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利君(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413000)
中长跑运动项目属于典型的周期性耐力项目。中长跑运动项目对培养学生顽强、坚毅、刻苦耐劳的意志等都具有一定的意义。在中长跑教学中,学生们在认知、情绪、意志、个性几个方面都具有差异,并相互牵连与干扰,形成了中长跑练习时的心理障碍,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如何根据学生的心理问题对症下药,并进行合理调整,帮助他们摆脱困境,积极刻苦地投入练习,从而改善身体机能水平,提高中长跑教学质量,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中长跑项目运动量大,同时也要求有一定的速度与耐力,对人体的呼吸和心血管系统的代谢能力要求较高。训练过程中,容易让人觉得疲劳、辛苦。因而在体育锻炼时,学生往往会选择可以给他们带来身心娱乐的篮球、足球、网球等项目,而不喜欢单调而又剧烈的运动中长跑等项目。因为在进行这些单调剧烈的中长跑项目时,往往会出现胸闷、下肢无力、头晕、恶心等一些不适的生理现象。但是学校在教学中,将中长跑作为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经常被迫参与中长跑训练和学习,当学生对于这种感觉难于承受,而又不得不接受这种锻炼时,就自然而然在内心深处加深了对中长跑运动的畏惧和排斥心理。
体育运动总是和克服各种困难相联系的,也就是说意志品质是影响体育运动的重要因素。就中长跑运动项目而言,需要克服长时间肌肉紧张并由此产生疲劳和厌倦情绪,不可避免的导致反感、畏惧心理。就这些项目的运动过程来说,长时间的大运动量奔跑运动会使肌肉产生疲劳,产生特殊的酸痛和不良的生理反应。
由于每个人在其参与运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不一样,这就形成了人在运动过程中不同的个性心理特征。这些心理特征在一个人身上表现不是偶然的、一时的,而是稳定的、经常的、具有倾向性的。比如说:有的学生喜欢球类运动,而有的学生喜欢田径运动。这些心理特征的差异,会在每一个参与体育运动的人身上体现出来。那么不同的人,也必然对中长跑这个项目,有着不同的心理特征反应。
通过前期的理论课,向学生系统正确的介绍中长跑常识以及这项运动的健身作用,提高学生中长跑这项运动的正确认识。正确的引导学生,讲述中长跑不仅能发展耐力、培养人的顽强意志品质,而且对改善人体内脏器官的机能,尤其是心血管系统的机能,增进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结合健身教育,介绍中长跑运动有助于健康的知识,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
在讲述的过程中,不仅仅要讲述中长跑运动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从生理和心理角度,讲述该项目对人的意志和品德方面的培养。通过中长跑训练,使人能在生活中坦然面对困难、面对挫折。
在众多项目训练时,教学方法的单调,是让学生感到项目枯燥无味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因此,在设计中长跑训练方法时,应该注意创造特有的练习气氛。使学生乐于练习、勇于练习。例如:可以根据练习人数、练习时间的长短、体能状况等,将练习的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一些趣味性的耐力接力比赛。这样,学生在紧张而又富有乐趣的气氛中进行练习,就会减轻其情绪上的畏惧性。
任何一个运动项目,学生如果长时间在一个场地进行练习,必然会感觉乏味。由于缺乏外界新颖的刺激,学生在训练中的注意力就容易集中在自身的机体感觉上,此时训练导致苦与累的感受就特别突出。因此,在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校园内外的各种自然环境组织学生练习,如:越野跑、登山跑等。学生在变化的环境中受到新鲜的刺激,注意力会得到一定程度的转移,训练过程中苦和累的感受就不再那么强烈,进而使学生比较轻松的投入到中长跑的训练中。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良好的心理品质在中长跑训练和比赛中作用是极其重要的。这些品质只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通过系统的、有针对性、长期的教学和训练中才能获得。随着运动技术水平的日益提高,在进行科学的身体训练、技术训练的同时,合理地加强心理训练及心理品质的培养,对运动水平的提高有着特殊的重要作用。
[1]袁作生,南仲喜.现代田径运动科学训练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2]肖威.心理训练在田径运动中的应用[J].安徽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7):9-10.
[3]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