系派指导教师配合酒店,全方位跟踪学生的学习和管理,指导学生围绕酒店的工作流程设计、服务改进等方面为酒店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由于学生是在酒店相关岗位接受“师傅”和指导老师的培训教育,一般谓之“店中校”学习阶段。

采用“1.5+1.5”的教育模式,一方面有助于高职院校办学空间,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实习实训,提高办学水平;另一方面也为双方探索出一条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有利于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互利共赢。“1.5+1.5”的校企合作需要双方签订相关协议,做好协议有效实施的计划。双方应首先清楚合作目的,即为促进学校和酒店双赢,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教学相辅;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以及综合能力;解决学校教学资源、经费不足的问题;达到企业、学校、学生三方都满意的效果。其次,各自做好学生在“校中店”、“店中校”这两个学习阶段课程安排及专业技能的学习。“校中店”和“店中校”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学习环境,学校和酒店必须协调好学生在转换这两个学习环境期间的生活、学习。前一阶段的学习注重理论知识、专业基本技能、职业素质的教学;后一阶段则主要培养专业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以及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再者,建立酒店与学校之间桥梁作用的管理中心,连接企业与学校之间做好及时的沟通,学生在两个阶段的学习状况相互之间要及时的反馈。学生在校期间所获理论知识能否很好的应用于实际酒店管理操作中,酒店要及时反馈给学校以做好后期改进;“店中校”的实习阶段能否真正做到实际岗位培训,而不是简单的雇佣打工,学校要做好全方位的跟踪调查。“1.5+1.5”教育模式的有效实施,关键在于校企双方之间的沟通。能否达成一致的深度合作办学宗旨、有效实施合作协议内容是深度合作模式成功的关键。

二、影响校企深度合作模式实施有效性的因素

校企深度合作模式是相对于浅层合作而言的,是质量更高的校企合作。是注重“过程”的合作,即构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随着现代服务业的高速发展,毫无疑问工学结合已成为高职教育极力推行的一种教学模式,依靠行业优势,坚持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实现校企双方全方位合作有助于课内课外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法与学法的结合、毕业与就业的结合。但真正要发挥这种办学模式的效应,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校企深度合作模式实施有效性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学生在“校中店”学习的理论知识很难与实践接轨

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学到哪些理论知识,针对这些理论知识学校如何设置相关课程,要紧紧围绕酒店人才的需求科学地设置课程。酒店与学校之间应当做好沟通,酒店提出对人才素质和职业技能的要求,校方据此合理构建课程体系教学模块。如酒店管理必备的普通话、服务礼仪、酒店服务英语、酒店公关实务、酒店法律法规、酒店服务与管理心理实务、酒店管理信息系统运用等课程都是学生在校期间必须掌握;学校在教学方式上要注重加强互动、体验式教学的应用,如课堂推行项目导向教学、案例分析教学、情景模拟教学、学生分组讨论等,否则,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职业信心难以保证。

(二)学生在“店中校”顶岗实习的管理容易出现失衡

学生在后一个“1.5”实践学习过程中,学校不能放松学生的管理工作,要对学生进行跟踪监督。学校对学生在实习期间的管理可根据实习时间的灵活掌握,特别是学生刚进入酒店初期。刚进入酒店,对其环境、各项要求及生活环境等都不了解,为了使学生尽快转换角色,缩短适应期,学校的专业指导老师应全方位跟踪学生的实习和生活管理。学校与酒店之间应当协调管理,“1.5+1.5”培养模式不能各自只管理自己的“1.5”阶段。“校中店”学习阶段,企业要到校开展酒店文化教育和岗位介绍,并随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是否能满足现阶段酒店的需求;“店中校”实践阶段,学校要实时跟踪监督,及时了解学生能否在酒店顶岗实习时,通过岗位“课堂”明确工作任务与职责规范,在“教师”的指导下,切实提升专业技能、增长管理经验。

(三)校企深度合作机制需要建立健全

校企深度合作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需要构建健全的校企深度合作机制来保障。特别是现阶段校企合作处于初级阶段,首先,要成立校企合作机构。校企合作机构让双方合作更加流畅、合作效率更高。一是建立校企合作委员会。由企业负责人、学校领导和学校招毕办、教务处、二级院系部负责人员组成。有校企合作指导条例作制度保障,有招毕办、教务处负责相关工作,包括与酒店的联系沟通等。从学校层面,加强对校企合作的领导与管理,以保证校企合作顺利开展。二是建立专业指导委员会。由酒店人力资源部、二级学院教务科和专业教研室相关人员组成。通过“六共同”(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设计课程,共同编写教材、共同选派教师、共同管理学生、共同评价质量),明晰校企各自职责,注重相互沟通,实现“过程”管理。从专业层面,强化对校企合作的组织与实施,以保证教学任务正常开展。三是制定一整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如《校企合作章程》,《企业专家到校执教实施细则》,《教师到企业陪同实习管理条例》,《实践教学管理规定》,《学生实习管理条例》,《校企合作质量评定方案》等等,通过建制建章,全面保证校企合作的质量。健全的校企合作机制是校企深度合作模式有效实施的关键之举。

(四)校企深度合作法律、法规政策缺陷影响校企合作模式的有效实施

参考国外成功的校企合作模式,如德国、美国及日本,他们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是建立了完善的高等职业教育法律保障体系。我国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除了《职业教育法》及相关的几部宏观法律之外,现阶段我国还没有出台任何具体的校企合作法律、法规条例。没有完善、健全的法律、法规政策的保障,校企合作模式在运行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很难得到妥善的解决,完备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体系是校企深度合作模式有效实施的基本保障。

(五)校企深度合作模式运行过程中缺乏政府的支持

德国、美国和日本高职教育成功地将校企合作模式运行起来,主要原因就是政府在整个过程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我国,政府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还没有找到自己的角色,政府通常是将校企合作当作是自己行为和职责之外的事情;另外,政府对高职校企合作的机制构建还只停留在表面工作上,缺乏必备的法律、政策保障,缺乏对校企合作的具体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校企深度合作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影响合作模式有效实施

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起步时间晚、实践时间段,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科学的、专业化的研究机构;作为另一种模式的高等教育,现在还处于专科的初级阶段,因此,研究队伍的基础还相对薄弱,从事该模式教育理论研究的专家水平相对较低。理论基础研究的薄弱性、滞后性以及队伍的非专业性是我国高职校企合作明显落后于国外高职教育的重要原因。因此,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实施起来存在盲目性,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还处于摸索阶段。校企合作理论指导对高职校企合作模式在我国有效实施具有重要作用,完善的理论指导能够使校企合作更加成熟、效果更近一层。

三、校企深度合作模式有效实施的策略

校企合作模式成为现阶段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普遍方式,如何使校企深度合作方案有效实施是高职院校与企业考虑的重点内容。

(一)明确校企深度合作目标是“双赢”

校企双方的合作不是针对某一方的利益,而是双方达到共同的利益目的。只有这样,校企双方才能以最高的积极性相互配合以达到合作实施的有效性。

(二)整合近几年高职校企合作理论研究材料,完善研究结果以更好的指导校企深度合作的进行

现阶段我国高职校企合作还没有完善的理论体系,应整合近几年校企合作的实践经验,组织校企合作理论研究人员开展专题讨论,形成一整套全面系统的校企合作理论来指导今后合作模式的实施,使得校企合作模式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有力贡献。

(三)高职校企深度合作离不开政府的支持

相比于国外的高职校企合作状况,我国政府对于校企合作的支持只停留在表面层次。政府应当明确自己的角色,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全面掌握校企合作的发展状况。加强对校企合作的监管,统筹和协调合作双方负责单位,使得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更加高效、合作保障机制能更加有效。政府在制定合作教育的发展方向,加强对校企合作工作的参与、检查和监督也应当起到更加重要的指引作用。

(四)用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来保障校企深度合作

我国职业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相对滞后,要尽快出台明确的法律、法规来保障校企合作的实施。同时要让政府、企业、学校三方明确各自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地方政府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和行业特点,制定出更加符合本地校企合作健康有序发展的措施。逐步完善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高职教育发展法律体系,以保障未来校企深度合作高质量、高效率的进行。

(五)校企双方分析市场需求,为工学结合把握具体方向

院校与企业双方都参与到教育教学改革,对酒店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专业建设进行调研和论证,依靠酒店进行市场分析,准确把握市场对该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明确学生综合素质、专业能力的培养要求,使校企合作的教育教学更加贴近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同时也为学生从学校到酒店的实践,开辟了畅通的渠道。

(六)逐步创新高职教育办学体制,提升校企合作质量

改革传统的高职校企合作办学体制,走创新道路,只有创新才能让发展可持续进行。强化高职院校现阶段的办学体制改革,结合新型的理论研究进展,形成一套符合我国实际国情的、面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办学机制。实施新型的管理机制,以理事会或董事会监督,校企双方共同执行的高效运行机制。改变已往浅层次、低质量的合作模式,实施新型的深度层次、更高质量的合作模式,以提高我国现阶段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办学的效率和质量。创新是发展的灵魂,任何机制的实施都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被淘汰。没有创新的支持,就没有持续、高效的发展前景。高职校企合作必须随着经济的发展完善自己的管理、运行机制,校企深度合作实施才能不断地进行下去。

酒店管理专业校企深度合作模式的有效实施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政府的支持、法律体系的完善、两个“1.5”学习期的衔接、合作的理论指导等一系列因素都会影响合作的有效实施。针对影响校企深度合作模式实施有效性的因素,制定相关策略来解决此类问题,提高校企合作质量、效率,使得酒店管理专业校企深度合作健康、有序、高质量的实施。

[1]徐宝群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浅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0).

[2]施晓虹,安春梅.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

[3]彭蝶飞.“工学交替、双向参与”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以高专酒店管理专业为例[J].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01).

[4]戴娟萍.高职院校推进校企合作有效途径初探[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4).

[5]王郁葱.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冷链物流高技能人才培养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05).

[6]刘春侠.“1.5+1.5”校企合作模式初探[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2).

[7]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推动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9).

猜你喜欢
校企深度高职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