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学院 政教部,福建 武夷山 354300)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人生公平的起点。2010年5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这是我国今后十年教育改革发展事业的纲领性文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基础教育是重点保障对象,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机会。温家宝总理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对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行部署时,特别强调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这是我国在教育领域推进社会公平的一项重大举措,对于保障公民真正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机会,推进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健康发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几十年来在应试教育指挥棒的指挥之下,全国各地许多相关的教育管理部门以及各基础教育学校都不遗余力地大抓本地、本校的升学率。为了取得更高的升学率,展现本地、本校突出的教育、教学成就,一方面各地进行重点投入大抓重点中小学建设,另一方面各校普遍采取按学生学习成绩分班的教学措施,把学生按学习成绩分成若干等次,组建快班、重点班、尖子班、冲刺班、中班、慢班等名目各异不同等次班级。据了解建重点中小学、按学生学习成绩分班的做法在我国各地、各中小学是具有相当普遍性的较为通行的做法,即使是在贯彻实施将促进教育公平确立为我国基本的教育政策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今天,许多地方的教育部门和学校仍然在继续地、顽固地、变相地坚持实行这一做法。据报道“中国教育小康指数”调查报告①指出“择校问题”跃居2011年中国公众最关注的十大教育问题之首,超八成家长表示所在城市“择校”现象严重。⑴笔者认为各地特别是各县、各县级市、各厅级市不宜建重点中小学,各中小学不宜按学生学习成绩分班。其理由是因为各地大抓重点中小学建设,各中小学按学生学习成绩分班的教育发展措施和提高升学率的教学方式方法具有以下诸多社会弊端:
众所周知,各地的重点中小学建设,无论是在师资方面还是在教学设施、教学仪器设备等方面,对重点中小学都进行高度重视的重点投入。在师资方面把教学能力强,教学质量、水平高的精兵强将配备到重点小中学任教;教学设施、教学仪器设备等方面,进行优先、重点投入重点中小学的教学设施、教学仪器设备等方面教学条件大大优于普通中小学。同样,按学生学习成绩分班的快班、重点班、尖子班、冲刺班也是配备教学质量、水平最高的教师来任教。这就使得只有重点中小学的学生,只有分到快班、重点班、尖子班、冲刺班的学生才能享受到重点中小学、快班、重点班的优良的教学资源待遇,而那些绝大多数的非重点中小学、非快班、重点班的学生是享受不到这些优良的教学资源待遇的。显然,这是有失于教育公平的。另有,我国很多的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地方官员特权的问题,各地的重点中小学、快班、重点班、尖子班为地方官员行驶特权,地方官员子女挤占重点中小学、快班、重点班学额,享受更优良的教育教学资源创造了更方便的机会和条件,使得部分重点中小学、快班、重点班的学额被地方官员的子女所挤占,也使有的平民百姓的子女即使是学习成绩比较好也很难进入重点中小学、快班、重点班,这不但有失教育公平,也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所确立的促进公平的国家基本教育政策相违背。
如果各地不进行重点中小学建设,各校均衡配备师资力量和其他教育教学资源,各校不按学生学习成绩分班,各班级没有层次等级之分,各班级均衡分配教师任教,这样全体学生基本上都能均等地享受国家和社会所提供的教育教学资源,尽可能地实现教育公平。
中学阶段学生的年龄大多都在12岁到19岁左右,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研究告诉我们,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都很爱面子,都有很强的自尊心,都非常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好评,得到同学的尊重和羡慕,甚至渴望得到他人的崇拜。实行重点中学建设和按学生学习成绩分班的教育建设发展措施,一旦没有考入重点中学和没有分到快班、重点班、尖子班、冲刺班,这些考到普通中学和分到中等班、慢班的学生,他们立刻会深深地感到低人一等,在同学中很没面子,很丢人,抬不起头,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这些学生中的很多人还会感到自己的人生没有希望了,自己是下等人,丧失了人生中不可缺少的自信心,涉世不深的、意志还较脆弱的中学生受到不可低估的人生打击。在这个时候,如不能进行及时而有效地引导、鼓励和教育,受人生打击严重的学生有的甚至会感到活在这个世界上没意思,从而导致自暴自弃,甚至厌世、轻生。这种对进到普通中学和分到中等班、慢班的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的伤害以及人生打击及其随之产生的危害后果不可低估,同时也绝不可忽视。
如果没有重点中学与非重点中学之分,不按学生学习成绩分班,没有不同等级区别的快班、重点班、中等班、慢班之分,不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就不会产生对上述有关学生自尊心、自信心的伤害,也不会对这些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人生打击。
我们大家都知道,学习是需要自信心的,只有有足够的学习自信心,坚信自己有完成学习任务的学习能力,相信自己完全有能力学好所开设的各门课程,有这样的学习自信心,才能更加自觉地努力学习。然而,这些进到普通中小学和被按成绩分到中等班、慢班的学生,不但自尊心会受到严重的伤害,而且这些学生会认为自己是二等、三等甚至是最低等的学生,认为自己是被淘汰的学生,进而丧失学习的自信心。丧失了学习的自信心,同时也就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甚至会对学习产生恐惧心理,厌恶学习,拒绝学习,导致学习成绩不断下降的恶果。这些学生普遍学习成绩都不太好,本来学习的欲望就不强,缺乏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学习不努力,有的学生甚至完全不学习,这些学生集中到普通中学和按成绩分班的中班或慢班中,这种不努力学习和完全不学习的学习现象和状态在同学中互相影响、互相感染,学习努力一点的学生还会遭到不学习的学生的冷嘲热讽,想学习的学生也很难坚持下去,从而形成不努力学习和不学习的群体学习倾向。这种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集中在一起,不努力学习和不学习的学习现象和状态的互相影响,互相感染的消极作用绝不可低估,形成不努力学习和不学习的群体学习倾向的危害也绝不可忽视。
无可否认,这些不努力学习、不学习的互相影响、互相感染的消极作用和不努力学习、不学习的群体学习倾向之危害主要是由各地的重点中学建设和按学生学习成绩分班所导致的。所以,笔者认为各地不宜建重点中学,各中学也不宜按学生学习成绩分班。故此,笔者建议国家应作出禁止各地建重点中学和禁止中学按学生学习成绩分班的规定,各中学之间一律均衡配备各种教育教学资源,各班级之间一律均衡分配师资力量。
由于非重点中小学和非重点班、尖子班、快班的学生学习成绩普遍都比较差,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不高,特别是学习成绩最差的班级的学生,基本上没有学习的欲望和兴趣,学习的自信心几乎丧失殆尽,加之相互之间的不学习状态的影响,基本上处于群体不努力学习或不学习的状态,这些人不但没有人生的奋斗理想目标,相反有的人与社会形成对立情绪,怨恨社会,有的人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这些人集中在一起厌恶学习,无所事事,有的一同逃学旷课,一同打牌,一同泡网吧,一同在社会上流浪,有的跟社会上不三不四的地痞、流氓混到一起,有的甚至一同干起小偷小摸、抢夺、抢劫等违法犯罪勾当。这些问题的出现,不能说与各地建重点中小学和各中小学按学生学习成绩分班,有了重点中小学与普通中小学之分和重点班、尖子班、快班与非重点班、后进班、慢班之分没有关系。据有关方面的调查,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许多都是慢班、后进班、差等班的在校学生,某律师对河北省邢台市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校学生违法犯罪案件增长明显,其中违法犯罪的在校学生中有79%是慢班、后进班的在校中学生。以上的分析和这些调查数据证明了建重点中小学把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集中于非重点中小学,再通过各中小学按学生学习成绩分班把学习成绩更差的学生集中于慢班、后进班、差等班的做法存在诸多的社会弊端,对这些集中在非重点中小学和慢班、后进班、差等班的学生,如不能进行非常及时而有效的教育、鼓励、开导和管理,极易导致逃学、旷课、吸烟、酗酒、盗窃、抢夺、抢劫等群体违纪、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而在事实上,各地、各中学为了大力提高本地、本校的升学率,对重点中小学和重点班、尖子班、快班都高度重视,与之相反对非重点中学和慢班、后进班、差等班基本上都存在着严重的重视不足的问题。也正是因为这一原因,各地经常引发慢班、后进班、差等班在校中学生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由此可见,建重点中小学和按学生学习成绩分班有引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社会风险。
众所周知,各地的重点中小学招生录取时,都是录取本地招生考试成绩排名在前面的学生,普通中小学只能录取招生考试成绩排名在重点中小学录取最低分数线以下的学生,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重点中小学的所有学生都比普通中小学的学生学习成绩要好,就是重点中小学学习成绩最差的学生也比普通中小学所有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好,普通中小学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比重点中小学学习成绩最差的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差。与这种情况大体相同,各校又通过按学生学习成绩分班把本校相对学习成绩好一些的学生又分到重点班,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分到非重点班,重点班的所有学生的学习成绩都比非重点班的学生的学习成绩要好,非重点班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比重点班学习成绩最差的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差。
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这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集中在非重点中小学和非重点班,由于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挫伤等原因,造成这些学生学习信心不足甚至完全丧失学习信心,没有学习欲望,形成群体不学习的倾向和状态。在非重点中学和非重点班任课的教师感到课不好讲,学生不好教,不愿意给这些不学习的学生上课。这种学生群体不学习的倾向和状态严重影响教师刻苦钻研教学业务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积极性,很多教师都认为学生学习成绩太差,学生不学习,教师再吃苦、再努力也是白费劲,使得一些教师怠于教学业务的钻研,教学应付了事。另一方面,由于所有的非重点中小学和非重点班学生的学习成绩都劣于重点中小学和重点班的学生,这就使得重点中学与非重点中学之间,重点班与非重点班之间丧失了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平等竞争的基础,在非重点中小学和非重点班任课的教师认为我们的学生在中考、高考中考得不好,没考过重点中小学和重点班的学生,这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你们重点中小学和重点班的学生本来就比我们的学生学习成绩好,你们重点中小学和重点班的学生考得好是理所应当的,我们的学生考得不好也是理所应当的,我们的学生考得不好不是因为我们教的不好,而是因为我们教的学生是你们重点中学和重点班淘汰剩下的本来学习成绩就比你们差的学生。这就造成了在非重点中小学和非重点班任课的教师教学质量差,学生中考、高考考得不好是理所当然的思维定式。这种思维定式导致一些在非重点中小学和非重点班任课的教师工作不思进取,不刻苦钻研教学业务,不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显然,这是不利于全面提高教师刻苦钻研教学业务,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当然这种由建重点中小学和按学生学习成绩分班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所带来的对一些教师刻苦钻研教学业务,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影响的负面作用对我国的教育和人才培养事业以及国家的建设事业的发展是不利的。
据有关媒体披露,2011年北京市小学毕业生人数为10.2万人,至少有超过5万名孩子要通过有关途径参与到“择校”竞争中,包括“占坑班”、“共建生”、“条子生”等方式进入目标学校。根据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调查,目前北京市各城区通过电脑派位入学的方式比例均不足半数[2]。中小学择校热已经催生出了稳固的、明确的利益格局,权力寻租和利益交换,政府主管部门、重点学校、市场培训机构均都参与其中。据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调研报告,北京中小学因“择校费”每年产生的收入在15亿元左右[2]。许多家长深切地感觉到孩子择校就是拼爹、拼权、拼钱。而产生这种择校权力腐败、权钱交易的根源就在于存在重点与非重点的校际差距,正是这种重点与非重点的校际差距成为滋生地方官员特权享受、权力腐败、权钱交易择校拼爹、拼权、拼钱的土壤和温床,导致择校拼爹、拼权、拼钱的社会腐败行为的大量发生,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只有全面取消建重点中小学和重点班的做法,才能有效地消除地方官员利用其特权使其子女享受最优良的教育教学资源的土壤和机会,消除择校拼爹权力腐败的社会危害,促进公平的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才能得到有效地贯彻和落实,实现社会的教育公平。
见于建重点中小学和按学生学习成绩分班的做法存在上述诸多的社会弊端,在全国上下大力贯彻实施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今天,各级政府、各级各地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各中小学的校长应提高认识,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立的促进教育公平的国家基本教育方针、政策为指导,尽快取消建重点小学和按学生学习成绩分班的做法,均衡配置各校之间、校内的各班级之间的师资力量等教育教学资源,尽快加强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的建设,切实缩小校际差距,促进区域内各校之间均衡发展。当然,也可以通过建立和发展教育共同体、教育集团等措施和方法推进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抓好每一个班级,教好每一个学生,保障基础教育阶段所有的学生依法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机会,享受平等受教育的权利,进而推进我国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实现教育公平,在国家建设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注释:
① “中国教育小康指数”调查报告是由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求是》的直属杂志——《小康》杂志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完成的。
[1] 李洪鹏.十大教育问题“择校”最受关注[N].法制晚报,2011-9-2.
[2] 刘金松,杨筱雅.高危的中小学校长[N].经济观察报,2011-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