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文艺传媒研究的新突破——评廖斌的《台湾当代文艺传媒<文讯>研究》

2012-08-15 00:52:35
武夷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文坛华文史料

(福建师范大学 协和学院 ,福建 福州350108)

与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简称“华文文学”)的渊源从何时结下的,似乎连自己都说不清楚。有时一个人凝视着满橱满架的华文书籍,有一种莫明的安定和亲近,好像感觉到如马华旅台女作家钟怡雯所说的“与书神游”的状态:“我通过文字开启深邃宽广的知识世界,同时释放囚在坛子里的书魂。”我能感受到藏在这些华文书籍中的魂魄精灵,那些浮游的心灵,孤独或者喧闹,平静或者焦虑,近在咫尺的呢喃低语,嘈嘈切切的此起彼伏,有种温暖和充实的满足。

缘分总是在不经意间滋生,然后理所当然地生长、蔓延。当我回头,竟然发现走过的每一步都那么巧合,又那么必然,似乎命定的归宿。其实一开始我接触的并非华文文学,从1987年考上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生,师从姚春树教授,到1994年跟随苏州大学范伯群教授攻读博士学位,一直以来关注的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也许由于对个体精神和生命体验真实态度的偏爱,在1997年到复旦大学中文系做第一期博士后时,受导师潘旭澜教授的影响(他是国内最早关注华文文学的学者之一),使我逐渐将目光转移到华文文学身上。华文文学有着那么显卓的成就,这条文学之途从未荒芜过,因为文人朝圣的心灵未曾干涸,正是这份心灵,一直以来感动着我,在最柔软的心房。无论是在台湾,还是海外,移民的迁徙带去了大陆各个地区华人的身影,他们有因灾荒战乱而离乡背井的艰难探索者,也有因求学交流而远涉重洋的孤零漂泊者,他们的故事或许不同,如一曲多声部混杂交响的乐章,有高低错落、氤氲昂扬,但是这其中一定有着一个主旋律,那就是身为中国人的烙印,那是一个深入骨髓的印痕,总在落叶纷飞、黄昏幕障徐徐落下的时候点燃灵魂深处的悸动,于是他们用文字缓缓书写。我很难形容那是一种怎样的刻骨铭心,也许真的如女作家徐晓斌说的“以血代墨”,我只是在阅读的时候,在与那些文字相遇的时刻,感受到自己心灵深处的撞击,一声声,敲打着我,让我不由自主地走进这片迷园,聆听那番心声。

与华文文学相遇,我便知道那应该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我不想仅仅满足于阅读欣赏,而是希望作出更多有意义的工作,除了自身的学术研究之外,我还试图将这块文学版图带入大学教育中,于是我开设了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的课程,并招收这一方向的博硕士研究生。廖斌于2006年考上我的博士研究生,他在三年学习期间,非常刻苦用功,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按时提交论文,并且在答辩中得到著名学者汪毅夫、李继凯、陈国恩、周宁教授等人的一致好评。博士论文《<文讯>杂志与台湾当代文学互动关系研究》不仅荣获2009年福建师范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一等奖,而且许多篇章分别被《台湾研究集刊》、《浙江师范大学学报》、《当代文坛》、《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广西大学学报》、《福州大学学报》等杂志选用刊发,同样引起学术界的关注。近日,他将博士论文改题为《台湾当代文艺传媒<文讯>研究》由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可以说是大陆台湾文艺传媒研究的新突破。

《文讯》是当代台湾文坛具有指标意义的文学杂志,创刊于1983年7月,原先隶属于国民党文化工作委员会,2003年元月,国民党停止了对《文讯》的经费挹注,《文讯》转由“财团法人台湾文学发展基金会”支持。《文讯》前期虽然为政党创办,负有文化宣传工作的任务,但却努力走一条坚持文化价值、尊重文人发声的道路,以文学史料保存、文学评论、文学研究、资讯报道为己任,逐渐发展成为台湾文学研究、史料保存服务的重镇。创刊至今已出版三百多期,注重文学史料收集、整理、保存,重视对文学人物立传,贴近文坛现实,及时报道艺文动态,并通过专题策划的方式,力图阶段性、整体性或区域性、文类性地从多方面多角度勾勒台湾文学的历史轮廓,进而形塑台湾文学的地图。廖斌以《文讯》为博士论文选题,研究当代台湾文坛这样一份标杆刊物,无疑具有以点带面、提纲挈领的认识作用和借鉴意义。

《台湾当代文艺传媒<文讯>研究》分为绪论和六个章节。绪论论述了文学与媒介的互动共生关系。作者认为,《文讯》是当代台湾文坛的微缩,它的文化性格、办刊气质、行进轨迹、发展变化,真正映照了台湾文坛的变迁,也展示了刊物自身身份变化和出版、传播机制、体制的转轨。微观与宏观互相验证、中观与个案彼此融合、理论与实证相互砥砺,是该著论述的显著特点之一。作者在论及台湾文艺期刊谱系与台湾文学场域时,将《文讯》视为当代台湾文坛的“一个重要现象”,分别从文学、出版、传播、民间文化、学术史等面向进行论述,指出其在当代台湾文坛的应用贡献与地位。作为台湾的当代文学史、传播史、学术史、文化史、出版史的“《文讯》现象”,解剖《文讯》这个标本,1980年代以来的台湾文学、文化、出版、文学传播以及地方文史工作当可烛照,在与文学历史并轨而驰的30年里,《文讯》见证和建树了台湾当代文学的版图构成,并引导了华文文学史料保存、文学研究、地区文学史(区域文学)、文学评论的风潮。因此,作者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文讯》担任了当代台湾文学史的见证和记录者、文学出版史的亲历者、当代台湾文学传媒变迁史的推动者、学术研究的弄潮儿、文化议题的设置者、地方文史工作的先行者、掘进者和文化建设的鼓吹者、践行者的重要角色。这样的开篇及立意,建构起来的由里及外、观照全局、里外援手的统摄意识和总——分——总的逻辑架构、论述理路,即呼之欲出,并从一个较为宏阔、高远的站位,结合台湾文坛场域的各要素的比较分析,为接下来对《文讯》的具体论述,奠定了良好的起点和坚实基础。

接下来各章节分别从《文讯》鲜明的办刊理念、宗旨、特点、栏目及精气神、刊物的思想系谱、文化品格等方面展开,既有历时考察,又有对《文讯》这一具有鲜活生命的“主体”的各侧影的剖析,更有对《文讯》的巴赫金式的“道路时空”轨迹的显影。

在论及《文讯》的主要功能,即对于当代台湾文学史料的发掘、整理和保存时,作者指出《文讯》实际上“隐含”强烈的“文学史”的意识,这种历史的责任意识、担当行为和争夺文学史命名阐释权的“企图”,为台湾文学期刊做出了表率和典范,并由此建构了“鲜活翔实的现代台湾文学简史”。《文讯》自创刊以来,即以“提供艺文资讯,探讨文化现象,整理文学史料,报导作家活动,评论作家作品”为宗旨,尤其注重“发掘、收集、保存、整理、出版和传播了现代和当代文学史料”[1]。它经常约请文学史料专家撰写相关文章,如薛茂松执笔的 《五十年代文学大事纪要》、《五十年代文艺作品书目初编》、《五十年代文学杂志》、《五十年代文艺作家名录》(第9期),《六十年代文学大事纪要》(第 13 期),《六十年代文艺作家名录》(第 14 期)、《六十年代文艺作家名录》(二)(第15期)、《六十年代文艺作家名录》(续完)(第16期),《六十年代文艺作品书目初编》(一)(第17期)、《六十年代文艺作品书目初编》(二)(第18期)、《六十年代文艺作品书目初编》(三)(第19期)、《六十年代文艺作品书目初编》(四)(第20期)、《六十年代文艺作品书目初编》(五)(第21期)、《六十年代文艺作品书目初编》(六)(第22期)、《六十年代文艺作品书目初编》(七)(第23期)、《六十年代文艺作品书目初编》(八)(第24期),《近四十年来台湾地区文学社团基本资料》(上)(第29期)、《近四十年来台湾地区文学社团基本资料》(下)(第30期);钟丽慧执笔的《近三十年来现代诗选集提要》(第12期),《近三十年来散文选集提要》(第 14期)、《近三十年来散文选集提要》(二)(第15期)、《近三十年来散文选集提要》(三)(第16期)、《近三十年来散文选集提要》(四)(第17期)、《近三十年来散文选集提要》(五)(第 18 期)、《近三十年来散文选集提要》(六)(第19期)、《近三十年来散文选集提要》(七)(第 20期)、《近三十年来散文选集提要》(八)(第21期),《近三十年来报导文学选集提要》(上)(第22期)、《近三十年来报导文学选集提要》(下)(第23期),《近三十年来小说选集提要》(一)(第24期)、《近三十年来小说选集提要》(二)(第25期)、《近三十年来小说选集提要》(三)(第 26 期)、《近三十年来小说选集提要》(四)(第27期)、《近三十年来小说选集提要》(五)(第 28期)、《近三十年来小说选集提要》(六)(第29期)、《近三十年来小说选集提要》(七)(第30期)、《近三十年来小说选集提要》(八)(第31期)、《近三十年来小说选集提要》(完)(第32期),《近三十年来文学批评选集提要》(一)(第33期)、《近三十年来文学批评选集提要》(二)(第34期)、《近三十年来文学批评选集提要》(三)(第35期)、《近三十年来文学批评选集提要》(四)(第36期)、《近三十年来文学批评选集提要》(五)(第37期);林文宝的《杨唤研究资料初编》(第39期),张默的《叶维廉研究资料汇编》(第107期)和《羊令野研究资料汇编》(第109期),林燿德、徐慰平、邹桂苑的《司马中原研究资料汇编》(第110期),童淑荫的《姜贵研究资料汇编》(第111期),邹桂苑的《段彩华研究资料汇编》(第112期)、《陈千武(桓夫)研究资料汇编》(第 113期)、《纪弦研究资料汇编》(第114期)、《琦君研究资料汇编》(第115期)、《张晓风研究资料汇编》(第116期)等。

“文学史料,是历史上有关人类文学活动与各种文学现象的资料。具体而言,包括:文学作品本身,文学理论批评著作,作家传记资料,文学作品的背景性资料,文学社团与流派资料,文学期刊与报纸副刊资料,文坛风尚与文学事件资料,文学形式范畴的资料等等。”[2]随着时光的流逝和作家的凋零,文学史料慢慢散佚。封德屏说,从1983年创刊伊始,《文讯》就“一点一滴地发掘、搜集、保存、整理、出版和传播现代和当代台湾文学史料”,“忠实地记录文坛状况,关心‘非主流’的文学人、艺文活动及地方采风,用专栏、专题企划探寻台湾文学发展的特性和脉动;定期举办文学性且具史料意义的活动,做一些今天不做明天就会后悔的地毯式搜寻工作等等”[3]。如《文讯》长期在杂志上刊登“征集散佚文艺杂志”的告示,征集范围包括日据时期的《三六九小报》、《台湾文艺丛志》等,光复初期的《创作月刊》、《台湾文学丛刊》等,以及五六十年代的大量文艺杂志。它的许多带有抢救性质的活动,就是一趟趟“艰巨却又充满惊喜的访古之旅”。在《文讯》改版之前的40期,这种为文学立传的历史意识显得尤其明显和峻急,这在其栏目的设置上可以看得出来,比如“文宿专访”、“资深作家”、“社团介绍”、“笔墨生涯”、“书目提要”、“出版史话”。通过文宿回忆、专访资深作家编辑,试图切近历史,通过文坛亲历者或“文学活化石”来建构文学史,是《文讯》一个非常突出的办刊特点。

《文讯》还从1991年起开始承接政府文化单位的委托专案,如1991年编辑出版《“中华民国”作家作品目录新编》4册,1992年编辑出版《光复后台湾地区文坛大事记要》,1997年起连续四年策划编纂《台湾文学年鉴》(1996、1997、1998、1999 年)4 册,1999 年编辑出版《1999“中华民国”作家作品目录》7册,2003年编辑出版《张秀亚全集》15册,2008年编辑出版《2007台湾作家作品目录》3册,2010年编辑出版《台湾现当代作家评论资料目录》8册,2011年开始编辑出版 ““台湾现当代作家研究资料汇编”50册等。此外还出版“文讯丛刊”、“文讯书系”数十种,包括《抗战时期文学史料》、《抗战时期文学回忆录》、《当前大陆文学》、《艺文与环境》(台湾各县市艺文环境调查实录)、《乡土与文学》(台湾地区区域文学会议实录)、《台湾现代诗史论》(台湾现代诗史研讨会实录)、《2004青年文学会议论文集(文学与社会学术研讨会)》、《2005青年文学会议论文集 (异同、影响与转换:文学越界学术研讨会)》、《2006青年文学会议论文集(台湾作家的地理书写与文学体验学术研讨会)》、《2007青年文学会议论文集(台湾现当代文学媒介研究学术研讨会)》、《2008青年文学会议论文集(台湾、大陆暨华文地区数位文学的发展与变迁学术研讨会)》、《2011两岸青年文学会议论文集(创作者与评论者的对话)》、《台湾人文出版社30家》、《记忆里的幽香(嘉义兰记书局史料论文集)》、《文讯25周年总目》等,被誉为“是研究二十年来台湾文学发展历史最完整的资料库”[4]。

作者从期刊编辑学和大众传播学角度,论述了《文讯》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学研究规划及其专题策划。作为现代传媒的期刊,其生态格局中的角逐较量,主要就是内容上的竞争,而内容的策划重中之重就落实在专题的策划。《文讯》充分把握文艺传媒杂志作为传播媒介的特性,发挥报道、介绍、探讨台湾当下文坛的功能,精心策划各种专题,囊括文类、区域文学、文学代际、文学批评、文学现象等,如“台湾儿童文学观察”、“文学新世代”、“一九九六·台湾文学界”、“文学批评的理论与实践”、“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概况”、“高行健现象反思”等。

在论述《文讯》的文学批评功能时,作者辩证地详析其从早期的学院批评,到自觉探索基于读者取向的“大众文艺批评”的转型,以短小精悍的文学书评为广大读者在书香瀚海中领航,指出其转变的难能可贵和普及文学的较大作用。而在论述《文讯》办刊的品牌铸造和文化品格时,他又从《文讯》三大办刊品牌活动,即持续20多年的、届次化的“重阳文艺雅集活动”、文艺奖、青年文学会议展开论述,既论述了作为办刊策略的、具体操作层面的三大活动的特点、成效及意义,又指出,办刊活动提升了品牌效应,扩大了影响,更传播了《文讯》具有“原创”性质的“文艺伦理”,在台湾文坛营造了和谐温馨的文艺界的人际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铸造出专属于《文讯》的敬人伦、执礼节、遵守长幼有序的文艺伦理等儒家济世人格和坚持文学品质、文化本位,精进勇猛、扶危济困、重情尚义、责任担当等刊物的文化品格。

可以看出,廖斌的《台湾当代文艺传媒<文讯>研究》,既把文学杂志作为可及的“物”来探究,尝试内外连接、以小博大,乘一总万,把《文讯》当做外窥“文坛”的“窗口”,更将《文讯》“人格化”,当做生动、鲜活的“生命综合体”来看待,透过刊物,体察到“隐藏”在杂志后面的编辑群体和他们30年来一路筚路蓝缕、艰苦奋斗的心路历程、性格个性、文学主张、审美意识以及文学集团乃至台湾文坛;在作者看来,刊物的文化品格,就是编辑群体人格气质、人心人性的积淀与外化,是文学在这个物欲横流、浮躁社会的一面镜子。

从文学期刊的角度探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生成、发展与建构等问题,近些年来一直是现当代文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对于台湾文学期刊的研究,在大陆还不多见,也具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对于当代台湾文坛的把握、历史感、现场感的体验、相关资料的收集,总显得“隔膜”,从这一点来说,廖斌的《台湾当代文艺传媒<文讯>研究》具有一定创新性的。在华文文学研究和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视域中,把文学期刊与当代文学的互动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具有文学传播与文学形态本体的双重性研究价值。作者选取当代台湾具有、典型性、地域性、代表性特点的期刊,选取颇具文化和文学特质的文本作为个案,既对地域性文学及其传播进行开掘和梳理,尝试确认其“互动关系”的模式,又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提供地域性参照,为华文文学研究提供了范例,论题的选取具有突出的文学传播和台湾当代文学的学术研究价值,对中国当代文学总体研究及华文文学研究具有启示性意义。

“实证研究”是该书另一个突出的特点,它强调了“文学社会学”的研究理路,在材料、文学历史语境方面有较为扎实的描述,一定程度上让人看到台湾当代文学的一个侧面。特别是经论者分析、统计、归纳,论著较为完整地呈现《文讯》全貌与精神气象,阐述了《文讯》“努力走一条坚持文化价值,尊重文人发声”的道路,有较强的说服力。个案分析所选的文学期刊《文讯》“由党营刊物变为民办杂志”,历时30年,选择具备相当的眼光,条块的梳理也颇具思考,对于文学期刊与文化建设关系的启发,已经超出地域文学与文化的范围。总之,论著具备系统而扎实的相关理论知识基础,以实证研究为本,综合运用了分析、统计、归纳、综合等文学社会学理论,不尚空读、言必有据;资料翔实,理论公允、多有新见。论著将大众传播学、文学场域理论、读者接受美学、期刊编辑学了、文艺杂志学,以及法兰克福学派的相关人文社科理论知识融为一炉,体现了作者较高的理论素养和知识贯通能力。

此外,论著除了探讨《文讯》杂志之于台湾当代文学的重要影响,并通过《文讯》杂志与台湾当代文学互动关系的研究,厘清了《文讯》杂志的文学史资料保存、栏目设置、专题策划和文学批评等与台湾文学史的建构的内在联系;还屡有新见,提出了一些具有价值的见解。比如,作者指出《文讯》杂志对台湾文学史书写的三种形态:其一、《文讯》的办刊历史再现和浓缩了当代台湾文学史;其二、《文讯》透过史料整理,保存了台湾的文学历史,其三、《文讯》杂志从文类、断代、区域、作家、题材等各方面专题策划,呈现出了原生态的台湾文学史,颇具创新性。

在廖斌的博士论文中,原先附录有对《文讯》前总编辑李瑞腾教授和台湾知名文学史料专家应凤凰教授两人近5万字的实地访谈录,作者本意以为,论述与对当事人访谈二者两相对照阅读、参考,可以使得读者更切近台湾文学、文坛的历史和现实,无形中增强了论著的实证性质和“可靠性”,也便于读者较为直观地“验证”某些论点和想法。但是由于篇幅所限在出版时被删除,希望将来可以“史料”的方式与读者见面,弥补这一缺憾。

博士论文的出版,既是一个学习阶段的总结,更是一个新的学术研究的起点,愿廖斌博士在自己的学术道路上越走越宽阔!

[1] 张锦郎.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的奠基者[J].文讯,2004(93).

[2] 潘树广.史料学与文学史料学[J].文教资料,1992(2).

[3] 封德屏.〈文讯〉迈向创刊第24年[J].文讯,总第249期.

[4] 颜昆阳.踏着台湾文学史的轨迹[J].文讯,2002(200).

猜你喜欢
文坛华文史料
“和而不同”的华文教育
华人时刊(2022年11期)2022-09-15 00:54:28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史料二则
郭沫若学刊(2019年3期)2019-10-12 08:10:00
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
华文教育中的汉字文化教育
史料教学,史从何来
华文智慧教学探索
第三只眼看文坛
小说月刊(2014年1期)2014-04-23 08:59:51
第三只眼看文坛
小说月刊(2014年3期)2014-04-23 08:58:19
第三只眼看文坛
小说月刊(2014年4期)2014-04-23 08:5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